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諺氣象諺語大全
❶ 有關農諺氣象的諺語
「禾到大暑日夜黃」;
「大暑大暑,不熟也熟」;
「大暑不割禾,一天丟一籮」。
長江以南大暑正是緊張的雙搶季節,上午黃,下午青,搶割搶栽,「早稻搶日,晚稻搶時」,適時收獲早稻,不僅可減少後期風雨造成的危害,確保豐產豐收,而且可使雙季晚稻適時栽插,爭取足夠的生長期。
大暑前後最忌聞雷,湘桂一帶有「大暑聞雷有秋旱」的說法。
高溫有利作物成長的諺語:
「不熱不冷,不成年景。」
「六月不熱,五穀不結。」
「人在屋裡熱得燥,稻在田裡哈哈笑。」
根據大暑的熱與不熱,有不少預測後期天氣的農諺:
「大暑熱,田頭歇;大暑涼,水滿塘」;
「大暑熱,秋後涼」;
「大暑熱得慌,四個月無霜」;
「大暑不熱,冬天不冷」;
「大暑不熱要爛冬」等等。
在炎熱少雨季節,滴雨似黃金。
蘇浙一帶有「小暑雨如銀,大暑雨如金」「伏里多雨,囤里多米」「伏天雨豐,糧豐棉豐」「伏不受旱,一畝增一擔」的說法。
如大暑前後出現陰雨,則預示以後雨水多。
農諺有「大暑有雨多雨,秋水足;大暑無雨少雨,吃水愁」的說法。
描述大暑炎熱的諺語:
「小暑不算熱,大暑正伏天。」
「冷在三九,熱在中伏。」
大暑農事詩:
大暑處在中伏里,全年溫高數該期。
洪澇災害時出現,防洪排澇任務急。
春夏作物追和耪,防治病蟲抓良機。
玉米人工來授粉,棒穗上下籽粒齊。
棉花管理須狠抓,修追治蟲勤鋤地,
頂尖分次來打掉,最遲不宜過月底。
大搞積肥和造肥,漚制綠肥好時機。
雨季造林繼續搞,成片零星都栽齊,
早熟蘋果揀著摘,紅荊綿槐到收期。
高溫預防畜中暑,查治日曬(病)和爛蹄(病)。
水中缺氧魚泛塘,日出之前頭浮起,
礬水潑灑鹽水噴,全塘魚患得平息。
❷ 關於農諺和天氣農諺的諺語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的前兩句是「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出自唐代李商隱的樂游原 / 登樂游原。
1、春天囝仔面。(意即春天晴雨多變)
2、春看山頭,允冬看海口。
看天經驗:冬春季同安西、北面山頭方向雲的能見度、天氣現象變化,夏秋季南一東南方向海口雲的能見度、天氣現象變化,預示未來12~48小時內本地天氣的變化,閩南方言「允冬」意即晚季稻生長收成這一季節
3、春天連陰,起南風現停。(科學道理—春季同安冷暖空氣交匯時常下雨,當南風吹來後,將冷空氣推向北面,本地回暖,天氣常會轉晴)
4、南風暖,北風寒,東風濕,西風干。(這說明風向對於空氣的冷、暖、干、濕的影響)
5、熱極生風,悶極生雨。
實踐經驗:夏秋季台風影響有不少是出現在最高氣溫高於35℃,再過5天左右的時間;在春夏秋季氣溫高,濕度大,在悶熱的天氣條件下易出現雷陣雨;配合夏秋季適用諺語「日暖夜涼,東海也干」,可領會到涼、熱、干、濕是如何影響天氣變化的。
6、瓦片雲,曬死人。(夏季收獲時節,天上成片透光高積雲,多屬副高系統影響下晴好天氣)
7、雲掛帆,水流人。(雨季、台風季對流雲容易出現斷虹,降水常較強,容易引起山洪暴發或漲大水)
8、北閃拿戽斗,南閃趕快走。(境內在夏季當處在副高588線邊沿地帶時,南面閃電雷雨區常會移來,北面閃電表明副高較強,甚至控制境內中高層天空,常無雨)
9、烏腳西南,要走也澹(濕),不走也澹。
在雨季中後期,西南方對流雲雲塊不斷移來,一陣陣雨過後,停一會兒,又一陣陣出現,每陣降雨強度屬中或大雨,所以人們外出常遇到要走也澹,不走也澹。)
10、五月五,查某雨(五月初五前後幾天,常有濃積雲下小陣雨,一天下幾陣,對家庭婦女曬東西不利)
11、雷公先唱歌,有雨也不多。(在雨季過後,副高邊緣影響下,雷雨多在山區附近局部地方才會有,周圍只聞雷聲)
(2)農諺氣象諺語大全擴展閱讀:
農諺是勞動人民長期生產實踐中積累起來的經驗結晶,它對於農業生產必然起著一定的指導作用。特別是在封建社會中,勞動人民被剝奪了讀書識字的權利,他們的經驗主要靠「父詔其子,兄詔其弟」的口頭相傳方式流傳和繼承下來,農諺就是其中的一個方面。
例如,在封建社會時期,還沒有同代的溫度計、濕度計等儀器,農民就拿多年生樹木的生長狀態作為預告農事季節的依據,因為多年生樹木的生長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定的客觀氣候條件,於是產生了「要知五穀,先看五木」的農諺。
在指導播種期方面,有許多反映物候學的諺語,如「梨花白,種大豆」;更多的是根據二十四節氣指出各種作物的適宜播種時期:如「白露早,寒露遲,秋分草子正當時」;「人誤地一時,地誤人一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