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俗的寓意
發布時間: 2022-11-25 03:19:30
㈠ 中國的傳統節日及風俗寓意
你好!
中國的傳統節日及風俗寓意:
除夕
習俗:農歷十二月三十。回除夕人們往往通宵不眠,叫做答「守歲」。
寓意:含有「舊歲到此而除,明日另換新歲」的意思,即「除舊布新」。
端午節
習俗:農歷五月初五。端午節是中國漢族人民紀念屈原的傳統節日,節日里吃粽子、賽龍舟、掛菖蒲、蒿草、艾葉等。
寓意:描寫端午節的詩句有:《端午》【唐】文秀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中秋節
習俗及寓意:農歷八月十五。中秋祭月,在我國是一種十分古老的習俗。賞月的風俗來源於祭月,嚴肅的祭祀變成輕松的歡娛。「民間拜月」則成為人們渴望團聚、康樂和幸福,以月寄情。
㈡ 春節有哪些習俗,各有什麼寓意
春節習俗有:
1、貼年紅,即是貼春聯、門神、年畫、福字、橫批、窗花等的統稱,因這些是過年時貼的紅色喜慶元素,所以統稱為「貼年紅」。貼年紅是中華傳統過年習俗,它反映了人民大眾的風俗和信仰,增添喜慶的節日氣氛,並寄予著人們對新年新生活的美好期盼。
5、送窮鬼:農歷正月初六又稱馬日,在這一天要送窮,是漢族民間一種很有特色的歲時風俗。在中國各地還有自己的送窮辦法,各不相同。但寓意基本相同,都是在於送走窮鬼。反映了古代人民普遍希望辭舊迎新,送走舊日貧窮困苦,迎接新一年的美好生活的傳統心理。
漢代東方朔《歲占》收錄的古俗認為,正月初一日為雞日,初二日為狗日,初三日為豬日,初四日為羊日,初五日為牛日,初六日為馬日,初七日為人日。中國民間傳說這是因為女媧創造萬物生靈的時候,先造的六畜,後造的人,因此初一到初六都是六畜之日。
熱點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