濟陽故鄉謎語
1. 梁書.江淹傳的文言文怎麼翻譯原文開頭是:江淹,字文通,濟陽考城人也。少孤貧好學,沉靜少交遊。……
南朝文學家。字文通。祖籍濟陽考城(今河南蘭考東)。祖父和父親都在南朝宋任縣令。江淹 6歲能詩。13歲喪父。家境貧寒,曾採薪養母。20歲左右教宋始安王劉子真讀「五經」,並一度在新安王劉子鸞幕下任職。泰始二年(466),江淹轉入建平王劉景素幕,劉景素對他很重視,待以布衣之禮,但由於江淹「少年嘗倜儻不俗,或為世士所嫉」(《自序傳》),因廣陵令郭彥文一案,被誣受賄入獄。在獄中,他給劉景素上書陳情獲釋。此後,他曾舉南徐州秀才,對策上第,轉巴陵王國左常侍。不久,又回到劉景素幕下,任主簿、參軍等職。泰豫元年(472),宋明帝死後,劉景素密謀叛亂,江淹曾多次諫勸,劉景素不納,江淹於元徽二年(474)被貶為建安吳興縣(今福建浦城)令。這一時期他在仕途上很不得志,而在文學創作方面卻作出了較大的貢獻。宋順帝升明元年(477),齊高帝蕭道成執政,把江淹自吳興召回,並任為尚書駕部郎、驃騎參軍事,他為蕭道成出謀劃策並起草文書,大受重用。蕭道成代宋自立,他被任為驃騎豫章王記室帶東武令,遷中書侍郎,齊武帝永明間,任廬陵內史、尚書左丞、國子博士諸職。少帝蕭昭業即位,他任御史中丞,明帝蕭鸞時,又任宣城太守、秘書監諸職。梁武帝蕭衍代齊後,官至金紫光祿大夫,封醴陵伯。
江淹的作品包括詩、文和辭賦三部分。他的詩在南朝詩人中顯得比較古奧遒勁,稍近鮑照,所以合稱「江鮑」,但從反映生活的廣度說,則遠不如鮑,筆力也見纖弱。江詩的特色是意趣深遠,在齊梁諸家中尤為突出。其中以《渡泉嶠出諸山之頂》、《仙陽亭》、《游黃櫱山》等首最具特色。如:「萬壑共馳鶩,百穀爭往來」;「崩壁迭枕卧,嶄石屢盤回」(《渡泉嶠出諸山之頂》);「下視雄虹照,俯看彩霞明」(《仙陽亭》);「殘杌千代木,廧崒萬古煙。禽鳴丹壁上,猿嘯青崖間」(《游黃櫱山》)諸句,寫人跡罕至的深山景色,造語險絕。他的《赤亭渚》、《步桐台》、《渡西塞望江上諸山》、《秋至懷歸》等詩中,亦頗有佳句,寫景清新而且傳神。《望荊山》、《還故園》等寫仕途失意,情調哀怨,也很為後人稱道。
江淹在詩歌方面的又一特長是擬古。他在《雜體三十首序》中宣稱寫作這些詩,「學其文體,雖不足品藻淵流,庶亦無乖商榷雲爾」,意在通過擬作,顯示各家的特色。他仿作了從漢代的《古離別》到劉宋湯惠休的三十家詩體,由於他在學習前人創作經驗方面下了很大功夫,所以有的擬作達到了亂真的地步,如《陶徵君·田居》,曾被人誤為陶淵明《歸園田居》的第六首;《休上人·怨別》中「日暮碧雲合,佳人殊未來」二句,明代楊慎亦曾以為是湯惠休作。他這些擬古之作,常常有所寄託,如《效阮公詩十五首》,雖貌似模擬阮籍《詠懷詩》,而其用意在於對劉景素的密謀作隱晦的諷諫。
江淹的辭賦多屬抒情小賦,這些賦既受《楚辭》的影響,也從鮑照等作家的作品中吸取了藝術技巧。他最擅長寫人們的心理活動,其中最有名的是《恨賦》和《別賦》,《恨賦》寫的是人生短促,志不獲騁的感慨。其中寫馮衍的懷才不遇和昭君的遠嫁匈奴,尤為哀惋動人,如」至乃敬通見抵,罷歸田裡。閉關卻掃,塞門不仕,左對孺人,顧弄稚子,脫略公卿,跌宕文史,齎志沒地,長懷無己」,顯然寄託著自己的身世之感。《別賦》主要寫各種不同類型人物的離愁別恨,歷代為人傳誦。作者早年也曾羈旅他鄉,飽嘗過思鄉懷人的痛苦,所以賦中寫「行子」、「居人」的心情,都描繪得十分細膩而生動;如「是以行子腸斷,百感凄惻,風蕭蕭而異響,雲漫漫而奇色,舟凝滯於水濱,車逶遲於山側。櫂容與而詎前,馬寒鳴而不息。掩金觴而誰御橫,玉柱而沾軾」,主要是通過景物描寫來渲染「行子」上路的凄涼氣氛。而「居人愁卧,怳若有亡。日下壁而沉彩,月上軒而飛光。見紅蘭之受露,望青楸之離霜。巡曾楹而空掩,撫錦幕而虛涼。知離夢之躑躅,意別魂之飛揚」等句,則通過種種景物描寫,來刻畫親人遠行後的寂寞凄涼之感,尤為生動傳神。此外,他還有《去故鄉賦》、《青苔賦》、《待罪江南思北歸賦》等,都表現了作者被貶為建安吳興令時的失意與思鄉之情。他的《遂古篇》、《燈賦》等模仿屈原《天問》及宋玉《風賦》,亦寓有對劉景素進行諷喻之意,清代何焯評江淹賦說:「賦家至齊梁變態已盡,至文通已幾幾乎唐人之律賦矣,特其秀色非後人之所及也。」
江淹的文多數是應用文字,基本上屬於駢體。其中《獄中上建平王書》是申訴自己的冤憤之作,筆法頗似漢代鄒陽的《獄中上樑王書》,較有文學意味。另外,他的《袁友人傳》是悼念好友袁炳之作,純用散體,寫得也很有感情。
江淹一生經歷了宋、齊、梁三朝,而迄今流傳的作品,大都作於宋末和齊初。可斷定為齊永明以後的作品只有《靈丘竹賦》和《銅劍贊》兩篇,其餘可能均已散失。《梁書·江淹傳》說他「晚節才思微退,時人皆謂之才盡」,《詩品》和《南史》還記載了關於他「才盡」的故事。其實他「才盡」的原因主要在於官高祿厚,所以就很難寫出像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