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寓意謎語 » 素質的典故

素質的典故

發布時間: 2022-12-12 13:20:14

㈠ 歷史上關於道德比學習更重要的個典故

「孔融讓梨」教人友愛謙讓,「囊螢映雪」教人勤奮上進,「張良拜師」教人尊老敬老,「一諾千金」教人重視誠信…孩子就像一張白紙,你用了什麼顏料,紙上就有怎樣的色彩。中秋節,重溫18個道德典故
不以成績論英雄,但是很多家長在看待孩子的成長上都會走上以學習成績論英雄的誤區。父母的心情常常跟孩子的成績是一致的:成績好時心情就艷陽高照,成績差時心情就烏雲密布,成績如過山車一般忽高忽低時,心情也如過山車一般忽喜忽悲。事實證明,絕大部分孩子都不可能是「常勝將軍」,在讀書生涯中可以一直保持名列前茅的學生可以說是少之又少。無論是教師還是家長,都應該認識到,培養孩子的道德品行比學習成績更重要。

筆者一些在教育系統工作的朋友或同學,偶爾會在朋友圈分享一些關於教育的理念,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觀點:培養孩子不能只關心成績,而是要綜合考評孩子各方面。希望每一位家長,都能深刻認識到這一點,培養孩子不能只將目光全部聚焦在學習成績上,思想素質才是確定孩子成長之路能走多遠。

筆者的孩子剛剛踏入義務教育階段的第一年,因為孩子的成績問題,情緒也曾出現過波動,甚至親子關系也受到挑戰,整個人幾乎陷入抑鬱當中,後來經過調整才重新「走出來」。故用自己的親身經歷提醒年輕父母,關注孩子成長是為人父母的職責義務,但是不能過分關注成績而忽略孩子其他方面的優點。遇到孩子成績未達到自己的期望值時,不應責罵孩子、否定孩子,而要多鼓勵孩子,讓孩子學會從容面對成長中遇到的困難挫折。

㈡ 古代表現了良好的素質、教養、涵養的典故事例有哪些答兩到三件,例如孔融讓梨一類的事件

千里送鵝毛 程門立雪 劉庄尊師 將相和 化干戈為玉帛

㈢ 有關古人高尚品質的故事(兩條)

1.孔融讓梨

孔融,字文舉,東漢時期山東曲阜人,是孔子的第二十世孫,高祖父孔尚當過鉅鹿太守,父親是泰山都尉孔宙 。孔融別傳記載:孔融四歲的時候,和哥哥吃梨,總是拿小的吃。有人問他為什麼這么做。他回答說:"小孩子食量小,按道理應該拿小的。

2.昭君出塞

公元前54年,匈奴呼韓邪單於被他哥哥郅支單於打敗,向漢朝稱臣歸附,曾三次進長安朝覲,並向漢元帝自請為婿。王昭君聽說後請求出塞。她到匈奴後,被封為「寧胡閼氏」(閼氏,音焉支,意思是王後),象徵她將給匈奴帶來和平、安寧和興旺。

3.負荊請罪

藺相如因為「完璧歸趙」與澠池會盟有功而被封為上卿,位在廉頗之上。廉頗很不服氣,揚言要當面羞辱藺相如。藺相如得知後,盡量迴避、容讓,不與廉頗發生沖突。

藺相如的門客以為他畏懼廉頗,然而藺相如說:「秦國不敢侵略我們趙國,是因為有我和廉將軍。我對廉將軍容忍、退讓,是把國家的危難放在前面,把個人的私仇放在後面啊!」這話被廉頗聽到,就有了廉頗「負荊請罪」的故事。

(3)素質的典故擴展閱讀:

孔融生平

孔融(153年-208年9月26日),字文舉。魯國(治今山東曲阜)人。東漢末年文學家,「建安七子」之一,家學淵源,是孔子的二十世孫,元城(今河北大名縣)縣令、泰山都尉孔宙之子。

少有異才,勤奮好學,與平原陶丘洪、陳留邊讓並稱俊秀。漢獻帝即位後任北軍中侯、虎賁中郎將、北海相,時稱孔北海。在任六年,修城邑,立學校,舉賢才,表儒術,經劉備表薦兼領青州刺史。建安元年(196年),袁譚攻北海,孔融與其激戰數月,最終敗逃山東。

不久,被朝廷征為將作大匠,遷少府,又任太中大夫。性好賓客,喜抨議時政,言辭激烈,後因觸怒曹操而為其所殺。

熱點內容
第二個是頭的成語 發布:2024-11-06 21:30:48 瀏覽:799
兩個非的成語 發布:2024-11-06 21:19:03 瀏覽:141
范進中舉故事 發布:2024-11-06 21:16:54 瀏覽:556
甜品的故事 發布:2024-11-06 21:12:23 瀏覽:920
深奧的故事 發布:2024-11-06 21:07:54 瀏覽:306
馬良神筆故事視頻 發布:2024-11-06 20:59:53 瀏覽:950
讓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4-11-06 20:59:47 瀏覽:753
關於火的小故事 發布:2024-11-06 20:55:14 瀏覽:952
尹成語 發布:2024-11-06 20:49:06 瀏覽:212
爭斗的故事 發布:2024-11-06 20:49:06 瀏覽:8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