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寓意謎語 » 柳州寓言

柳州寓言

發布時間: 2022-11-21 03:55:56

⑴ 誰知道柳宗元的寓言性質的文章有哪些,越多越好

柳宗元的寓言內容豐富、寓意深遠,具有強烈的政治性和高度的哲理性。整整十年的貶官生活,使他對現實的黑暗和人民的疾苦有了充分地了解。長期的政治迫害,比較貧困的生活,世態的炎涼,固然有損於他的身體,卻使他的思想得到很大的發展。他對社會現實生活作了概括、分析和提煉,據此進行構思、塑造了大量典型的寓言形象。從其現有的寓言內容來看大致可分為三類:

〈一〉諷刺現實,針砭時弊。柳宗元的寓言以犀利的筆鋒,通過生動有趣的故事,全面勾勒出了當時社會中的群醜形象。《三戒》是作者貶官後寫的一組著名的寓言。第一篇寫臨江之麋依仗主人的寵愛而得意忘形,終至被「外犬」吃掉。第二篇寫虛有其表的黔之驢,被聰明機智的老虎識破了外強中乾的本質而喪命。第三篇寫永某氏之鼠在舊房主的縱容下橫行肆虐,最後自取滅亡,積屍如丘。作者借麋、驢、鼠三種動物辛辣地諷刺了當時的反動官僚及其爪牙。其創作意圖如《三戒》的小序:「吾恆惡世之人,不知推己之本,而乘物以逞,或依勢以干非其類,出技以怒強,竊時以肆暴,然卒迨於禍。有客談麋、驢、鼠三種物,似其事,作《三戒》。」可見,他的寓言都是干預時世的。《臨江之糜》這則寓言,柳宗元顯然是借動物以言人事,拿糜去影射那些狐假虎威、恃寵驕橫的奴才,並辛辣地譏諷了他們:如果還繼續那樣幹下去的話,早晚會落個被「吃掉」的下場。在《黔之驢》這則寓言中,柳宗元通過細致入微的心理活動和神態的刻畫描寫,把小老虎描寫成有思想、有感情、有智謀的機智勇敢的形象,同愚笨的大驢子相映襯。通過驢的幾次表演,老虎終於認識了驢子外強中乾的本質。從而點明主題:虛有其表的無德無能之輩,終究是要敗露,落得個粉身碎骨的下場。而《永某氏之鼠》這則寓言,很明顯是借鼠喻人,以老鼠影射了那些仗勢凌人、貪饞暴虐的逞時做惡的人物。說明那些為害社會、終不悔悟的人,即使僥幸一時,但時間長了必然要遭到「永某氏之鼠」的可恥下場。同時也要看到,古來亂臣賊子總是依附著昏君而存在,所以,這里也對「永某氏」和那些「姑息養奸」者進行了無情的鞭撻和諷刺。在《憎王孫文》中作者通過描寫猿與王孫兩種獸類善惡不相容的特點來隱喻當時的政治斗爭,贊美了柳宗元曾經參加過的王叔文集團,揭露和鞭撻了宦官、藩鎮等頑固舊勢力,並且對姑息養奸的皇帝提出了責問。《羆說》是一篇含義深刻的寓言。故事雖然簡單,卻極具吸引力。環環緊扣地描寫了一個只會吹竹管引野獸而沒有真實本領的獵人的可悲下場。藉此辛辣地諷刺那種靠「吹」來欺世惑眾的人。尤其結尾一句「今夫不善內而恃外者,未有不為羆之食也」發人深省。在當今的市場經濟社會,這一觀點仍然具有積極的借鑒意義。

〈二〉表達自己的志趣和高尚情操。柳宗元是中唐時期傑出的思想家和政治家。他自幼博覽群書,思想比較活躍,對忠臣義士懷有欣賞崇拜和歌頌贊美之情。他在《吊萇弘文》中借對萇弘的贊美,表達了自己對李唐王朝的耿耿忠心。為了振興唐朝國勢、維護統一,他參與了永貞革新運動。永貞革新失敗後,貶謫永州,他雖不能參與朝政,但依然以筆為武器,「勤勤勉勉,以中正信義為志,以堯、舜、孔子之道,利安元為務。」從而達到他「報國恩」、「益國事」的目的。無論身處何種境地,心理想的仍然是國家和生民。所以,他的作品中常有為了堅持理想與人格操守而「雖死不憾」的表白。如《牛賦》中,通過牛的「日耕百畝」「利滿天下,皮角見用」的描寫,贊美了它的殷勤勞作,造福於人的自我犧牲精神,表達了自己要作有益於人民的「牛」,這也是對那些熱心於改革事業的朋友的謳歌。《瓶賦》里描寫瓶盛清水是:「清白可鑒,終不媚私。利澤廣大,孰能去之?」用以象徵個人廉潔奉公無私無怨的品質和勇於獻身的決心。《愚溪對》則採用與神話的形式,寫出了個人雖遭貶謫處於逆境之中仍堅強不屈的性格:「何喪何得,進不為盈,退不為抑。荒涼昏漠,卒不自克。」這是他遭受挫折後處在冷漠孤寂中的自我慰藉和解說,反映出他開闊豁達的思想,不因被貶而改變自己的人格理想,也不放棄他所推崇和決心弘揚的「大中之道」,而是始終堅持高標獨立的操守,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的堅韌意志與高貴品質,也是他積極入世精神的曲折體現。

〈三〉抒發自己的政治主張。柳宗元的寓言除了諷刺一類,還有一類是書寫自己的所聞所感所思,採用正面說理的形式,發表自己的政治見解。其中《種樹郭橐駝傳》最為突出。《種樹郭橐駝傳》是一篇類似寓言的人物傳記。文中描寫的郭橐駝是一位種樹的行家,他種的樹木長的快,壽命長,產果早,結實多,因此譽滿長安。文章寫郭橐駝的種樹之道是「能順木之天,以致其性」,詳細地介紹了他的經驗;其他種樹者則反其道而行之,結果樹木倍受摧殘。文章接著將種樹之道「移之官理」,通過郭橐駝之口揭露當時官吏政令苛煩,處處擾亂百姓、侵害百姓生機的現象;又從正面指出官吏治民也應象郭橐駝種樹一樣,必須順應百姓的要求,使百姓安居樂業。反映出他改革弊政的願望。作者直接說明了寓意:「吾問養樹,得養人術。傳其事以為官戒。」宋人黃唐評注柳文時也將它與《莊子》的《庖丁解牛》列為同一性質的作品。目的不在於刻畫種樹人的純朴、睿智和事業的成功,而是基於統治者無休止擾民害民的現實,告誡他們要遵循事物的發展規律,要與民休息不要竭澤而漁。

三 、 柳宗元寓言的藝術特色

柳宗元的寓言構思精巧,故事完整,情節曲折,內容豐富,含義深刻,風格峭拔矯健、嚴峻沉鬱,同時有又一種優美高潔的情致。語言特色是多用短句,語言精密含蓄、字凝句煉,刻畫人物生動傳神,筆鋒犀利,簡潔明快。每篇寓言都有其特有的風格,總體上有以下特點:

〈一〉形象典型,主題鮮明。柳宗元的寓言深深的根植於唐代現實生活的土壤,塑造了眾多成功的具有典型意義的寓言形象:陰險的宦官(《罵屍蟲文中》的「屍蟲」)、跋扈的潘鎮(《宥蝮蛇文》中的蝮蛇)、無能的官僚、糊塗的皇帝(《牛賦》,《鞭賈》)等,都在柳宗元的寓言中得到表現,柳宗元從暴露和批判現實角度出發,選擇人物、事件,對人物進行具體的描寫,因而他的寓言不論篇幅長短,也無論是寫人還是寫物,都有著精確的描繪,使作品形象更鮮明,主題更突出。在《臨江之麋》中,作者寫狗想吃小鹿的讒相,開始用「群犬垂涎,揚尾皆來」以刻畫那種囂張的、毫無顧忌的神情,顯得活靈活現。經過主人的恐嚇和教示,狗在表面上變得十分馴順,居然違心地與小鹿周旋「俯仰」起來,緊接著作者寫道:「然時啖其舌」。同樣是一副讒相,然而這已是因害怕主人而強行抑制、不能公然流露的讒相,是在情不自禁的情況下偷偷地表現出來的。這種寫作方法就是通常所說的「摩形傳神」,即通過人或擬人化的動植物的語言、行動等寫出他們的心理狀態。由於作者生動地描摹了狗的前後不同的神態,同時也就刻畫了它內心的變化過程。對於小鹿,只用了「抵觸偃撲,蓋狎」,「走欲與為戲」等幾筆描摹,便表現出它是何等地得意忘形。總體來說,柳宗元的寓言不僅具有散文簡潔流暢的特點,還吸收了傳奇的細膩曲折、描繪精確的特點。通過精確細膩的描繪,塑造了鮮明的寓言形象,進行深刻的揭露和諷刺,這是柳宗元寓言與先秦寓言的不同之處。

〈二〉形式自由,體裁多樣。柳宗元的寓言,雖以散文居多,可在散文中,他廣泛運用了各種不同的文學體裁,其中有「對」,如《設魚者對智伯》;有「說」,如《羆說》;有「志」,如《永州鐵爐步志》;有「傳」,如《種樹郭橐駝傳》其實是一篇類似寓言的傳記,;有「問答」,如《起廢答》;有「戒」,如《三戒》;有「賦」,如《愈膏肓疾賦》。除了散文外還有詩體寓言,如《籠鷹詞》;騷體寓言,如《憎王孫文》,前面部分用散體寫的序言與後面的正文相互照應,互為補充,又相對獨立相映成趣,共同構成了一個和諧的整體。這類作品,富於抒情意味和浪漫氣息。寓言式的雜文《蝜蝂傳》,前半篇是用通常記傳文學的筆法寫成的寓言,語言形象生動;後半篇議論,語言辛辣,筆調犀利,猶如一把匕首直刺貪官污吏。這些作品除具有寓言文學的基本要素外,還具有楚辭漢賦的特點,敘寫中常帶有一定的程度的鋪陳。而且文辭清麗,音韻優美,既有條不紊地敘寫了有關故事,又適當抒發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總之,柳宗元的寓言打破先秦寓言單一的形式和體裁,創造性地運用了不拘一格的形式,豐富和發展了寓言的文學體裁。

〈三〉諷刺辛辣,幽默傳神。強烈的諷刺作用是寓言的重要功能,柳宗元的寓言尤其如此。如《憎王孫文》中對於王孫兇殘本質的刻畫,《黔之驢》中對於外強中乾的驢的描寫,《永某氏之鼠》中對於老鼠的可惡可恨、肆無忌憚的神態勾勒,都給予有力的諷刺,從而激起人們對諷刺對象的憎惡和極大地反感,達到了必要的藝術效果。同時,柳宗元的寓言還具有一定的幽默情節,如《蝜蝂傳》中對於貪婪官僚死不回頭的嘲諷用「其名,人也,而智則如小蟲因也」,諷刺得既尖銳又幽默。對於蝜蝂的失足跌倒而又本性不改的負重和爬高癖已致死不回頭的描寫,令人發笑而又回味無窮。

〈四〉濃郁的文學色彩。柳宗元的寓言不單以故事情節取勝,更重要的是運用多種修辭手法通過精彩的描繪,刻畫出鮮明的人物、動物的形象。如老虎、驢、老鼠、 蝜蝂,《羆說》中的獵人,《鞭賈》中的鞭賈和闊少等,無不窮形盡相。柳宗元寓言的短小精悍完全取決於他語言的簡練峻潔。對於惡勢力的諷刺和揭露感情強烈、態度嚴峻,筆鋒犀利、簡潔明快。如《三戒》中的三則寓言都是用擬人的手法寫成,描寫細膩用語精練,對於動物的心理、神態的刻畫尤覺生動傳神。《永某氏之鼠》中運用鋪敘與描摹相結合的手法,盡情渲染就老鼠的可惡可恨:既用「累累」兼行、「竊嚙鬥暴」直接描摹老鼠橫行無忌的神態,又通過器物、飲食全被毀壞糟蹋和人「不可以寢」等情狀加以烘托,使讀者如聞其聲、如見其形。這種基於生活真實的誇張刻畫,真可謂入木三分了。《黔之驢》中寫老虎對驢的認識過程只用了「見之」、「窺之」、「視之」三個詞語,就准確的把老虎從遠處粗看、藏在林中偷看、仔細觀察研究三個階段對驢的逐步認識和不同態度淋漓盡致地了表現出來。而在《種樹郭橐駝傳》中作者又採用對比與借題發揮密切結合的寫法,借郭橐駝的種樹經驗以論述治民的道理,其中又用了大量的描繪。作者除了寫出郭橐駝的外形以及他的技能、聲譽之外,著重寫郭橐駝用亦庄亦諧的話語批評了他的同行,用諷刺而沉痛的口吻抨擊官吏擾民害民,在胸有成竹地揭露了昏官庸吏後卻又明知故問

熱點內容
紅葉故事下載 發布:2024-12-28 12:02:02 瀏覽:943
結婚用成語 發布:2024-12-28 11:47:38 瀏覽:152
馬的成語大全成語大全 發布:2024-12-28 11:30:04 瀏覽:96
面什麼紅什麼成語 發布:2024-12-28 11:18:34 瀏覽:904
喜耕田的故事一 發布:2024-12-28 10:10:20 瀏覽:450
耒陽故事 發布:2024-12-28 10:07:14 瀏覽:381
一個老兵的故事 發布:2024-12-28 10:01:42 瀏覽:675
狼羊成語 發布:2024-12-28 09:53:02 瀏覽:438
關於形象的故事 發布:2024-12-28 09:53:00 瀏覽:601
勇有什麼成語 發布:2024-12-28 09:43:20 瀏覽: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