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子湯問中的寓言故事
① 列子·湯問中有哪些故事
《列子》是戰國早期列子、列子弟子以及其後學所著,其中每篇文字各有主題,不僅蘊含哲理,而且淺顯易懂、饒有趣味,下面十個寓言故事帶你細細體會,說不定你會有新的感悟和發現。
愚公移山
【原文】北山愚公長息曰:「汝心不固,固不可徹,曾不若孀妻弱子。雖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孫,孫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孫:子子孫孫,無窮匱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列子·湯問》(節選)
【大意】北山愚公長嘆一聲,回答說:「你太頑固了,頑固得一竅不通,你簡直還不如那個寡婦和不懂事的小孩。即便我死了,還有我的兒子在呀!兒子生孫子,孫子又生兒子,孫子的兒子又有兒子,他的兒子又有孫子:子子孫孫,沒有窮盡;但是山不會再增加了,還怕挖不平它嗎?」
【寓意】比喻十分堅強的毅力和不怕困難、不怕犧牲的精神。
誇父逐日
【原文】誇父不量力,欲追日影,逐之於隅谷之際。渴欲得飲,赴飲河渭。河渭不足,將走北飲大澤。未至,道渴而死。棄其杖,屍膏肉所浸,生鄧林。鄧林彌廣數千里焉。
——《列子·湯問》
【大意】誇父不自量力,想要追上太陽的影子,一直趕到太陽落下的隅谷旁邊,他口渴極了,想得到水喝,就跑去飲黃河、渭河的水。黃河、渭河的水不夠喝,他又跑到北方去喝大湖裡的水。還沒有走到,半路上他就渴死了。他丟棄掉的手杖,為屍體的脂膏和肌肉所浸潤,生長成一片茂密的樹林,名叫鄧林。鄧林覆蓋面積方圓達幾千里。
【寓意】表現了人們征服自然的強烈願望和堅強決心。也比喻自不量力。
兩小兒辯日
【原文】孔子東游,見兩小兒辯斗。問其故,一兒曰:「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而日中時遠也。」一兒以日初出遠,而日中時近也。一兒曰:「日初出大如車蓋,及日中則如盤盂,此不為遠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兒曰:「日初出滄滄涼涼,及其日中如探湯,此不為近者熱而遠者涼乎?」孔子不能決也。兩小兒笑曰:「孰為汝多知乎?」
——《列子·湯問》
【大意】孔子到東方游歷,看見路旁有兩個小孩在爭辯,孔子問他們爭論的原因,一個小孩說:「我認為太陽剛出來的時候離人最近,到了中午離人最遠。」另一個小孩認為太陽早上離人最遠,中午離人最近。」前一個小孩說:「太陽剛出升的時候有車蓋那樣大,到了中午,卻只有盤子那樣大,這不是遠的看起來小近的看起來大嗎?」後一個小孩說:「太陽剛升起時,天氣還是涼絲絲的,中午就熱得像手伸到熱水裡,這不是近熱遠涼的道理嗎?」孔子無法判斷誰是誰非。兩個小孩笑著說:「誰說你知識淵博呢?」
【寓意】體現了兩小兒善於觀察、說話有理有據和孔子實事求是的態度。
餘音繞梁
【原文】昔韓娥東之齊,匱糧,過雍門,鬻歌假食。既去而餘音繞梁欐,三日不絕,左右以其人弗去。
——《列子·湯問》(節選)
【大意】從前韓娥東去齊國,路上糧食吃完了,經過雍門時,就靠賣唱來換取食物。她走了以後,歌聲的餘音還在棟樑上久久縈繞,三天不斷,附近的居民還以為她沒有離開。
【寓意】形容歌聲優美動聽,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也可比喻詩文意味深長。
高山流水
【原文】伯牙善鼓琴,鍾子期善聽。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鍾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鍾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鍾子期必得之。
——《列子·湯問》(節選)
【大意】伯牙擅長彈琴,鍾子期善於欣賞彈琴。伯牙彈琴,內心嚮往登臨高山。鍾子期贊嘆道:「好極了,巍巍峨峨就像泰山一樣!」伯牙又轉而心向滔滔流水,鍾子期又喝彩道:「絕妙啊!浩浩盪盪就像長江大河一樣!」凡是伯牙彈琴時心中所想的,鍾子期都能夠從琴聲中聽出來。
【寓意】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樂曲高雅精妙。
紀昌學射
【原文】紀昌者,又學射於飛衛。飛衛曰:「爾先學不瞬,而後可言射矣。」紀昌歸,偃卧其妻之機下,以目承牽挺。二年之後,雖錐末倒眥,而不瞬也。以告飛衛。飛衛曰:「未也,必學視而後可。視小如大,視微如著,而後告我。」昌以氂懸虱於牖。南面而望之。旬日之間,浸大也;三年之後,如車輪焉。以睹余物,皆丘山也。乃以燕角之弧、朔蓬之簳射之,貫虱之心,而懸不絕。以告飛衛。飛衛高蹈拊膺曰:「汝得之矣!」
——《列子·湯問》(節選)
【大意】有個人名叫紀昌,又來向飛衛學習射箭。飛衛對他說:「你先要學會盯住一個目標不眨眼睛的本領,然後才談得上學習射箭。」紀昌回到家裡,就仰面朝天躺在他妻子的織布機下,雙眼死死盯住織機的踏板。兩年以後,即使鋒利的錐尖刺到眼眶邊,他都不眨一眨眼。於是就去告訴飛衛。飛衛說:「還不行,你必須練好眼力才可以學射箭。當你能練到把極小的物體看得很大,將模糊的目標看得很顯著,那時候,你再來告訴我。」紀昌用牛尾巴毛拴住一隻虱子,吊在窗口上,天天面朝南方目不轉睛地瞪著它。十多天之間,虱子在眼中漸漸顯得大了起來;三年之後,竟顯得有車輪那麼大。再看看其它東西,都如山丘一樣。他便用燕國牛角加固的弓、楚國蓬桿製成的箭,朝虱子射去,利箭穿透虱心,而牛尾毛卻沒斷絕。於是,紀昌又跑去告訴飛衛,飛衛高興得跳將起來,拍著胸膛說:「射箭的奧妙你已經得到啦!」
【寓意】要練成一身真功夫,需要克服無數困難,付出無數心血和努力。
② 列子湯問中有什麼寓言故事
列子湯問
讀音:lie zi tang wen
後人評價:《湯問》一篇,筆鋒橫掃天下,搜羅先秦曠古奇聞,以饗博物君子版。文中權載有諸多超逸絕塵的神話傳說,極言天地之廣闊無垠,萬物之繁榮駁雜,以期突破世人囿於視聽的淺陋常識,消除種種流於表象的巨細、修短、同異分歧。
寓言故事:兩小兒辯日:文章通過兩小兒辯日使孔子不能判斷誰是誰非,說明宇宙之大,知識之廣,上下縱橫,雖智者也不能事事盡知。孔子沒有「強不知以為知」,而是本著「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的實事求是的態度,從而體現孔子謙虛謹慎的科學態度。
紀昌學射:寓言主要講述了紀昌在名師飛衛的指導下,經過堅持不懈的努力,終於成為射箭高手的故事承蜩猶掇
歧路亡羊:大道以多歧亡羊,學者以多方喪生。
杞人憂天:杞國有人憂天地崩墜;身亡所寄;廢寢食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