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壇典故
每年孟春(正月)親自到該殿舉行祈谷大典, 祈禱上天以達「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世間雖然已大變,朝廷雖然已更迭,可這殿內的一龍一鳳只顧談情說愛,對外面的巨變卻渾然不知,依然我行我素,一天,這對情侶正專心在圓石上約會, 突然殿門大開,皇帝在百官簇擁之下,步入殿內,徑直走向大殿中心,在圓石位置對天地行跪拜禮。
這龍鳳情侶毫無准備,躲避 不及,被皇帝跪在腿下,壓在了石上,不能動彈了,從此這塊圓石上,就有了一龍一鳳的紋樣了,這圓石,也就被人稱作「龍鳳 呈祥石」了。與其相對應的殿頂也由「金龍藻井」變成了 「龍鳳藻井「。
(1)天壇典故擴展閱讀:
祈年殿的建築
祈年殿是天壇的主體建築,又稱祈谷殿,是明清兩代皇帝孟春祈谷之所。它是一座鎏金寶頂、藍瓦紅柱、金碧輝煌的彩繪三層重檐圓形大殿。祈年殿採用的是上殿下屋的構造形式。大殿建於高6米的白石雕欄環繞的三層漢白玉圓台上,即為祈谷壇,頗有拔地擎天之勢,壯觀恢弘。
祈年殿為磚木結構,殿高38米,直徑32米,三層重檐向上逐層收縮作傘狀。建築獨特,無大梁長檁及鐵釘,二十八根楠木巨柱環繞排列,支撐著殿頂的重量。祈年殿是按照「敬天禮神」的思想設計的,殿為圓形,象徵天圓;瓦為藍色,象徵藍天。
祈年殿的內部結構比較獨特:不用大梁和長檁,僅用楠木柱和枋桷相互銜接支撐屋頂。殿內柱子的數目,據說也是按照天象建立起來的。
內圍的四根「龍井柱」象徵一年四季春、夏、秋、冬;中圍的十二根「金柱」象徵一年十二個月;外圍的十二根「檐柱」象徵一天十二個時辰。中層和外層相加的二十四根,象徵一年二十四個節氣。三層總共二十八根象徵天上二十八星宿。
再加上柱頂端的八根銅柱,總共三十六根,象徵三十六天罡。殿內地板的正中是一塊圓形大理石,帶有天然的龍鳳花紋,與殿頂的蟠龍藻井和四周彩繪金描的龍鳳和璽圖案相互呼應。六寶頂下的雷公柱則象徵皇帝的「一統天下」。
祈年殿的藻井是由兩層斗栱及一層天花組成,中間為金色龍鳳浮雕,結構精巧,富麗華貴,使整座殿堂顯得十分富麗堂皇。
祈年殿的殿座就是圓形的祈谷壇,三層6米高,氣勢巍峨。壇周有矮牆一重,東南角設燔柴爐、瘞坎、燎爐和具服台。
壇北有皇乾殿,面闊五間,原先放置祖先神牌,後來牌位移至太廟。壇邊還有祈年門、神庫、神廚、宰牲亭、走牲路和長廊等附屬建築。長廊南面的廣場上有七星石,是嘉靖年間放置的鎮石。
2. 關於天壇的典故(200字左右)
中國古代有正式祭祀天地的活動,可追溯到公元前兩千年,尚處於奴隸制社會的專夏朝.中國古代屬帝王自稱「天子」,他們對天地非常崇敬.歷史上的每一個皇帝都把祭祀天地當成一項非常重要的政治活動.而祭祀建築在帝王的都城建設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必集中人力、物力、財力,以最高的技術水平,最完美的藝術去建造.在封建社會後期營建的天壇,是中國眾多祭祀建築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天壇不僅是中國古建築中的明珠,也是世界建築史上的瑰寶.天壇始建於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朱棣用工十四年與紫禁城同時建成,名天地壇.嘉靖九年(1530年)因立四郊分祀制度,於嘉靖十三年(1534年)改稱天壇.清乾隆、光緒帝重修改建後,才形成現在天壇公園的格局.
3. 天壇有什麼歷史典故嗎
據史料記載,有正式祭祀天地的活動,可追溯到公元前兩千年,尚處於奴隸制社會的夏朝。中國古代帝王自稱「天子」,他們對天地非常崇敬。歷史上的每一個皇帝都把祭祀天地當成一項非常重要的政治活動。而祭祀建築在帝王的都城建設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必集中人力、物力、財力,以最高的技術水平,最完美的藝術去建造。在封建社會後期營建的天壇,是中國眾多祭祀建築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天壇不僅是中國古建築中的明珠,也是世界建築史上的瑰寶。天壇始建於明永樂十八年(1920年),名天地壇。嘉靖九年(1530年)因立四郊分祀制度,於嘉靖十三年(1534年)改稱天壇。清乾隆、光緒帝重修改建後,才形成現在天壇公園的格局。
天壇佔地272萬平方米,整個面積比紫禁城還大些,有兩重垣牆,形成內外壇,壇牆南方北圓,象徵天圓地方。圜丘壇在南,祈谷壇在北,二壇同在一條南北軸線上,中間有牆相隔。圜丘壇內主要建築有圜丘壇、皇穹宇等,祈谷壇內主要建築有祈年殿、皇乾殿、祈年門等。
天壇的主要建築均位於內壇,從南到北排列在一條直線上。全部宮殿、壇基都朝南成圓形,以象徵天。整個布局和建築結構,都具有獨特的風格。祈年殿是皇帝祈禱五穀豐登的場所,是一座三重檐的圓形大殿,高38米,直徑32.72米,藍色琉璃瓦頂,全磚木結構,沒有大梁長檁,全靠28根木柱和36根枋桷支撐,在建築的造型上具有高度的藝術價值。
在明朝初年,天與地原是合並一起祭祀,南北的郊壇都一樣,設祭的地方名叫大祀殿,是方形十一間的建築物。明朝嘉靖九年(1530年)改為天地分祀,在天壇建圜丘壇,專用來祭天,另在北郊建方澤壇祭地,原來合祀天地的大祀殿,逐漸廢而不用。嘉靖十九年(1540年),又將原大祀殿改為大享殿,圓形建築從此開始。
清廷入關後,一切仍按明朝舊制。乾隆時期,國力富強,天壇也大興工程。乾隆十二年(1747年),皇帝決定將天壇內外牆垣重建,改土牆為城磚包砌,中部到頂部包砌兩層城磚。內壇牆的牆頂寬度縮減為營造四尺八寸,不用檐柱,成為沒有廊柱的懸檐走廊。經過改建的天壇內外壇牆,更加厚重,周延十餘里,成為極壯麗的景觀。天壇的主要建築祈年殿、皇穹宇、圜丘等也均在此時改建,並一直留存至今。
圜丘壇又稱祭天台、拜天台、祭台,是一座露天的三層圓形石壇,為皇帝冬至祭天的地方,始建於明嘉靖九年(1530年),清乾隆十四年(1749年)擴建。壇周長534米,壇高5.2米,分上、中、下三層,各層欄板望柱及台階數目均用陽數(又稱"天數",即九的倍數),符"九五"之尊。壇面用艾葉青石砌就。壇面除中心石是圓形外,外圍各圈均為扇面形,數目也是陽數。每層都有漢白玉欄板望柱,均為9的倍數。上屋欄板72塊,中層108塊,下層180塊,合360周天度數。古人認為九是陽數之極,表示至高至大,皇帝是天子,也至高至大,所以整個圜丘壇都採用九的倍數來表示天子的權威。圜丘壇有外方內圓兩重矮牆,象徵著天圓地方。圜丘壇的附屬建築有皇穹宇及其配廡、神庫、宰牲亭、三庫(祭器庫、樂器庫、棕薦庫)等。 站在圜丘壇最上層中央的圓石上面雖小聲說話,卻顯得十分洪亮。因此每當皇帝在這里祭天,其洪亮聲音,就如同上天神諭一般,加上祭禮時那庄嚴的氣氛,更具神秘效果。這是因為壇面光滑,聲波得以快速地向四面八方傳播,碰到周圍的石欄,反射回來,與原聲匯合,則音量加倍。
皇穹宇位於圜丘壇以北,是存放祭祀神牌的處所。始建於明嘉靖九年(1530年),初名泰神殿,嘉靖十七年(1538年)改稱皇穹宇。為重檐圓攢尖頂建築。清乾隆十七年(1752年)重建,改為鎏金寶頂單檐藍瓦圓攢尖頂。有東西配廡各5間。其正殿及東西廡共圍於一平整光滑的圓牆之內,人們在牆的不同位置面牆說話,站在遠處牆邊的人,能十分清晰地聽到,此為迴音壁。皇穹宇台階下,有三塊石板,即迴音石:在靠台階的第一塊石板上站立,擊掌,可以聽到一聲回聲,站在第二塊石板上擊一掌,可以聽到兩聲回聲,站在第三塊石板上擊一掌,可以聽到三聲回聲。
迴音壁就是皇穹宇的圍牆。牆高3.72米,厚0.9米,直徑61.5米,周長193.2米。牆壁是用磨磚對縫砌成的,牆頭覆著藍色琉璃瓦。圍牆的弧度十分規則,牆面極其光滑整齊,對聲波的折射是十分規則的。只要兩個人分別站在東、西配殿後,貼牆而立,一個人靠牆向北說話,聲波就會沿著牆壁連續折射前進,傳到一、二百米的另一端,無論說話聲音多小,也可以使對方聽得清清楚楚,而且聲音悠長,堪稱奇趣,給人造成一種「天人感應」的神秘氣氛。所以稱之為「迴音壁」。
圜丘壇、皇穹宇、祈谷壇是中軸線上三個主要建築,連接這三座主建築的是一長長的貫通南北的台基,叫丹陛橋,又叫神道或海墁大道。它長360米,寬29.4米,南端高1米,由南向北逐漸升至3米,象徵著此道與天宮相接,皇帝由南至北步步升天。丹陛橋中間是神道,左邊是御道,右邊是王道。皇帝走御道,王公大臣走王道,神走神道。橋下有東西向隧道,是祭祀前將牲畜送去屠宰的洞口。
天壇的主體建築是祈年殿,始建於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每年皇帝都在這里舉行祭天儀式,祈禱風調雨順、五穀豐登。祈年殿呈圓形,直徑32米,祈年殿高38米,是一座有鎏金寶頂的三重檐的圓形大殿,殿檐顏色深藍,是用藍色琉璃瓦鋪砌的,因為天是藍色的,以此來象徵天。
它在建築上出色之處是,祈年殿用28根楠木大柱和36塊互相銜接的榜、桷,支撐著三層連體的殿檐。這些大柱有不同的象徵意義:中央四柱叫通天柱,代表四季;中層十二根金柱,代表十二個月;外層十二根檐柱,代表十二時辰;中外層相加二十四根代表二十四節氣;三層相加二十八根,代表二十八星宿;加柱頂八根童柱,代表三十六天罡;寶頂下雷公柱,代表皇帝一統天下。其附屬建築有皇乾殿、祈年門、神庫、神廚、宰牲亭、燔柴爐、瘞坎、具服台、走牲路及72間長廊等。長廊南面的廣場上有七星石,石上鏤刻山形雲紋圖案,是明嘉靖時放置的鎮石。
這座大殿坐落在面積達5900多平方米的圓形漢白玉台基上,台基分3層,高6米,每層都有雕花的漢白玉欄桿。這個台基與大殿是不可分的藝術整體。當遊人跨出祈年殿的大門,往南望去,只見那條筆直的甬道,往南伸去,一路上門廊重重,越遠越小,極目無盡,有一種從天上下來的感覺。難怪一位法國的建築專家在游覽了天壇之後說:摩天大廈比祈年殿高得多,但卻沒有祈年殿那種高大與深邃的意境,達不到祈年殿的藝術高度。這座大殿在1889年(清光緒十五年)被雷擊起火焚毀,據說,當時殿的大柱是用沉香木做的,燃燒時,清香的氣味,數里之外都可以聞到。翌年,皇帝召集群臣商量重建祈年殿。因找不到圖樣,掌管國家建築事務的工部便把曾經參加過祈所殿修繕事務的工匠們召集來,讓他們根據記憶、口述製成圖樣,再施工建造。因此,現在的祈年殿是清代光緒年間的建築,但是,基本建築形式、結構,還保留著明代的樣子。
祈年殿內,天花板處是精緻的「九龍藻井」,龍井柱則是描金彩繪。殿內中央有一塊平面圓形大理石,石面上的花紋,是自然形成的龍鳳花紋,一條行龍抱著一隻鳳凰,這便是「龍鳳石」,即「龍鳳呈祥」。 相傳,這塊石頭上原來只有鳳紋,而殿頂藻井內只有雕龍,年長日久,龍、鳳有了靈感,金龍常常飛下來找鳳石上的鳳凰尋歡。不料有一天正遇見嘉靖皇帝來祭天,在石上跪拜行禮,金龍來不及飛回去,和石上的鳳凰一起被嘉靖皇帝壓進圓石裡面,再也無法出來,從此才變成一深一淺的龍鳳石。1889年祈年殿被焚燒時,這塊龍鳳石被烈火熏燒了一個晝夜,石塊雖未被燒碎,但龍紋被燒成淺黑色,鳳紋被燒得模糊不清。祈年殿前有東、西配殿各九間,稱東廡和西廡,是收藏配神牌位的庫房。明代祭天時,除祭禱皇天上帝外,還要配祭皇族朱氏祖先,以及日、月五星,東、西、南、北、中的五大岳,五小岳的五鎮,四海四瀆(河湖)、風雲雷雨、山川、太歲、道教等各神祗和歷代帝王等。
祈谷壇的另一座重要建築是皇乾殿,它坐落在祈年牆環繞的矩形院落里,其間有琉璃門相通。這是一座廡殿式大殿,覆蓋藍色的琉璃瓦,下面有漢白玉石欄桿的台基座。它是專為平時供奉「皇天上帝」和皇帝列祖列宗神版的殿宇。神版均供奉在形狀象屋宇的神龕里,每逢農歷初一、十五,管理祀祭的衙署定時派官員掃塵、上香。祭祀前一天,皇帝到此上香行禮後,由禮部尚書上香,行三跪九叩禮再由太常寺卿率官員將神牌恭請至龍亭內安放,由鑾儀衛的樣鉺抬至祈年殿內各相應神位安放,受祭。
齋宮位於天壇西天門南,坐西朝東,是皇帝來天壇祈谷、祈天前齋戒沐浴的地方。所以,也可以說是一座小皇宮。它建有宮城,宮牆有兩層:外層叫磚牆,內城稱紫牆。外城主要是防衛設施,在外城四角建有值守房。外城東北角有一座鍾樓,每逢皇帝進出齋宮,都要鳴鍾迎送。齋宮內城分前、中、後三部分。前部以正殿為中心;後部是皇帝的內宅寢宮;中部是一個狹長的院子,院內兩端各有廊瓦房五間,是主管太監和首領太監的值守房。齋宮面積4萬平方米,有建築房屋200餘間,雖不及紫禁城金碧輝煌,但規模也很宏大,而且典雅清幽。明、清兩朝皇帝均在祀前來此「致齋」三日,只有雍正皇帝以後「致齋」的前兩日改在紫禁城內齋宮「致齋」,最後一天才遷居天壇齋宮。外圍有兩重御溝,外溝內岸四周有迴廊163間。宮面東,正殿5間,為無梁殿式供券磚石結構。正殿月台上有齋戒銅人亭和時辰牌位亭,殿後有寢殿5間,東北隅有一座鍾樓,內懸永樂年制太和鍾一口。
神樂署在圜丘壇西天門外西北,始建於明朝永樂十八年(1420年)。神樂署是管理祭天時演奏古樂的機關。明代叫神樂觀,當時神樂觀的樂舞官、舞生都由道士擔任。明朝永樂十八年遷都北京時,有300名樂舞生隨駕進北京,以後明代神樂觀常保持有樂舞生600名左右。到嘉靖時樂舞生總人數達220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