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嬰投江寓意
㈠ 循表夜涉及引嬰投江的意思,寓意
出自《呂氏春秋·察今》
循表夜涉:
荊人慾襲宋,使人先表澭水。澭水暴益,荊人弗知,循表而夜涉,溺死者千有餘人,軍驚而壞都舍。向其先表之時可導也,今水已變而益多矣,荊人尚猶循表而導之,此其所以敗也。
引嬰投江:
有過於江上者,見人方引嬰兒而欲投之江中,嬰兒啼。人問其故,曰:「此其父善游。」其父雖善游,其子豈遽善游哉?此任物,亦必悖矣。
循表夜涉譯文:
楚國人想要偷襲宋國,派人先在澭水作了標記,澭水暴漲,楚國人不知道,按照標記夜裡渡河,淹死者一千多人,軍隊驚叫發出的聲音好像房屋倒塌一樣。先前標記的時候可以通過,現在水已經變化而增多了,楚國人還按照標記通過,這就是他們失敗的原因。
引嬰投江譯文:
有個從江邊上走過的人,看見一個人正在拉著個嬰兒想把他投到江里去,嬰兒啼哭起來。旁人問他為什麼這么做。(他)說:「這孩子的父親很會游泳。」孩子的父親盡管很會游泳,那孩子難道就一定也很會游泳嗎?用這種方法處理事情,也必然是荒謬的。
【寓意】
處理問題要從實際出發,情況發生了變化,人們的觀念也應該隨著變化,解決問題的方法也要靈活多變。
㈡ 引嬰投江的故事
1
引嬰投江的故事
有個人從江邊經過,看見有人正拉著個孩子想要把他扔版到江里。權小孩大聲哭泣。
經過江上的人問他把孩子投進江中的原因。
他說:「這孩子的父親擅長游泳!」
即使父親擅長游泳,他的孩子難道就一定擅長游泳嗎?用這種方法處理事情,也必然是荒謬的。
2
引嬰投江的故事寓意
這個故事告訴人們:
一是:本領的獲得要靠自己的努力,而不能靠先天的遺傳。決不能強迫他人去做他做不了的事。
二是:處理事情要從實際出發,對象或事物環境不同,處理問題的方法也要隨之改變,因人而異。
三是:做事不能只憑主觀臆斷。
四是:對象」變了,解決問題的方法、手段也要隨之變化,否則將會釀成大錯。
㈢ 循表夜涉,引嬰投江的寓意
《呂氏春秋》里以刻舟求劍、循表夜涉、引嬰投江三個寓言講述了隨著時間、地點、條件的變化,人們的觀念也應該隨著變化.
刻舟求劍不用講了,
循表夜涉:荊國人想要偷襲宋國,而要到宋國必須經過水,於是他們便派人先在水上作了標記,以便「循表」而「夜涉」。但是,夜裡渡河時,卻沒能安全通過,且有千餘軍卒在這次偷渡中葬身魚腹了。
引嬰投江:有個從江邊上走過的人,看見一個人正在拉著個嬰兒想把他投到江里去,嬰兒啼哭起來。旁人問他為什麼這么做。(他)說:「這孩子的父親很會游泳。」孩子的父親盡管很會游泳,那孩子難道就一定也很會游泳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