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寓意謎語 » 六子爭頭的寓意

六子爭頭的寓意

發布時間: 2022-11-22 16:28:24

1. 民間年畫的故事字數100字

年畫是中國畫的一種,始於古代的「門神話」,中國民間藝術之一,亦是常見的民間工藝品之一。清光緒年間,正式稱為年畫,是中國特有的一種繪畫體裁,也是中國農村老百姓喜聞樂見的藝術形式。大都用於新年時張貼,裝飾環境,含有祝福新年吉祥喜慶之意,故名。

年畫是中國古代一種寓意吉祥的形象。在漫長的歲月里,隨著年節風俗的演變而衍生形成的一種中國民間特殊的象徵性裝飾藝術,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人類遠古時期的自然崇拜觀念和神靈信仰觀念。

年畫起源於漢代,發展於唐宋,盛行於明清。其名稱有一個不斷演變的過程,在宋代曾被稱為「紙畫」,明代則稱為「畫貼」,清代稱作「畫片」、「畫張」、「衛畫」等,直到清道光29年(1849年),李光庭的《鄉言解頤》一書中始見「年畫」一詞。

《春牛圖》


過去,農村無歷書,年畫作坊入冬先印《春牛圖》,圖中畫一芒神,為一童子模樣者,手持一短鞭,象徵春臨,童子依一卧牛身旁,手托一「春」字。圖上印有一年二十四節氣月日表及《流郎詩》、《地畝經》等,供農人耕作時按圖上節氣行事。


從宋代劉克庄詩「今年台歷無人寄,且看樹翁壁上圖」句,則知《春牛圖》遠在宋代已流行民間。《春牛圖》又名《芒神春牛圖》,《清嘉錄》中記載:蘇州新年「城中圓妙觀尤為遊人所爭集。賣畫張者聚市於三清殿,鄉下爭買《芒神春牛圖》」。


《春牛圖》有很多種類,不同地方的年畫構圖不同,但主題一樣。


《九九消寒圖》


《九九消寒圖》是民間年畫中的歷畫之一種,也是早期出現的年畫形式之一。現存較早的一幅是明代弘治元年(1488)陝西刻印的《九九消寒之圖》。此圖中畫一蒜頭形寶瓶,上插一枝折梅花,共81片花瓣。梅瓶四周畫了從一九到九九由冷轉暖的不同節氣和人們耕種聚飲的各種風俗活動。


明尤侗所著《帝京景物略》記載:「日冬至,畫素梅一枝,為瓣八十有一,日染一瓣,瓣盡而九九出,則春深矣。」由此可知明代《九九消寒圖》多畫梅花。


清代年畫中「消寒圖」的形式較多,其中有一種娃娃題材的,圖中畫一兒童拿香譜,譜上印有九個雙鉤楷字、每字九筆,如「香保送茶來廳前待客」、「庭前垂柳珍重待春風」,也有作「雁南飛柳芽茂便是春」等美句者。


各地《九九消寒圖》的圖案都不同,武強的《九九消寒圖》圖案為著名的「六子爭頭」,是武強年畫代表作。而山東濰縣刻印的《九九消寒圖》上印一年之節氣與月建等字,下刻八卦之文排成九組,每組九條。

每組下系一詩,詩中有寓意貧富不均之怨,如「四九地鋪遍地平,朔風冽冽起新晴;朱提公子休嫌冷,中有樵夫赤足行」。

熱點內容
紅葉故事下載 發布:2024-12-28 12:02:02 瀏覽:943
結婚用成語 發布:2024-12-28 11:47:38 瀏覽:152
馬的成語大全成語大全 發布:2024-12-28 11:30:04 瀏覽:96
面什麼紅什麼成語 發布:2024-12-28 11:18:34 瀏覽:904
喜耕田的故事一 發布:2024-12-28 10:10:20 瀏覽:450
耒陽故事 發布:2024-12-28 10:07:14 瀏覽:381
一個老兵的故事 發布:2024-12-28 10:01:42 瀏覽:675
狼羊成語 發布:2024-12-28 09:53:02 瀏覽:438
關於形象的故事 發布:2024-12-28 09:53:00 瀏覽:601
勇有什麼成語 發布:2024-12-28 09:43:20 瀏覽: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