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寓意謎語 » 美人靠的典故

美人靠的典故

發布時間: 2022-12-19 21:32:50

⑴ 求古代的美女典故

昭君出塞 (王昭君)
環肥燕瘦(楊玉環和趙飛燕)
東施效顰(西施)
霸王別姬(虞姬)
貂蟬拜月(貂蟬)

⑵ 四大美人的歷史典故

貂蟬,山西忻州人,是東漢末年司徒王允的歌女,國色天香,有傾國傾城之貌。見東漢王朝被奸臣董卓所操縱,於月下焚香禱告上天,願為主人擔憂。王允眼看董卓將篡奪東漢王朝,設下連環計。王允先把貂蟬暗地裡許給呂布,在明把貂蟬獻給董卓。呂布英雄年少,董卓老奸巨猾。為了拉攏呂布,董卓收呂布為義子。二人都是好色之人。從此以後,貂蟬周旋於此二人之間,送呂布於秋波,報董卓於嫵媚。把二人撩撥得神魂顛倒。
呂布自董卓收貂蟬入府為姬之後,心懷不滿。一日,呂布乘董卓上朝時,入董卓府探貂蟬,並邀鳳儀亭相會,貂蟬見呂布,假意哭訴被董卓霸佔之苦,呂布憤怒。這時董卓回府撞見,怒而搶過呂布的方天畫戟直刺呂布,呂布飛身逃走,從此兩人互相猜忌,王允便說服呂布,鏟除了董卓。
京劇有《鳳儀亭》就是敘述這段故事的。 漢宣帝時匈奴貴族爭奪權力,勢漸衰落,五個單於分立,互相攻打不休。其中呼韓邪單於,被他的哥哥郅支(郅音)單於打敗。呼韓邪決心跟漢朝和好,親自朝見漢宣帝。
呼韓邪是第一個到中原來朝見的單於,漢宣帝親自到長安郊外去迎接他,為他舉行了盛大的宴會。呼韓邪單於在長安住了一個多月。他要求漢宣帝幫助他回去。漢宣帝答應了,派了兩個將軍帶領一萬名騎兵護送他到了漠南。這時候,匈奴正缺少糧食,漢朝還送去三萬四千斛糧食。
呼韓邪單於十分感激,一心和漢朝和好。西域各國聽到匈奴和漢朝和好了,也都爭先恐後地同漢朝打交道。漢宣帝死了後,他的兒子劉 (音shi)即位,就是漢元帝。匈奴的郅支單於侵犯西域各國,殺了漢朝派去的使者。漢朝派兵打到康居,殺郅支單於。郅支單於一死,呼韓邪單於的地位穩定了。西元前33年,呼韓邪單於再一次到長安,要求和親。元帝許。漢朝和匈奴和親,都得挑個公主或者宗室的女兒。這回,漢元帝決定挑個宮女給他,他吩咐人到後宮去傳話:誰願意到匈奴去的,皇上就把她當公主看待。後宮的宮女都是從民間選來的,她們一進了皇宮,就像鳥兒被關進籠里一樣,都巴望有一天能把她們放出宮去。但是聽說要離開本國到匈奴去,卻又不樂意。有個宮女叫王嬙(音qiang),號昭君,長得美麗,有見識。自願到匈奴去和親。元帝逐擇日讓呼韓邪單於和王昭君在長安成親。呼韓邪單於和王昭君向漢元帝謝恩的時候,漢元帝看到昭君又美麗又大方,使漢宮為之生色。
傳說漢元帝回到內宮,越想越懊惱。他再叫人從宮女的畫像中拿出昭君的像來看。模樣雖有點像,但完全沒有昭君本人那樣可愛。原來宮女進宮後,一般都是見不到皇帝的,而是由畫工畫了像,送到皇帝那裡去聽候挑選。有個畫工名叫毛延壽,給宮女畫像的時候,宮女們送點禮物給他,他就畫得美一點。王昭君不願意送禮物,所以毛延壽沒有把王昭君的美貌如實地畫出來。漢元帝一氣之下,把毛延壽殺了。
王昭君在漢朝和匈奴官員的護送下,離開了長安。封「寧胡閼氏」,希望她能為匈奴帶來安寧和平,昭君遠離自己的家鄉,長期定居在匈奴。她勸呼韓邪單於不要去發動戰爭,還把中原的文化傳給匈奴。打這以後,匈奴和漢朝和睦相處,有六十多年沒有發生戰爭。難能可貴的是,當呼韓邪單於去世後,她又「從胡俗」,再嫁給呼韓邪單於的大閼氏的長子,雖然這和中原的倫理觀念相抵觸,但她從大局出發,珍惜漢與匈奴的友誼。王昭君在匈奴生一男二女。昭君的死年和死地,史書沒有記載。 719~756年,唐代蒲州永樂人(今山西永濟人)。通曉音律,能歌善舞。最初為唐玄宗的第十八子壽王的王妃,唐玄宗見楊玉環的姿色後,欲納入宮中,著為女道士,號太真。天寶四年(745)入宮,得唐玄宗寵幸,封為貴妃,(時玄宗年六十一,貴妃年二十七)父兄均因此而得以勢傾天下。貴妃每次乘馬,都有大宦官高力士親至執鞭,貴妃的織綉工就有七百人,更有爭獻珍玩者。嶺南經略史張九章,廣陵長史王翼,因所獻精美,二人均被陞官。於是,百官竟相仿效。楊貴妃喜愛嶺南荔枝,就有人千方百計急運新鮮荔枝到長安。
後安史之亂,唐玄宗逃離長安,途至馬嵬坡,六軍不肯前行,說是因為楊國忠(貴妃之堂兄)通於胡人,而致有安祿山之反,玄宗為息軍心,乃殺楊國忠。六軍又不肯前行,謂楊國忠為貴妃堂兄,堂兄有罪,堂妹亦難免,貴妃亦被縊死於路祠。安史治亂與楊貴妃無關,她成了唐玄宗的替罪羔羊。 《四美圖》是李玉剛應邀「入畫」,在歷史與現實的圖景中,與古代四大美人進行的一次靈魂的審視。
「春江魚語凝,秋關雁聲寒,鳳儀月垂淚,華清香已散……」
起唱沉魚貌,承歌落雁容,轉念閉月顏,合來羞花色。李玉剛帶著他的《四美圖》,用最高雅的音樂對話、最唯美的現場詮釋、最時尚的藝術旋風,詮釋了現代舞台藝術的魅力所在。從2011年至今全國近13餘場的璀璨演出,不僅讓人們領略到《四美圖》的驚艷和神奇,也讓大家感悟到李玉剛對美的詮釋和綻放!
四美,四個美麗了華夏上千年,豐富了炎黃子孫無窮想像力的美麗女子,為什麼成了東方柔美的象徵?這不僅僅是她們相貌出眾,而更是因為她們不一樣的傳奇經歷:她們的命運與國家的命運緊緊地聯系了起來。美,不是靜態的濃眉大眼和櫻桃小嘴,美,是動態的選擇和取捨。
四美,皆以「小我」放置在家國存亡的背景中,或致敵於難中,或救國於危時,個人情感,個人性命,都在亂世中灰飛煙滅。只留下那一絲牽掛與對家國的眷戀,溫暖了無數的後人,讓我們生發出無盡的聯想。
藉助美人,我們表達的是現代人的追問與思考。美是不是可以永恆?如果美不是永恆的,那我們更應該珍惜美,而不是去毀滅美。美的消失是不能抗拒的,我們所做的只能是珍惜。全劇告訴世人的是:青春是美麗的,時光是美麗的,友愛是美麗的,信賴是美麗的……
李玉剛進入畫中,自己幻化成四美,分別呈現四美的特點,體會四美的悲喜,思索美的意義,從而對自己這種特殊的藝術表演形式進行一次深刻的梳理!
開篇為《序》,在現代手段的強大功力中,抒發一個特質的藝人,面對藝術和人生產生的無限遐想,從而迷離入畫。
進入主題的第一篇章為《起·游》,在「潺潺流水」中展示「西施浣紗泛舟」的情節,表達「清純婉約之柔美」。
第二篇章《承·飛》,在以鴻雁為無限寄託中展示「昭君出塞」,為了民族大業,告別家鄉,表達「傲岸曠達之壯美」。
第三篇章《轉·戲》在「一輪明月」的烘托下,表現「貂禪拜月」,祈求團圓美好,天下太平,在岌岌可危中承受 「悲慟寂寥之凄美」。
第四篇章《合·醉》在「盛世牡丹」的極致絢麗中,表現「貴妃花間醉酒,寂寞霓裳」,傳達「富麗雍容之華美。
李玉剛在起·承·轉·合中把四大美人依次體驗下來,既感念於她們的美麗,也唏噓於她們的遭際,無限的留戀和體味中,他褪卻紅裝,回歸自然,在尾聲《別·難》的無限的空間里,無限沉思,體味著東方藝術的無限魅力。

⑶ 形容美女的成語有哪些有什麼典故

沉魚落雁
[chén yú luò yàn]
解釋:魚見之沉入水底,雁見之降落沙洲。多用於形容女子容貌美麗。

成語典故

【出處】: 《莊子·齊物論》:「毛嬙、麗姬,人之所美也;魚見之深入,鳥見之高飛,麋鹿見之決驟,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

毛嬙是春秋時期越國絕色美女,與西施時代相當,相傳為越王勾踐的愛姬。最初人們對毛嬙畫像的稱道遠遠超過西施。她應該是「沉魚」的原始形象,美的化身。麗姬已失考。

故原始的「沉魚」和「落雁」應該是指「毛嬙」和「麗姬」,而並不是「西施」和「 王昭君」。當然,《莊子·齊物論》中也提到了西施,說「厲與西施,恢詭譎怪,道通為一。」大意是醜陋的女人與美貌的西施,還有其他稀奇古怪的事物,從道的角度看是不分彼此的。還在《莊子·天運》中講了「東施效顰」的故事。

《韓非子·顯學》說:「故善毛嬙,西施之美,無益吾面,用脂澤粉黛,則倍其初。」《管子·小稱》中有「毛嬙、西施,天下之美人也,盛怨氣於面,不能以為可好。」《淮南子》則說「今夫毛嬙、西施,天下之美人。」但《淮南子》中也有把西施放前面的,說「西施毛嬙,狀貌不可同,世稱其好美均也。」 東漢邊讓《章華賦》:「攜西子之弱腕兮,援毛嬪之素肘。」

後來唐朝詩人宋之問有詩雲:「鳥驚人松蘿,魚畏沉荷花。」此後世人便以「沉魚落雁」形容女子之貌美。「沉魚落雁之容,閉月羞花之貌」也成為古典小說中形容女子美貌的套語。

閉月羞花[bì yuè xiū huā]
解釋:「閉月」指貂蟬的美貌把月亮比下,「羞花」指楊貴妃的顏容使得花兒害羞地低下頭,原與沉魚落雁相連,形容我國古代四大美人的容貌傾國傾城,宛若天仙。現指女子的容貌美麗。

成語典故
元·王子一《誤入桃源》第四折:「引動這撩雲撥雨心,想起那閉月羞花貌,撇的似繞朱門燕子尋巢。」

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一本第四折:「則為你閉月羞花相貌,少不得剪草除根大小。」也作「羞花閉月」。

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三本第三折:「因姐姐閉月羞花,真假、這其間性兒難按納,一地裡胡拿。」

此時魯小姐卸了濃裝,換了幾件雅淡衣服,蘧公子舉眼細看,真有沉魚落雁之容,~之貌。(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十回)

⑷ 收集一些女子的典故

1 池塘中有一隻烏龜精,幻化成一名美麗的姑娘,叫做「懶堂女子」。她戀上了一名姓舒的書生,夜來晨去,離去時留下了一柄絹扇,上面題有一首纏綿悱惻的《燭影搖紅》:

綠凈湖光,淺寒先到芙蓉島。謝池幽夢屬才郎,幾度生春草?塵世多情易老,更那堪,秋風裊裊。曉來休對,香芷汀洲,枯荷池沼。
恨鎖橫波,遠山淺黛無人掃。湘江人去嘆無依,此意從誰表?喜趁良宵月皎,況難逢,人間兩好。莫辭沉醉,醉如屏山,只愁天曉。

——《夷堅志補卷二十二》
2 「女子抱定」的典故出自《五燈會元》卷六"亡名道婆"條:
昔有婆子供養一庵主,經二十年,常令一二八女子送飯給侍.一日,令女子抱定,曰:"正任么時如何?"主曰:"枯木倚寒岩,三冬無暖氣."女子舉似婆.婆曰:"我二十年只供養得個俗漢!"遂譴出,燒卻庵。
從公案來看,似乎這婆子應該是禪林高手,她卻甘願供養那個庵主,原是想供出個高僧,誰知抱著個女子卻道是「枯木倚寒岩,三冬無暖氣。」婆子說他是個俗漢,因為他仍然執著於「空」,沒能夠摒棄刻意與做作,與禪的精神仍然是背道而馳。

「女子舉似婆」幾字,簡單解釋為,該女子將情況告訴婆子。

3女子裹腳典故 女人裹腳不是從清代開始的,一直上推,大約產生於五代或宋初。反正,唐朝人不裹腳。裹腳之風興盛於明清。
宋朝時只有高貴女人才裹腳,普通婦女是不裹的。而且當時對裹腳的要求只是纖直,還不至於到後世傷筋動骨那麼厲害。
據說,古代女人裹腳是因為南唐後主李煜喜歡觀看女人在「金制的蓮花」上跳舞,由於金制的蓮花太小,舞女便將腳白綢裹起來致腳彎曲立在上面,跳舞時就顯得婀娜多姿,輕柔曼妙,本來是一種舞蹈裝束,後來慢慢地從後宮向上流社會流傳,在以後,民間女子紛紛仿效,逐漸成為一種普遍的社會習俗,成為一種病態的審美。
對女子來說,美是重要的。是獲得美好人生的重要手段和途徑,至於能不能走路,誰在乎呢?

為什麼中國會流行裹腳呢?大致有兩個原因,一是統治者的意志對天下百姓的影響,另外就是文化人欣賞和贊美。裹腳就起源,就與統治者相關。據說裹腳是起源於那位吟唱「春花秋月何時了」的南唐後主李煜,他的嬪妃們用布把腳纏成新月形,在用黃金做成的蓮花上跳舞,李後主認為這是至美,於是後宮中就開始纏足,後來又流傳到民間。只要皇帝喜歡什麼,民間一定會流行什麼,唐代的皇帝喜好道教文化,唐玄宗甚至號稱自己是道教皇帝,所以,道教在唐朝達到了發展的顛峰,乾隆皇帝酷愛書法,所有推動了書法的發展,李後主喜歡小足女人,所有就流行了裹腳。關於裹腳的起源,還有幾個說法,有說是起於南朝齊廢帝妃潘玉奴,有說是起於唐末,有說是起與隋煬帝等等,但是無一例外地都與統治者們發生了關系,這也說明了這個原因。

除了統治者的意志之外,那就是文人對社會風俗的影響。古代婦女很注重頭飾,然後就腳了,成語「品頭論足」、「品頭題足」都有議論婦女的容貌體態的含義,頭和足,成為文化人眼裡女性美的一個重要標准。文化人有很多對小腳的贊美之詞,什麼「金蓮」、「三寸金蓮」、「香鉤」等等,都是文化人賦予小腳的贊美之詞,蘇東坡《菩薩蠻》詠足詞雲「纖妙說應難,須從掌上看」,甚至還制定出了小腳美的七個標准:瘦、小、 尖、 彎、 香、 軟、 正,又總結出了小腳的「七美」:形、質、資、神、肥、軟、秀,真是博大精深。

⑸ 英雄難過美人關的典故

《三國演義》呂布戲貂禪,英雄難過美人關。
1、故事內容
呂布,字奉先,是東漢末年名將,勇力過人,但無計謀。他原為丁原義子,後見利忘義,殺了丁原,投降董卓,並拜董卓為父。董卓以呂布為心腹,仗恃呂布的英勇,兇殺暴虐,陰謀篡奪帝位,大臣都敢怒不敢言。司徒王允憂心如焚,一天深夜,扶杖步入後園,忽聞有人在牡丹亭畔長吁短嘆,一看是歌女貂蟬。貂蟬容貌美麗,歌藝精湛,心懷忠烈。時常見王允兩眉緊鎖,必有國家大事,但又不敢動問,因此在後園里長嘆。王允問她原因,她向壬允吐露了心事,說:「倘有用妾之處,萬死不辭。」王允見她忠義可靠,想用她使個「連環計」,引起董卓與呂布火並除去董卓,便把這計策說明了。貂蟬慨然答應。王允將貂蟬稱為自己女兒,先許給呂布為妻。過了幾天,又將貂蟬獻給董卓為妾。貂蟬進董卓私邸後,王允又對呂布講:「董太師知道小女許配將軍,要為你辦洞房花燭之喜。」呂布回去:聽不到一點消息,問董卓的侍妾,都說:「夜來太師與新人共寢,至今未起。」呂布大怒,潛入董卓卧房後窺視,看到貂蟬在窗下探頭。貂蟬看見呂布,故鎖雙眉拭淚,呂布心裡惱恨,但無可奈何。
一日,董卓入朝議事,呂布乘機闖入相府,在花園內會見貂蟬。兩人在鳳儀亭山盟海誓,難解難分。貂蟬假裝要自殺殉情,並用話激惱呂布,呂布義憤填膺表示一定要殺掉董卓。董卓回府遇見呂布與貂蟬在一起,不覺大怒,抄起呂布放左一邊的畫戟就刺,呂布慌忙逃走了。貂蟬又在董卓面前哭哭啼啼,說呂布調戲她,更使董卓惱怒。自此,父子反目,視若仇人。王允再籠絡呂布,定下計策,假說漢帝要讓位給董卓,乘董卓入朝時,命呂布把董卓殺掉了。
2、人物介紹
呂布(?-199年2月7日),字奉先,漢族,東漢末年名將,漢末群雄之一,五原郡九原縣人(今內蒙古包頭九原區)。先後為丁原、董卓的部將,也曾為袁紹效力,後占據徐州,自成一方勢力。於建安三年十二月癸酉(199年2月7日)在下邳被曹操擊敗並處死。
由於《三國演義》及各種民間藝術的演繹,呂布向來是以「三國第一猛將」的形象存在於人們的心目之中。
貂蟬是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也是其中唯一一位無史料記載僅存在於小說戲劇中的的美女,曾登場於歷史小說《三國演義》,民間傳說其為山西忻州人,與名將關羽為同鄉。也有人真根據實物和史料作出另一個推斷,貂蟬極有可能是河北邯鄲永年人。西施、楊玉環、王昭君並稱中國古代四大美女。在民間傳說中她原名任紅昌,是山西一村姑,也有人認為呂布部將秦宜祿前妻杜氏(杜秀娘)即是貂蟬。她為了報答義父王允的養育之恩而甘願獻身完成連環計的故事在民間廣為流傳。

熱點內容
高斯的故事50字 發布:2024-11-05 22:47:08 瀏覽:121
簡譜小城故事 發布:2024-11-05 22:36:39 瀏覽:631
成語鴉 發布:2024-11-05 22:34:48 瀏覽:419
給女孩講的故事 發布:2024-11-05 22:08:33 瀏覽:475
夢見成語 發布:2024-11-05 21:20:54 瀏覽:94
英語故事圖 發布:2024-11-05 20:41:33 瀏覽:663
謙恭故事 發布:2024-11-05 20:38:35 瀏覽:85
一什麼水成語 發布:2024-11-05 20:21:29 瀏覽:329
牛水成語 發布:2024-11-05 20:06:38 瀏覽:548
來日成語 發布:2024-11-05 18:51:00 瀏覽: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