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喝水典故
❶ 「飲水思源」是什麼意思表達什麼情懷
飲水思源喝水的時候想起水是從哪兒來的。表達的是不忘本的情懷。
【出自】:北周·庾信《徵調曲》:「落其實者思其樹,飲其流者懷其源。」
【譯文】:吃到樹上結的果實,便想到了結果實的樹;喝到河中的水,便想到了河水的源頭。
【近義詞】:葉落歸根、追本窮源、飲水辨源、結草銜環、酌古沿今
【反義詞】:恩將仇報、背恩忘義、得魚忘筌、數禮忘文、樂不思蜀、翻身忘本
(1)多喝水典故擴展閱讀:
飲水思源的近義詞
1、葉落歸根
【解釋】:樹葉從樹根生發出來,凋落後最終還是回到樹根。比喻事物總有一定的歸宿。多指作客他鄉的人最終要回到本鄉。
【出自】:宋·釋道原《景德傳燈錄》卷五:「葉落歸根,來時無口。」
【譯文】:樹葉從樹根生發出來,凋落後最終還是回到樹根,人最終要回到本鄉。
2、追本窮源
【解釋】:窮:尋求到盡頭。追究事情發生的根源。
【出自】:黃世仲·清末《洪秀全演義》第二回:「果然追本窮源,查鴉片進口,都有華商發售。」
【譯文】:追究事情發生的根源,查鴉片進口,都有華商發賣。
3、酌古沿今
【解釋】:指斟酌古今沿革,以明源流。
【出自】:唐·長孫訥言《〈切韻箋注〉序》:「此制酌古沿今,無以加也!」
【譯文】:這一制度斟酌古代沿現在,不要用加了!
❷ 飲水思源的俗語是什麼
飲水思源指抄的是喝水的時候想起水是從哪兒來的,常用來比喻不忘本。
飲水思源的近義詞有:
酌水知源、葉落歸根、追本窮源、飲水辨源、結草銜環、酌古沿今。
飲水思源,葉落歸根,都有「不忘本」的意思。區別在於:葉落歸根的意義重點往往落在「歸」字上;飲水思源的意義重點往往落在「思」字上。在強調要返回故土的意願時,要用葉落歸根;在強調要感恩戴德的意思時,要用飲水思源。
(2)多喝水典故擴展閱讀:
成語典故
庾信是南北朝時期有名的文學家。在公元544年,梁元帝派他出使西魏。可沒多久,梁朝被西魏滅掉。西魏王非常賞識庾信,就留他在西魏的國都長安做官。庾信不願意,可是又走不了。他在長安一直住了近30年,心裡非常思念故土。
他曾在《徵調曲》中寫道:「落其實者思其樹,飲其流者懷其源。」表達了他對故土的思念之情。這句話後來就演變成「飲水思源」這個成語。
❸ 飲水思源的含義是什麼
飲水思源的含義是:喝水的時候想起水是從哪兒來的。比喻不忘本。
【拼音】:yǐn shuǐ sī yuán
【出自】:北周·庾信《徵調曲》:「落其實者思其樹,飲其流者懷其源。」
譯文:考到地上落下的果實就會思考到的結果實的樹,飲水的人會思考水的源頭。
【示例】:《兒女英雄傳》第二十五回:「奉著這等二位恩情備至的翁姑,伴著這等一個才貌雙全的夫婿;飲水思源,打算自己當日受了八兩,此時定要還她半觔。」
(3)多喝水典故擴展閱讀:
飲水思源的反義詞:
1、背恩忘義
【解釋】:背:背叛。指背棄恩德,忘卻道義。
【出自】:《漢書·張敞傳》:「背恩忘義,傷化薄俗。」
譯文:背棄恩德,忘卻道義,傷害和敗壞了風俗。
【示例】:幸得主人釋放,留為家丁,又以妻子配我,此恩天高地厚,未曾報得,豈可為此背恩忘義之事。
【語法】:聯合式;作謂語、定語;含貶義。
2、得魚忘筌
【解釋】:筌,捕魚用的竹器。捕到了魚,忘掉了筌。比喻事情成功以後就忘了本來依靠的東西。
【出自】:《莊子·外物》:「荃者所以在魚,得魚而忘筌。」
譯文:你用筌捕到了魚,得到魚卻忘記拿回捕魚用的竹器。
【示例】:故目的既達,得魚忘筌,其手腕之峭緊敏捷又如此。
【語法】:連動式;作謂語、賓語、定語;含貶義。
3、忘恩背義
【解釋】:忘掉他人對己的恩德,做出背信棄義的事情。
【出自】: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一百十六回:「只見蔣舒叫曰:「吾已降了魏也!」僉大怒,厲聲罵曰:「忘恩背義之賊,有何面目見天下人乎!」撥回馬復與魏兵接戰。」
譯文:只見蔣舒喊道:「我已經投降北魏了!」僉陽聽了非常生氣,厲聲罵道:「忘恩負義的賊人,有什麼面目去見天下的人呢!」拉回馬又與魏軍交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