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寓意謎語 » 隱含典故的

隱含典故的

發布時間: 2022-11-25 09:41:38

㈠ 含有典故詞語

含典故的詞語很多,例如:1、【出人頭地】:宋朝歐陽修讀了蘇軾送給內他的文章,非常佩服,寫容信給梅堯臣:「老夫當避路,放他的的出一頭地也。」(見歐陽修《與梅聖俞書》)意思是說我應當讓他高出我一頭。後用「出人頭地」表示高人一等。2、【刮目相看】:刮目:擦亮眼睛,指去掉舊的看法。《三國志吳志呂蒙傳》注引《江表傳》:「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意思是離別三天,就應該用新的眼光看待。指別人已有進步,不能再用舊眼光去看他。3、【滅此朝食】:朝食:早飯。出於《左傳成公二年》。春秋時,齊晉交戰,兩軍剛接戰時,齊頃公說:「余姑滅此而朝食。」意思是讓我先把敵人消滅掉再吃早飯吧。形容急於消滅敵人的心情。

㈡ 有哪些用典故的詩句

1、《錦瑟》——唐代李商隱

庄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

譯文:莊周其實知道自己只是嚮往那自由自在的蝴蝶,望帝那美好的心靈和作為可以感動杜鵑。

典故是:莊周夢見自己身化為蝶,栩栩然而飛,渾忘自家是「莊周」其人了,後來夢醒,自家仍然是莊周,不知蝴蝶已經何往。

望帝是傳說中周朝末年蜀地的君主,禪位退隱,不幸國亡身死,死後魂化為鳥,暮春啼苦,至於口中流血,其聲哀怨凄悲,動人心腑,名為杜鵑。

2、《行路難·其一》——唐代李白

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

譯文:象呂尚垂釣溪,閑待東山再起,伊尹乘舟夢日,受聘在商湯身邊。

典故是:姜太公呂尚曾在渭水的磻溪上釣魚,得遇周文王,助周滅商。伊尹曾夢見自己乘船從日月旁邊經過,後被商湯聘請,助商滅夏。

3、《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唐代劉禹錫

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

譯文:懷念故去舊友徒然吟誦聞笛小賦,久謫歸來感到已非舊時光景。

典故是:「聞笛賦」,指西晉向秀的《思舊賦》。三國曹魏末年,向秀的朋友嵇康 、呂安因不滿司馬氏篡權而被殺害。後來,向秀經過嵇康、呂安的舊居,聽到鄰人吹笛,勾起了對故人的懷念。

「爛柯人」,指晉人王質。相傳晉人王質上山砍柴,看見兩個童子下棋,就停下觀看。等棋局終了,手中的斧把已經朽爛。回到村裡,才知道已過了一百年,同代人都已經亡故。

4、《江城子·密州出獵》——宋代蘇軾

持節雲中,何日遣馮唐?

譯文:帶著傳達聖旨的符節到雲中,什麼時候派遣人拿著符節去邊地雲中,像漢文帝派遣馮唐?

典故是:持節雲中,指漢文帝與馮唐的故事。雲中太守魏尚治軍有方,匈奴一旦入侵,必所殺甚眾,後因報功時多報了六顆首級,魏尚被文帝貶官,漢文帝派遣馮唐「持節」赦免他的罪過,使其重任雲中郡太守。

5、《野望》——唐代王績

相顧無相識,長歌懷採薇。

譯文:大家相對無言彼此互不相識,我長嘯高歌真想隱居在山岡。

典故是:相傳周武王滅商後 ,伯夷、叔齊不願做周的臣子,在首陽山上採薇而食,最後餓死。古時「採薇」代指隱居生活。

㈢ 關河夢斷何處塵暗舊貂裘。一句隱含的典故人物是指誰

陸游出生第二年,北宋便為金人所滅。陸游輕壯年時期一心嚮往中原,收復失地。四十八歲那年他曾經到西北前線南鄭(今陝西漢中),在川陝宣撫使王炎公署里參與軍事活動。這是諸葛亮當年北伐收復河山一貫主戰的人物,主和苟安,所以他的理想和願望只能變成滿腔憂憤,時常在在詩詞中表露出來。這首詞便是晚年退居山陰以後抒寫上述情懷的名篇。
------------------------------------------------------------------
一起兩句,從今天追憶當年,無限感憤。「匹馬戍梁州」,即指南鄭從軍生活。「萬里覓封侯」,暗用班超事。兩句寫出當年意氣之外。「關河夢斷何處「,從當年落到今天。「關河」「何處」關合上文「萬里」「梁州」。當年想立功封侯,今天只落得一場夢幻,而且自己也象當年蘇秦一樣,功業一無所成,而「黑貂之裘敝」,落魄潦倒。這上片四句,兩句過去,兩句今天,大開大合,感慨無端。
-------------------------------------------------------------------
「胡未滅,鬢先秋,淚空流。」換頭處,三個三字句,形式排比,意思貫珠。「胡未滅」聯繫上片,「萬里覓封侯」,就是為了消滅敵人,但是「胡未滅」自己卻已老了,雙鬢都凋零了。秋天木葉黃落,預示著一年將盡,此處引申為年老衰殘。本來應該壯歲從戎,氣吞胡虜,現在敵勢依然,而自己卻老了,這一句聯繫上片的三四兩句。「淚空流」,白白流淚,無補於時。三個字承上兩句,無限悲痛。「此生誰料,心在天山,身老滄州。」結語更加深沉。「心在天山」雖用薛仁貴三箭定天山的典故,重點仍在繳應上片「萬里」「梁州」,天山在西北,出兵西北,北定中原,自己念念不忘。但是此身卻終老江湖,對國事無能為力。過去從政的人,以歸隱滄州為晚年從容樂境,陸游從「胡未滅」著筆,卻始終「心在天山」,而「身老滄州」和「心」的矛盾無法解決,始終在這種主觀想建功立業,客觀卻是終老家園的矛盾中度日。誰願意過這樣矛盾的日月?這個結語自然喚出「畫外之音」。當時的人都能明白,後世了解這段歷史的人也都明白。這是朝廷屈辱投降政策的罪惡。不直接說出,用問話,更能發人深思。

這首詞在結構上不同於一般。一般上下片各佔一半,上片過去,下片今天。這首詞上半片兩句過去,兩句今天。下半片句句今天,而又關合過去。不能用普通的對分法來分。在用語上強烈對比,開合動宕,正好體現作者情緒的激越。詞里大量用典,但融合得使你不覺其為典,如「萬里封侯」「塵暗貂裘」「心在天山」「滄州」,這些你不知是用典,也能理解詞意;知道是用典,領會就分外親切。這是在語言上值得玩味的地方。

㈣ 關於典故的成語有哪些

1、負荊請罪
【拼音】: fù jīng qǐng zuì
【解釋】: 負:背著;荊:荊條。背著荊條向對方請罪。表示向人認錯賠罪。
【出處】: 《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廉頗聞之,肉袒負荊,因賓客至藺相如門謝罪。」
【舉例造句】: 我今特來尋賢弟,負荊請罪。
【典故】: 戰國時期,趙國有兩位重臣藺相如與廉頗,因藺相如多次立功,趙王封他為相國,廉頗不服氣,認為自己的武功蓋過他的嘴,藺相如為了社稷,對廉頗多次避讓。廉頗得知他的良苦用心後慚愧不已,便背負荊條向藺相如請罪。
2、望梅止渴
【拼音】: wàng méi zhǐ kě
【解釋】: 原意是梅子酸,人想吃梅子就會流涎,因而止渴。後比喻願望無法實現,用空想安慰自己。
【出處】: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假譎》:「魏武行役失汲道,軍皆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饒子,甘酸可以解渴。』士卒聞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
【舉例造句】: 鸞拆書看了,雖然不曾定個來期,也當畫餅充飢,望梅止渴。
【典故】: 東漢末年,曹操帶兵攻打張綉,行軍途中沒有水,帶的水也早已喝完,士兵們渴得要命,紛紛停下乘涼,派出去找水的人也沒發現水源,曹操急中生智,傳令下去說前邊有一梅林,時下正是產梅子的季節可以用梅子解渴,士氣大振而快速前進。
3、破釜沉舟
【拼音】: pò fǔ chén zhōu
【解釋】: 比喻下決心不顧一切地干到底。
【出處】: 《史記·項羽本紀》:「項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燒廬舍,持三日糧,以示士卒必死,無一還心。」
【舉例造句】: 只要我們有破釜沉舟的決心,就能克服學習上的各種困難。
【典故】: 秦朝末年,秦王派大將章邯帶20萬大軍進攻諸侯國趙國,趙王派人向楚王求援,楚王讓宋義掛帥,項羽輔佐率軍救援,宋義故意拖延時機,項羽殺了宋義並率軍渡過漳水去援趙,他們把鍋砸了,把船沉入江底,作生死決戰,終於擊敗秦軍。
4、卧薪嘗膽
【拼音】: wò xīn cháng dǎn
【解釋】: 薪:柴草。睡覺睡在柴草上,吃飯睡覺都嘗一嘗苦膽。形容人刻苦自勵,發奮圖強。
【出處】: 《史記·越王勾踐世家》:「越王勾路反國,乃苦身焦思,置膽於坐,坐卧即仰膽,飲食亦嘗膽也。」
【舉例造句】: 中國足球要想沖出亞洲,必須卧薪嘗膽,刻苦訓練。
【典故】: 春秋時期,吳王夫差打敗並俘虜了越王勾踐。勾踐給夫差餵了三年的馬,受盡折磨,回國後立志報仇復國,請范蠡幫助訓練軍隊,任用有賢能的人,自己親自參加勞動並堅持睡在柴草上,每次飯前均要嘗嘗一個苦膽,後來終於滅掉吳國。
5、四面楚歌
【拼音】: sì miàn chǔ gē
【解釋】: 比喻陷入四面受敵、孤立無援的境地。
【出處】: 《史記·項羽本紀》:「項王軍壁垓下,兵少食盡,漢軍及諸侯兵圍之數重。夜聞漢軍四面皆楚歌,項王乃大驚,曰:『漢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
【舉例造句】: 在這四面楚歌里,憑你怎樣伶牙俐齒,也只得服從了。
【典故】: 楚漢相爭時期,項羽攻佔秦都以後,燒殺擄掠,人民怨聲載道。漢王劉邦趁機出擊想衣錦還鄉的項羽,讓大軍把項羽圍在垓下,並設下「四面楚歌」之計,項羽以為漢軍已經攻佔楚地,以為天要滅他,只好邊飲酒邊唱歌,悲壯自刎身亡。

熱點內容
紅葉故事下載 發布:2024-12-28 12:02:02 瀏覽:943
結婚用成語 發布:2024-12-28 11:47:38 瀏覽:152
馬的成語大全成語大全 發布:2024-12-28 11:30:04 瀏覽:96
面什麼紅什麼成語 發布:2024-12-28 11:18:34 瀏覽:904
喜耕田的故事一 發布:2024-12-28 10:10:20 瀏覽:450
耒陽故事 發布:2024-12-28 10:07:14 瀏覽:381
一個老兵的故事 發布:2024-12-28 10:01:42 瀏覽:675
狼羊成語 發布:2024-12-28 09:53:02 瀏覽:438
關於形象的故事 發布:2024-12-28 09:53:00 瀏覽:601
勇有什麼成語 發布:2024-12-28 09:43:20 瀏覽: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