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種寓言故事
成語故事都是寓言,好多呀!
1. 成語故事·揠苗助長
用來比喻不管事物的發展規律,急於求成,反而把事情弄糟。
這個成語出自《孟子·公孫丑上》。
春秋時期,宋國有一個農夫,他總是嫌田裡的莊稼長得太慢,今天去瞧瞧,明天去看看,覺得禾苗好像總沒有長高。他心想:有什麼辦法能使它們長得高些快些呢?
有一天,他來到田裡,把禾苗一棵一棵地往上拔。一大片禾苗,一棵一棵地拔真費了不少的力氣,等他拔完了禾苗,已經累得筋疲力盡了,可是他心裡卻很高興。回到家裡還誇口說:「今天可把我累壞了,我幫助禾苗長高了好幾寸!」他兒子聽了,趕忙跑到田裡去看,發現田裡的禾苗全都已經枯死了。
2. 葉公好龍
葉公:春秋時楚國貴族,名子高,封於葉(古邑名,今河南葉縣)。比喻口頭上說愛好某事物,實際上並不真愛好。
成語出處: 漢·劉向《新序·雜事》記載:葉公子高非常喜歡龍,器物上刻著龍,房屋上也畫著龍。真龍知道了,來到葉公家裡,把頭探進窗子。葉公一見,嚇得拔腿就跑。
3. 守株待兔
比喻死守狹隘經驗,不知變通,或抱著僥幸心理妄想不勞而獲。
出處 先秦·韓非《韓非子·五蠹》:「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也,觸柱折頸而死。因釋其耒而守株③,冀復得兔④。兔不可復得,而身為宋國笑」。
宋國有個農夫正在田裡翻土。突然,他看見有一隻野兔從旁邊的草叢里慌慌張張地竄出來,一頭撞在田邊的樹墩子上,便倒在那兒一動也不動了。農民走過去一看:兔子死了。因為它奔跑的速度太快,把脖子都撞折(shé)了。農民高興極了,他一點力氣沒花,就白撿了一隻又肥又大的野兔。他心想;要是天天都能撿到野兔,日子就好過了。從此,他再也不肯出力氣種地了。每天,他把鋤頭放在身邊,就躺在樹墩子跟前,等待著第二隻、第三隻野兔自己撞到這樹墩子上來。世上哪有那麼多便宜事啊。農民當然沒有再撿到撞死的野兔,而他的田地卻荒蕪了。
4. 掩耳盜鈴
捂住自己的耳朵,以為自己聽不到,別人也就聽不到了。比喻自欺欺人,自己騙自己。
出處:《呂氏春秋·自知》
原文:范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鍾者。欲負而走,則鍾大不可負;以椎毀之,鍾況然有音。恐人聞之而奪己也,遽掩其耳。惡人聞之,可也;惡己自聞之,悖矣。
譯文:晉國的大夫范氏滅亡的時候,有個老百姓得到一隻鍾,想要把它背走。只是鍾太大,沒法背。於是就用錘去把它打碎,這樣鍾又轟轟地響起來,那個老百姓怕別人聽到響聲來搶這只鍾,趕忙把自己的耳朵堵起來,以為自己聽不見,別人也就聽不見了。
5. 狐假虎威
喻仰仗別人的威勢或倚仗別人威勢來欺壓人
出處:《戰國策·楚策一》:「虎求百獸而食之,得狐。狐曰:『子無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長百獸,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為不信,吾為子先行,子隨我後,觀百獸之見我而敢不走乎!』虎以為然,故遂與之行,獸見之皆走。虎不知獸畏己而走也,以為畏狐也。」
② 兒童寓言故事50則
寓言故事是含有諷喻或明顯教訓意義的故事,經典著名的寓言故事有《揠苗助長》、版《鄭人買履》、權《龜兔賽跑》、《猴子撈月》、《烏鴉喝水》、《老鼠開會》、《殺雞取卵》、《農夫和蛇》等。還有世界三大寓言故事集:俄國的《克雷洛夫》、法國的《拉封丹》、 古希臘的《伊索》。
③ 50個寓言故事及寓意
1.狗、公雞和狐狸。
狗與公雞結交為朋友,他們一同趕路。到了晚上,公雞一躍跳到樹上,在樹枝上棲息,狗就在下面樹洞里過夜。黎明到來時,公雞像往常一樣啼叫起來。有隻狐狸聽見雞叫,想要吃雞肉,便跑來站在樹下,恭敬地請雞下來,並說:「多麼美的嗓音啊!太悅耳動聽了,我 真想擁抱你。快下來,讓我們一起唱支小夜曲吧。」雞回答說:「請你去叫醒樹洞里的那個 看門守夜的,他一開門,我就可以下來。」狐狸立刻去叫門,狗突然跳了起來,把他咬住撕碎了。
【寓意】這故事說明,聰明的人臨危不亂,巧妙而輕易地擊敗敵人。
2.獅子與報恩的老鼠。
獅子睡著了,有隻老鼠跳到了他身上。獅子猛然站起來,把他抓住,准備吃掉。老鼠請 求饒命,並說如果保住性命,必將報恩,獅子輕蔑地笑了笑,便把他放走了。不久,獅子真的被老鼠救了性命。原來獅子被一個獵人抓獲,並用繩索把他捆在一棵樹上。老鼠聽到了他的哀嚎,走過去咬斷繩索,放走了獅子,並說:「你當時嘲笑我,不相信能得到我的報答,現在可清楚了,老鼠也能報恩。」
【寓意】這故事說明,時運交替變更,強者也會有需要弱者的時候。
3.海鷗和鳶。
一隻海鷗吞吃了一條很大的魚,脹破了他的肚子,躺在海灘上等死。一隻鳶看見後說: 「你真是自作孽啊!你本是空中飛的鳥,不該到海里去找食物。」
【寓意】這是說每個人都應該安分守己。
4.賣神像的人。
有人雕刻了一個赫耳墨斯的木像,拿到市場去賣。因為沒有一個買主上前,他便大聲叫 喊,想招攬生意,說有賜福招財的神出售。這時旁邊有一個人對他說道:「喂,朋友,既然 這樣,你自己應該享受他的好處,為什麼還要賣掉他呢?」他回答說:「我要的是現在馬上 能兌現利益,這神的利益卻來得很慢。」
【寓意】這故事正是說那種不擇手段地求利,連神也不尊敬的人。
5.牛和蛙。
一頭牛到水潭邊去喝水,踩著了一群小蛙,並踩死了其中一隻。小蛙媽媽回來後,見到 少了一個兒子,便問他的兄弟們,他到哪裡去了。一隻小蛙說:「親愛的媽媽,他死了。剛 才有一頭巨大的四足獸來到潭邊,用他的蹄子踩死了我們的兄弟。」蛙媽媽一邊盡力鼓氣, 一邊問道:「那野獸是不是這個樣子,這般大小呢?」小蛙說:「媽媽,您別再鼓氣了。我 想您不可能和那怪物一樣大小,再鼓氣就會把肚子脹破。」
【寓意】這是說,渺小無論如何也不能與偉大相比。
④ 5個寓言故事
1.被同伴驅逐的蝙蝠
很久以前,鳥類和走獸,因為發生一點爭執,就爆發了戰爭。並且,雙方僵持,各不相讓。
有一次,雙方交戰,鳥類戰勝了。蝙蝠突然出現在鳥類的堡壘。「各位,恭喜啊!能將那些粗暴的走獸打敗,真是英雄啊!我有翅膀又能飛,所以是鳥的夥伴!請大家多多指教!」
這時,鳥非常需要新夥伴的加入,以增強實力。所以很歡迎蝙蝠的加入。
可實際上蝙蝠是個膽小鬼,等到戰爭開始,便避不露面,躲在一旁觀戰。後來,當走獸戰勝鳥類時,走獸們高聲地唱著勝利的歌。蝙蝠卻又突然出現在走獸的營區。「各位恭禧!把鳥類打敗!實在太棒了!我是老鼠的同類,也是走獸!敬請大家多多指教!」
走獸們也很樂意地將蝙蝠納入自己的同伴群中。
於是,每當走獸們勝利,蝙蝠就加入走獸。每當鳥類們打贏,卻又成為鳥類們的夥伴。
最後戰爭結束了,走獸和鳥類言歸和好,雙方都知道了蝙蝠的行為。當蝙蝠再度出現在鳥類的世界時,鳥類很不客氣的對他說:「你不是鳥類!」
被鳥類趕出來的蝙蝠只好來到走獸的世界,走獸們則說:「你不是走獸!」
並趕走了蝙蝠。
最後,蝙蝠只能在黑夜,偷偷的飛.
2.疑病亂投醫 ·手冊名稱:寓言故事大全
·所屬著作:中國寓言
·故事名:疑病亂投醫
有個人偶感風寒,咳嗽不止,他覺得渾身都不舒服,就去請醫生看病。醫生看了看他那個無精打採的樣子,又摸了摸脈,說他是得了蠱(gu)病,如果不抓緊治療恐怕會丟命。這個人一聽嚇壞了,連忙拿出許多金子,求醫生一定要治好他的病。
這個醫生給他開了治蠱病的葯吃,說是這種葯可以攻擊他的腎臟和腸胃,又會炙燒他的身體和皮膚,因此,吃這種葯必須注意禁美味佳餚,否則葯物難以奏效。一個月過去了,這個人病情不見好轉,反而加重了,除了咳嗽,還有內熱外寒,百病發作。加上他一個月的禁食,營養不良,身體瘦弱疲憊,真的像一個患蠱病的人了。
無奈,他又請來另一個醫生為他治病。這個醫生檢查了他的各種症狀,診斷他患的是內熱病,於是又給他寒葯吃。這次,他又花去許多金子。
他吃過醫生給他開的寒葯,結果搞得他每天早晨嘔吐,晚上腹瀉,痛苦不堪。休談禁食美味佳餚,這次連飯都不能吃了。他心裡非常害怕,這樣下去恐怕真的保不住命了。於是,他又反過來改服熱葯,誰知這樣一來,他又出現全身浮腫,到處長癰長癤生瘡,搞得他頭暈目眩,真個渾身是病,一天到晚叫苦不迭。
他又拿出錢財,第三次請來一個醫生。這個醫生見他滿身是病,真不知從何醫起,結果是越醫病越重了。
後來,鄰居的長輩們見他形容憔悴,病症奇特雜亂,於是開導他說:「這都是庸醫害人、你胡亂吃葯的結果。其實你本沒什麼大不了的病。人的生命,本以元氣為主,再輔之以一日三餐正常的飲食。而你呢,天天吃這葯喝那葯,千百種葯毒攪亂了你的體內正常秩序,結果既損害了你的身體,又阻斷了飲食的營養供給,所以肯定會百病齊出。我看你現在的當務之急是要安定思想,首先休息好身體,再辭謝醫生,放棄葯物,恢復營養,多吃你喜愛的食物,這樣,你的元氣就會慢慢在體內恢復,身體一天天強壯起來,自然而然吃東西便覺有滋味了。一天三餐飯,便是最好的葯,你不妨照我說的去做,保證有效。」
這個人在萬般無奈的情況下,按照老人所說的去做了,僅僅只一個月,果然身上的各種病症就消除了,身體又恢復了原樣。
其實生活中往往就是這樣,越疑心自己有這病那病,就越覺得果真有病,結果亂投醫、瞎吃葯,把個沒病的身體搞得到處是病。處理問題也是一樣,如不從實際出發,僅憑想當然就去東一鎯頭西一棒子地瞎來一氣,結果問題必然會越來越嚴重,事情越辦越糟糕。
3.錢神自白 ·手冊名稱:寓言故事大全
·所屬著作:中國寓言
·故事名稱:錢神自白
·來源:網路
有一位尊神,臉色殷紅,眼睛方正,圓圓的臉上刺了一些符號,站在大道中間,熱氣沖天卻又夾著一些臭味。許多人圍在他四周叩拜,祈求得十分誠懇恭敬,也有些人站在一旁觀望嘆息,既不以為然又捨不得離開。
「這是什麼神呢?居然如此不可一世?你到底有哪些功績?」有人發出了疑問。
神聽到後,傲慢地擺開了:「說到我的功績嘛,可說是恩澤四海,無可限量。如果不是我,天下會有許多人窮苦困頓,難以生存。達官顯貴無不對我孜孜以求,得到以後目光灼灼。平民百姓個個對我恭順有加,希望我垂憐於他們。官吏沒有我就不會快樂,商人沒有我就活得沒意義,交遊沒有我就難以周旋,文章沒有我就難以顯達,氣質沒有我就難以高貴,親戚沒有我就難以親近,家庭沒有我就難以和睦,就連愛情和生命這些被人反復歌詠的主題如果失去了我,也難以持久。你說,普天之下,還有誰有我的功績大呢?」
這時,一位不服氣的年輕人站出來說話了:「可是,當初人類從洪荒中走出來時並沒有你,千百年的捕魚耕田也不見你的身影,歷史的發展也沒靠你。恰恰是你這個魔鬼出世以後,才攪得世道紛亂,人心不古,各種罪惡因你而加劇。庸人依你來判斷輕重,小人以你來決定取捨,官人因你而作姦犯科。損人利己,爾虞我詐,敲詐勒索,弄虛作假,走私販毒,巧取豪奪,行賄受賄,狂賭亂嫖,賣身求榮,草菅人命和醉生夢死等數不盡的社會弊端和人性丑惡,都離不開你的誘惑和推波助瀾。你製造爭斗,親近邪惡,敗壞人心,這些難道都是你所謂的功績嗎?你驅使天下數不盡的人,忙忙碌碌為你奔走,即使正直純朴之人也很容易受你的影響和制約,從而變得自私和可憎。你說,你功在哪裡?績在何方?」
氣度不凡的這尊神沉吟了一會說道:「血氣方剛和稚氣可愛的小子,你發表的這一通演說實在是正確極了,但這恰恰不僅是我的神通廣大之處,而且也是歷史發展的必要過程,同時也是人們自身所固有的一種本性。在今後相當長的一個歷史時期內,我仍然會大受歡迎,是不可缺少的偶像和原動力。不信,你走著瞧。」說完,這尊神仰天大笑,舉目顧盼,揮手告別。數不清的人們簇擁著這位天皇巨星般的神浩盪而去,這時,大家看到在這尊神的背後刻著一個「錢」字。
這則寓言深刻地說明了:錢的確很有神力,但弄不好也有其巨大的危害性。我們要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反對腐朽的「拜金主義」,讓錢回到「實現商品交換價值」的本位上去,發揮其應有的作用。
4.孔雀惜尾 ·手冊名稱:寓言故事大全
·所屬著作:中國寓言
·故事名稱:·來源:網路
有一隻雄孔雀的長尾巴真是漂亮極了,金黃和翠綠的顏色互相交錯,在陽光下閃爍著艷麗的光澤,令人驚嘆大自然的造化竟有如此神奇美妙的傑作,這絕不是一般的畫家用七彩筆所能描繪得出來的。
豈止是人類羨慕雄孔雀美麗的尾羽,就連這雄孔雀自身也因這美麗而陶醉,以至進一步養成了嫉妒的惡習。它雖然已經被人類馴養很久了,但只要是見到了有少男少女們穿著顏色鮮艷的服裝在大街上行走,仍然禁不住妒火中燒,總要攆上去啄咬幾口,才肯罷休。 孔雀早先,這只雄孔雀每逢在山裡棲息的時候,總是要首先選擇好一個能掩藏尾羽的地方,然後再來安置身體的其他部位。可是有一天,天上突然下起了大雨,雄孔雀因躲避不及,而淋濕了漂亮的尾羽,這使它好痛心呀。恰在此時,手持羅網捕鳥的人又來到了面前,而這只孔雀還在珍惜顧盼自己漂亮的尾羽,不肯展翅高飛逃離現場,於是只好落入了捕鳥人撒下的羅網。
雄孔雀有著美麗的長尾羽,這本來是一件值得驕傲的事。但它卻對自己的這一優長之處珍愛得太過分了,其結果是反而招致了禍患。雄孔雀的下場警示人們:如果有誰對自己缺乏自知之明,將某個長處當包袱背起來,為其所累,這時好事就有可能變成壞事,引出本來不該發生的後果。
5.神童的不幸 ·手冊名稱:寓言故事大全
·所屬著作:中國寓言
·故事名稱:神童的不幸
·來源:網路
有個小孩叫方仲永,出生在一個農人家庭。他家裡祖祖輩輩都是種田人,沒有一個文化人。他長到5歲了,還從未見過紙墨筆硯是個什麼模樣。
可是有一天,方仲永突然哭著向家裡人要紙墨筆硯,說想寫詩。他父親感到十分驚訝,馬上從鄰居那裡借來筆墨紙硯,方仲永拿起筆便寫了4句詩,而且還給詩寫了個題目。同鄉的幾個讀書人知道了這件事,都跑到方仲永家來看,一致認為他寫得不錯。於是這件事很快傳開了,知道的人不免個個稱奇。
從此,方仲永家熱鬧起來,經常有人來家玩,有的當場出題要小仲永作詩。小仲永不論什麼題目,他都能立刻成詩,而且內容深刻雅緻,文采絢麗多姿,得到眾人贊賞。
不久,方仲永的天生奇才傳到了縣里,引起了很大震動,人們都認為他是個神童。縣里那些名流、富人,十分欣賞方仲永,連他父親的地位也隨著提高了不少。那些人對方仲永的父親另眼相看,還經常拿錢幫助他。這樣一來,方仲永的父親便認為這是件有利可圖的好事情,於是放棄了讓方仲永上學讀書的念頭,而是每天帶著方仲永輪流拜訪縣里的那些名流、富人,找機會表現方仲永的作詩天才,以博得那些人的誇贊和獎勵。
這樣一來,神童漸漸才思不濟,久而久之,由於只一味憑著一點「天才」而沒有後天的再學習,方仲永終至每況愈下。到十二三歲時,作的詩比以前大為遜色,前來與他談詩的人感到很是失望。到了二十歲時,他的才華已全部消失,跟一般人並無什麼不同,人們都遺憾地搖著頭,可惜一個天資聰穎的少年終於變成了一個平庸的人。
可見,一個人光有先天的智慧而不注重後天的學習是不行的,不注意接受新知識,到頭來只會落在別人後面。
……
⑤ 寓言故事(5篇)有哪些
中國寓言故事:獻鳩放生
古來有句俗話:「行善積德」。這句話是勸人多做好事,多做善事。遇到災荒年間,有些殷實人家為救那些飢寒交迫的災民免於餓死,捐米賑災,皆為積德之舉。太平年間,將魚、龜放游到江河水池,將鳥放飛到大自然,叫「放生」,皆為積善之行。後來,有人在大年初一這天,把捉來的鳥雀放生,名之曰「愛生靈」。
春秋時期,晉國建都邯鄲。晉國有一個勢焰熏天的大臣趙簡子,他就喜歡在過年時讓老百姓替他捉斑鳩鳥送到他府中,讓他放生。
大年初一這天,邯鄲地方的老百姓能夠破例地紛紛擁進趙簡子的府第,他們都是來向趙簡子進獻斑鳩,好讓趙簡子放生的。趙簡子非常高興,對他們一個個都發給很優厚的賞賜。初一這天,從早到晚進獻斑鳩的人絡繹不絕。
趙簡子的門客在一旁站了很久,問他為什麼要這樣做,趙簡子回答說:「大年初一放生,表示我對生靈的愛護,有仁慈之心嘛!」門客接著說:「您對生靈有如此的仁慈之心,這是難得的。不知大人您想到過沒有:如果全國的老百姓知道大人您要拿斑鳩去放生,從而對斑鳩爭先恐後地你追我捕,其結果被打死打傷的斑鳩一定是很多很多啊!您如果真的要放生,想救斑鳩一命,不如下道命令,禁止捕捉。像現在,您獎勵老百姓捕捉這許多的斑鳩送給您,您再放生,那麼大人您對斑鳩的仁慈確實還不能抵償您對它們人為地造成的災禍哩!」
趙簡子聽了門客的一席話,背著雙手在府門里踱來踱去,仔細地思考了一陣子,默默地點了點頭說:「對的。」
這篇寓言揭露了某些人只講形式,不講效果,沽名釣譽,假仁假義的偽善行為。
中國寓言故事:狐假虎威
有一天,一隻老虎正在深山老林里轉悠,突然發現了一隻狐狸,便迅速抓住了它,心想今天的午餐又可以美美地享受一頓了。
狐狸生性狡猾,它知道今天被老虎逮住以後,前景一定不妙,於是就編出一個謊言,對老虎說:「我是天帝派到山林中來當百獸之王的,你要是吃了我,天帝是不會饒恕你的。」
老虎對狐狸的話將信將疑,便問:「你當百獸之王,有何證據?」狐狸趕緊說:「你如果不相信我的話,可以隨我到山林中去走一走,我讓你親眼看看百獸對我望而生畏的樣子。」
老虎想這倒也是個辦法,於是就讓狐狸在前面帶路,自己尾隨其後,一道向山林的深處走去。
森林中的野兔、山羊、花鹿、黑熊等各種獸類遠遠地看見老虎來了,一個個都嚇得魂飛魄散,紛紛奪路逃命。
轉了一圈之後,狐狸洋洋得意地對老虎說道:「現在你該看到了吧?森林中的百獸,有誰敢不怕我?」
老虎並不知道百獸害怕的正是它自己,反而因此相信了狐狸的謊言。狐狸不僅躲過了被吃的厄運,而且還在百獸面前大抖了一回威風。對於那些像狐狸一樣仗勢欺人的人,我們應當學會識破他們的伎倆。
中國寓言故事:玉器和瓦罐
韓昭侯平時說話不大注意,往往在無意間將一些重大的機密事情泄露了出去,使得大臣們周密的計劃不能實施。大家對此很傷腦筋,卻又不好直言告訴韓昭侯。
有一位叫堂溪(xi)公的聰明人,自告奮勇到韓昭候那裡去,對韓昭侯說:「假如這里有一隻玉做的酒器,價值千金,它的中間是空的,沒有底,它能盛水嗎?」韓昭侯說:「不能盛水。」堂豁公又說:「有一隻瓦罐子,很不值錢,但它不漏,你看,它能盛酒嗎?」韓昭侯說:「可以。」
於是,堂溪公因勢利導,接著說:「這就是了。一個瓦罐子,雖然值不了幾文錢,非常卑賤,但因為它不漏,卻可以用來裝酒;而一個玉做的酒器,盡管它十分貴重,但由於它空而無底,因此連水都不能裝,更不用說人們會將可口的飲料倒進裡面去了。人也是一樣,作為一個地位至尊、舉止至重的國君,如果經常泄露臣下商討有關國家的機密的話,那麼他就好像一件沒有底的玉器。即使是再有才乾的人,如果他的機密總是被泄露出去了,那他的計劃就無法實施,因此就不能施展他的才乾和謀略了。」
一番話說得韓昭侯恍然大悟,他連連點頭說道:「你的話真對,你的話真對。」
從此以後,凡是要採取重要措施,大臣們在一起密謀策劃的計劃、方案,韓昭侯都小心對待,慎之又慎,連晚上睡覺都是獨自一人,因為他擔心自己在熟睡中說夢話時把計劃和策略泄露給別人聽見,以至於誤了國家大事。
堂溪公開導韓昭侯的故事告訴我們,有智慧的人很善於說話,能從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引出治國安邦的大道理;能夠虛心接受意見、不唯我獨尊的人,才是明智的領導者。
中國寓言故事:楊布打狗
從前,在一個不太出名的小山村,住著一戶姓楊的人家,靠在村旁種一片山地過日子。這戶人家有兩個兒子,大兒子叫楊朱,小兒子叫楊布,兩兄弟一邊在家幫父母耕地、擔水,一邊勤讀詩書。這兄弟兩人都寫得一手好字,交了一批詩文朋友。
有一天,弟弟楊布穿著一身白色干凈的衣服興致勃勃地出門訪友。在快到朋友家的路上,不料天空突然下起雨來了,雨越下越大,楊布正走在前不著村、後不落店的山間小道上,只好硬著頭皮頂著大雨,被淋得落湯雞似地跑到了朋友家。他們是經常在一起討論詩詞、評議字畫的好朋友,楊布在朋友家脫掉了被雨水淋濕了的'白色外衣,穿上了朋友的一身黑色外套。朋友家裡招待楊布吃過飯,兩人又談論了一會兒詩詞,評議了一會兒前人的字畫。他們越談越投機,越玩越開心,不覺天快黑下來了,楊布就把自已被雨水淋濕了的白色外衣晾在朋友家裡,而自己就穿著朋友的一身黑色衣服告辭朋友回家。
雨後的山間小道雖然是濕的,但由於路面上小石子鋪得多,沒有淤積的爛泥。天色漸漸地暗下來了,彎彎曲曲的山路還是明晰可辨。晚風輕輕吹著,從山間送來一陣陣新枝嫩葉的清香。要不是天愈來愈黑下來了,楊布還真有點兒雨後漫遊山崗的雅興哩!他走著、走著,走到自家門口了,還沉浸在白天與朋友暢談的興致里。這時,楊布家的狗卻不知道是自家主人回來了,從黑地里猛沖出來對他汪汪直叫。須臾,那狗又突然後腿站起、前腿向上,似乎要朝楊布撲過來。楊布被自家的狗這突如其來的狂吠聲和它快要撲過來的動作嚇了一跳,十分惱火,他馬上停住腳向旁邊閃了一下,憤怒地向狗大聲吼道:「瞎了眼,連我都不認識了!」於是順手在門邊抄起一根本棒要打那條狗。這時,哥哥楊朱聽到了聲音,立即從屋裡出來,一邊阻止楊布用木棒打狗,一邊喚住了正在狂叫的狗,並且說:「你不要打它啊!應該想想看,你白天穿著一身白色衣服出去,這么晚了,又換了一身黑色衣服回家,假若是你自己,一下子能辨得清嗎?這能怪狗嗎?」
楊布不說什麼了,冷靜地思考了一會兒,覺得哥哥楊朱講的也是有道理的。狗也不汪汪地叫了,一家人重新又恢復了原先的快樂。
這篇寓言故事說明:若自己變了,就不能怪別人對自己另眼相看。別人另眼看自己,首先要從自己身上找原因,不然的話就像楊布那樣:一身衣服變了,反而怪狗不認識他。
中國寓言故事:高山流水
春秋時期,俞伯牙擅長於彈奏琴弦,鍾子期擅長於聽音辨意。有次,伯牙來到泰山(今武漢市漢陽龜山)北面游覽時,突然遇到了暴雨,只好滯留在岩石之下,心裡寂寞憂傷,便拿出隨身帶的古琴彈了起來。
剛開始,他彈奏了反映連綿大雨的琴曲;接著,他又演奏了山崩似的樂音。恰在此時,樵夫鍾子期忍不住在臨近的一叢野菊後叫道:「好曲!真是好曲!」原來,在山上砍柴的鍾子期也正在附近躲雨,聽到伯牙彈琴,不覺心曠神怡,在一旁早已聆聽多時了,聽到高潮時便情不自禁地發出了由衷的贊賞。
俞伯牙聽到贊語,趕緊起身和鍾子期打過招呼,便又繼續彈了起來。伯牙凝神於高山,賦意在曲調之中,鍾子期在一旁聽後頻頻點頭:「好啊,巍巍峨峨,真像是一座高峻無比的山啊!」伯牙又沉思於流水,隱情在旋律之外,鍾子期聽後,又在一旁擊掌稱絕:「妙啊,浩浩盪盪,就如同江河奔流一樣呀!」伯牙每奏一支琴曲,鍾子期就能完全聽出它的意旨和情趣,這使得伯牙驚喜異常。他放下了琴,嘆息著說:「好呵!好呵!您的聽音、辨向、明義的功夫實在是太高明了,您所說的跟我心裡想的真是完全一樣,我的琴聲怎能逃過您的耳朵呢?」
二人於是結為知音,並約好第二年再相會論琴。可是第二年伯牙來會鍾子期時,得知鍾子期不久前已經因病去世。俞伯牙痛惜傷感,難以用語言表達,於是就摔破了自己從不離身的古琴,從此不再撫弦彈奏,以謝平生難得的知音。
⑥ 5篇寓言故事的寓意
1、風與太陽
北風與太陽兩方為誰的能量大相互爭論不休。他們決定,誰能使得行人脫下衣服,誰就勝利了。北風一開始就猛烈地刮,路上的行人緊緊裹住自我的衣服,風見此,颳得更猛。
行人冷得發抖,便添加更多衣服。風刮疲倦了,便讓位給太陽。太陽最初把溫和的陽光灑向行人,行人脫掉了添加的衣服,太陽之後把強烈陽光射向大地,行人們開始汗流浹背,漸漸地忍受不了,脫光了衣服,跳到了旁邊的河裡去洗澡。
寓意:這故事說明,勸說往往比強迫更為有效。
2、口渴的烏鴉
烏鴉口渴得要命,飛到一隻大水罐旁,水罐里沒有很多水,他想盡了辦法,仍喝不到。於是,他就使出全身力氣去推,想把罐推倒,倒出水來,而大水罐卻推也推不動。這時,烏鴉想起了他以前使用的辦法,用口叼著石子投到水罐里,隨著石子的增多,罐里的水也就逐漸地升高了。最後,烏鴉高興地喝到了水,解了口渴。
寓意:這故事說明,智慧往往勝過力氣。
3、一隻眼睛的鹿
有頭瞎了一隻眼的鹿,來到海邊吃草,他用那隻好的眼睛注視著陸地,防備獵人的攻擊,而用瞎了的那隻眼對著大海,他認為海那邊不會發生什麼危險。
不料有人乘船從海上經過那裡,看見了這頭鹿,一箭就把他射倒了。他將要咽氣的時候,自言自語地說:「我真是不幸,我防範著陸地那面,而我所信賴的海這面卻給我帶來了災難。」
寓意:這故事是說,事實常常與我們的預料相反,以為是危險的事情卻倒很安全,相信是安全的卻更危險。
4、戀愛的獅子與農夫
獅子愛上了農夫的女兒,向她求婚。農夫不忍將女兒許配給野獸,但又懼怕獅子,一時無法拒絕,於是他急中生智,心生一計。獅子再次來請求農夫時,他便說,他認為獅子娶自我的女兒很適合,但獅子務必先拔去牙齒,剁掉爪子,否則不能把女兒嫁給他,因為姑娘懼怕這些東西。
獅子利令智昏,色迷心竅,很輕易地理解了農夫的要求。從此,那農夫就瞧不起獅子,毫不懼怕他。獅子再來時,農夫就用棍子打他,把他綁起來。
寓意:這故事說明,有些人輕易相信別人的話,拋棄自我特有的長處,結果,輕而易舉地被原先恐懼他們的人擊敗了。
5、狐狸和葡萄
飢餓的狐狸看見葡萄架上掛著一串串晶瑩剔透的葡萄,口水直流,想要摘下來吃,但又摘不到。看了一會兒,無可奈何地走了,他邊走邊自我安慰自我說:「這葡萄沒有熟,肯定是酸的。」
寓意:這就是說,有些人潛力小,做不成事,就借口說時機未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