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寓意謎語 » 鴻門宴成語典故

鴻門宴成語典故

發布時間: 2022-11-27 05:52:55

『壹』 鴻門宴典故

公元前206年劉邦先入關滅秦,進駐在咸陽,並派兵把守函谷關,以對抗項羽西進。項羽率領40萬大軍到達後,攻破函谷關,進駐在鴻門(今陝西臨潼東北),准備襲擊劉邦。

劉邦知道勢力懸殊,採納了張良的建議,結交了項羽的叔父項伯,希望從中給予調解,以作緩兵之計,並且親自到鴻門和項羽見面。

宴會上,項羽的謀士范增讓項庄舞劍,意圖刺殺劉邦。項伯已被收買,於是連忙拔劍起舞,用自己掩護住劉邦。而劉邦的部將樊噲帶劍執盾闖入,這才讓劉邦得以脫險。

這次宴會史稱鴻門宴。

(1)鴻門宴成語典故擴展閱讀

歷史背景:公元前206年,劉邦率領義軍攻入函谷關,進入關中地區。秦王子嬰向劉邦投降。劉邦入關後,與秦民約法三章,並派人駐守函谷關,以防項羽進關。當時項羽剛剛於巨鹿之戰取得勝利,並殲滅了秦軍的主力,正向關中進發。劉邦兵力雖不及項羽,但劉邦先破咸陽,並派人駐關阻項羽。

項羽勃然大怒,派英布擊函谷關,項羽入咸陽後,到達戲西,而劉邦則在霸上駐軍。劉邦的左司馬曹無傷派人在項羽面前說,劉邦打算在關中稱王,項羽聽後更加憤怒,下令次日一早讓兵士飽餐一頓,擊敗劉邦的軍隊。

一場惡戰在即。張良從項羽的族叔——項伯口中得知此事後告知劉邦,劉邦吃驚不已,讓張良請項伯入營,劉邦兩手恭恭敬敬地給項伯捧上一杯酒,討好項伯,並約為親家,劉邦的感情拉攏,說服了項伯,項伯答應為之在項羽面前說情,並讓劉邦次日前來項羽道歉。

鴻門宴上,雖不乏美酒佳餚,但卻暗藏殺機,項羽的亞父范增,一直主張殺掉劉邦,在酒宴上,一再示意項羽殺了劉邦,但項羽卻猶豫不決,默然不應。

范增召項庄舞劍為酒宴助興,趁機殺掉劉邦,項伯為保護劉邦,也拔劍起舞,掩護劉邦,在危急關頭,劉邦部下樊噲帶劍擁盾闖入軍門,怒目直視項羽,項羽見此人氣度不凡,問來者為何人,當得知為劉邦的參乘時,即命賜酒。

樊噲立而飲之,又賜之生豬腿,又問能再飲酒嗎,樊噲說,臣死且不避,一杯酒還有什麼值得推辭的。樊噲還乘機說了一通劉邦的好話,項羽無言以對,劉邦乘機借口一走了之。《鴻門宴》一文就是這一事件的實錄。

《鴻門宴》是《史記·項羽本紀》中一個相對獨立的片斷,它是項羽和劉邦在滅秦之後長達五年的斗爭的開端。雖是開端,卻在某種程度上預示了這場斗爭的終結。這樣說,是因為作者通過對這次宴會全過程(包括會前斗爭和會後餘波)的描寫,生動地揭示了項羽的悲劇性格。

他自矜功伐而有"婦人之仁"。這種性格不改變,他就必然以失敗告終。而劉邦在宴會上能化險為夷,跟善於利用對方性格弱點也是分不開的。從這段史實可以看出領袖人物的性格在歷史發展重要關頭上所起的作用。

『貳』 與鴻門宴有關的成語

項庄舞劍,意在沛公
xiàng zhuāng wǔ jiàn,yì zài pèi gōng
〖解釋〗項庄席間舞劍,企圖刺殺劉邦。比喻說話和行動的真實意圖別有所指。
〖出處〗《史記·項羽本紀》:「今者項庄拔劍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示例〗在討論會上,他的一番話卻暗有所指,~。

秋毫不犯
qiū háo bù fàn
〖解釋〗秋毫:鳥獸秋天新換的絨毛,比喻極細微的東西;犯:侵犯。指軍紀嚴明,絲毫不侵犯人民的利益。
〖出處〗《史記·項羽本紀》:「吾入關,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庫,而待將軍。」《後漢書·岑彭傳》:「持軍整齊,秋毫無犯。」
〖示例〗~三吳悅,春日遙看五色光。 ★唐·李白《永王東巡歌》

勞苦功高
láo kǔ gōng gāo
〖解釋〗出了很多力,吃了很多苦,立下了很大的功勞。
〖出處〗《史記·項羽本紀》:「勞苦而功高如此。」
〖示例〗這是決戰的最後五分鍾了!這一班~的「英雄」,手顫顫地舉著「勝利之杯」,心頭還不免有些怔忡不定。 ★茅盾《子夜》十五

『叄』 「鴻門宴」中的成語及意義

  • 「鴻門宴」中的成語及意義:

  1. 四面楚歌:比喻陷入四面受敵、孤立無援的境地。

  2. 人為刀俎,我為魚肉:「人為刀俎,我為魚肉」比喻生殺大權掌握在別人手裡,自己處在被宰割的地位。

  3. 勞苦功高:出了很多力,吃了很多苦,立下了很大的功勞。

  4. 秋毫不犯:秋毫:鳥獸秋天新換的絨毛,比喻極細微的東西;犯:侵犯。指軍紀嚴明,絲毫不侵犯人民的利益。

  5. 約法三章:指事先約好或明確規定的事。

『肆』 鴻門宴的故事

【成語故事】公元前206年,項羽率大軍入關進駐鴻門,准備消滅劉邦。經項羽叔父項伯的調解,劉邦親赴鴻門去拜見項羽,項羽設宴相待。席間項羽謀士范增命項庄舞劍,伺機刺殺劉邦。項伯見勢不妙,也拔劍起舞掩護劉邦。劉邦乘機入廁,在樊噲等掩護下逃回大本營。

【出處】沛公旦日從百餘騎來見項王。至鴻門,謝曰:……西漢·司馬遷《史記·項羽本紀》

【解釋】鴻門:地名,今陝西臨潼東北。指不懷好意的宴請或加害客人的宴會。

【用法】作主語、賓語、定語;指加害客人的宴會

鴻門宴
指在公元前206年於秦朝都城咸陽郊外的鴻門(今陝西省西安市臨潼區新豐鎮鴻門堡村)舉行的一次宴會,參與者包括當時兩支抗秦軍的領袖項羽及劉邦。是次宴會在秦末農民戰爭及楚漢戰爭皆發生重要影響,被認為間接促成項羽敗亡以及劉邦成功建立漢朝。後人也常用「鴻門宴」一詞比喻不懷好意的宴會。

熱點內容
紅葉故事下載 發布:2024-12-28 12:02:02 瀏覽:943
結婚用成語 發布:2024-12-28 11:47:38 瀏覽:152
馬的成語大全成語大全 發布:2024-12-28 11:30:04 瀏覽:96
面什麼紅什麼成語 發布:2024-12-28 11:18:34 瀏覽:904
喜耕田的故事一 發布:2024-12-28 10:10:20 瀏覽:450
耒陽故事 發布:2024-12-28 10:07:14 瀏覽:381
一個老兵的故事 發布:2024-12-28 10:01:42 瀏覽:675
狼羊成語 發布:2024-12-28 09:53:02 瀏覽:438
關於形象的故事 發布:2024-12-28 09:53:00 瀏覽:601
勇有什麼成語 發布:2024-12-28 09:43:20 瀏覽: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