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寓意謎語 » 爆笑的寓言故

爆笑的寓言故

發布時間: 2022-12-06 16:23:00

㈠ 200字左右的寓言故事

曾子殺豬》誠實守信故事

曾子是孔子的學生。有一次,曾子的妻子准備去趕集,由於孩子哭鬧不已,曾子妻許諾孩子回來後殺豬給他吃。曾子妻從集市上回來後,曾子便捉豬來殺,妻子阻止說:「我不過是跟孩子鬧著玩的。」曾子說:「和孩子是不可說著玩的。小孩子不懂事,凡事跟著父母學,聽父母的教導。現在你哄騙他,就是教孩子騙人啊」。於是曾子把豬殺了。曾子深深懂得,誠實守信,說話算話是做人的基本准則,若失言不殺豬,那麼家中的豬保住了,但卻在一個純潔的孩子的心靈上留下不可磨滅的陰影。

黔驢技窮
過去貴州(黔)這個地方沒有驢。有個多事的人用船運來了一頭驢,運來後卻沒有什麼用處,就把驢放到山腳下。
一隻老虎看見了驢,以為這個軀體高大的傢伙一定很神奇,就躲在樹林里偷偷觀察著,後來又悄悄走出來,小心翼翼地接近驢,不知道驢子的底細。
有一天,驢叫了一聲,大虎大吃一驚,遠遠躲開,以為驢要咬自己了,非常恐懼。然而,老虎反復觀察以後,覺得驢並沒有什麼特殊本領,而且越來越熟悉驢的叫聲了。
老虎開始走到驢的前後,轉來轉去,還不敢上去攻擊驢。以後,老虎慢慢逼近驢,越來越放肆,或者碰它一下,或者靠它一下,不斷冒犯它。驢非常惱怒,就用蹄子去踢老虎。
老虎心裡盤算著:「你的本事也不過如此罷了!」非常高興。於是老虎騰空撲去,大吼一聲,咬斷了驢的喉管,啃完了驢的肉,才離去了。
唉!那驢的軀體高大,好像有德行;聲音洪亮,好像有本事。假如不顯出那有限的本事,老虎雖然兇猛,也會存有疑慮畏懼的心理,終究不敢攻擊它。現在落得如此下場,不是很可悲嗎?

葉公好龍
春秋的時候,楚國葉縣有一個名叫沈儲梁的縣令,大家都叫他葉公。葉公非常喜歡有關龍的東西,不管是裝飾品、樑柱、門窗、碗盤、衣服,上面都有龍的圖案,連他家裡的牆壁上也畫著一條好大好大的龍,大家走進葉公的家還以為走進了龍宮,到處都可以看到龍的圖案!「我最喜歡的就是龍!」葉公得意地對大家說。有一天,葉公喜歡龍的事被天上真的龍知道了,真龍說:「難得有人這么喜歡龍,我得去他家裡拜訪拜訪呀!」真龍就從天上飛來葉公的家,把頭伸進窗戶中大喊說:「葉公在家嗎?」葉公一看到真正的龍,嚇得大叫:「哇!怪物呀!」真龍覺得很奇怪,說:「你怎麼說我是怪物呢?我是你最喜歡的龍呀!」葉公害怕的直發抖,說:「我喜歡的是像龍的假龍,不是真的龍呀,救命呀。」葉公話沒說完,就連忙往外逃走了!留下真龍一臉懊惱地說:「哼,葉公說喜歡龍這件事是假的,他根本是怕龍嘛!害我還飛來拜訪他!」

㈡ 兒童寓言故事50則

  1. 狐狸和葡萄

  2. 葡萄架上,垂下幾串成熟的葡萄。一隻狐狸看見了,饞的直流口水。他想盡了各種辦法去夠葡萄,但是白費勁。 狐狸感到無望了,只好轉身離開。他邊走道邊回過頭來說:「這些葡萄肯定是酸的,不好吃。」

  3. 這則故事告訴我們有些人無能為力,做不成事,卻偏偏說時機還沒有成熟。

  4. 2.狼與鷺鷥

  5. 狼誤吞下了一塊骨頭,十分難受,四處奔走,尋訪醫生。他遇見了鷺鷥,談定酬金請他取出骨頭,鷺鷥把自己的頭伸進狼的喉嚨里,叼出了骨頭,便向狼要定好的酬金。狼回答說:「喂,朋友,你能從狼嘴裡平安無事地收回頭來,難道還不滿足,怎麼還要講報酬?」 這故事說明對壞人行善的報酬,就是認識壞人不講信用的本質。

  6. 3.小男孩與蠍子

  7. 有個小孩在城牆前捉蚱蜢,一會兒就捉了許多。忽然看見一隻蠍子,他以為也是蚱蜢,便用兩手去捕捉它。蠍子舉起它的毒刺,說道:「來吧,如果你真敢這樣做,就連你捉的蚱蜢也會統統失掉。」 這故事告誡人們要分辨清好人和壞人,區別的對待他們才可以。

  8. 4.掉在井裡的狐狸和公山羊

  9. 一隻狐狸失足掉到了井裡,不論他如何掙扎仍沒法爬上去,只好獃在那裡。公山羊覺得口渴極了,來到這井邊,看見狐狸在井下,便問他井水好不好喝?狐狸覺得機會來了,心中暗喜,馬上鎮靜下來,極力贊美井水好喝,說這水是天下第一泉,清甜爽口,並勸山羊趕快下來,與他痛飲。一心只想喝水信以為真的山羊,便不假思索地跳了下去,當他咕咚咕咚痛飲完後,就不得不與狐狸一起共商上井的辦法。狐狸早有準備,他狡猾地說:「我倒有一個方法。你用前腳扒在井牆上,再把角豎直了,我從你後背跳上井去,再拉你上來,我們就都得救了。」公山羊同意了他的提議,狐狸踩著他的後腳,跳到他背上,然後再從角上用力一跳,跳出了井口。狐狸上去以後,准備獨自逃離。公山羊指責狐狸不信守諾言。狐狸回過頭對公山羊說:「喂,朋友,你的頭腦如果像你的胡須那樣完美,你就不至於在沒看清出口之前就盲目地跳下去。」 這故事說明,聰明的人應當事先考慮清楚事情的結果,然後才去做就是對的。

  10. 5.寡婦與母雞

  11. 有個寡婦養著一隻母雞,母雞每天下一個蛋。她以為多給雞喂些大麥,就會每天下兩個蛋。於是,她就每天這樣喂,結果母雞長得越來越肥,每天連一個蛋也不下了。 這故事說明,有些人因為貪婪,想得到更多的利益,結果連現有的都失掉了。

  12. 6.徒勞的寒鴉

  13. 宙斯想要為鳥類立一個王,指定一個日期,要求眾鳥全都按時出席,以便選他們之中最美麗的為王。眾鳥都跑到河裡去梳洗打扮。寒鴉知道自己沒一處漂亮,便來到河邊,撿起眾鳥脫落下的羽毛,小心翼翼地全插在自己身上,再用膠粘住。指定的日期到了,所有的鳥都一齊來到宙斯面前。宙斯一眼就看見花花綠綠的寒鴉,在眾鳥之中顯得格外漂亮,准備立他為王。眾鳥十分氣憤,紛紛從寒鴉身上拔下本屬於自己的羽毛。於是,寒鴉身上美麗的羽毛一下全沒了,又變成了一隻醜陋的寒鴉了。 這故事是說,藉助別人的東西可以得到美的假象,但那本不屬於自己的東西被剝離時,就會原形畢露。

  14. 7.站在屋頂的小山羊與狼

  15. 小山羊站在屋頂上,看見狼從底下走過,便謾罵他,嘲笑他。狼說道:「啊,伙計,罵我的不是你,而是你所處的地勢。」 這故事說明,地利與天機常常給人勇氣去與強者抗爭。

  16. 8.山震

  17. 有一次,一座大山發生了大震動,震動發出的聲音就像大聲的呻吟和喧鬧。許多人雲集在山下觀看,不知發生了什麼事。當他們焦急地聚集在那裡,擔心看到什麼不祥之兆時,僅看見從山裡跑出一隻老鼠。 這是說庸人多自憂。

  18. 9.善與惡

  19. 力量弱小的善,被惡趕走到了天上。善於是問宙斯,怎樣才能回到人間去。宙斯告訴他,大家不要一起去,一個一個的去訪問人間吧。惡與人很相近,所以接連不斷地去找他們。善因為從天上下來,所以就來得很慢很慢。 這就是說,人很不容易遇到善,卻每日為惡所傷害。

  20. 10.老獵狗

  21. 一條老獵狗年輕力壯時從未向森林中任何野獸屈服過,年老後,在一次狩獵中,遇到一頭野豬,他勇敢地撲上去咬住野豬的耳朵。由於他的牙齒老化無力,不能牢牢地咬住,野豬逃跑了。主人跑過來後大失所望,痛罵他一頓。年老的獵狗抬起頭來說:「主人啊!這不能怪我不行。我的勇敢精神和年輕時是一樣的,但我不能抗拒自然規律。從前我的行為受到了你的稱贊,現在也不應受到你的責備。」 這是說,生老病死是不可抗拒的規律。

  22. 11.螞蟻與屎殼郎

  23. 夏天,別的動物都悠閑地生活,只有螞蟻在田裡跑來跑去,搜集小麥和大麥,給自己貯存冬季吃的食物。屎殼郎驚奇地問他為何這般勤勞。螞蟻當時什麼也沒說。冬天來了,大雨沖掉了牛糞,飢餓的屎殼郎,走到螞蟻那裡乞食,螞蟻對他說:「喂,伙計,如果當時在我勞動時,你不是批評我,而是也去做工,現在就不會忍飢挨餓了。」 這是說,盡管風雲變化萬千,未雨綢繆的人都能避免災難。

  24. 12.公雞和寶玉

  25. 一隻公雞在田野里為自己和母雞們尋找食物。他發現了一塊寶玉,便對寶玉說:「若不是我,而是你的主人找到了你,他會非常珍惜地把你撿起來;但我發現了你卻毫無用處。我與其得到世界上一切寶玉,倒不如得到一顆麥子好。」 這是說自己需要的東西才是真正珍貴的。

  26. 13.小鹿與他的父親

  27. 有一天,小鹿對公鹿說道,「父親,你怎麼還怕狗呢?你比他高大,比他跑得更快,而且還有很大的角用於自衛。」公鹿笑著說:「孩兒,你說得都對,可我只知道一點,一聽到狗的叫聲,我就會不由自主地立刻逃跑。」 這故事說明,激勵那些天生膽小、軟弱的人毫無用處。

  28. 14.兩只口袋

  29. 普羅米修斯創造了人,又在他們每人脖子上掛了兩只口袋,一隻裝別人的缺點,另一隻裝自己的缺點。他把那隻裝別人缺點的口袋掛在胸前,另一隻則掛在背後。因此人們總是能夠很快地看見別人的缺點,而自己的卻總看不見。 這故事說明人們往往喜歡挑剔別人的缺點,卻無視自身的缺點。

  30. 15.山鷹與狐狸

  31. 山鷹與狐狸互相結為好友,為了彼此的友誼更加鞏固,他們決定住在一起。於是鷹飛到棵高樹上面,築起巢來孵育後代,狐狸則走進樹下的灌木叢中間,生兒育女。有一天,狐狸出去覓食,鷹也正好斷了炊,他便飛入灌木叢中,把幼小的狐狸搶走,與雛鷹一起飽餐一頓。狐狸回來後,知道這事是鷹所做,他為兒女的死悲痛,而最令他悲痛的是一時無法報仇,因為他是走獸,只能在地上跑,不能去追逐會飛的鳥。因此他只好遠遠地站著詛咒敵人,這是力量弱小者唯一可以做到的事情。不久,鷹的背信棄義的罪行也受到了嚴懲。有一次,一些人在野外殺羊祭神,鷹飛下去,從祭壇上抓起了帶著火的羊肉,帶回了自己的巢里。這時候一陣狂風吹了過來,巢里細小乾枯的樹枝馬上燃起了猛烈的火焰。那些羽毛未豐的雛鷹都被燒死了,並從樹上掉了下來。狐狸便跑了過去,在鷹的眼前,把那些小鷹全都吃了。 這故事說明,對於背信棄義的人,即使受害者弱小,不能報復他,可神會懲治他。

  32. 16.馬與馬夫

  33. 從前,有個馬夫,他偷偷地把喂馬的大麥賣掉了,但仍每天給馬擦洗,用梳子梳理馬毛。馬對馬夫說道:「如果你真心想要我長得美,就不要再賣掉喂我的大麥了。」 這是說,那些虛情假意的人用花言巧語和小恩小惠去賄賂別人,卻把別人最必需的東西奪走了。

  34. 17.農夫與蛇

  35. 冬天,農夫發現一條蛇凍僵了,他很可憐它,便把蛇放在自己懷里。蛇溫暖後,蘇醒了 過來,恢復了它的本性,咬了它的恩人一口,使他受到了致命的傷害。農夫臨死前說:「我 該死,我憐憫惡人,應該受惡報。」 這故事說明,即使對惡人仁至義盡,他們的邪惡本性也是不會改變的。

  36. 18.吹簫的漁夫

  37. 有一個會吹簫的漁夫,帶著他心愛的簫和漁網來到了海邊。他先站在一塊突出的岩石上,吹起簫來,心想魚聽到這美妙音樂就會自己跳到他的前面來的。他聚精會神地吹了好久,毫無結果。他只好將簫放下,拿起網來,向水裡撒去,結果捕到了許多的魚。他將網中的魚一條條地扔到岸上,並對亂蹦亂跳的魚說:「喂,你們這些不識好歹的東西!我吹簫時,你們不跳舞,現在我不吹了,你們倒跳了起來。」 這故事適用於那些做事不擇時機的人們。

  38. 19.人與森林之神

  39. 傳說,從前有個人與一個森林之神薩堤羅斯交朋友。冬天到了,天氣變得十分寒冷,那 人把手放到嘴邊不斷地呵起熱氣來。森林之神忙問這是什麼原因,為什麼要這樣做。那人回 答說:「天寒手冷,呵熱氣手可變暖和些。」後來,他們同桌一起吃飯,桌上的飯菜熱氣騰 騰,燙得很,那人夾起一點放到嘴邊。森林之神又問他這是為何。他說飯菜太燙,把它吹 涼。森林之神對人說道:「喂,朋友!我只好同你絕交了,因為你這嘴能一會兒出熱氣,一 會兒又出冷氣。」其實是他自己不懂,而生氣。 不懂太多的人,往往會錯誤地認為別人的說法是錯的。

  40. 20.蒼蠅與蜜

  41. 房裡有蜜漏流出來,許多蒼蠅便飛去飽餐起來。蜂蜜太甜美了,他們捨不得走。然而, 就在這時他們的腳被蜜粘住,再也飛不起來了。他們後悔不已,嗡嗡亂叫:「我們真不幸, 因貪圖一時的享受而喪了命。」 對於許多人來說,貪婪是許多災禍的根源。

  42. 21.兩只打架的公雞

  43. 為了爭占母雞,兩只公雞打了起來,其中一隻把另一隻打跑了。那隻被打敗的只好躲進 有遮蓋的地方,那隻打勝的卻飛到高牆上大喊大叫。這時一隻鷹猛飛過來,將他抓了去。這 以後,那隻被打敗的公雞平平安安地佔有了那些母雞。 這故事說明,傲慢給人帶來危害,謙卑給人恩惠。

  44. 22.老鼠與青蛙

  45. 老鼠不幸被青蛙所愛。青蛙愚蠢地把老鼠的腳綁在自己的腳上。開始,他們在地面上行 走,走了走,一切正常,還可吃著穀子。當來到池塘邊時,青蛙把老鼠帶到了水裡,他自己 在水裡嬉戲玩耍,高興得呱呱叫。可憐的老鼠卻被水灌飽,淹死了。不久,老鼠浮出水面, 但他的腳仍和青蛙綁在一起。鷂子飛過這里,看見了老鼠,沖向水中,把他抓了起來,青蛙 跟著被提出了水面,也成了鷂子的美食。 這是說,與別人關系太親密,在災難降臨時,往往會受到牽連。

  46. 23.叼著肉的狗

  47. 狗叼著肉渡過一條河。他看見水中自己的倒影,還以為是另一條狗叼著一塊更大的肉。 想到這里,他決定要去搶那塊更大的肉。於是,他撲到水中搶那塊更大的。結果,他兩塊肉 都沒得到,水中那塊本來就不存在,原有那塊又被河水沖走了。 這故事適用於貪婪的人。

  48. 24.公牛與車軸

  49. 幾頭公牛正使勁拉著貨車行走,車軸被壓得發出吱吱的響聲,牛回過頭,不耐煩地對車 軸說道:「喂,朋友,我們無聲無息負擔著全部重量,你叫喚什麼?」 這故事是說,那些叫喚得特別響的人往往幹活少,而那些不作聲的人往往承擔著全部重 量。

  50. 25.狼與小羊

  51. 一隻小羊在河邊喝水,狼見到後,便想找一個名正言順的借口吃掉他。於是他跑到上 游,惡狠狠地說小羊把河水攪渾濁了,使他喝不到清水。小羊回答說,他僅僅站在河邊喝 水,並且又在下游,根本不可能把上游的水攪渾。狼見此計不成,又說道:「我父親去年被 你罵過。」小羊說,那時他還沒有出生。狼對他說:「不管你怎樣辯解,反正我不會放過 你。」 這說明,對惡人做任何正當的辯解也是無效的。

  52. 26.熊與狐狸

  53. 有一頭熊大肆吹噓,說他很愛人類,因為他從不吃死人。一隻狐狸對他說:「但願你把 死人撕得粉碎,而不要危害那些活著的人。」 這故事適用於生活中那些假裝善良的惡人。

  54. 27.田鼠與家鼠

  55. 田鼠與家鼠是好朋友,家鼠應田鼠所約,去鄉下赴宴。他一邊吃著大麥與穀子,一邊對 田鼠說:「朋友,你知道,你這是過著螞蟻一般的生活,我那裡有很多好東西,去與我一起 享受吧!」田鼠跟隨家鼠來到城裡,家鼠給田鼠看豆子和穀子,還有紅棗、乾酪、蜂蜜、果 子。田鼠看得目瞪口呆,大為驚訝,稱贊不已,並悲嘆自己的命運。他們正要開始吃,有人 打開了門,膽小的家鼠一聽聲響,害怕得趕緊鑽進了鼠洞。當家鼠再想拿乾酪時,有人又進 屋裡拿什麼東西。他一見到有人,立刻又鑽回了洞里。這時,田鼠也顧不上飢餓,顫顫驚驚 地對家鼠說:「朋友,再見吧!你自己盡情地去吃,擔驚受怕地享受這些好吃的東西吧。可 憐的我還是去啃那些大麥和穀子,平平安安地去過你看不起的普通生活。」 這故事說明,人們寧願過簡單平穩的生活,而不願享受那充滿恐怖的歡樂生活。

  56. 28.狗、公雞和狐狸

  57. 狗與公雞結交為朋友,他們一同趕路。到了晚上,公雞一躍跳到樹上,在樹枝上棲息, 狗就在下面樹洞里過夜。黎明到來時,公雞像往常一樣啼叫起來。有隻狐狸聽見雞叫,想要 吃雞肉,便跑來站在樹下,恭敬地請雞下來,並說:「多麼美的嗓音啊!太悅耳動聽了,我 真想擁抱你。快下來,讓我們一起唱支小夜曲吧。」雞回答說:「請你去叫醒樹洞里的那個 看門守夜的,他一開門,我就可以下來。」狐狸立刻去叫門,狗突然跳了起來,把他咬住撕 碎了。 這故事說明,聰明的人臨危不亂,巧妙而輕易地擊敗敵人。

  58. 29.獅子與報恩的老鼠

  59. 獅子睡著了,有隻老鼠跳到了他身上。獅子猛然站起來,把他抓住,准備吃掉。老鼠請 求饒命,並說如果保住性命,必將報恩,獅子輕蔑地笑了笑,便把他放走了。不久,獅子真 的被老鼠救了性命。原來獅子被一個獵人抓獲,並用繩索把他捆在一棵樹上。老鼠聽到了他 的哀嚎,走過去咬斷繩索,放走了獅子,並說:「你當時嘲笑我,不相信能得到我的報答, 現在可清楚了,老鼠也能報恩。」 這故事說明,時運交替變更,強者也會有需要弱者的時候。

  60. 30.海鷗和鳶

  61. 一隻海鷗吞吃了一條很大的魚,脹破了他的肚子,躺在海灘上等死。一隻鳶看見後說: 「你真是自作孽啊!你本是空中飛的鳥,不該到海里去找食物。」 這是說每個人都應該安分守己。

  62. 31.賣神像的人

  63. 有人雕刻了一個赫耳墨斯的木像,拿到市場去賣。因為沒有一個買主上前,他便大聲叫 喊,想招攬生意,說有賜福招財的神出售。這時旁邊有一個人對他說道:「喂,朋友,既然 這樣,你自己應該享受他的好處,為什麼還要賣掉他呢?」他回答說:「我要的是現在馬上 能兌現利益,這神的利益卻來得很慢。」 這故事正是說那種不擇手段地求利,連神也不尊敬的人。

  64. 32.牛和蛙

  65. 一頭牛到水潭邊去喝水,踩著了一群小蛙,並踩死了其中一隻。小蛙媽媽回來後,見到 少了一個兒子,便問他的兄弟們,他到哪裡去了。一隻小蛙說:「親愛的媽媽,他死了。剛 才有一頭巨大的四足獸來到潭邊,用他的蹄子踩死了我們的兄弟。」蛙媽媽一邊盡力鼓氣, 一邊問道:「那野獸是不是這個樣子,這般大小呢?」小蛙說:「媽媽,您別再鼓氣了。我 想您不可能和那怪物一樣大小,再鼓氣就會把肚子脹破。」 這是說,渺小無論如何也不能與偉大相比。

  66. 33.眾樹與荊棘

  67. 石榴樹、蘋果樹、橄欖樹相互為誰的果實最好而爭吵不休。正當他們激烈爭鬧時,籬笆 邊的荊棘聽到了,便說:「朋友們,我們不要再爭吵。」 這是說,有些微不足道的人,在強者相互爭斗中,也自不量力地極想表現一番。

  68. 34.烏龜與鷹

  69. 烏龜看見鷹在空中飛翔,便請求鷹教他飛行。鷹勸告他,說他不能飛行。可烏龜再三懇 求,鷹便抓住他,飛到高空,然後將他松開。烏龜落在岩石上,被摔得粉身碎骨。 這故事說明,那些好高鶩遠,不切實際的人必將失敗。

  70. 35.騾子

  71. 有匹吃大麥長大的騾子很強壯。每當他跳躍時,總是自言自語說:「我父親一定是一匹 能奔善跑的馬,我非常像他。」有一天,因為需要,騾子不得不被拉去不停地跑路。回來 後,他才愁眉苦臉地想起自己的父親是驢子。 這故事說明,人們如遇好運出了名,也千萬不要忘記自己的本性,因為生活如同潮起潮 落,前途難以預測。

  72. 36.龜兔賽跑

  73. 烏龜與兔為他們倆誰跑得快而爭論不休。於是,他們定好了比賽的時間和地點。比賽一 開始,兔覺得自己是天生的飛毛腿,跑得快,對比賽掉以輕心,躺在路旁睡著了。烏龜深知 自己走得慢,毫不氣餒,不停地朝前奔跑。結果,烏龜超過了睡熟了的兔子,奪得了勝利的 獎品。 這故事說明,奮發圖強的弱者也能戰勝驕傲自滿的強者。

  74. 37.貓和雞

  75. 有一天,貓不懷好意地、假惺惺地舉辦生日宴會,請來許多雞赴宴。雞剛一到齊,貓立 刻就關上大門,把他們統統吃掉了。 這是說,對於敵人不要抱有任何美好的希望,否則將遭受更大的不幸。

  76. 38.說謊的放羊娃

  77. 有個放羊娃趕著他的羊群到村外很遠的地方去放牧。他老是喜歡說謊,開玩笑,時常大 聲向村裡人呼救,謊稱有狼來襲擊他的羊群。開始兩三回,村裡人都驚慌得立刻跑來,被他 嘲笑後,沒趣地走了回去。後來,有一天,狼真的來了,竄入羊群,大肆咬殺。牧羊娃對著 村裡拚命呼喊救命,村裡人卻認為他又在像往常一樣說謊,開玩笑,沒有人再理他。結果, 他的羊群全被狼吃掉了。 這故事說明,那些常常說謊話的人,即使再說真話也無人相信。

  78. 39.病鹿

  79. 有隻生病的鹿躺在草地上。眾多野獸前去看望他,並吃光了那附近的草。鹿病好後,因 找不到草,缺少食物而體弱至死。 這故事是說,過多地結交毫無益處的朋友是有害無益的。

  80. 40.老太婆和酒瓶

  81. 一個老太婆找到一個不久前曾裝過最好陳酒的空酒瓶。這酒瓶仍帶著濃濃的酒香,她多 次把酒瓶放在鼻尖下,不斷搖晃,貪婪地吮吸酒香,並說:「啊,多麼甜美!裝過酒的空瓶 都留下這樣甘美難忘的香味,那酒真不知有多麼美味芬香。」 這是說美好的事物留下深遠的影響,使人們永遠難以忘記。

  82. 41.月亮和她媽媽

  83. 有一次,月亮要媽媽給她做一件斗篷。媽媽回答說:「我怎麼能給你做一件合身的斗篷 呢?你現在是新月,然後又是滿月;再接著既不是新月,又不是滿月了。」 這說是,事物總在不斷變化,不可能一勞永逸。

  84. 42.驢子與蟬

  85. 驢子聽見蟬唱歌,被美妙動聽的歌聲所打動,自己也想能發出同樣悅耳動聽的聲音,便 羨慕地問他們吃些什麼,才能發出如此美妙的聲音來。蟬答道:「吃露水。」驢子便也只吃 露水,沒多久就餓死了。 這個故事告訴人們不要企望非分之物。

  86. 43.狐狸和樵夫

  87. 狐狸為躲避獵人們追趕而逃竄,恰巧遇見了一個樵夫,便請求讓他躲藏起來,樵夫叫狐 狸去他的小屋裡躲著。一會兒,許多獵人趕來,向樵夫打聽狐狸的下落,他嘴裡一邊大聲說 不知道,又一邊做手勢,告訴他們狐狸躲藏的地方。獵人們相信了他的話,並沒留意他的手 勢。狐狸見獵人們都走遠了,便從小屋出來,什麼都沒說就走。樵夫責備狐狸,說自己救了 他一命,一點謝意都不表示。狐狸回答說:「如果你的手勢與你的語言是一致的,我就該好 好地感謝你了。」 這故事適用於那些嘴裡說要做好事,而行為上卻作惡的人。

㈢ 求一篇寓言或故事

有很多人去聽一位哲學家講授人生成功的秘訣,結果那位哲學家給每位聽眾一本小冊子,上面有10個寓言故事,人們看了以後,都覺得受益匪淺。
▲ 相信自己是一隻雄鷹 ▲

一個人在高山之巔的鷹巢里,抓到了一隻幼鷹,他把幼鷹帶回家,養在雞籠里。這只幼鷹和雞一起啄食、嬉鬧和休息。它以為自己是一隻雞。 這只鷹漸漸長大,羽翼豐滿了,主人想把它訓練成獵鷹,可是由於終日和雞混在一起,它已經變得和雞完全一樣,根本沒有飛的願望了。 主人試了各種辦法,都毫無效果,最後把它帶到山頂上,一把將它扔了出去。這只鷹像塊石頭似的,直掉下去,慌亂之中它拚命地撲打翅膀,就這樣,它終於飛了起來!

秘訣1:磨練召喚成功的力量。

▲五枚金幣 ▲

有個叫阿巴格的人生活在內蒙古草原上。有一次,年少的阿巴格和他爸爸在草原上迷了路,阿巴格又累又怕,到最後快走不動了。爸爸就從兜里掏出5枚硬幣,把一枚硬幣埋在草地里,把其餘4枚放在阿巴格的手上,說:「人生有5枚金幣,童年、少年、青年、中年、老年各有一枚,你現在才用了一枚,就是埋在草地里的那一枚,你不能把5枚都扔在草原里,你要一點點地用,每一次都用出不同來,這樣才不枉人生一世。今天我們一定要走出草原,你將來也一定要走出草原。世界很大,人活著,就要多走些地方,多看看,不要讓你的金幣沒有用就扔掉。」在父親的鼓勵下,那天阿巴格走出了草原。長大後,阿巴格離開了家鄉,成了一名優秀的船長。

秘訣2:珍惜生命,就能走出挫折的沼澤地。

▲ 掃陽光 ▲

有兄弟二人,年齡不過四、五歲,由於卧室的窗戶整天都是密閉著,他們認為屋內太陰暗,看見外面燦爛的陽光,覺得十分羨慕。兄弟倆就商量說:「我們可以一起把外面的陽光掃一點進來。」於是,兄弟兩人拿著掃帚和畚箕,到陽台上去掃陽光。 等到他們把畚箕搬到房間里的時候,裡面的陽光就沒有了。這樣一而再再而三地掃了許多次,屋內還是一點陽光都沒有。正在廚房忙碌的媽媽看見他們奇怪的舉動,問道:「你們在做什麼?」他們回答說:「房間太暗了,我們要掃點陽光進來。」媽媽笑道:「只要把窗戶打開,陽光自然會進來,何必去掃呢?」

秘訣3:把封閉的心門敞開,成功的陽光就能驅散失敗的陰暗。

▲ 一隻蜘蛛和三個人 ▲

雨後,一隻蜘蛛艱難地向牆上已經支離破碎的網爬去,由於牆壁潮濕,它爬到一定的高度,就會掉下來,它一次次地向上爬,一次次地又掉下來…… 第一個人看到了,他嘆了一口氣,自言自語:「我的一生不正如這只蜘蛛嗎?忙忙碌碌而無所得。」於是,他日漸消沉。 第二個人看到了,他說:這只蜘蛛真愚蠢,為什麼不從旁邊乾燥的地方繞一下爬上去?我以後可不能像它那樣愚蠢。於是,他變得聰明起來。 第三個人看到了,他立刻被蜘蛛屢敗屢戰的精神感動了。於是,他變得堅強起來。 秘訣4:有成功心態者處處都能發覺成功的力量。

▲ 自己救自己 ▲

某人在屋檐下躲雨,看見觀音正撐傘走過。這人說:「觀音菩薩,普度一下眾生吧,帶我一段如何?」 觀音說:「我在雨里,你在檐下,而檐下無雨,你不需要我度。」這人立刻跳出檐下,站在雨中:「現在我也在雨中了,該度我了吧?」觀音說:「你在雨中,我也在雨中,我不被淋,因為有傘;你被雨淋,因為無傘。所以不是我度自己,而是傘度我。你要想度,不必找我,請自找傘去!」說完便走了。 第二天,這人遇到了難事,便去寺廟里求觀音。走進廟里,才發現觀音的像前也有一個人在拜,那個人長得和觀音一模一樣,絲毫不差。 這人問:「你是觀音嗎?」 那人答道:「我正是觀音。」 這人又問:「那你為何還拜自己?」 觀音笑道:「我也遇到了難事,但我知道,求人不如求己。」

秘訣5:成功者自救。

▲ 讓失去變得可愛 ▲

一個老人在高速行駛的火車上,不小心把剛買的新鞋從窗口掉了一隻,周圍的人倍感惋惜,不料老人立即把第二隻鞋也從窗口扔了下去。這舉動更讓人大吃一驚。老人解釋說:「這一隻鞋無論多麼昂貴,對我而言已經沒有用了,如果有誰能撿到一雙鞋子,說不定他還能穿呢!」

秘訣6:成功者善於放棄,善於從損失中看到價值。

▲ 請不要開錯窗 ▲

一個小女孩趴在窗檯上,看窗外的人正埋葬她心愛的小狗,不禁淚流滿面,悲慟不已。她的外祖父見狀,連忙引她到另一個窗口,讓她欣賞他的玫瑰花園。果然小女孩的心情頓時明朗。老人托起外孫女的下巴說:「孩子,你開錯了窗戶。」

秘訣7:打開失敗旁邊的窗戶,也許你就看到了希望。

▲ 人生的秘訣 ▲

30年前,一個年輕人離開故鄉,開始創造自己的前途。他動身的第一站,是去拜訪本族的族長,請求指點。老族長正在練字,他聽說本族有位後輩開始踏上人生的旅途,就寫了3個字:不要怕。然後抬起頭來,望著年輕人說:「孩子,人生的秘訣只有6個字,今天先告訴你3個,供你半生受用。」 30年後,這個從前的年輕人已是人到中年,有了一些成就,也添了很多傷心事。歸程漫漫,到了家鄉,他又去拜訪那位族長。他到了族長家裡,才知道老人家幾年前已經去世,家人取出一個密封的信封對他說: 「這是族長生前留給你的,他說有一天你會再來。」還鄉的遊子這才想起來,30年前他在這里聽到人生的一半秘訣,拆開信封,裡面赫然又是3個大字:不要悔。

秘訣8:中年以前不要怕,中年以後不要悔。

▲ 司機考試 ▲

某大公司准備以高薪僱用一名小車司機,經過層層篩選和考試之後,只剩下三名技術最優良的競爭者。主考者問他們:「懸崖邊有塊金子,你們開著車去拿,覺得能距離懸崖多近而又不至於掉落呢?」 「二公尺。」第一位說。 「半公尺。」第二位很有把握地說。 「我會盡量遠離懸崖,愈遠愈好。」第三位說。 結果這家公司錄取了第三位。

秘訣9:不要和誘惑較勁,而應離得越遠越好。

▲ 獅子和羚羊的家教 ▲

每天,當太陽升起來的時候,非洲大草原上的動物們就開始奔跑了。 獅子媽媽在教育自己的孩子:「孩子,你必須跑得再快一點,再快一點,你要是跑不過最慢的羚羊,你就會活活地餓死。」 在另外一個場地上,羚羊媽媽也在教育自己的孩子:「孩子,你必須跑得再快一點,再快一點,如果你不能比跑得最快的獅子還要快,那你就肯定會被他們吃掉。」

秘訣10:記住你跑得快,別人跑得更快。

㈣ 你最喜歡的寓言故事是什麼它的主要內容是什麼它告訴我們的道理是什麼

我最喜歡的寓言故事是《愚公移山》的故事。他講了一個老人為了把門前的兩座大山搬走,而不惜勞苦的故事。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只要做個有理想有信念的人。世界上就沒有辦不到的事情。

㈤ 求寓言故事,哲理是要,告訴人們,一切要從實際出發的那些寓言故事,謝謝

【寓言典故】殺龍妙技

朱泙漫變賣了家產,帶了一千兩黃金去拜支離益為師,學習殺龍的技術。轉瞬三年,學成歸來。有人問他究竟學了什麼?他一面回答,一面就把殺龍的技術——怎樣按住龍的頭,怎樣踩住龍的尾,怎樣從龍頸上開刀等,一一表演給大家看。大家問他,什麼地方有龍可殺呢?他這才大悟:原來世界上根本就沒有龍這樣東西,他的本領是白學了。

[教學內容]自然界的存在與發展是客觀的

[簡要分析]有意識地利用自然物和改造自然物,向自然索取,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需要,是人的本質能力的體現。但人們要利用自然、改造自然,首先要有自然物的客觀存在:要殺龍,就首先要有龍的存在。這正是這則寓言告訴我們的道理,承認自然界的客觀性是人類有意識地處理人與自然關系的基本前提。

【寓言典故】人和魚雁

齊國有一戶田姓人家,在家大擺筵席。客人中有獻上魚和雁作為禮物的。主人看了很高興:「上天對我們真優厚啊!你看,這些魚兒、雁兒,不都是為我們的口腹享受而生的嗎?」客人們聽了隨聲附和。座中有一位鮑家小孩,才十二歲,站起來說:「我不同意你的說法。人也是天地萬物中的一種。由於大小智力的不同,生物界有弱肉強食的情況,但並沒有什麼上天註定誰為誰生的道理。人類選擇可吃的東西做食品,這些東西難道是上天特地為人類創造的?正如蚊子喝人的血,虎狼吃人的肉,難道也是上天特意要生出人來給它們做食物的么?」

[教學內容]社會的存在與發展是客觀的

[簡要分析]唯心主義和有神論者總是把世界上的一切都看成是神或上帝的「傑作」,否認人類社會的客觀物質性。而唯物主義者認為,人類社會是客觀世界發展的必然結果,是物質世界發展的高級階段。鮑家小孩的話,難道不能有力地說明這一點嗎?

【寓言典故】畫鬼最易

有一個客人為齊王繪畫。齊王問他:「畫什麼東西最難呢?」他說:「畫狗畫馬都是最難的。」齊王又問:「那麼畫什麼東西最容易呢?」客人說:「畫鬼最容易。因為狗和馬人們天天看得見,天天擺在面前,要畫得惟妙惟肖,就很不容易。至於鬼呢,無影無形,誰也沒見過,不擺在人們面前,誰也不能證明它不象鬼,所以畫起來就最容易了。」

[教學內容]社會的存在與發展是客觀的

[簡要分析]這個寓言說明:世界上根本不存在鬼神之類的東西,鬼神之類的東西,無非是人們主觀想像,並非客觀實在。社會的產生,既不是什麼神靈的傑作,也不是人的意識的創造,而是客觀世界自身力量長期作用的必然結果。

【寓言典故】從象箸推去

紂王做了一雙象牙筷子,箕子見了十分擔憂。他認為一旦有了象牙筷子,就再也不會用陶罐土碗盛飯菜了,一定要有明犀碧玉做的杯碟來相配;用了玉杯和象牙筷子,就絕不會來盛小米蔬菜,務必裝象尾豹胎一類的山珍海味了;吃了象尾豹胎,就再也不會穿粗布住茅房,一定要穿錦衣、居大廈。這樣下去,享受的慾望就會不斷的擴大,必然要用天下民脂民膏來填飽一個人的慾望,國家就危在旦夕了。果然,紂王最後就亡了國。因此,所謂聖人就是見微知著,從端倪推測後果。

[教學內容]意識是客觀事物在人腦中的反映

[簡要分析]未來事物是將來才出現的,但人們可以想像未來事物的狀態,對事物發展的趨勢作出預見,對自己將要採取的行動提出計劃方案。這樣的意識是客觀事物的反映嗎?這個寓言告訴我們:箕子的擔心並不是憑空產生的,而是從「象箸」推出來的,是「從端倪推測後果」,是客觀事物在人腦中的反映。

【寓言典故】苑囿嫌大

齊宣王問孟子說:「我聽說周文王的獵苑足足圍了七十里,有沒有這樣的事?」

孟子說:「書上是這樣記載的。」

「難道真有這么大嗎?」

「當時老百姓還嫌太小呢。」

齊宣王嘆口氣說:「我的獵苑只圍了四十里,老百姓都嫌太大了,為什麼呢?」

孟子說:「文王的獵苑雖然方圓七十里,可是老百姓可以進去砍柴,文王和人民一同使用這獵苑,因此,人民嫌它太小。而您呢?我初來齊國,問明了禁令才敢入境,聽說大王的獵苑不準百姓砍柴拾草,不準隨意進出,殺死一頭麋鹿,就要判成死罪。這不是設下了一個方圓四十里的陷阱了嗎?人民嫌它太大,難道不合情理嗎?」

[教學內容]意識能夠正確地反映客觀事物

[簡要分析]人們對同一個客觀事物進行思考,由於主客觀條件的制約會有正誤之分,就主觀方面而言,主要是立場不同、世界觀,人生觀,思維方法不同、知識構成不同。面對同一個獵苑,齊宣王嫌太小,而老百姓嫌太大,原因何在?階級立場不同而已。

【寓言典故】偷雞賊

有個人專門偷鄰居的雞。有人勸告他:「快不要偷了,這是不道德的。」他說:「我決心痛改前非,不過我偷癮很重,一下子不偷也很困難。這樣吧,從今天起我減少到一月偷一隻,到明年就可以不偷了。明知是不道德的事,就應及早改正,為什麼還要等到明年呢?」

[教學內容]意識能夠反作用於客觀事物

[簡要分析]正確的意識能夠指導人們有效地開展實踐活動,促進客觀事物的發展;錯誤的意識則會把人的活動引向歧途,阻礙客觀事物的發展。因此,我們一定要重視意識的作用,重視精神的力量,自覺樹立正確的思想意識,克服錯誤的思想意識。故事中的主人公明明知道是錯的,為什麼不及時改正、還要等到明年呢?

【寓言典故】死錯了人

東鄰人家的岳母死了,殯葬的時候需要一篇祭文,這家人就托私塾的老師幫寫一篇。塾師便從古本里規規矩矩的抄了一篇,沒想到誤抄了悼岳丈的祭文。葬禮正在進行的時候,識字的人發現這篇祭文完全弄錯了。這一家人跑回私塾去責問老師。塾師解釋說:「古本上的祭文是刊定的,無論如何不會錯,只怕是你家死錯了人。」

[教學內容]主觀必須符合客觀

[簡要分析]一切從實際出發,就是我們想問題、辦事情要把客觀存在的實際事物作為根本出發點。它要求我們一定要根據客觀存在的事實,來決定我們的主觀思想和行動。故事中的主人公卻一切以本本為准,照抄照搬,而對眼前的客觀實際卻根本不看,最終鬧出了一個大笑話。

【寓言典故】餘桃啖君

衛國有一道法律:誰偷坐了國王的馬車,就要被砍去雙腳。那時,彌子瑕很受國王寵愛。一天深夜,鄉下有人跑來報告彌子瑕,說他的母親得了重病。彌子瑕跑到宮里,偷來了國王的馬車,星夜趕回鄉下去了。國王聽到這件事後稱贊說:「真是一個難得的孝子,為了母親,忘記了自己會受到砍腳的刑罰。」又一次,彌子瑕倍著國王在果園遊玩,彌子瑕吃到了一個又大又甜的桃子,忙拿著吃剩的半隻桃子送到國王面前,請他品嘗。國王笑著說:「彌子瑕是真正的愛我啊!只想到讓我嘗嘗甜頭,忘記了剩桃上還沾著他的口水。」過了幾年,彌子瑕漸漸失去了國王的寵愛,得罪了國王,國王說:「當初你偷駕我的馬車,狂妄之極;又讓我吃你的剩桃,藉此侮辱我,該當何罪?」彌子瑕的行為並沒有改變,而以前被認為是賢惠,後來卻因此而獲罪。只在於國王的愛憎改變了。

[教學內容]主觀必須符合客觀

[簡要分析]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使主觀符合客觀,是人們正確地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立足點。故事中的國王則完全是以個人好惡來判斷是非,沒有從實際出發,而是從主觀出發,肯定會禍國殃民。

【寓言典故】疑人偷斧

有個人丟失了一把斧頭。他疑心是鄰家的兒子偷的,就很注意他,總覺得他走路、說話等動作態度無處不象是一個偷他斧頭的人。不久,老頭兒在他自己上山砍柴的山谷里找到了斧頭。他再留心鄰家兒子的動作態度,就沒有一處象是偷斧頭的人了。

[教學內容] 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的根本分歧

[簡要分析] 要堅持唯物主義反對唯心主義,堅持從實際出發反對主觀主義,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客觀地看待周圍的人和事,辦事情應該有認真精神。但有的人往往用自己的成見去看待周圍的人和事,這是要不得的。

【寓言典故】王顧左右而言他

孟子對齊宣王說:「你有一個臣子把妻室兒女託付給朋友照顧,自己到楚國去遊玩。等他回來的時候,他的妻室兒女卻在挨餓受凍。對待這樣的朋友,應該怎樣辦呢?」齊王說:「和他絕交。」孟子又說:「假如管刑罰的長官不能管理他的下級,那應該怎麼辦呢?」「撤掉他。」「假如一個國家裡政治搞得很不好,那又應該怎麼辦呢?」齊王回過頭來左右張望,把話題扯到別的地方去了。

[教學內容]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的根本分歧

[簡要分析]人往往對別人身上的缺點看得很清楚,卻往往對自己的缺點、錯誤認識不清,或文過飾非。而要堅持唯物主義反對唯心主義,堅持從實際出發反對主觀主義,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正確估量和對待自己。

熱點內容
紅葉故事下載 發布:2024-12-28 12:02:02 瀏覽:943
結婚用成語 發布:2024-12-28 11:47:38 瀏覽:152
馬的成語大全成語大全 發布:2024-12-28 11:30:04 瀏覽:96
面什麼紅什麼成語 發布:2024-12-28 11:18:34 瀏覽:904
喜耕田的故事一 發布:2024-12-28 10:10:20 瀏覽:450
耒陽故事 發布:2024-12-28 10:07:14 瀏覽:381
一個老兵的故事 發布:2024-12-28 10:01:42 瀏覽:675
狼羊成語 發布:2024-12-28 09:53:02 瀏覽:438
關於形象的故事 發布:2024-12-28 09:53:00 瀏覽:601
勇有什麼成語 發布:2024-12-28 09:43:20 瀏覽: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