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螃蟹的寓意
① 吃螃蟹的寓意是什麼
對於「第一個吃螃蟹的人」的說法有三個版本。
第一個版本:
魯迅先生曾稱贊:「第一次吃螃蟹的人是很可佩服的,不是勇士誰敢去吃它呢?」螃蟹形狀可怕,醜陋凶橫,第一個吃螃蟹的人的確實需要勇氣。但誰是天下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呢?
相傳幾千年前,江湖河泊里有一種雙螯八足,形狀凶惡的甲殼蟲。不僅偷吃稻穀,還會用螯傷人,故稱之為「夾人蟲」。後來,大禹到江南治水,派壯士巴解督工,夾人蟲的侵擾,嚴重妨礙著工程。巴解想出一法,在城邊掘條圍溝,圍溝里灌進沸水。夾人蟲過來,就此紛紛跌入溝里燙死。燙死的夾人蟲渾身通紅,發出一股引人的鮮美香味。巴解好奇地把甲殼掰開來,一聞香味更濃。便大著膽子咬一口,誰知味道鮮透,比什麼東西都好吃,於是被人畏的害蟲一下成了家喻戶曉的美食。大家為了感激敢為天下先的巴解,用解字下面加個蟲字,稱夾人蟲為「蟹」,意思是巴解征服夾人蟲,是天下第一食蟹人。
第二個版本:
目前我們可以找到的,關於「天下第一個吃螃蟹」的最早明確記載,只有東漢郭憲撰的《漢武洞冥記》簡稱《洞冥記》。其卷三有:「善苑國嘗貢一蟹,長九尺,有百足四螯,因名百足蟹。煮其殼勝於黃膠,亦謂之螯膠,勝鳳喙之膠也。」《洞冥記》記怪異之事,內容多半無稽,但其字句妍華,且有些材料,亦有一定學術價值,後代文人樂於採摭徵引。善苑國是西域諸國之一,據《太平御覽》引用的《嶺南異物志》雲:「嘗有行海得州渚,林木甚茂,乃維舟登崖,系於水旁,半炊而林沒於水,其纜忽斷,乃得去,詳視之,大蟹也。」由是可知,中國人第一次吃的螃蟹,可能是海蟹。而百足蟹也許是海蟹的文學形象,至於是不是漢武帝是否是中國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我故妄言之,諸位不妨故妄聽之。
第三個版本:
說的是紹興有一年螃蟹成災人們想了很多辦法都沒解決,後來有個師爺交給大家個辦法,讓人們弄個破缸,讓後讓缸里注如鹽水等著螃蟹往裡面爬,讓鹽水把蟄死它,最後螃蟹被全殺死了,當人們沒辦法處理這些螃蟹時,又是那個師爺首先站出來,當著大家的面 大吃螃蟹然後誇螃蟹味道好,就這樣"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就形容勇敢的人,紹興師爺也由此名聲大噪。
總之,我們把第一個敢於嘗試別人不敢做的事情叫「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② 中秋吃大閘蟹的寓意
中秋節吃大閘蟹的寓意如下
中秋節為什麼要吃大閘蟹
1、中秋節的時候,正是大閘蟹的母蟹肥美的時期,蟹黃滿膏肥,是較佳的品嘗時機。
2、中秋節的時候,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其樂融融,吃大閘蟹無疑可以加深這種血緣親情的聯接。
3、大閘蟹的價格比較貴,將大閘蟹包裝起來送人也是一件非常有檔次的事情,親友之間互送大閘蟹也就成為了一種風潮和習俗了。
中秋節吃大閘蟹的寓意
「蟹」與「謝」同音,而所謂「中秋月圓人圓」,中秋佳節在我國傳統節日中恰好是一個充滿著濃情厚誼的節日。遊子歸來、走親訪友、好友小聚、表達心意……這一個「謝」字再合適不過了,而「謝」要怎麼說出口送出手?作為諧音字的「蟹」就再也合適不過了。
螃蟹的營養豐富,尤其是蛋白質含量比豬肉、魚肉都要高出幾倍。古時漢族的中秋宴俗,以宮廷較為精雅。如明代宮廷時興吃螃蟹。螃蟹用蒲包蒸熟後,眾人圍坐品嘗,佐以酒醋。食畢飲蘇葉湯,並用之洗手。宴桌區周,擺滿鮮花、大石榴以及其他時鮮,演出中秋的神話戲曲。
中秋節吃蟹有何講究
螃蟹較精華的部分要數蟹黃和蟹膏。相關書籍介紹,蟹黃指母螃蟹的卵,蟹膏指公螃蟹的精巢,而秋天是許多螃蟹的產卵季節,農歷八月母蟹較肥、蟹黃足,農歷九月公蟹較香、蟹脂多。
所以秋季吃螃蟹時,區分雌雄兩性可享受到時節較鮮美的蟹餐。螃蟹的吃法很多,較普遍的是清蒸,這樣不破壞螃蟹的鮮味,還能較大限度地保留其營養。蒸時,盡量在鍋中放入幾片生薑以去除蟹的寒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