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寓意謎語 » 則寓言告訴我們什麼

則寓言告訴我們什麼

發布時間: 2022-12-15 14:01:17

A. 四下語文紀昌學射這則寓言告訴我們什麼道理

這則寓言表達了在良師的引導下,要刻苦學習,有恆心,有毅力,版終能實現自己的夢想。

學習權一定要下功夫,扎扎實實地打好基礎。在學習過程中要不怕苦、不怕累、不怕枯燥無味。

還表現了紀昌虛心聽取師傅的教誨,勇於吃苦,善於學習的精神,努力學習。

當老師的,一定要教學有方,善於指導,因材施教,方可收到良好的效果;做學生的,一定要謹尊師教,善於學習,勇於吃苦,不怕枯燥,練好基本功,刻苦用功,才能獲得真正的本領!

本文闡述了無論學什麼技術都沒有捷徑可走,都要從學習這門技術的基本功入手,扎扎實實、鍥而不舍的進行訓練的道理;同時說明只要有恆心,有毅力,踏踏實實、精益求精就能到達光輝的頂點。

(1)則寓言告訴我們什麼擴展閱讀

《紀昌學射》是一則寓言故事,出自《列子·湯問》。故事中人物個性鮮明,好學的紀昌在名師飛衛的指導下,經過堅持不懈的努力,終於成為射箭高手。這則寓言表達了在良師的引導下,要刻苦學習,有恆心,有毅力,終能實現自己的夢想。

寓意:一是要能吃苦,持之以恆才會成功。二是大本領往往要從小處練起。三是要嚴格遵守老師的教誨。

B. 《亡羊補牢》這則寓言故事告訴我們什麼

寓意:

一、人不怕做錯事情,就怕做錯了不及時改正;更怕不但不及時改正,而且還不斷地錯上加錯,時間長了,最後可能連補救的機會都沒有了。

二、「補牢」的時候,先看看羊圈裡的羊是否因耽擱時間太久已經全部死亡,如果不及時補救,那麼即便補救了也無濟於事了。

亡羊補牢: 亡:逃亡,丟失;牢:關牲口的圈。羊丟失了再去修補羊圈,還不算晚。比喻出了問題以後想辦法補救,可以防止繼續受損失。

(2)則寓言告訴我們什麼擴展閱讀:

成語故事:

戰國時期,楚國的楚襄王即位後,重用奸臣,政治腐敗,國家一天天衰亡下去。楚國有一個大臣,名叫庄辛,看到這樣情況非常著急,總想好好勸勸他,但是楚襄王只顧享樂,根本聽不進別人說的話。

有一天,庄辛實在忍不住了。對楚襄王說:「你在宮里和一些人奢侈淫樂,不管國家大事,國家遲早有一天會滅亡啊!」

楚襄王聽了大怒,罵道:「你老糊塗了吧,竟敢這樣詛咒楚國,說這些險惡的話惑亂人心嗎?」庄辛不慌不忙的回答說:「我實在感覺事情一定要到這個地步的,不敢故意說楚國有什麼不幸。

如果你一直寵信這個人,楚國一定要滅亡的。你既然不信我的話,請允許我到趙國躲一躲,看事情究竟會怎樣。」就這樣,庄辛見楚襄王不納忠言,只好躲到了趙國。

庄辛到趙國才住了五個月,秦國果然派兵攻打楚國,楚國幾乎沒有什麼抵擋就讓秦國攻陷了楚國的都城郢城。楚襄王惶惶如喪家之犬,逃到城陽城(今河南信陽市一帶)。

到這時,他想到庄辛的忠告,才覺得庄辛的話不錯,於是,又悔又恨,便派人把庄辛迎請回來,說:「過去因為我沒聽你的話,所以才會弄到這種地步,現在,你看還有辦法挽救嗎?」

庄辛說:「主公果真有悔改之意嗎?」

楚襄王說:「我現在太後悔了,不知道現在還遲不遲?」

庄辛說:「那我給你講一個故事吧」於是,庄辛就講道:從前,有人養了一圈羊。一天早晨,他發現少了一隻羊,仔細一查,原來羊圈破了個窟窿,夜間狼鑽進來,把羊叼走了一隻。

鄰居勸他說:「趕快把羊圈修一修,堵上窟窿吧!」那個人不肯接受勸告,回答說:「羊已經丟了,還修羊圈干什麼?」第二天早上,他發現羊又少了一隻。

原來,狼又從窟窿中鑽進來,叼走了一隻羊。他很後悔自己沒有聽從鄰居的勸告,便趕快堵上窟窿,修好了羊圈。從此,狼再也不能鑽進羊圈叼羊了。

楚襄王一聽到這個故事就明白了庄辛的意思,於是他接著對庄辛說:「庄愛卿,那麼我們該怎麼辦呢?」

於是,庄辛給楚襄王分析了當時的形勢,認為楚國都城雖被攻陷,但只要振作起來,改正過錯,秦國是滅不了楚國的。楚襄王聽了,便遵照庄辛的話去做,果真度過了危機,振興了楚國。

「亡羊補牢」這句成語,便是根據上面約兩句話而來的,表達處理事情發生錯誤以後,如果趕緊去挽救,還不為遲的意思。

C. 這則寓言告訴我們

這則寓言告訴我們:要善於去偽存真,由表及裡,步步深入,不然,就很容易被壞人的花招所迷惑.凡事都應深入去看,要全面,不能盲目相信,被外表所蒙蔽.比喻依仗別人的勢力欺壓人.

D. 囫圇吞棗這則寓言告訴我們一個什麼道理

這則寓言告訴我們:

1、做事不要著急,不要把一步不能完成的是事,強行一步做好,要按事物的一般規律,正確處理;

2、對事物的認識要全面,不要含含糊糊。

囫圇吞棗

出處:宋代的朱侍罩熹《答許順之書》:「今動不動便先說個本末精初無二致,正是鶻侖(囫圇)吞棗。」

釋義:把棗兒整個兒吞下去,比喻讀書等不加分析地籠統接受。囫圇:整個兒虛談辯。

用法: 作謂語、賓語、狀語;形容讀書不認真

(4)則寓言告訴我們什麼擴展閱讀

囫圇吞棗故事簡介:

從前,當一個人在讀一本書時,他總是大聲朗讀書中的文章,但他從來沒有想到書中的真相。他認為他讀了很多書,明白了很多原因。有一天,當他參加一個朋友的聚會時,每個人都吃飯和聊天。一位客人激動地說:「世界上幾乎沒有什麼東西是完美的。

以水果為例,梨對牙齒有好處,但它傷了胃;棗子對胃有好處,但可惜吃得太多會傷到牙齒。「每個人都認為這是有道理的。」為了展示他的智慧,那人接著說:差缺「這很簡單!吃梨不吃肉,不傷胃,吃棗不傷牙齒!」桌上有一盤棗子,他拿起棗子,想直接把它們吞下去。他們怕他窒息,勸他說:「不要吞下去。卡在喉嚨里是多麼危險啊!」

E. 揠苗助長這則寓言告訴我們什麼的道理

道理:告誡人們不論做任何事情都不能急於求成.要穩扎穩打才能一步一步接近目標。

出自:《孟子·公孫丑上》。

原文:宋人有閔其苗之不長而揠之者,芒芒然歸,謂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長矣!」其子趨而往視之,苗則槁矣。

天下之不助苗長者寡矣。以為無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長者,揠苗者也。非徒無益,而又害之。(出自《孟子·公孫丑上》)

譯文:有個擔憂他的禾苗長不高而把禾苗往上拔的宋國人,一天下來十分疲勞但很滿足,回到家對他的家人說:「可把我累壞了,我幫助禾苗長高了!」他兒子聽說後急忙到地里去看苗(的情況),然而苗都枯萎了。

天下不希望自己禾苗長得快一些的人很少啊!以為禾苗長大沒有用處而放棄的人,就像是不給禾苗鋤草的懶漢。妄自幫助它生長的人,就像這個拔苗助長的人,不但沒有好處,反而害了它。

(5)則寓言告訴我們什麼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古時候有個人,希望自己田裡的禾苗長的快點,天天到田邊去看。可是,一天、兩天、三天,禾苗好像一點也沒有長高。他就在田邊焦急的轉來轉去,自言自語的說:「我得想個辦法幫他們長。

「一天,他終於想到了辦法,就急忙跑到田裡,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從中午一直忙到太陽落山,弄得精疲力盡。當他回到家裡時,一邊喘氣一邊對兒子說:「可把我累壞了,力氣沒白費,禾苗都長了一大截。」 他的兒子不明白是怎麼回事,跑到田裡一看,發現禾苗都枯死了。

F. 《 亡羊補牢》這則寓言告訴我們什麼

寓意:

一、人不怕做錯事情,就怕做錯了不及時改正;更怕不但不及時改正,而且還不斷地錯上加錯,時間長了,最後可能連補救的機會都沒有了。

二、「補牢」的時候,先看看羊圈裡的羊是否因耽擱時間太久已經全部死亡,如果不及時補救,那麼即便補救了也無濟於事了。

亡羊補牢: 亡:逃亡,丟失;牢:關牲口的圈。羊丟失了再去修補羊圈,還不算晚。比喻出了問題以後想辦法補救,可以防止繼續受損失。

(6)則寓言告訴我們什麼擴展閱讀:

成語故事:

戰國時期,楚國的楚襄王即位後,重用奸臣,政治腐敗,國家一天天衰亡下去。楚國有一個大臣,名叫庄辛,看到這樣情況非常著急,總想好好勸勸他,但是楚襄王只顧享樂,根本聽不進別人說的話。

有一天,庄辛實在忍不住了。對楚襄王說:「你在宮里和一些人奢侈淫樂,不管國家大事,國家遲早有一天會滅亡啊!」

楚襄王聽了大怒,罵道:「你老糊塗了吧,竟敢這樣詛咒楚國,說這些險惡的話惑亂人心嗎?」庄辛不慌不忙的回答說:「我實在感覺事情一定要到這個地步的,不敢故意說楚國有什麼不幸。

如果你一直寵信這個人,楚國一定要滅亡的。你既然不信我的話,請允許我到趙國躲一躲,看事情究竟會怎樣。」就這樣,庄辛見楚襄王不納忠言,只好躲到了趙國。

庄辛到趙國才住了五個月,秦國果然派兵攻打楚國,楚國幾乎沒有什麼抵擋就讓秦國攻陷了楚國的都城郢城。楚襄王惶惶如喪家之犬,逃到城陽城(今河南信陽市一帶)。

到這時,他想到庄辛的忠告,才覺得庄辛的話不錯,於是,又悔又恨,便派人把庄辛迎請回來,說:「過去因為我沒聽你的話,所以才會弄到這種地步,現在,你看還有辦法挽救嗎?」

庄辛說:「主公果真有悔改之意嗎?」

楚襄王說:「我現在太後悔了,不知道現在還遲不遲?」

庄辛說:「那我給你講一個故事吧」於是,庄辛就講道:從前,有人養了一圈羊。一天早晨,他發現少了一隻羊,仔細一查,原來羊圈破了個窟窿,夜間狼鑽進來,把羊叼走了一隻。

鄰居勸他說:「趕快把羊圈修一修,堵上窟窿吧!」那個人不肯接受勸告,回答說:「羊已經丟了,還修羊圈干什麼?」第二天早上,他發現羊又少了一隻。

原來,狼又從窟窿中鑽進來,叼走了一隻羊。他很後悔自己沒有聽從鄰居的勸告,便趕快堵上窟窿,修好了羊圈。從此,狼再也不能鑽進羊圈叼羊了。

楚襄王一聽到這個故事就明白了庄辛的意思,於是他接著對庄辛說:「庄愛卿,那麼我們該怎麼辦呢?」

於是,庄辛給楚襄王分析了當時的形勢,認為楚國都城雖被攻陷,但只要振作起來,改正過錯,秦國是滅不了楚國的。楚襄王聽了,便遵照庄辛的話去做,果真度過了危機,振興了楚國。

「亡羊補牢」這句成語,便是根據上面約兩句話而來的,表達處理事情發生錯誤以後,如果趕緊去挽救,還不為遲的意思。

G. 守株待兔這則寓言故事 告訴我們什麼道理

告訴我們不能死守狹隘經驗、墨守成規。

相傳在戰國時代宋國,有一個農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遇到好年景,也不過剛剛吃飽穿暖;一遇災荒,可就要忍飢挨餓了。

他想改善生活,但他太懶,膽子又特小,干什麼都是又懶又怕,總想碰到送上門來的意外之財。奇跡終於發生了。

深秋的一天,他正在田裡耕地,周圍有人在打獵。吆喝之聲四處起伏,受驚的小野獸沒命的奔跑。突然, 有一隻兔子,不偏不倚,一頭撞死在他田邊的樹根上。

當天,他美美地飽餐了一頓。 從此,他便不再種地。一天到晚,守著那神奇的樹根,等著奇跡的出現。

用此故事批判那些不知變通,死守教條的思想方法。

守株待兔能用於褒義,只要掌握了規律,在兔子必經之道上栽幾棵樹等兔子撞,也是可以的。比如某地是日軍必經之地,我們只要在此做好准備,守株待兔即可。

(7)則寓言告訴我們什麼擴展閱讀:

「守株待兔」的故事出自《韓非子》,《韓非子》是戰國時期著名思想家、法家韓非的著作總集。《韓非子》 是在韓非逝世後,後人輯集而成的。

全書由五十五篇獨立的論文集輯而成,裡面的典故大都出自韓非,除個別文章外,篇名均表示該文主旨。

其學說的核心是以君主專制為基礎的法、術、勢結合思想,秉持進化論的歷史觀,主張極端的功利主義,認為人與人之間主要是利害關系而仁愛教化輔之,強調以法治國,以利用人,對秦漢以後中國封建社會制度的建立產生了重大影響。

該書在先秦諸子中具有獨特的風格,思想犀利,文字峭刻,邏輯嚴密,善用寓言,其寓言經整理之後又輯為各種寓言集,如《內外儲說》、《說林》、《喻老》、《十過》等即是。

著作中許多當時的民間傳說和寓言故事也成為成語典故的出處。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守株待兔

H. 驚弓之鳥這則寓言故事到底告訴人們什麼道理

驚弓來之鳥這則寓言故事蘊含著兩源個道理:

1、細致的觀察、嚴密的分析、准確的判斷需要通過長期刻苦的學習和實踐才能培養出來。

更羸之所以虛拉弓弦就能射落大雁,是因為他有極強的觀察、分析、判斷的能力。這和他平時的訓練和學習是分不開的。所以他能夠成為優秀的弓箭手,而別人不行。

2、做人做事要光明磊落,品行端正,方能心安理得,問心無愧。

那隻鳥之所以會被虛拉的弓弦嚇得落了下來,是因為它原本就收到過驚嚇,已經不堪一擊了。生活中有許多人,背地裡做了虧心事,成天疑神疑鬼,只要碰到一點小風波就把自己嚇個半死。正所謂做賊心虛。「沒做虧心事,不怕鬼敲門」,講得就是這種道理。

(8)則寓言告訴我們什麼擴展閱讀:

驚弓之鳥原文:

異日者,更羸(gēng léi)與魏王處京台之下,仰見飛鳥。更羸謂魏王曰:「臣為王引弓虛發而下鳥。」魏王曰:「然則射可至此乎?」更羸曰:「可。」

有間,雁從東方來,更羸以虛發而下之。魏王曰:「然則射可至此乎?」更羸曰:「此孽也。」王曰:「先生何以知之!」對曰:「其飛徐而鳴悲。飛徐者,故瘡痛也;鳴悲者,久失群也,故瘡未息,而驚心未去也。聞弦音,引而高飛,故瘡(發而)隕也。」

驚弓之鳥 網路

熱點內容
高斯的故事50字 發布:2024-11-05 22:47:08 瀏覽:121
簡譜小城故事 發布:2024-11-05 22:36:39 瀏覽:631
成語鴉 發布:2024-11-05 22:34:48 瀏覽:419
給女孩講的故事 發布:2024-11-05 22:08:33 瀏覽:475
夢見成語 發布:2024-11-05 21:20:54 瀏覽:94
英語故事圖 發布:2024-11-05 20:41:33 瀏覽:663
謙恭故事 發布:2024-11-05 20:38:35 瀏覽:85
一什麼水成語 發布:2024-11-05 20:21:29 瀏覽:329
牛水成語 發布:2024-11-05 20:06:38 瀏覽:548
來日成語 發布:2024-11-05 18:51:00 瀏覽: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