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寓意謎語 » 一寓言二則

一寓言二則

發布時間: 2022-11-22 23:57:41

寓言二則的故事有哪些

寓言二則

  • 小蜜蜂與油菜花

    一隻小蜜蜂看到一株油菜花正在流淚。

    小蜜蜂便前去問專道:「美麗的油菜花,你為屬什麼悲傷呢?」

    油菜花回答道:「明天我的生命就將凋謝,我的美麗就將消失,我怎能不悲傷呢?」

    小蜜蜂問道:「你是否已孕育了種子呢?」

    油菜花回答道:「我內心正膨脹著很多種子。」

    小蜜蜂說道:「美麗的油菜花,那麼你不僅不必悲傷嘆氣,而且你應該慶幸自己——只要你擁有美麗的種子,不久的將來,你還可以開出絢麗的花,你的美麗還將再現。」

    只要你永遠擁有美麗的種子,你就可以開出成功之花,擁有美麗的未來。

    山羊與斑豹

    一隻山羊初次見到一隻美麗的斑豹時,它對斑豹身上漂亮的斑紋極為喜愛,羨慕不已。於是,山羊便興高采烈地走到斑豹面前,禁不住喜悅之情去撫摸斑豹身上美妙的斑紋。

    斑豹卻對送上門來的獵物毫不留情,它兇殘而又津津有味地吞食了這只可憐的山羊。

    這只山羊臨死時悲嘆道:「我真愚蠢,我原以為凡是美麗的東西都是善良可愛的,結果卻因愛美之心葬送了自己寶貴的生命。」

    有些美麗的東西也是致命的陷阱。

❷ 寓言二則畫蛇添足和掩耳盜鈴說一遍

古代楚國有個人祭過祖宗以後,把一壺酒賞給來幫忙祭祀的門客一壺酒。門客們互相商量說:「大家一起喝這壺酒不足夠,一個人喝它還有剩餘。要求大家在地上畫蛇,先畫好的人喝這壺酒。」
一個人最先完成了,拿起酒壺准備飲酒,卻左手拿著酒壺,右手畫蛇,說:「我能夠為它畫腳。」他還沒有(把腳)完成,另一個人的蛇畫好了,搶過他的酒壺,說:「蛇本來就沒有腳,你怎麼能給它畫腳呢?」話剛說完,就把那壺酒喝完了。
那個給蛇畫腳的人,最終失掉了那壺酒。
揭示道理
1:做事不可多此一舉了,否則有時還會失去一些東西,得不償失,弄巧成拙。
2:無論做什麼事情都要尊重客觀事實,實事求是。
3:這篇寓言告訴人們,凡做一件事情,必須有具體的要求和明確的目標,要以清醒堅定的意志,追求之,完成之,不要被勝利沖昏頭腦。被勝利沖昏頭腦的人,往往為盲目樂觀所蔽,而招致失敗。

范氏逃亡的時候,有個人趁機偷了一口鍾,想要背著它逃跑。但是,這口鍾太大了,不好背,他就打算用錘子砸碎以後再背。誰知,剛砸了一下,那口鍾就「咣」地發出了很大的響聲。他生怕別人聽到鍾聲,來把鍾奪走了,就急忙把自己的兩只耳朵緊緊捂住繼續敲。害怕別人聽到鍾的聲音,這是可以理解的;但捂住自己的耳朵就以為別人也聽不到了,這就太荒謬了。
寓意
鍾的響聲是客觀存在的,不管你掩不掩耳朵,它總是要響的。凡是要客觀存在的東西,都不依人的主觀意志為轉移。有的人對不喜歡的客觀存在,採取不承認的態度,以為如此,客觀就不存在了,這和「掩耳盜鈴」一樣,都是極端的主觀唯心主義——唯我論的表現。

❸ 六年級下冊 寓言二則 預習內容

譯文:
楚國有一個賣盾和賣矛的人。他誇耀自己的盾,說:「我的盾堅固無比,任何鋒利的東西都穿不透它。」又誇耀自己的矛,說:「我的矛非常鋒利,什麼堅固的東西都能刺穿。」有人說:「如果用你的矛,去刺你的盾,結果會怎麼樣呢?」那人張口結舌,一句話也答不上來。
注釋:
1、矛:古代的一種兵器,在長柄的一端裝有槍頭。
2、盾:盾牌,古代作戰時遮擋刀劍用。
3、鬻:賣
4、譽:誇耀
5、曰:說
6、吾:我的
7、陷:這里是穿透的意思 , 後面的就有刺的意思..
8、或:有人
9、以:用
10、子:您,對人的尊稱
11、何如:怎麼樣
12、應:回答
13、利:鋒利,銳利。
14、其:那個這里指賣矛和盾的那個人
15、弗:不能。
中心思想:
《矛與盾》說的是一個人同時誇耀自己所賣的矛和盾,因自相抵觸而不能自圓其說,告誡人們說話、辦事要實事求是,不要言過其實,自相矛盾。 《矛與盾》的寓意是說話辦事要說實話,辦實事,不要違背了事物的客觀規律,自己先說服不了自己;也比喻自己說話做事前後矛盾或抵觸。 出自《韓非子·難一》。

作者介紹
韓非子(約公元前280—前233)即韓非。我國戰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是當時著名思想家荀卿的學生。韓非繼承和發展了荀子的法家思想,吸取了他之前的法家學說,成為法家的集大成者。秦始皇十四年(公元前233年),因受李斯的讒害,被殺於秦。他的著作後人稱作《韓非子》,現存55篇。他反對以血統為中心的等級制度,提倡「貴族」「民萌」(氓)平等;反對「用人唯親」,提倡「用人唯賢」;反對儒家的「禮治」,提倡「法治」;同時還提出「術」(君主駕馭臣民的手段)和「勢」(君主的權力)來和「法」相輔相成。
矛與盾的道理就是:什麽事都不能誇大其詞.使人感到漏洞百出

矛與盾的介紹
古代兵器。在古典小說和傳統評話中,常說武藝高強的人是「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這十八般武藝是指使用「十八般兵器」的功夫和技能。據《五雜俎》和《堅集》兩書所載,「十八般兵器」為弓、弩、槍、刀、劍、矛、盾、斧、鉞、戟、黃、鐧、撾、殳(頭如「幾」狀)、叉、耙頭、錦繩套索、白打(拳術)例如——《自相矛盾》中提到的矛,是古代一種兵器,在長柄的一端裝有槍頭。盾,盾牌,也是古代的一種兵器,是古代作戰時遮擋兵箭用的。

熱點內容
紅葉故事下載 發布:2024-12-28 12:02:02 瀏覽:943
結婚用成語 發布:2024-12-28 11:47:38 瀏覽:152
馬的成語大全成語大全 發布:2024-12-28 11:30:04 瀏覽:96
面什麼紅什麼成語 發布:2024-12-28 11:18:34 瀏覽:904
喜耕田的故事一 發布:2024-12-28 10:10:20 瀏覽:450
耒陽故事 發布:2024-12-28 10:07:14 瀏覽:381
一個老兵的故事 發布:2024-12-28 10:01:42 瀏覽:675
狼羊成語 發布:2024-12-28 09:53:02 瀏覽:438
關於形象的故事 發布:2024-12-28 09:53:00 瀏覽:601
勇有什麼成語 發布:2024-12-28 09:43:20 瀏覽: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