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ch
塞翁失馬
近塞上之人有善術者,馬無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為福乎?」居數月,其馬將胡駿馬而歸。人皆賀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為禍乎?」家富良馬,其子好騎,墮而折其髀。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壯者引弦而戰。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獨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寓意:福禍相依,我們要善於用冷靜的頭腦,辯證的眼光看待福與禍。在一定的條件下,福可以轉化為禍,禍也可變化成福。好事和壞事在一定條件可以互相轉換。
揠苗助長
宋人有閔其苗之不長而揠之者,芒芒然歸,謂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長矣!」其子趨而往視之,苗則槁⑩矣。
天下之不助苗長者寡矣!以為無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長者,揠苗者也;非徒無益,而又害之。
寓言意義:客觀事物的發展自有它的規律,純靠良好的願望和熱情是不夠的,很可能效果還會與主觀願望相反。這一寓言還告知一具體道理:"欲速則不達"。
先發兩則了。。。。網上可以查到。
㈡ 萊辛、克雷洛夫、伊索、拉封丹的四大寓言的文學常識
萊辛(1729年-1781年) ,德國戲劇家、戲劇理論家。生於勞西茨地區的卡門茨,父親是牧師。1746年入萊比錫大學學神學,同年寫出處女作是喜劇《年輕的學者》。1760年之前,從事編輯和撰稿工作,主編過《柏林特許報》文學副刊等。創作了《薩拉·薩姆遜小姐》(1755年)和翻譯了《狄德羅先生的戲劇》(1760年)。之後完成了反普魯士的喜劇《明娜·封·巴爾赫姆》(1767年)。漢堡劇院成立後任戲劇藝術顧問,並寫成《漢堡劇評》。之後又完成名悲劇《愛米麗雅·迦洛蒂》(1772年)、《智者納旦》(1778年),與《薩》劇構成萊辛的三大名劇。評論集是《新文學通訊》和《漢堡劇評》。前者有17封信,基本上包括了他戲劇理論的主要觀點:創立與本民族歷史和現實緊密結合的民族文學和戲劇;民族戲劇不應以法國古典主義戲劇為模式而應以莎士比亞和英國戲劇為榜樣,同時還吸收自己的民族傳統。後者是由104篇評論組成,也概括了他的理論觀點,崇尚亞里士多德和莎士比亞而泛古典主義戲劇。
萊辛所寫的寓言大多取材於古希臘的伊索、羅馬和菲得路等人,但經過改寫,賦予了新意,主要作品:《水蛇》、《仙女的禮物》、《綿羊》、《被保護的羔羊》驢和狼》、《鵝》 萊辛寓言
、《驢》、《幼鹿和老鹿》、《鼠》等。萊辛的寓言具有深刻的社會內容和政治意義,戰斗氣息和時代感十分強烈。弗朗茨·梅林在談到萊辛的寓言時寫道:這些寓言是「小型火器里噴射出的連續不斷的火舌」。托馬斯·曼在論及萊辛的一段話中說道:「他錐刺愚蠢、仇視欺詐、鞭撻奴性和精神上的懶惰,並極其敬重地維護了思想上的自由。」我們不妨把這些話作為萊辛全部寓言的詮注。
伊萬·安德烈耶維奇·克雷洛夫(俄語:Ива́н Андре́евич Крыло́в,1769年2月13日-1844年11月21日),俄國著名的寓言作家,詩人,與伊索和拉·封丹齊名。他通過將寓言內容與現實緊密聯系和自己幽默而朴實的語言風格使寓言突破了道德訓誡的界限,成為了諷刺的利器。他通過寓言這一體裁將俄羅斯民間的生動朴實的語言引入俄羅斯文學,為俄羅斯文學的進一步發展奠定了基礎。精彩作品:《狼和小羊》狐狸和葡萄》 《獅子和蚊子》 《狐狸和烏鴉》。克雷洛夫的寓言,題材廣泛,寓意深刻。雖然篇幅都很簡短,但每每托物言事,借古諷今,把簡單的含有訓誡意義的寓言變成了雅俗共賞的諷刺文學作品。俄國著名的文學評論家別林斯基說過:「克雷洛夫的寓言——不是簡單的寓言,而是小說,是喜劇,是幽默的特寫……」。克雷洛夫的寓言內容生動,情節緊湊,語言精練,幾乎每一篇都是一個概括性很強的小小的現實主義戲劇。相信克雷洛夫的寓言將會帶給讀者一個新的閱讀空間。 克雷洛夫的寓言還有一特點,就是他用語簡朴、幽默、風趣而引人入勝,且吸收了大量民間的諺語和俗語,使文章顯得通俗生動而富有親切感。克雷洛夫的寓言大都繼承了俄羅斯動物故事的傳統,寫的都是鳥蟲魚獸、山水花草,它們不僅栩栩如生,富有性格特徵,而且象徵了某種階層和人物,表現了現實的內容。
《伊索寓言》是源自古希臘的一系列寓言,相傳由伊索創作,再由後人集結成書。也有人認為並無伊索其人,只是古人假託其名將一些民間故事結集成書。《伊索寓言》膾炙人口,對歐洲的寓言文學影響很大,拉封丹著名的《寓言詩》即以《伊索寓言》為主要素材。伊索講寓言故事全憑記憶,沒有所謂的草稿,故事的主角多是動物之間的互動,如鷹和夜鶯或龜和兔或螞蟻和蚱蜢,也有人類與季節,巴勒隆的哲學家台美忒利阿斯(Demetrios Phalereus)編寫了世界上第一部《伊索寓言》,台美忒利阿斯是亞里斯多德的再傳弟子,原書收有故事約二百則,此書早已失傳。一世紀初有拜特路斯用拉丁文撰寫《伊索寓言》五卷。二世紀又有拔勃利烏斯(Babrius)以希臘韻文寫寓言共122則。羅馬人亞微亞奴斯(Avianus)又以拉丁韻文寫寓言42首。十五世紀君士坦丁堡的修道士普拉努得斯(Maximus Planudes)收集的《伊索寓言》150則,後由巴勒斯(Bonus Accursius)印刷出版,普拉努得斯並因此被教會迫害。教會認為普拉努得斯根本沒見過伊索寓言,只是以伊索的名義自己進行編造。1546年羅伯特·史蒂芬出版《伊索寓言》,這個版本增加了巴黎皇家圖書館抄本內容。1453年著名義大利學者洛倫佐·維勒(Lorenzo Valla)將《伊索寓言》等譯成拉丁文,廣泛印行。1610年瑞士學者艾薩克(Isaac Nicholas Nevelet)刊印的《伊索寓言》,題為《Mythologia Aesopica》,是目前最詳盡的故事集,包括136則自梵蒂岡圖書館里發現的伊索寓言,但很多不是伊索的故事。瑞士學者耐弗萊特曾說過,巴勃利烏斯應為《伊索寓言》的作者之一。法國人弗朗西斯(Francis Vavassor)認為《伊索寓言》中的《猴子和海豚》(The Monkey and the Dolphin)這一篇里提到Piraeus,在伊索死後兩百年才有的海港。中國最早的《伊索寓言》譯本是1625年由比利時傳教士金尼閣(Nicolas Trigault)口授、教友張賡筆錄的《況義》(「況」就是「比喻」的意思)[4],該書在西安出版,共收寓言22篇,巴黎國立圖書館有藏。
讓·德·拉封丹(Jean de La Fontaine,1621年7月8日-1695年4月13日),法國詩人,以《拉封丹寓言》(Fables choisies mises en vers)留名後世。拉封丹生於法國中部埃納省的蒂埃利堡(Château-Thierry)(當時屬香檳),父親為政府官員。曾習法律、神學,但最後決心成為作家。1652年至1671年,繼承父業,在家鄉擔任水澤與森林的管理人。1664年出版《故事詩》(Contes et nouvelles en vers),內容取材自薄伽丘、拉伯雷、阿里奧斯托等人,雖然文筆高雅,但淫穢的場面不少,被時人評為有傷風化。《拉封丹寓言》的初版於1668年面世,大受好評,驅使他繼續撰寫下去,直至逝世(共十二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