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寓意謎語 » 寓言故事哪吒

寓言故事哪吒

發布時間: 2022-11-30 04:38:43

1. 10個寓言故事的題目和5個神話故事的題目

寓言故事:
拔苗助長 扁鵲醫病 不死之葯 不知己丑 曹商得車 醜女效顰 唇亡齒寒 呆若木雞 道聽途說 倒屣相迎 二技致富 反裘負芻 豐狐文豹 馮婦搏虎..
國外神話故事:. [中文版]奧德修斯的故事叢書:包括
忒勒瑪科斯和求婚人
[中文版]奧德修斯的故事
:忒勒瑪科斯和涅斯托耳
:忒勒瑪科斯在斯巴達
:求婚人的陰謀
奧德修斯離開卡呂普索,船沉落水
瑙西卡
奧德修斯和淮阿喀亞人
奧德修斯敘述他的漂流故事
喀孔涅斯人,食忘憂果的民族,庫克羅普斯人,波呂斐摩斯
埃洛斯的風袋,萊斯特律戈涅斯人,喀耳刻
在陰間
塞壬女仙,斯策拉和卡律布狄斯,太陽神的牛群
奧德修斯告別淮阿喀亞人
奧德修斯回到伊塔刻
奧德修斯和牧豬人
忒勒瑪科斯離開斯巴達
和牧豬人的談話
忒勒瑪科斯回到伊塔刻
奧德修斯對兒子表明身份
城內和宮中
忒勒瑪科斯,奧德修斯和歐邁俄斯來到城裡
乞丐奧德修斯來到大廳
奧德修斯和乞丐伊洛斯
珀涅羅珀和求婚人
奧德修斯受譏諷
奧德修斯和忒勒瑪科斯、珀涅羅珀在一起
從夜晚到天明
宴 會
射箭比賽
奧德修斯向忠實的牧人表明身份
向求婚人復仇
懲罰不忠的女僕們
奧德修斯和珀涅羅珀
奧德修斯和拉厄耳忒斯
平息城裡的叛亂
奧德修斯的勝利
中國古代神話故事:
盤古開天闢地,女媧補天,傳土造人,大禹治水,嫦娥奔月,後羿射日,神農嘗百草,愚公移山,黃帝戰蚩尤,炎帝擊石生火,刑天舞干戈,共工怒觸不周山,干將與莫邪,...

2. 關於寓言故事、歷史故事、神話故事的四字成語(各10個)

鞭長莫及、賓至如歸、毛遂自薦、伯樂識馬、博而不精、驚弓之鳥、高山流水

3. 寓言故事填空哪吒什麼

著名的一個神話故事是哪吒鬧海。

4. 與龍有關的寓言故事的名字(5個)

1、天帝殺龍

墨子在前往北方齊國的路途中,遇見了一位以卜卦算命為業的陰陽先生。陰陽先生對墨子說:「天帝正好是今天在北方屠殺黑龍,而先生的皮膚是黑色的,所以千萬不要到北方去。」

墨子沒有聽信陰陽先生的這一套,毅然繼續向北前行。可是在到達山東的淄(zi)水南岸後,適逢河水猛漲,無法擺渡,於是只好原路返回。

陰陽先生再次見到墨子時,不無得意地炫耀:「我不早就對您說過嘛,先生不要到北方去。現在的事實果然證明,我的預言是正確的。」

墨子對此不以為然,他反駁說:現在是南方的人不能到北方去,北方的人也不能到南方來。其實,他們的膚色各不相同,有的黑,有的白,為什麼都不能如願呢?這只是因為淄水猛漲形成了阻隔的緣故啊。

況且依照你的理論,天帝每逢甲日乙日在東方屠殺青龍,逢到丙日丁日就在南方屠殺赤龍,逢到庚日辛日就在西方屠殺白龍,逢到壬日癸日就在北方屠殺黑龍。

如此說來,天下之人就都不能出門遠行了。這樣做,既違背了人的意願,又將使得天下空虛,一事無成。所以,你的虛妄之言實在是聽不得啊!

2、鯉魚跳龍門

傳說在很久很久以前,海里住著好多鯉魚。有一天一個年老的鯉魚說,在海的盡頭有一座龍門,傳說只要能超過它就能變成龍。領頭的金色小鯉魚對大家說我要去找龍門,經歷了千辛萬苦跳過了龍門,就變成了龍。

在紅色小鯉魚的帶動下越來越多的鯉魚躍過了龍門成為了真正的龍。可是除了個別的跳過去化為龍以外,大多數都過不去。凡是跳不過去,從空中摔下來的,額頭上就落一個黑疤。

3、惡龍詛咒

有一條惡龍,每年要求村莊獻祭一個女子,每年這個村莊都會有一個少年英雄去與惡龍搏鬥但無人生還。又一個英雄出發時有人悄悄尾隨。

龍穴鋪滿金銀財寶,英雄用劍刺死惡龍,然後坐在屍身上看著閃爍的珠寶,慢慢地長出鱗片、尾巴和觸角,最終變成惡龍。

其實,最終讓英雄變成而惡龍的也許並不是慾望與貪婪,而是對自我的過度自信與執著。在殺死惡龍之後,英雄擔心會有更多的壞人來覬覦山洞裡的寶藏,於是決定由自己來捍衛寶藏。

可是他覺得自己的肢體太過柔弱,身軀太過單薄,不足以抵禦世上太多貪婪的壞人與無知的愚民,於是他主動自願的讓自己的身軀長滿鱗甲,長出爪牙。

他覺得這讓自己變得更為強大,更能擔負起捍衛珍寶的責任,卻絲毫沒有意識到,自己在變得日益強大的同時,最終變成了那條被他殺死的惡龍!

4、沒有憂愁的海龍王

在波濤洶涌的大海深處,有一座晶瑩透亮的水晶宮,裡面住著須發飄飄的海龍王,他一直過著衣食無憂的生活。

可是,有一天清晨,海獅匆匆忙忙地跑來了,驚恐不安地說:「海龍王,一截廢棄的火箭落到了我們大海里,還呼呼地冒著濃煙……」

「沒什麼。前幾天,不是有一艘輪船沉到了我們大海里嗎?一陣驚慌以後,還不是風平浪靜嗎?」海龍王捋著長長的胡須,悠然無慮。

「海龍王呀,今天是輪船,明天是火箭甚至飛機……驚天動地的波浪,無法消除的油污染,還有成堆的廢銅爛鐵……」海獅憂心忡忡。

「難道你怕那些垃圾把我們大海塞滿嗎?我們大海大得很,放心吧,裝得下。」

海龍王說完,搖著轉椅,欣賞起波濤演奏的音樂來……

幾天以後,愛管閑事的海獅又來了。這一次,它緊張得上氣不接下氣:

「海龍王,不好啦,不好啦!」

「什麼不好?有話慢慢說,別大驚小怪的。」海龍王抬了抬眼皮兒,有些不悅。

「有一艘勘探船,長長的鑽孔已經鑽到我們的大海;里啦。聽,那呼呼的聲音讓我們好害怕呀!我真擔心海洋王國的居民從此沒有安寧日子。」海獅滿臉惆悵。

「知道啦,沒什麼!」海龍王慢慢悠悠地說,「據我所知,上天容易入地難。」

「海龍王,這話怎講呢?」海獅更加不解。

「人類駕著飛船,飛了38萬公里,登上了月球,可是,人類在地球上打孔鑽探,至今才鑽到1萬米深的地方。」海龍王得意地笑了。

月亮升起又落下,潮水落了又漲起,轉眼又過了一年。海獅再次驚慌失措地跑來找海龍王:

「海龍王呀,這下是真麻煩……」海獅嚇得說不出話。

「有什麼麻煩的?真是杞人憂天。」海龍王好久沒見過海獅這樣驚恐不安的樣子了。

「人類發明了潛水器,居然潛到了我們大海里……起初,我還為是一條大魚,可細細看看,才認出那是沒鼻子、沒眼睛的潛水器!」海獅害怕地說,「萬一,萬一潛到了水晶宮里怎麼辦?」

「潛到水晶宮里?可能嗎?」海龍王搖了搖頭說,「知道嗎,地球上有叫日本、美國的發達國家,發明的潛水器才潛到6500米深的地方。」

「海龍王呀,你有所不知,這次潛到大海深處的是中國製造的潛水器,已經潛到了7000米深的地方,世界上97%的海洋都能潛到。」海獅極嚴肅地說。

「好啦,好啦,還有3%呢。怕什麼!」海龍王無所謂地揮了揮手。

大海並不平靜,海龍王並非無憂。隨著科技的發展,人類的腳步已經慢慢走向了深海……

5、葉公好龍

葉公子高非常喜歡龍,衣帶鉤、酒器上都刻著龍,屋子內外都雕刻著龍。他這樣愛龍,被天上的真龍知道後,便從天上來到葉公的住所,龍頭搭在窗檯上探看,龍尾伸到了廳堂里。

葉公一看是真龍,轉身就跑,被嚇的像失了魂似的,驚恐萬狀,茫然無措。由此看來,葉公並不是真的喜歡龍,他喜歡的只不過是那些像龍卻不是龍的東西罷了。

5. 有哪些有「龍」的寓言故事

四海龍王:敖廣、敖欽、敖順、敖閏
東海敖廣、南海敖欽、西海敖閏、北海敖順
青臉紅須為東,白發須為西,橘黃發須是南,黑發須者為北
中國人生活中的龍
龍並不是中國特有的,許多民族都有關於龍的神話傳說。但是像中國這樣,以龍為榮、為尊,而且各種事物都多少跟龍有點關系的國家卻是絕無僅有的。在中國,帶有龍名的地方數以千計,其中又有以數字為題的,如吉林省的二龍、江西省的三龍、遼寧省的四龍;有些以龍的身體為題,如江西省的龍頭、四川省的龍角、貴州省的龍額、黑龍江省的龍爪;有些以龍群為題,可以組成龍王、龍母、大龍、小龍、金龍、木龍、水龍、土龍等等。中國含「龍」字的江河,可查的就有四十多個,而我們熟識的黃、青、赤、白、黑龍,就分別在四川省(黃龍河)、河北省(青龍河和赤龍河)、天津(青龍灣河和黑龍港河)、甘肅省(白龍江)、上海(白龍港河)和黑龍江省(黑龍江),有以他們命名的江河。幾乎每一省都有龍江、龍湖、龍山、龍洞、龍泉、龍潭,還有數不清的龍王廟。
日常生活中也有龍的蹤跡。衣有龍袍、龍冠;食有龍蝦、龍眼、龍須面;建築有龍宮、龍亭;行有龍舟、龍車。傢具有龍椅、龍床。正月十五要舞龍燈,五月端午要賽龍船。動物有龍馬、龍蚤;植物有龍葵、龍舌蘭、龍須草、龍須菜、龍柏、龍爪槐。風水寶地叫龍穴,抽水的水車叫龍骨水車,大吊車叫龍門吊。天上有龍星,地下有龍脈。古代的類書中和龍有關的名詞不下數百。一千年前編輯的《太平廣記》搜集的龍的神話小說,就有八十一則。在中國,龍簡直無所不在。龍的文化,源遠流長。
龍的形象和圖騰
龍又是原始人的圖騰,是一種只存在於圖騰中而不存在於生物界的虛幻生物。今天所知道的龍的形象綜合了各種生物的特徵∶蛇身、獸腿、鷹爪、馬頭、蛇尾、鹿角、魚鱗。有研究指,龍的形象是經過不斷發展變化的,在漫長的歷史過程中經過戰爭和聯合,信奉龍圖騰的民族逐漸成為領導,龍的圖騰漸成為整個中華民族信奉的旗幟。其他民族原來信奉的圖騰的形象逐漸被吸收、被充實到龍的形象中去,因此龍的特徵愈來愈多,形象日益復雜和威武。
人們還把各種美德和優秀的品質都集中到龍的身上。我們從許多故事和傳說中看到∶龍是英勇善戰的,它什麼強暴也不怕;龍是聰明多智的,它甚至能預見未來;龍的本領高強,它能大能小,變化多端,興雲布雨,鳴雷閃電,開河移山,法力無邊;龍是富裕的,龍宮成了寶藏的集中地;龍又是正直的、能為人民著想的,為了解救人間乾旱之苦,它甚至不惜冒犯天條。在龍的身上集中了人們美好的願望,也常把世間的傑出人物稱為人中之龍,諸葛亮號稱卧龍先生就是大家熟識的例子。
龍帝與天帝
龍帝,亦即天帝,也叫玉皇大帝,傳說就是華夏民族的始祖——黃帝的化身。在《史記.封禪書》中記載,黃帝和老百姓在首山採掘銅礦,把開采出來的銅鑄成一隻很大的銅鼎,放在荊山腳下。銅鼎鑄成時,有龍垂鬍髯下迎黃帝升天。黃帝就騎到龍背上去,他手下的群臣還有妻兒也都紛紛往上爬,一共上了七十多人。這時,龍升上天去,剩下的小臣擠不上,一個個都抓著龍的胡須。龍髯受不了重量而斷了,黃帝帶著的弓也被拉落下來,臣僚們只得抱著龍髯和弓號哭。黃帝升了天後便成為了天帝。
在《史記.天官書》中亦說∶「軒轅(黃帝名軒轅),黃龍體」,簡單點說,就是說黃帝就是黃龍的化身。黃龍即是龍帝,五行屬土,位居中央,是龍族之首,也是道教的宗教觀中天庭的主宰。在漢代的典籍中亦有提及∶「黃龍者,四方之長,四方之正色,神靈之精也。能巨,能細,能幽,能明,能短,能長,乍存,乍亡。王者不濾池而漁,德達深淵,則應和氣而游於池沼。」,說明了黃龍的形象。
傳說中的龍
古人把龍看成神物、靈物,而且變化無常,能細能巨,能短能長,既能深入水底,亦能騰雲登天。關於龍的傳說,在中國古代經典著作中幾乎每一本書都有,而關於龍的傳說和神話亦不勝枚舉。經典如《易經》,便將龍作了一完整系統的論述,並賦以哲學的含義。八卦中整體用龍來說明的就是乾卦,也是《易經》的第一卦。
除這之外,歷朝歷代都不斷有龍的傳說和神話出現,不少以「龍」字命名的地方亦有其龍的傳說。上至黃帝的時代,便有黃帝乘龍升天、應龍助黃帝戰勝蚩尤的傳說;夏禹治水,傳說便有神龍以尾巴畫地成河道,疏導洪水;漢高祖劉邦,傳說便是其母夢見與赤龍交配而懷孕出生。從許多故事和傳說中看到人們常把各種美德和優秀的品質都集中到龍的身上。傳說中每年二月初二炒玉米的傳統,就是紀念義龍為解人間乾旱之苦,甚至不惜冒犯天條。傳說玉龍因不忍人民受乾旱之苦,義助人民降雨而被玉帝所囚,並立下規條,只有金豆開花才會予以釋放。人民因感激玉龍義舉而齊集一起炒玉米,因樣子像金豆開花而令看管的太白金星看錯,並釋放了玉龍。而每年二月初二炒玉米的傳統亦保留了下來。
當然,傳說里有義龍為善,便自然亦有惡龍為禍。隨著民智開啟,佛教信仰開始傳入等因素,民間對龍王的形象有了改變,作為道教傳統之一的龍王,亦開始出現反派的角色。在中國不少以「龍」字命名的地方亦有其龍的傳說,其中亦不乏惡龍肆虐的故事。就像黑龍江,傳說以前便有白龍為禍,後來江邊的一個村中,有一家人臨產,並誕下了一黑龍。原來黑龍是來幫助除掉白龍的,村民依照其指示支持,最後白龍被除,人們為紀念黑龍而將江取名黑龍江。四川省的九寨溝有一卧龍湖,湖底有一奶黃色石樑,傳說是白龍的化身。九寨溝附近有兩條大河,一條叫黑水河,傳說以前住著一條大黑龍;一條白龍江,住著一條小白龍。傳說黑龍因妒忌九寨溝的風光而將那裡的水吸乾,小白龍知道後,便將白龍江的水噴灑到九寨溝,回復其美景。黑龍知道後便跟白龍展開惡斗,黑龍在不敵時使計放毒,小白龍被逼逃到九寨溝其中一個湖泊中。黑龍為查白龍的下落而驚動了藏族的萬山之神,最後被山神所囚,不能再作惡。萬山之神為表彰白龍而給它一套金黃色的鎧甲,這就是卧龍湖的傳說由來。
文學作品中的龍王
龍在民間文學藝術中都是人格化了的,海龍王有為民造福的,也有與民為害的。在神話小說《封神榜》、《西遊記》,戲曲雜劇《柳毅傳書》、《張羽煮海》中,都有善惡不同、性格似人的龍王出現。
在《西遊記》中,有許多關於龍的描寫以及龍的故事。隨著民智開啟,佛教信仰開始傳入等因素,民間對龍王的形象有了改變。在這以前,龍王的印象大體都是正面的,但到了佛教開始興盛後,龍王的地位開始下降,在《西遊記》中已變成了配角,甚至是丑角。《西遊記》中,孫悟空大鬧的就是大家熟識東海青龍王敖廣的龍宮,四海龍王面對孫悟空時也無力反抗,只能顫顫驚驚地獻上金剛棒、黃金甲等寶物,而出場時間也寥寥可數;而因為放火燒了龍宮,差點被玉帝處死,幸好被觀音菩薩所救,成為了唐三藏的白馬的龍王,正是另一個大家熟識的西海白龍王敖閏的三太子。
《封神演義》中的龍王
除了在《西遊記》中提及過四海龍王外,另一部章回小說《封神演義》中亦有龍王的出現。《封神演義》又叫《封神榜》,是明朝中葉至晚葉時期,由許仲琳編定,亦有一說法是由揚州道教思想家陸西星所改作。
《封神演義》是以周武王討伐商紂王的故事為主幹,描述姜子牙封神的故事。在《創龍傳》中,田中芳樹多番提及到四海龍王奉天帝的命令,協助周朝討伐商紂,而且在《封神演義》中亦的而且確有龍王的出場。但在《封神演義》中,四海龍王在周武伐紂的戰爭中並沒有擔當任何重要角色。事實上就如《創龍傳》中龍堂始所言,在任何文學作品和典籍中,並沒有提及過四海龍王曾參與周武革命的戰爭。龍王在《封神演義》中的角色,差不多跟在《西遊記》中一樣,變成了配角、丑角。
在《封神榜》中,哪吒扮演了孫悟空在《西遊記》中的角色。頑劣的哪吒不知自己身上帶著的肚兜和腕鐲是仙人的寶貝,在九河灣洗澡時將肚兜放在水中,做成了東海震動,連水晶宮也震動起來。東海龍王敖廣(亦有一說法稱敖光)派人調查,但派去的人卻被頑劣的哪吒以寶貝打死了。敖廣再派自己的三太子調查,但三太子也一樣被哪吒所殺,更被哪吒剝皮抽筋。最後敖廣向哪吒父親李靖大興問罪,並聲言要向天帝奏告。哪吒心裡不服氣,追回在路上的敖廣揍了一頓。最後四海龍王向天帝上奏此事,抓著了李靖一家解上天庭審判。這時哪吒一人擔當過錯,剖腹剜腸、剔骨肉還父母,這才平息了此事。最後哪吒在師傅太乙真人的幫助下復活,並擔當了武王伐紂戰爭中的先鋒。在這以後,在《封神演義》中便沒再提到龍王。由此可見,四海龍王協助周朝討伐商紂的說法,確實純粹是田中芳樹的創作,並無確切的神話和傳說的背景支持。
龍泉鄉的傳說
《創龍傳》中提到,龍泉鄉是在青海省某處地方,事實上青海省又有沒有龍泉鄉呢?前段已有說過,差不多每個省都有以「龍」命名的地方,而以龍泉為名的地方亦有好幾個。那龍泉在什麼地方?一般認為是現在浙江省的龍泉縣,在唐朝以前,此地稱為龍泉鄉,唐朝開始在此建縣。龍泉的名字,是因一柄「龍泉寶劍」而來。據春秋時代越國的史書《越絕書》上有這樣的記載∶楚王聽說吳國有個干將,越國有個歐冶子,都是鑄劍名家。於是派人用重金請兩位名家為楚國鑄幾把鐵劍。二人應聘之後,鑿通了茨山,把山中的溪水排乾,找到了鐵礦精華,鑄成三柄寶劍,一曰龍淵,一曰太阿,一曰工布。後來因避唐高祖李淵的諱,龍淵劍便改稱為龍泉劍。剛才說到的浙江省龍泉縣,縣城以南有一劍池湖,相傳就是歐冶子鑄劍的地方,也稱為龍淵,因此此地才稱為龍泉。
但是還有幾處地方也叫龍泉。浙江省除了剛才的龍泉縣外,亦有一處龍泉在永嘉縣。據《水經注》說,泉眼之中水紋成為蛟龍的形狀,牲畜都不敢在這里飲水。河南省西平縣也有個龍泉。古書上說此泉水可以砥礪刀劍,使刀鋒堅利。江西有一龍泉場,南唐時曾立為龍泉縣,現在叫遂州。貴州有一龍泉坪,明清時也稱為龍泉縣,後來改為鳳泉縣、鳳崗縣。那麼,青海省有沒有龍泉鄉?在可考的數據中,沒有。也許有小村小鄉是這樣叫也說不定,但是否真能通往昆侖就不得而知了。
龍王
龍是中國古代神話的四靈之一。《太上洞淵神咒經》中有「龍王品」,列有以方位為區分的「五帝龍王」,以海洋為區分的「四海龍王」,以天地萬物為區分的54名龍王名字和62名神龍王名字。唐玄宗時,詘祠龍池,設壇官致祭,以祭雨師之儀祭龍王。宋太祖沿用唐代祭五龍之制。宋徽宗大觀二年(1108年)詘天下五龍皆封王爵。封青龍神為廣仁王,赤龍神為嘉澤王,黃龍神為孚應王,白龍神為義濟王,黑龍神為靈澤王。清同治二年(1863年)又封運河龍神為「延庥顯應分水龍王之神」,令河道總督以時致祭。在《西遊記》中,龍王分別是∶東海敖廣、南海敖欽、西海敖閏、北海敖順,稱為四海龍王。
由此,龍王之職就是興雲布雨,為人消滅炎熱和煩惱,龍王治水成了民間普遍的信仰。道教《太上洞淵神咒經》中的「龍王品」就稱,「國土炎旱,五榖不收,三三兩兩莫知何計時」,元始天尊乘五色雲來臨國土,與諸天龍王等宣揚正法,普救眾生,大雨洪流,應時甘潤。
龍王神誕之日,各種文獻記載和各地民間傳說均有差異。舊時專門供奉龍王之廟宇幾乎與城隍、土地之廟宇同樣普遍。每逢風雨失調,久旱不雨,或久雨不止時,民眾都要到龍王廟燒香祈願,以求龍王治水,風調雨順。
龍是中國傳說中的一種善變化、能興雲雨、利萬物的神異動物,為眾鱗蟲之長,四靈(龍、鳳、麒麟、龜)之首。古籍記述其形象多不一。一說為細長有四足,馬首蛇尾。一說為身披鱗甲,頭有須角,五爪。《本草綱目》則稱「龍有九似」,為兼備各種動物之所長的異類。其名殊多,有鱗者謂蛟龍,有翼者稱應龍,有角者名[多它]龍,無角名虯。小者名蛟,大者稱龍。傳說多為其能顯能隱,能細能巨,能短能長。春分登天,秋分潛淵,呼風喚雨,無所不能。在神話中是海底世界主宰(龍王),在民間是祥瑞象徵,在古時則是帝王統治的化身。

6. 有關龍的寓言故事

畫龍點睛抄,畫龍點睛

張僧襲繇
唐·張彥遠《歷代名畫記·張僧繇》:「金陵安樂寺四白龍不點眼睛,每雲:『點睛即飛去。』人以為妄誕,固請點之。須臾,雷電破壁,兩龍乘雲騰去上天,二龍未點眼者見在。」
張僧繇是梁朝著名的畫師。有一次,皇帝命令他在金陵安樂寺的牆壁上畫龍。不一會兒,兩條栩栩如生的龍就出現在牆壁上了。這時皇帝發現這兩條龍都沒有眼睛,就問張僧繇這是為什麼。張僧繇回答說:「畫上眼睛的話,它們就會飛走的。」大家不信,皇帝一定要他畫上眼睛,張僧繇只好給其中的一條龍點上了眼睛。霎時間,電閃雷鳴,那條龍真的飛走了。

成語「畫龍點睛」比喻說話或做事關鍵部位處理得好,使整體效果更加傳神。

原形容梁代畫家張僧繇作畫的神妙。後多比喻寫文章或講話時,在關鍵處用幾句話點明實質,使內容生動有力

熱點內容
紅葉故事下載 發布:2024-12-28 12:02:02 瀏覽:943
結婚用成語 發布:2024-12-28 11:47:38 瀏覽:152
馬的成語大全成語大全 發布:2024-12-28 11:30:04 瀏覽:96
面什麼紅什麼成語 發布:2024-12-28 11:18:34 瀏覽:904
喜耕田的故事一 發布:2024-12-28 10:10:20 瀏覽:450
耒陽故事 發布:2024-12-28 10:07:14 瀏覽:381
一個老兵的故事 發布:2024-12-28 10:01:42 瀏覽:675
狼羊成語 發布:2024-12-28 09:53:02 瀏覽:438
關於形象的故事 發布:2024-12-28 09:53:00 瀏覽:601
勇有什麼成語 發布:2024-12-28 09:43:20 瀏覽: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