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寓意謎語 » 汴京典故

汴京典故

發布時間: 2022-12-13 15:51:39

❶ 開封的歷史、傳說

開封是河南省省轄市,中國首批公布的24座歷史文化名城之一。古稱汴梁、汴京、東京,簡稱汴,七朝古都,迄今已有2700餘年的歷史。開封之名源於春秋時期,因鄭國庄公選此地修築儲糧倉城,取「啟拓封疆」之意,定名「啟封」。漢代景帝時(公元前156年),為避漢景帝劉啟之諱,將啟封更名為開封。自公元前364年至公元1233年,先後有戰國時期的魏,五代的後梁、後晉、後漢、後周,北宋和金七個王朝在此建都,歷經千年夢華。北宋時期,開封(史稱東京)為宋朝國都長達168年,歷經九代帝王。東京城周闊30餘公里,由外城、內城、皇城三座城池組成,人口達到150餘萬,是一座氣勢雄偉,規模宏大,富麗輝煌的都城。為中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和繁華的世界大都會,而顯赫於世。北宋畫家張擇端繪制的巨幅畫卷《清明上河圖》,生動形象地描繪了東京開封城的繁華景象。北宋也是繼唐代以後科技、文化、藝術發展的又一鼎盛時期,創造了一代燦爛輝煌對後世影響深遠的宋文化。清正廉明的包公,滿門忠烈的楊家將,圖強變法的王安石,民族英雄岳飛等歷史名人,都曾在開封留下光輝的足跡,他們的豐功偉績,作為民族文化,至今仍在海內外廣為傳頌。
開封還是中國最早有猶太人定居的城市。北宋時,一批猶太移民經天竺(印度)遷徙到當時繁華宋都東京,宋皇帝御旨:「歸我仲夏,遵守祖風,留遺汴梁」。古代開封猶太人同漢、回民族保持著和睦的關系,按照本民族習俗繁衍生息,安居樂業,綿延700餘年。由於歷史、文化和自然等因素,開封猶太人逐漸與當地民族融合,留下了一段獨特令人回味悠長的歷史。右下圖為開封龍亭。
遠在新石器時代早期開封一帶就有人類活動。夏朝(公元前21世紀至前16世紀),夏第七世帝杼遷都於老丘(今開封市東約22公里),至第十二世胤,歷經六世約157年。春秋時期,公元前743年至前701年,鄭庄公在開封城南朱仙鎮古城村築「啟封」城。戰國時期,公元前364年,魏惠王從山西安邑遷都今開封市所在地,時稱大梁。公元前225年,秦滅魏,置碭郡,立浚儀(大梁)、啟封兩縣。兩漢景帝元年(前156年),因避漢景帝劉啟之諱,改啟封縣為開封縣。東魏在開封設置梁州。北周滅北齊後改梁州為汴州。公元712年,開封縣治移置汴州城內與浚儀縣同廓。公元907年,後梁建都開封,升汴州為開封府,號稱東都。後晉、後漢、後周相繼建都開封。公元938年稱開封為東京。公元960年,後周禁軍大將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定都開封,建立北宋。北宋開封人口達150萬,不僅是國內經濟、政治、文化中心,而且是「萬國咸通」的國際大都市。公元1126年金攻陷開封,改開封為汴京。公元1214年金朝遷都開封。元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設河南江北行中書省於開封。明洪武十一年(1378年)朱元璋封第五子朱橚為周王駐藩開封。明代,開封經濟繁榮,號稱「八省通衢」、「勢若兩京」。公元1642年,李自成攻打開封,明軍扒開黃河,開封城遭破壞,城中37萬人,僅剩3萬餘人。清代設開封府,清末開封辟為商埠,民族資本工業興起,先後創辦了機械、兵器、麵粉、火柴、煙草等工廠。民國期間,開封為河南省會。
1948年10月24日開封解放,同年11月6日成立開封特別市人民民主市政府,12月23日改稱開封市人民民主市政府。建國初期,開封為河南省會;1954年10月省會遷鄭州,開封為省轄市。1982年開封被國務院首批命名為「歷史文化名城」。
悠悠文化宋都情
河南開封。這座古城的歷史文化時常讓人品味不盡。漢代文學家司馬遷,唐代的著名詩人李白、杜甫、白居易,宋代的文豪蘇軾等都寫過贊美開封的詩賦。其中白居易在《隋堤柳》詩中寫道:「大業年中煬天子,種柳成行夾流水。西自黃河東至淮,綠影一千三百里。大業末年春暮月,柳色如煙絮如雪。」從中能夠想像那時的開封是何等的壯觀美麗。
日月如梭,歲月留痕,歷史上在開封建過都的有七個朝代。戰國時期的魏,五代時期的後梁、後晉、後漢、後周以及後來的北宋和金。據考證,五千多年前開封城附近就有先民居住,當時在這里生活的人主要以農牧為主,過著原始公社制的生活。到了夏商時代,這里居住的人進入奴隸社會。春秋時代,這里是鄭國的地方,鄭國公在此築城,取開拓封疆的意思,命名開封。公元960年趙匡胤發動兵變,建立了宋王朝,定都開封,稱為東京。此後,趙匡胤、趙光義兄弟用了二十年的時 古都開封間,結束了五代十國的封建割據局面,開封成為全國政治、經濟、交通、文化的中心。那時的開封水運十分興隆,貫穿全城的水道有四條,即汴河、惠民河、五丈河、金水河。當時汴河一路,每年從江南運往京城的糧食就有五百萬石到七百萬石之多。宋神宗時,由於宋朝開始導洛入汴水利工程,從汴口往西開渠五十里,引伊洛河水入汴河,水深一丈,使汴河與伊洛河相互溝通,東西橫貫全河南省境內,成為當時最重要的交通大動脈。從開封向北,可通遼國的南京(今北京);從開封往西,經鄭州、西京、陝西的京兆府(西安);向西南,經許呂、鄧州、襄陽、江陵,直達湖南和兩廣;往東可達山東沿海各地。那時的開封是一個開放的都市,宗教文化門類多、規模大、知名度高。久負盛名的歷代皇家寺院大相國寺、建於北宋供奉佛舍利的開寶寺鐵塔、天清寺繁塔、三大道觀之一的延慶觀、自春秋保存至今的禹王台、興國寺塔、大雲寺塔、東大寺、古觀音寺、天主教河南總修院以及建於民國初年的全省首家女子寺院寶珠寺等,宗教門類齊全。尤其是相國寺是開封歷史上一座有名的寺院,中國許多優秀的古典小說,如《水滸傳》、《西遊記》等,都曾編寫過有關相國寺的故事,歷經千年,至今香火不斷。
北宋開封的繁華盛景,除了文字記載外,最著名的就是《清明上河圖》。它像一部紀錄片,真實生動地展現了八百年前北宋東京的生活情景和社會風貌,成為後人研究北宋時各種社會風情和人文歷史的珍貴史料。在開封的歷史鏈條中,名人眾多,如蔡邕、蔡文姬、蔡漠、阮籍、崔顥、鍾嗣成、王延相等在開封寫下了各自的一頁。「開封有個包青天,鐵面無私辨忠奸」的唱詞唱響了大江南北,一代清官包拯為民申冤的故事家喻戶曉。滿門忠烈的楊家將、民族英雄岳飛、圖強變法的王安石、一代清官張伯行、虎門銷煙林則徐等膾炙人口的故事流傳至今。近代又哺育了範文瀾、馮友蘭、尹達、鄧拓、姚雪垠、穆青等,令人敬仰。
古都開封經歷了兵、火、水患,曾經失去了燦爛的色彩。公元1642年,李自成攻打開封,明軍扒開黃河,開封城遭破壞,城中37萬人,僅剩3萬餘人。1840年鴉片戰爭以後,中國進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時期,河南因地處上海、天津、漢口三個帝國主義侵略據點勢力范圍的交叉地帶,成為這三大據點的原料供給基地和外國商品傾銷的市場。開封是當時河南省的省會,首當其沖受到這種影響。抗日戰爭時期,開封被日軍佔領,淪陷達七年之久,受到了嚴重破壞。現在開封城下13米共埋藏著6座古城,其「城摞城」奇觀具有重大的考古價值。開封一度沉寂過,她累了,躺在中原的腹地上沉睡了很長時間,幾乎被人們忘卻。但時代的步伐也把開封驚醒了,這個歷史古都展現出了新的風采。開封水資源豐富,素有「北方水城」之稱,包公湖、楊家湖等許多湖泊留下的富有文化氣息的動人傳說又開始在人們心中盪漾起來。古代巍峨雄偉的宮宇殿堂經過精心修繕,形成了獨特的宋代特色。走進開封,耳邊是那高亢激越、古樸醇厚、委婉明麗的汴梁音韻,朱仙鎮的年畫,在明清時最盛,與蘇州桃花塢、天津楊柳青、山東濰坊楊家埠齊名。內容豐富,風格獨特,線條流暢,粗獷簡練,是中國木版套印藝術的珍品。開封的汴綉獨樹一幟,山水人物、樓台花鳥,針線細密,不露邊縫,絨彩奪目,豐神宛然,色彩豐富,層次分明,立體感強,成為國內外遊人必買的佳品。開封種植菊花源遠流長,可以追溯到1600多年前的南北朝,唐宋時期就已經馳名全國,明清尤盛,綿延至今。「黃花遍圃中,汴菊最有名。」清乾隆皇帝來開封賞菊時親賦詩詞,留下「風葉梧青落,霜花菊百堆」的美句。在開封禹王台,至今還留有乾隆的詠菊詩碑。每到秋季,古城開封,秋風送爽,菊花飄香,到處繁花似錦,蔚為壯觀。「花以景襯,景以花容」,人們置身於菊花的海洋里,如痴如狂,真是「十月花潮人影亂,香風十里動菊城。」如今煥發出新活力的開封享有「戲曲之鄉」、「木版年畫之鄉」、「汴綉之鄉」、「菊花之鄉」等美譽之稱。
在開封,能看到舞獅、盤鼓、高蹺、旱船、嗩吶等豐富多彩的民間藝術,徜徉在開發一新的包公祠、宋都御街、清明上河園、翰園碑林、天波楊府、開封府、大梁門,龍亭湖、包公湖、繁塔、禹王台等景區。流連於燈火輝煌的夜市,身邊是國內外如織的遊人,耳邊是「中不中」、「得勁的很」醇厚的鄉音,讓心不禁熱起來,七朝古都開封在時代的浪濤里,再譜寫出新的篇章,煥發出璀璨的光彩。

❷ 沈腰潘鬢的典故

沈腰潘鬢解釋:

形容姿態、容貌美好(特指男子)。

沈腰潘鬢出處:

南·李煜《破陣子》詞:「一旦歸為臣虜,沈腰潘鬢消磨。」

宋朝初期,南唐皇帝李煜(yù)繼位,尊宋為正統,每年納貢以保平安。開寶八年(975年),李煜兵敗降宋,被俘至汴京(今河南開封)。作為俘虜,他率領親屬、隨員等四十五人被宋兵押往北方,從此開始了他忍辱含垢的生活。三年之後,宋太宗畢竟容不下這個亡國之君,將他毒死在汴京,時僅四十二歲。李煜在降宋之後的幾年,即生命的最後幾年,作了這首詞《破陣子·四十年來家國》記錄了當時的情景和感受。

四十年來家國,三千里地山河。鳳閣龍樓連霄漢,玉樹瓊枝作煙蘿,幾曾識干戈?

一旦歸為臣虜,沈腰潘鬢消磨。最是倉皇辭廟日,教坊猶奏別離歌,垂淚對宮娥。

這首詞的意思是:

南唐開國已有四十年歷史,幅員遼闊、山河壯麗。宮殿高大雄偉與天際相接,宮苑內珍貴的草木茂盛,鮮花遍地,藤蘿纏蔓。何時經歷過刀槍劍戟、戰火烽煙呢?

自從做了俘虜,心中憂思難解,已是憔悴消瘦,兩鬢斑白。記憶最深的是慌張地辭別宗廟的時候,樂隊還在演奏著別離的悲歌,這種生離死別的情形,令我悲傷欲絕,只能面對宮女們垂淚。

「一旦歸為臣虜,沈腰潘鬢消磨。」這兩句中「沈腰」暗喻自己像沈約一樣,腰瘦得使皮革腰帶常常移孔,而「潘鬢」則暗喻詞人自己像潘岳一樣,年紀不到四十就出現了鬢邊的白發。連著這兩個典故,描寫詞人內心的愁苦凄楚,人憔悴消瘦,鬢邊也開始變白,從外貌變化寫出了內心的極度痛苦。

古人說憂能傷人,亡國之痛,臣虜之辱,使得這個本來工愁善感的國君身心俱敝。李煜被俘之後,終日以眼淚洗面,過著含悲飲恨的生活。這兩個典故即是他被虜到汴京後的辛酸寫照。

❸ 舉三個與開封景點相關的歷史或典故

開封,簡稱汴,現為河南省地級市,是我國七大古都和國務院首批公布的24座歷史文化名城之一,位於中國版圖的中部,地處中華民族歷史文化搖籃的黃河之濱,是一座歷史文化悠久的古城。今天小編就來分享一下有關開封的歷史典故9則,相信各位讀者會有興趣。有關開封的歷史典故9則
四分五裂
「四分五裂」這個成語常用來形容極為分散,很不統一。
此語出自《戰國策·戰國策卷二十二魏一》。
大意是,張儀(?——前310年,戰國時縱橫家,魏國貴族後代,曾先後在魏、秦為相)為秦連橫於魏國,對魏襄王(魏惠王之子)說:魏王的領土不到一千
里,士兵也不超過三十萬。從地形上看,魏國地勢平坦,沒有高山深川的阻隔,與四方諸侯交通便利,猶如車輪輻條都集聚在車軸上一般。從鄭國到魏國,不過百
里;從陳國到魏國,也只有二百餘里。人奔馬跑,還不知疲倦就到了魏國。魏國南與楚國接壤,西邊是韓國,北邊是趙國,東邊與齊國相鄰,所以士兵要守衛四方邊
界,以至於守境的小亭和屏障接連排列。運糧的河道和儲米的糧倉,不少於十萬。魏國的地勢,原來就是適合作戰的地方。如果魏國向南親近楚國而不親近齊國,那
齊國就會進攻你們的東面;向東親附齊國而不親附趙國,那趙國就會由北面來進攻你們;不和韓國聯合,那麼韓國就會攻打魏國的西面;不和楚國親善,魏國的南面
就會危險了。這就是魏國所處的四分五裂的地理位置。
蘇秦所制定的諸侯國合縱的計策,是註定要失敗的。如果大王不臣服於秦國,秦國將派兵進攻河外,佔領酸棗(今延津)等地,並進一步威脅衛國奪取晉陽,那
么趙國就沒有能力南下支援魏國,魏國也就沒有辦法北上聯合趙國,合縱的通道就此斷絕,這時如果秦國威脅韓國來攻打魏國,韓國迫於秦國的壓力,一定會聽命
的。秦韓聯盟一旦形成,魏國滅亡的日子就不遠了。所以我替大王考慮,不如歸順秦國,這樣一來,楚韓兩國對魏國也就不敢輕舉妄動了,沒有了楚韓的威脅,大王
就可以高枕無憂了,魏國也沒有什麼憂患了。 魏王說:以前是因為我太愚蠢,做了錯誤的決策,我願意做秦國東方的藩臣……
堯舜牧羊
「堯舜牧羊」這個典故出自《說苑·政理》,與梁惠王有關。大意是,楊子(即楊朱)是戰國時期的哲學家、思想家。有一次,他去拜見梁惠王,自稱治理國家
可以像運轉手掌上的東西一樣自如。梁惠王哼著鼻子說:「你自己家裡的妻妾都管不好,種的三畝菜地也鋤不過來,治理國家會有這般容易?請問,你有何妙策?」
楊子不慌不忙地回答:「我當然有辦法。大王見過牧羊嗎?一群幾百頭的羊,讓一個牧童拿著鞭子去放牧,要東就東,要西就西,因為他會放養;相反,如果叫
堯牽一頭羊在前面走,又讓舜揮著鞭子在後面趕,他倆再賢明,連一頭羊也未必管得好,這樣就是亂的「開始」。我雖然管不好家裡的事情,但我像牧羊童一樣,各
有各的專長,他會牧羊,我會研究學問。
把治民比作牧人飼養牲畜,反映了封建專制下的官民對立,但是楊子的話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領導工作中的辯證法。
一個牧童能管好一群羊,是因為他既有專長,又善於指揮羊;而堯舜雖是聖賢,牧羊卻是外行。而且一前一後,相互牽制,指揮不能一致,於是就連一頭羊也管不好。
擢發難數
成語「擢(音「桌」)發難數」的意思是說拔下頭發來數都數不清,多形容罪行太多,無法計算。這個成語出自《史記卷七十九·范雎蔡澤列傳第十九》:戰國
時,某一天,魏昭王派中大夫須賈出使齊國,魏國人范雎隨同前往。齊襄王聽說范雎有口辯之才,特地賜他金十斤和牛、酒,范雎辭謝不敢接受。須賈因此懷疑范雎
把魏國的機密泄露出去,回國後便把這件事告訴了魏相魏齊。范雎因此受到毒打和凌辱,幾乎致死。後來,范雎在魏人鄭安平的幫助下,改名為張祿,逃到秦國,得
到秦昭王的信任,做了宰相。後來須賈為魏王出使秦國,范雎聽說後,著破衣後隱藏身份到須賈居住的客館看望,須賈看到范雎衣衫不整甚為憐惜,留其用飯並取一
件粗絲袍服相贈。范雎走後,須賈得知秦相張祿就是范雎時,大吃一驚,於是就袒衣露肉,用膝跪著走,由守門人帶進相府謝罪,須賈說:我料想不到你能登上青雲
高位,我不敢談天下之事,我犯了很重的罪,請你把我放逐到蠻夷的地方去,是死、是活,任憑先生處置。范雎說:「你的罪有幾條?」須賈為了得到范雎的寬恕,
便竭力檢討自己罪過極多,說就好比拔一根頭發,數一條罪,這樣連著拔下去,擢發不盡,罪亦無窮。范雎說:「你罪有三,在大梁誣陷於我是其一。魏齊辱我於廁
中,你不制止,是其二。醉而往我身上溺尿,是其三。然而,你卻在不知我已身為秦相的數日前送我一件袍服,有念舊情之意,所以我饒了你。
猶豫不決、排憂解難
猶豫不決:比喻思想上有顧慮,而拿不定主意。排憂解難:指給別人排除危難。「猶豫不決」及「排憂解難」這兩個成語源自《戰國策·戰國策卷二十趙三》。
公元前258年,秦國的大軍包圍了趙國都城邯鄲。魏王應趙王的要求派大將晉鄙領兵救援,但後來魏王迫於秦王的威脅,命令晉鄙把大軍駐扎在兩國的邊境上。
與此同時,魏王又派將軍辛垣衍潛入邯鄲,通過平原君轉告趙王說:「秦軍之所以圍困邯鄲,是想讓趙國尊秦王為帝,如果趙王願意這樣做,秦國就會撤軍。」辛垣衍的這番話,使平原君與趙王「猶豫未有所決」。這就是「猶豫不決」的來源。
恰在此時,齊國的高士魯仲連正好路過趙國,他聽說辛垣衍勸說趙王尊秦王為帝之事後,就去對辛垣衍說:「秦國是個不講禮義、窮兵黷武的國家,他們常用欺
騙的手段來對待讀書人,把百姓當作奴隸。如果讓秦王毫無顧忌地稱帝統治天下,那我只有跳東海自殺了。我要讓魏、燕兩國出力幫助趙國。」
辛垣衍問:我是魏國人,先生怎樣才能叫魏國來幫助趙國呢?
魯仲連說:那是魏王還沒有看到支持秦王稱帝的害處,如果看到了,他一定會幫助趙國的。
辛垣衍接著問:讓秦王稱帝又有什麼害處呢?
魯仲連說:如今秦國是個有戰車萬輛的大國,魏國也是,彼此同樣擁有稱王的實力。只看到秦王打了一次勝仗,就想屈從並尊他稱帝,這樣做還不如鄒、魯兩個
小國寧死不屈的臣子呢。如今秦王的貪心沒有止境,如果他真的稱帝了,就要變動諸侯的大臣,撤換他厭惡的人,而重用他認為賢能的人,他還要把自己的女兒和那
些喜歡說別人壞話的女人嫁給諸侯做嬪妃。這種人一旦進入魏國大梁王宮,魏王還能泰然自若嗎?就是將軍您還能保住現在的寵幸嗎?
辛垣衍聽罷魯仲連的這番話,連忙向魯仲連拜謝道:「先生所言極是,我這就回國勸說魏王再也不提尊秦王為帝的事了。」
秦國的將領聽到辛垣衍被魯仲連說服的事情後,馬上退兵五十里。正好趕上魏公子無忌奪取了魏將晉鄙的軍權,並出兵援助趙國,秦軍就退得更遠了。
後來,平原君想送重金給魯仲連,魯仲連堅辭不受;並且說,天下賢士的作用就是「為人排患、釋難、解紛亂而無所取也。」這就是「排憂解難」的來源。
呂端大事不糊塗
「呂端大事不糊塗」這個典故,常用來比喻做領導工作的人,應注重大事,不宜斤斤計較小節。只有這樣,才能做到既掌握原則,端正方向,又能寬厚待人,取得群眾的支持。
此典故出自《宋史·呂端傳》,北宋宰相呂端,字易直,宋時幽州安次(今河北廊坊市安次區)人,至道元年(九九五年)繼呂蒙正(洛陽人,太宗、真宗時三任宰相,卒葬尉氏)為相。
呂端形體偉岸,儀表瀟灑,性情寬厚,能識大體,心胸豁朗。他兩次輔佐藩王,都因事受牽連而降職,雖屢次貶黜,未嘗以名利得失耿耿於懷。後為太宗皇帝賞
識倚重,驟然被提升到宰輔的位置上,太宗就猶恨任用之晚。呂端為政老成持重,有政治遠見,在重大的決策問題上能權衡利弊,舉措得體。與寇準同居相位,常常
謙讓他,同班臣僚奏對時多各持己見,互相攻訐(音「傑」),獨呂端一言不發。入相時,有人曾向太宗進言說:「端為人糊塗。」太宗答道:「端小事糊塗,大事
不糊塗。決意相之。」在以後發生的幾件事中,也充分表現了「呂端大事不糊塗」,如在處置西夏李繼遷之母一事上即充分說明這一點。當時,西夏李繼遷經常騷擾
北宋的西部邊疆,宋將士俘獲了他的母親。太宗想殺了繼遷之母,以泄心中之憤。呂端認為不能殺,他對太宗說:「以前項羽捉到劉邦之父,想烹了他,劉邦對項說
『別忘了也分給我一匙湯』。那些能成就大事業的人顧不上考慮家眷性命的安危,何況繼遷是兇殘的賊子呢?陛下今天殺了其母,明天就能生擒繼遷嗎?如不能,只
能增加仇恨,堅定繼遷與我朝對抗的決心。」太宗問:「那怎麼辦?」呂答:「應安置在延州,妥善照顧,以此招降繼遷,即使不能馬上逼其投降,也可讓他有所顧
慮,因其母的生死操在我們手中。」太宗採納了呂端的建議。
另外在太宗過世後,內侍宦官王繼恩陰謀廢除皇太子,被呂端及時發覺,果斷將王繼恩鎖在閣樓里,派人看守,同時奉真宗即位,貶逐繼恩。呂端在重大問題上能遠見卓識,當機立斷,證明了宋太宗力排眾議,知人善任,對呂端的評價是恰如其分的。
孤注一擲
「孤注一擲」原指賭徒傾其所有作為賭注以決最後勝負。其廣義為在形勢危機的情況下,竭盡全力做最後一次冒險。多含貶義。
此成語出自《宋史·寇準傳》。宋真宗時,契丹大舉入侵,包圍嬴州,兵鋒直逼貝州、魏州,北宋朝廷上下震恐。參政知事王欽若等人主張放棄東京,請皇帝到
江南、四川避難,遭到宰相寇準的堅決反對。在寇準等人的督促下,真宗決計親征,來到澶州,渡河,登北城門樓,遠近將士望見皇帝御用傘蓋,雀躍歡呼,士氣高
昂,遂擊退契丹軍隊的進攻,訂立澶淵之盟。寇準因此得到真宗皇帝的厚遇。王欽若心裡很嫉恨寇準,一天朝見後,寇準先走了,真宗仍用眷顧的眼神目送其遠去。
王欽若說:「陛下敬重寇準,是因為他對國家有功嗎?」真宗說:「正是。」王欽若說:「澶淵戰役,陛下不以為是恥辱,反說寇準對社稷有功,這究竟是為了什
么?」真宗很驚愕,問:「這是什麼意思?」王欽若說:「兵臨城下而被迫訂立和約,《春秋》引以為恥,澶淵的戰與議和,就是城下之盟。以天子的尊嚴而訂此城
下之盟,還有什麼比這更恥辱的呢?」真宗聽了,悵然若失,心中很不高興。王欽若又說:「陛下聽說過賭博嗎?賭博的人錢要輸盡時就鋌而走險,將賭資全部押
上,叫做孤注。陛下就是被寇準蠱惑做了孤注一擲的傻事,這是多麼危險啊!」真宗聽信了王欽若的話,對寇準日漸疏遠了。
杞人憂天
「杞人憂天」的普及率非常高,讀小學的孩童們都知道了。傳說從前有個杞國(今開封杞縣)人,整天擔心天塌地崩,自己沒有地方躲,因此愁得睡不著覺,吃
不下飯。朋友見狀,很不放心,就去開導他說:「天不過是很厚很厚的氣罷了,你的一舉一動,一呼一吸,從早到晚都生活在天的中間,怎麼還擔心天塌下來呢?」
可那個杞國人聽了更加憂愁,他說:「那麼,天上的太陽、星星和月亮若掉下來呢?」朋友耐心解釋說:「太陽、月亮和星星也不過是發光的氣團,即使掉下來,也
不至於打傷人的。」杞國人又問:「如果地崩塌了怎麼辦呢?」朋友回答道:「大地,無非是泥土、石塊罷了,這些東西四面八方到處都有,沒有一點空隙。怎麼擔
心它們會崩塌呢?」聽了這番話,杞人方才安下心來。
唐代詩人李白在《梁父吟》詩中巧妙地應用了這個典故:「白日不照吾精誠,杞國無事憂天傾。」李白藉此打消別人的顧慮,也算是對「杞人憂天」的正解。如
果用今天的觀點來觀察,杞人之憂並不是空穴來風、胡思亂想,很可能是從天體隕石和地震災害等自然現象引起的思考。說明杞人很有思想,很有預見性,應該防患
於未然。何況,看似可笑的杞人較早地有了憂國憂民的胸懷,為何不能看成是對杞國人的一種歷史的褒獎呢。 游刃有餘
庖丁解牛的典故,差不多家喻戶曉,由此衍生的成語「游刃有餘」的使用率也相當之高。可是你是否知道它產生在開封呢?戰國時期,有一次魏惠王下去視察,
看到了庖丁在宰牛。庖丁是魏都大梁(開封)著名的廚師,他在解剖牛時,動作和刀的響聲同音樂一樣有節奏,毫不費力地把一隻牛的骨和肉分割開來,手起刀落,
干凈利索。惠王十分驚嘆,問他:「你的手藝怎麼這樣高啊?」庖丁答道:「這一點也不奇怪,因為我對牛的結構已經很熟悉了。開始時,看到的都是整條的牛,學
了三年之後,對牛的關節、筋骨,下刀方法,用力大小,全都心中有數。一刀一刀把它們分開,自然毫不費力。」惠王覺得神乎其神,就問道:「你的刀一定磨得很
快吧?」他笑笑說:「一般人用刀,一個月換一把,因為刀刃經常碰到骨頭。宰牛能手一年才換一次刀,因為它們只用刀來割肉。我這把刀已經用了19年,解剖幾
千頭牛,還像新刀一樣。其實,刀刃非常薄,在骨縫中間游動,肉就一塊塊地落下來。有時也要小心,聚精會神。」惠王聽了點點頭說:「講得好,我從中學到很多
有益的東西。」由此引申出成語——游刃有餘。
此成語故事至少告訴我們兩個道理。一是領導要深入實際,調查研究,善於發現人才和解決難題的好方法。二是勤學苦練,熟能生巧,摸清規律,才能游刃有餘,事半功倍。南轅北轍
這個成語還與魏王有關。不過這個是大臣善於講道理的故事。戰國時期,魏王想發兵攻打趙國都城邯鄲,正到外地辦事的大臣季梁聽說後,立刻半路返回,衣服
顧不得換,臉也顧不上洗,匆忙來見魏王。魏王很奇怪,問他:「你半路回來,難道有什麼急事嗎?」季梁似乎答非所問:「是啊,我回來時,在太行山下看見一個
怪人。他駕著馬車朝北駛去,但他卻說要去楚國。我說,你去楚國不朝南走,怎麼反而朝北走啊?他說沒關系,他的馬好,跑得快。我說,但這不是去楚國的路啊!
他又說,不怕,他帶的路費多。我說,你帶的路費多有什麼用呢?他堅持說,我的車夫本領高。我只好望著他搖頭嘆息:你的條件再好,方向不對,離楚國只能越來
越遠啊!」魏王聽了好笑,說:「天下哪有這么糊塗的人啊。」季梁接著說:「現在,您的志願是建立霸業,當諸侯的首領。可你用兵去打趙國,希望擴大地盤,抬
高聲望。您攻打別國的次數越多,離你的願望就會越遠,這和去楚國向北走一樣啊!」
故事裡邊有哲學。季梁值得學習的地方是:一定要勸住魏王不要出兵。用故事說道理,魏王容易聽進去。否則勸阻的結果也會「南轅北轍」。
明珠暗投
前不久看過的電視劇《漢武大帝》,讓我們重新記起了梁王劉武。他是被當作有當皇帝野心的人物塑造的,多虧竇太後的保護他才免於丟掉性命。其實,梁王是
個有才幹有雄心的諸侯王。他的封地在今開封一帶,禹王台的前身梁園就是他那時建造的。他不僅幫助漢武帝平息了諸侯王的叛亂,還發揚了戰國信陵君無忌招賢納
士的傳統,連枚乘、司馬相如那樣的大思想家、文學家都悉至門下。如果歷史給他機會,也許會是位不讓漢武的帝王呢。
「明珠暗投」的成語也是梁王尊重人才、胸襟開闊的一個範例。文學家鄒陽很有學問,因為勸阻劉濞不要起兵反叛朝廷,劉濞不聽,只好投身到梁王劉武門下做
了門客。可是有人嫉妒他,說了他不少壞話,結果梁王把他抓起來要殺掉他。鄒陽不服氣,就給梁王寫了一封信。信中說:「我聽說世間最寶貴的明月之珠、夜光之
璧,如果暗中投到路上,人們不但不把它看成寶貝,反而按著寶劍斜眼盯著它。為什麼呢?原來是它沒有因由來到面前;用樹根、彎木做的車子,本來不好,可是被
顯赫人物看上,把它裝飾起來。所以,獻出最好的珍寶,如果無人介紹,可能無功反過。若有人引薦呢?即使枯木朽珠,人家也當功勞記著。由此看來,天下百姓貧
士,即便有堯、舜那樣的本領,伊尹、管仲那樣的才智,龍逢、比干那樣的心腸,無人引薦,也無法實現啊!」梁王看後很感動,放他出來,誠心尊為貴客。
這個成語與韓愈的《馬說》有異曲同工之妙,明珠要找到識珠的人,投到路旁,別人會認不出來。識珠者如同伯樂,要有眼光和胸懷,識別人才,重用人才,讓明珠閃光。
之乎者也
這個成語的發明權歸屬宋太祖趙匡胤。卻說趙匡胤陳橋兵變、黃袍加身當了北宋開國皇帝。有一次他去南方巡視,車輦走到朱雀門前,抬頭看見門額上寫著「朱
雀之門」四個大字,很是奇怪,便問身旁的宰相趙普:「為什麼不寫『朱雀門』三個字,偏要寫『朱雀之門』四個字?多了個之字有什麼用呢?」趙普告訴他說:
「這是把『之』字當作語助詞用的。」趙匡胤聽了哈哈大笑,說:「之乎者也這些虛詞,能助得什麼事情啊?」這件事流傳到民間,有好事者就編成了諺語:「之乎
者也矣焉哉,用得成章好秀才。」此典故記載於宋朝文瑩編撰的《湘山野錄》中。這位「馬上皇帝」沒什麼文化,鬧出點笑話也未必可笑。不理解的事情就說出來,
比不懂裝懂、裝腔作勢要好多了。戲劇性的情節在於,正是這位文化不多的皇帝,後來搞了個「杯酒釋兵權」,使重文輕武的政策延續了許多年代。
「之乎者也」的成語典故恰好是今日朱雀園增添文化內涵的一個選題,那人物故事、相貌神態已經歷歷在目,宛如一組活靈活現的雕塑。開卷有益
開封城歷來就有讀書之人,讀書之風。這也許從一個側面證實了文化底蘊的深厚。不過,追根溯源,功勞還得記在宋太宗趙光義的名下。趙光義很喜歡讀書,他
認為一國之君必須有豐富的知識營養。他曾讓宰相李昉主持編寫一部網路辭書。經多年努力,終於編成了《太平御覽》、《太平廣記》和《文苑英華》。據說,太宗
每天要看三卷《太平御覽》,如果因為忙,當天沒看完,第二天一定擠時間補上。有大臣對他說:「陛下既要處理國家大事,又要閱覽這部大書,實在太辛苦了!」
太宗答道:「只要打開書本,就能得到不少益處,我也就不感到勞累了。」成語「開卷有益」即由此而來。
多讀書,讀好書,增智強神,把古都建設得更美好,不是這個成語對今天的開封人最好的勉勵嗎?好書與文化同在,好書與魅力同在,好書與人生同在。
李勉葬銀
「李勉葬銀」典故喻指人與人之間要恪守誠信,互相關愛,互相幫助,不求回報。
此典故出自《新唐書卷一百四十四·列傳第五十六》。
李勉,字玄卿,其曾祖父是唐高祖李淵的十三子李元懿,李勉少時喜歡學習,曾任開封府尉,後從肅宗李亨於寧夏靈武,擢監察御史;任期內,力勸肅宗帝勿殺俘虜。晚年居相位二年,卒年七十二,謚曰貞簡。
李勉在唐德宗李適建中二年(781年)任永平軍節度使兼汴州刺史時,曾對南北朝時「汴州」城予以重修,奠定了開封城牆的基礎。
李勉雖貴為皇室子孫,但少時家境貧寒。有一次與一儒生共宿一客館,儒生染疾,病入膏肓。臨終,儒生拿出所帶銀子交給李勉,並說:請你在我死後,為我料
理後事,余資相贈於你,這事就我們兩人知曉。李勉堅辭不受余錢,但為滿足其臨終心願,答應了儒生的要求。安葬儒生時,李勉將剩餘之銀埋入棺材內。待儒生家
人尋到李勉表示感謝時,李勉打開儒生棺材把余銀如數還給其家人。這就是「李勉葬銀」的來歷。

摘自語文迷網,謝謝。

熱點內容
高斯的故事50字 發布:2024-11-05 22:47:08 瀏覽:121
簡譜小城故事 發布:2024-11-05 22:36:39 瀏覽:631
成語鴉 發布:2024-11-05 22:34:48 瀏覽:419
給女孩講的故事 發布:2024-11-05 22:08:33 瀏覽:475
夢見成語 發布:2024-11-05 21:20:54 瀏覽:94
英語故事圖 發布:2024-11-05 20:41:33 瀏覽:663
謙恭故事 發布:2024-11-05 20:38:35 瀏覽:85
一什麼水成語 發布:2024-11-05 20:21:29 瀏覽:329
牛水成語 發布:2024-11-05 20:06:38 瀏覽:548
來日成語 發布:2024-11-05 18:51:00 瀏覽: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