歇後語型
『壹』 所有歇後語
財神爺翻臉——不認帳
【指不承認自己所說或所做的。】
財神爺叫門——好事臨頭
【指即將發生令人高興的事。】
財神爺著爛衫——人不可貌相
【指考察或評價一個人,不能單單憑外貌來判斷其優劣。】
裁縫搬家——依(衣)依(衣)不舍
【比喻因感情深厚而留戀,捨不得。】
裁縫比手藝——真(針)本事
【形容人有真才實學。】
裁縫的尺子——量人不量己
【比喻只是一味地要求別人,而看不到自己的缺點。】
裁縫做嫁衣——為人作嫁
【指為別人辛苦忙碌。】
『貳』 歇後語有哪些
阿斗的江山——白送
阿斗式的人物——沒能耐
阿二吹笙——濫竽充數
阿二當郎中——沒人敢請
阿二滿街串——吊兒郎當
阿哥吃面——瞎抓
阿婆留鬍子——反常
阿慶嫂倒茶——滴水不漏;點滴不漏
挨鞭子不挨棍子——吃軟不吃硬
挨打的狗去咬雞——拿別人出氣
挨打的烏龜——縮脖子啦
挨刀的鴨子——亂竄
挨了巴掌賠不是——奴顏媚骨
挨了棒的狗——氣急敗壞
挨了打的鴨子——亂竄
挨了刀的肥豬——不怕開水燙
挨了刀的皮球——癟了
挨了霜的狗尾巴草——蔫了
挨著火爐吃海椒(辣椒〕——里外發燒
矮梯子上高房——搭不上言(檐)
矮子穿高跟鞋——高也有限
矮子打狼——光喊不上
矮子放風箏——節節高;節節上升
矮子放屁——低聲下氣
矮子觀光——隨聲附和
矮子過河——安(淹)心
矮子看戲——聽聲
矮子裡面拔將軍——將就材料;短中取長
矮子爬樓梯——巴不得(迫切盼望)
矮子爬坡——步步高升;步步登高
矮子婆娘——見識低
矮子騎大馬——上下兩難;上下為難
矮子想登天——不知天高地厚;妄想;痴心妄想
矮子坐高凳——夠不著;上下夠不著;上下為難
愛打官司逞英雄——窮斗氣
庵堂里的木魚——任人敲打
鵪鶉要吃樹上果——夠不著;盡想好事;想得倒美
岸上看人溺水——見死不救
岸上撈月——白費功夫;白費勁
按別人的腳碼買鞋——生搬硬套
按綵球的乞丐——高興得發傻
按方抓葯——照辦
按雞頭啄米——白費心機
按牛頭喝水——辦不到;沒法辦
按下葫蘆起了瓢——顧了這頭丟那頭;此起彼落
案板頂門——管得寬
案板上的擀麵杖——光棍一條
案板上的肉——任人宰割;隨人宰割
案板上的魚——挨刀的貨
暗地裡盯梢——偷偷摸摸
暗地裡耍拳——瞎打一陣
暗室里穿針——難過
暗中使絆子——蔫兒壞
熬盡了燈油——燒心(芯)
鏊子上烙冰——化湯了
鏊子上烙餅——翻來翻去
八百吊錢掉井裡——難摸哪一弔
八百年前立的旗桿——老光棍
八百銅錢穿一串——不成調(吊)
八寶飯上撒胡椒——又添一味
八輩子的老陳帳——說不清
八寸腳穿七寸鞋——別扭
八斗的小垂缸——裝不下一石
八哥啄柿子——揀軟的欺
八個老漢劃拳——三令五申(伸)
八個錢的膏葯——沾上了
八個錢買碗餛飩——沒有面
八個歪脖坐一桌——誰也不正眼看誰
八股文的格式——千篇一律
八卦爐里睡覺——熱氣騰騰
八卦陣里騎馬——闖不出路子;出路難找
八級工學技術——精益求精
八級師傅學手藝——長到老,學到老
八角掉進糞坑裡——香臭不分;香臭難分
八斤半的鱉吞了大秤砣——狠心王八
八斤半的老鱉吞了個秤砣——狠心的王八
八斤半的王八中狀元——規矩(龜舉)不小
八十個人抬轎子——好威風
八十老漢害個搖頭病——不由人願;由不得人
八十老人吹燈——喘不上氣;上氣不接下氣
八十老翁練琵琶——老生常談(彈)
八十老翁學打拳——越練越結實
八十老翁學手藝——老來發奮
八十歲的老絕戶頭——後繼無人
八十歲刮鬍子——不服老
八十歲老翁挑擔子——心有餘而力不足
八十歲留鬍子——老主意
八十歲沒兒女——老來孤單
八十歲生兒子——代代落後
八十歲跳舞——老天真
八十歲玩猴子——老把戲
八十歲學吹笛——盡是老調;老調子
八十歲學摔打——拚老命
八十歲演員扮孩子——返老還童
八十歲站櫃台——老在行
八五炮打兔子——得不償失
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八仙聚會——神聊
八仙桌缺只腿——擱不平
八仙桌上放燈盞——明擺著
八仙桌子——有稜有角
八賢王進宮——好難請
八月的苦瓜——心裡紅
八月的蓮藕——又鮮又嫩
八月的石榴——滿腦袋的點子
八月的柿子——越老越紅;老來紅
八月桂花開——到處飄香
八月里的黃瓜棚——空架子
八月十五吃年飯——還早哩
八月十五吃元宵——與眾不同
八月十五吃粽子——不是時候
八月十五的月餅——人人歡喜;個個喜愛;上下有
八月十五的月亮——年年都一樣;正大光明
八月十五過端陽——晚了;遲了
八月十五看龍燈——晚了大半年
八月十五生孩子——趕巧了
八月十五送月餅——趕在節上
八月十五雲遮月——掃興
八月十五蒸年糕——趁早(棗)
八月十五種花生——瞎指揮
八隻腳的螃蟹——橫行霸道
八字不見一撇——沒眉目;差得遠;差遠了
巴掌長瘡——毒手
巴掌穿鞋——行不通;走不通
巴掌上攤煎餅——巧手;好手
扒了皮的癩蛤蟆——活著討厭,死的還嚇人
扒了牆的廟——慌了神
芭蕉插在古樹上——粗枝大葉
芭蕉開花——一條心;緊相連
芭蕉葉上壘鳥窩——好景不長
疤瘌眼長瘡——壞到一塊了
拔草引蛇——自討苦吃;自找苦吃
拔蔥種海椒——一茬比一茬辣
拔節的高梁——節節高;節節上升
拔浪鼓——兩面光
拔了的鬧鍾——專做提醒人的事
拔了蘿卜——窟窿在
拔了蘿卜栽上蔥——一茬比一茬辣
拔了毛的鳳凰——不如雞
拔了毛的鴿子——飛不了
拔了塞子不消水——死心眼
拔苗助長——急於求成
跋腳驢子追兔子——趕不上;攆不上
跋腳馬上戰場——有死無活
跋子拔蘿卜——歪扯
跋子踩高蹺——早晚有他的好看
跋子打圍——坐著喊;坐地吶喊
跋子趕馬——望塵莫及
跋子上台——立場不穩
把鼻涕往臉上抹——自找難看
把肥料澆到莠草上——勞而無功;有勞無功
把臉裝進褲擋里——見不得人
把人趕到牆根下——走投無路
把娃娃當猴耍——愚弄人
把妖猜當成菩薩——善惡不分
靶場上的老黃忠——百發百中
霸王別姬——奈何不得;無可奈何
白脖老鴰——開口是禍
白脖子屎殼郎——有特色;與眾不同
白布進染缸——洗不清;洗不凈
白布做棉襖——反正都是理(里)
白菜幫子——中看不中吃;好看不好吃
白菜地里耍鐮刀——散了心
白菜燴豆腐——誰也不沾誰的光
白菜葉子炒大蔥——親(青)上加親(青)
白骨精扮新娘——妖里妖氣
白骨精打跟頭——鬼把戲
白骨精化美女——人面鬼心
白骨精說人話——妖言惑眾
白骨精送飯——有野心;沒安好心
白骨精演說——妖言惑眾
白骨精遇上了孫悟空——原形畢露
白鶴站在雞群里——突出
白虎進門——大難臨頭;災禍臨頭
白開水畫畫——輕(清)描淡寫
白蠟桿結桂花——根子不正
白蠟桿子翻場——獨挑
白蠟做的心——見不得日頭見不得火
白臉奸臣出場——惡相;惡模樣
白臉狼戴草帽——變不了人
白臉狼戴眼鏡——冒充好人;充好人
白了尾巴尖的狐狸——老奸巨猾
白貓鑽灶坑——自己給自己抹黑
白毛烏鴉——與眾不同
白娘子鬥法海——精打光
白娘子水漫金山——大動干戈
白娘子遇許仙——千里姻緣一線牽
白日見鬼——玄乎;心裡有病
白日做夢——胡思亂想
白水鍋里揭奶皮——辦不到;沒法辦
白水下石膏——成不了豆腐
白水煮白菜——淡而無味
白水做飯——無米之炊
白素貞不舍許仙——恩愛難分
白糖包砒霜——毒在裡面
白糖嘴巴刀子心——口蜜腹劍
白天打燈籠——白搭
白天盼月亮——甭想;莫想;休想
白天照電簡——多此一舉
白天捉鬼——沒影兒的事
白鐵斧頭——兩面光
白仙鶴長了個禿尾巴——美中不足
白紙上畫黑道——抹不掉;明擺著;清清楚楚;一清二楚
白紙寫黑字——黑白分明;明擺著;清清楚楚,一清二楚
白紙做的燈籠——一點就亮
百尺竿頭掛剪刀——高才(裁)
百川歸海——大勢所趨
百貨大樓賣西裝——一套一套的
百貨店裡賣鞋襪——各有尺碼
百斤擔子加鐵砣——重任在肩;肩負重任
百斤面蒸壽桃——廢物點心
百斤重擔能上肩,一兩筆桿提不動——大老粗
百里草原一人家——孤孤單單
百里奚認妻——位高不忘舊情
百里奚飼牛拜相——人不可貌相
百靈戲牡丹——鳥語花香
百米賽跑——分秒必爭;爭分奪秒;急起直追;奮起直追
百年松樹,五月芭蕉——粗枝大葉
百日不下雨——久情(晴)
百歲公公吹火——老氣
百萬雄師下江南——興師動眾
百丈高竿掛紅燈——紅到頂了
柏木椽子——寧折不彎
柏油燙豬頭——連根拔
敗家子回頭——金不換
敗將收殘兵——重整旗鼓
拜把子兄弟開繭店——結黨營私(絲)
拜年的嘴巴——盡說好話
拜旨走進呂祖廟——走錯門了;找錯了門
扳不倒騎兔子——不穩當;不穩
扳不倒坐到燒餅上——面上人
扳倒碓窩嚇婆婆——潑婦
扳倒葫蘆灑了油——一不做,二不休
扳著爐子烤頭發——了(燎)不得
扳著指頭算帳——有數
班房裡的衙役——聽差的
斑鳩抱窩——懸蛋
斑馬的腦袋——頭頭是道
斑鴆打架——賣弄風流
搬菩薩洗澡——越弄越糟;白費神;空勞神
搬起石磙砸碾盤——實(石)打實(石)
搬石頭打天——自不量力;不自量;辦不到;夠不著
板凳倒立——四腳朝天
板凳上放雞蛋——好險;冒險;危險;靠不住;不可靠
板凳上擱蒺藜——坐不穩;坐不住
板凳上睡覺——難翻身;翻不了身
板凳上玩麻將——扒拉不開;打不開場面
板凳上鑽窟窿——有板眼;有板有眼
板斧劈柴——一面砍
板門上貼門神——一個向東,一個向西
板上的泥鰍——無地容身;無處藏身
板上釘釘子——實實在在;沒跑;跑不了;變不了;沒法變
板上敲釘子——穩扎穩打
半邊羊頭——獨角
半邊豬頭——獨眼
半道上撿個喇叭——有吹的了
半吊子的一半——二百五
半個銅錢——不成方圓
半截磚頭——甩了
半斤對八兩——不相上下;彼此彼此;一碼事;彼此一樣;誰也不吃虧
半斤放在四兩上——翹得高
半空的雲彩——變化多端
半空中打把式——栽個大跟頭
半空中的火把——高明
半空中的氣球——上不著天,下不著地;懸著哩
半空中放爆竹——想(響)得高
半空中蓋房子——沒處落腳;落不得腳
半空中趕牲口——露馬腳
半空中掛蒺藜——諷(風)刺
半空中掛剪刀——高才(裁)
半空中騎馬——騰雲駕霧
半空中數指頭——算得高
半拉瓜子——不算個人(仁)
半籃子喜鵲——唧唧喳喳
半路開小差——有始無終
半路上的新聞——道聽途說
半路上丟算盤——失算了
半路上留客——口上熱鬧;嘴上熱情
半路上殺出個程咬金——出了岔;措手不及;突如其來
半瓶子醋——亂晃盪
半山崖的觀音——老實(石)人
半山腰倒惡水(滑水〕——下流
半天雲里踩鋼絲——提心吊膽
半天雲里出亮星——吉星高照
半天雲里吹嗩吶——想(響)得高
半天雲里的雨——成不了氣候;不成氣候
半天雲里吊口袋——裝瘋(風)
半天雲里翻帳簿——算得高
半天雲里看廝殺——袖手旁觀
半天雲里拉家常——空談
半天雲里飄氣球——高高在上;沒著落
半天雲里騎仙鶴——遠走高飛
半天雲里做衣服——高才(裁)
半天雲中拍巴掌——高手
半夜吃黃瓜——摸不著頭尾
半夜吃燒雞——思思想想(撕撕響響)
半夜彈琴——暗中作樂
半夜雞叫——不曉;亂了時辰
半夜叫大姑娘的門——來者不善
半夜裡的被窩——正在熱乎勁上
半夜裡的寡婦——難過
半夜裡和面——瞎鼓搗
半夜裡掄大斧——瞎侃(砍)一通
半夜裡捉迷藏——瞎摸;摸不著
半夜聊天——瞎說
半夜起來穿衣服——為時過早
半夜敲門心不驚——問心無愧
半夜下雨——下落不明;不知下落
半夜做惡夢——虛驚一場;一場虛驚
半夜做夢啃豬蹄——盡想好事;想得倒美
半夜做夢娶新娘——盡想好事;想得倒美
扮秦檜的沒卸裝——誰沒見過那二花臉
扮豬吃老虎——大智若愚
絆倒趴在糞池邊——離死(屎)不遠
膀子一甩——不幹了
蚌里藏珍珠——好的在裡面
棒槌吹火——一竅不通
棒槌打缸——四分五裂
棒槌當針——粗細不分
棒槌改蠟燭——粗心
棒槌進城——成精作怪
棒槌里插針——粗中有細
棒槌敲竹筒——空想(響)
棒槌上天——總有一天落地
棒打鴨子——刮刮(呱呱)叫
棒打鴛鴦——難分開;兩分離
棒子里做蛋糕——不是正經材料
棒子麵煮葫蘆——糊糊塗塗;糊里糊塗
棒子麵煮雞子兒——糊塗蛋
包辦的婚姻——身不由己;不由自主
包單布洗臉——大方
包公的尚方寶劍——先斬後奏
包公的鍘刀——不認人
包公斷案——認理不認人
包公放糧——為窮人著想
包公殺親侄——先治其內,後治其外
包公審案子——鐵面無私;六親不認
包公鍘皇親——法不容人
包腳布上飛機——一步(布)登天
包腳布上生蟣子——好角(腳)色(虱)
包腳布做鞭子——文(聞)不能文(聞),武(舞)不能武(舞)
包腳布做夾扣子——又臭又硬;臭硬
包腳布做圍脖——臭一圈兒
包元宵的做烙餅——多面手
包子吃到豆沙邊——嘗到甜頭
包子咧嘴——美出餡了
包子熟了不揭鍋——窩氣
包子張嘴——露餡
苞谷棒子生蟲——專(鑽)心
苞谷麵糊——沒多大油水;油水不大
雹子砸了棉花棵——光桿司令
寶囊里取物——手到擒來
寶塔頂上的寶葫蘆——尖上拔尖
飽帶干糧晴帶傘——有備無患
保險櫃掛大鎖——萬無一失
保險櫃里安雷管——暗藏殺機
報國寺里賣駱駝——沒有那個事(寺)
報時的雄雞——不用催
報紙上的社論——句句講真理
六月間喝冰水--寒心
半天雲里雨——成不了氣候
雨後送傘--不領你的情
半天雲里的雨——成不了氣候
二八月的天氣——一冷一熱;(忽冷忽熱)
八月的天氣- 一會兒晴,一會兒雨
半天雲里的雨——成不了氣候
半天雲里吊口袋——裝瘋(風).
二八月的天氣--一冷一熱;忽冷忽熱
二八的衣服---形形色色
二八的莊稼--青黃不接
八月的天氣--一會晴,一會雨
中午太陽現一現,又有三天不見面--還要下雨。
孔明借箭的天氣--萬事俱備,只欠東風
大陰天吃涼粉--不看天氣
八月的天氣 一會兒晴,一會兒陰
草原上的天氣 變化多端
二八月的天氣 忽冷忽熱;冷熱無常
中秋的天氣 不冷不熱
八仙過海 各顯神通;能行風的行風,能下雨的下雨
打響雷不下雨 一場虛驚;虛驚
光打雷不下雨 虛張聲勢
老天爺不下雨,當家的不說理 奈何不得;無可奈何
晴天盼下雨 沒指望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 奈何不得;無可奈何;管不著;不由人願
天要下雨鳥要飛 各隨其便
下雨不撐傘 淋(輪)著啦
下雨不戴帽子 輪(淋)到頭上
下雨灑街,刮風掃地 多此一舉
下雨天背棉絮 越背越重
下雨天出太陽 假情(晴);陰不陰來陽不陽
下雨天打麥子 收不了場;難收場
下雨天澆地 多此一舉
下雨天潑街 假積極
下雨天往屋裡跑 輪(淋)不到你
下雨天走路 拖泥帶水
下雨往屋裡跑 淋(輪)不到
阿拉伯數字8字分家——零比零
阿公吃黃連——苦也(爺)
阿斗當皇帝——軟弱無能案板底下放風第——飛不起來
庵廟里的尼姑——沒福(夫)
矮子騎大馬——上下兩難
矮子坐高登——上下兩難
矮子坐高凳——夠不著
矮子上樓梯——步步高升
按著葫蘆挖籽——挖一個少一個 壞
按著腦袋往火炕里鑽——憋氣窩火
阿拉伯數字8字分家——零比零
阿公吃黃連——苦也(爺) 按
阿斗當皇帝——軟弱無能
阿斗的江山——白送
庵廟里的尼姑——沒福(夫)
矮子騎大馬——上下兩難
矮子坐高登——上下兩難
矮子坐高凳——夠不著
矮子放屁——低聲下氣
矮子上樓梯——步步高升
按著葫蘆挖籽——挖一個少一個
按著腦袋往火炕里鑽——憋氣窩火
按老方子吃葯——還是老一套
挨鞭子不挨棍子——吃軟不吃硬
暗地裡耍拳——瞎打一陣
暗室里穿針——難過
安祿山起兵——反了
案板上砍骨頭——乾乾脆脆
岸邊的青蛙——一觸即跳
挨了棒的狗——氣急敗壞
『叄』 俗語,歇後語
歇後語是廣大人民群眾在生活實踐中創造出來的口頭語。一般由兩部分組成,前半部分是形象的比喻,像謎語里的謎面,後半部分是對前半部分的解釋、說明,像謎底。歇後語具有鮮明的民族色彩,濃郁的生活氣息,幽默風趣耐人尋味。歇後語有喻義型、諧音型等形式。
芝麻開花—節節高 十五個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丈二的和尚—摸不著頭腦 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鉤 小蔥拌豆腐—一清(青)二白
外甥打燈籠—照舊(舅) 孔夫子搬家—盡是輸(書)
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 早開的紅梅—一枝獨秀
砌牆的磚頭—後來居上 韓信點兵—多多益善
周瑜打黃蓋—一個願打一個願挨 開封府的包公—鐵面無私
騎驢看唱本——走著瞧 禿子頭上的虱子——明擺著
啞巴吃餃子——心中有數 孫悟空大鬧天空——慌了神
張飛穿針——粗中有細 張飛使計謀——粗中有細
十字路口貼廣告——眾所周知 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水中撈月——一場空 麻袋片上綉花——基礎太差
一、二、五——丟三落四 冰糖煮黃連——同甘共苦
過河拆橋——不留後路 孔明彈琴退仲達——臨危不亂
孫悟空的金箍棒——能大能小 徐庶進曹營——一言不發
關公面前耍大刀——自不量力 班門弄斧——找錯了地方
關公射黃忠——手下留情 關公赴會——單刀直入
矮子騎大馬——上下兩難 諸葛亮借箭——有借無還
劉備借荊州——有借無還 劉備的江山——哭出來的
劉備摔孩子——收買人心 三顧茅廬——好難請
張飛穿針——大眼瞪小眼 張飛抓耗子——大眼瞪小眼
蔣干盜書——上了大當 曹操吃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曹操下江南——來得凶,敗得慘 唐僧西天取經——多災多難
十二生肖歇後語
老鼠出洞門——東張西望 九牛爬坡——個個使勁
老虎戴佛珠——假充善人 兔子的眼睛——紅人
龍王爺跳海——回老家 蛇吞大象——胃口不小
馬尾做弦——不值一談 羊圈裡捉羊——不用跑
猴子進了花果山——吃喝不愁 雞蛋里挑骨頭——硬找麻煩
狗咬烏龜——找不到頭 豬血煮豆腐——黑白不分
『肆』 給我個歇後語
水仙不開花-裝蒜
『伍』 經常用的歇後語有哪些
瞎子點燈 白費臘
盲人剝蒜 瞎扯皮
老虎打架 勸不得
茅房的石頭 又臭又硬
丈二的和回尚 摸不著答頭腦
秋後的螞蚱 蹦達不了幾天
頭頂長瘡,腳底流濃 壞透氣了
盲人上大街 目中無人
張飛吃豆芽 小菜一碟
野貓跳到鋼琴上 亂彈琴
狗臉上長毛 翻臉不認人
進屋跳窗戶 門路不對
二三四五六七八九 缺一(衣)少十(食)
歪嘴和尚 念不了好經
秀才遇到兵 有理說不清
正骨大夫 拿捏人
半夜和面 瞎鼓搗
買了便宜柴,燒了夾生飯 想佔便宜反吃虧
屎殼郎戴面具 臭不要臉
吃棒子麵大呵欠 開黃腔
『陸』 歇後語有哪些種類
1、氣象農時
潮汕地區農業發達,但人多地少,以精耕細作和高產著名。長期以來農業生產手段是手工耕作,預測氣象、掌握節氣事關重大,對於出門商旅、漁航以及手工百業,也都關系密切。因此,不少方言、諺語、民謠與氣象、節時、物候有關,以之指導農事。(以下搜集俗語、民謠中下劃線詞語為方言土語,括弧內為普通話語詞)
正月落早種,二月種地豆(花生),三月禾苗長,四月茄花開。五月桃子熟,六月掘番葛(地瓜),七月摘龍眼,八月剝麻皮,九月魚菜齊,十月新米炊,十一月柑皮紅,十二月梅花開。——《農事十二月歌》
天頂無雲,地下無船,窮人餓死,富人著瘟。(註:此民謠指大旱之象)
早雨晏(晚)晴,晏雨留夜。
六月初一有響雷,一雷鎮九台(台風);六月初一無響雷,當年禍就來(指要刮台風)。
正月北風和,三四北風旱,五六北風禍,七八北風毒過蛇。
夏天日落斬(砍)擔柴,冬天日落洗雙腳。
早出日頭無好天。
夏至響雷,割稻披蓑。
夜昏(黃昏)起雲半夜開,半夜起雲雨就來。
星照濕地,雨落唔離(下不停)。
四月初八無雨,果子多過石部(石頭)。
東風吹過夜,大水浸樓棚。
正月寒死牛,二月寒死馬,三月寒死老歷假(久病老人)。
霜降雨,毒過葯,一畝去一石。
2、鄉土風情
一些俗語反映出潮汕的風光物產,當時繁榮的城鄉景觀、特殊的市井風情,語氣中流露出潮人的鄉土感情。
潮陽人縣(人多),海陽(潮安)銀縣、揭陽米縣。
到潮無到橋(湘子橋),白白走一場。
十五夜看燈——出出唔平樣(不一樣)。
橋頭仙(閑人)——日日有。(潮州湘子橋上天天有閑散之人。諷刺無所事事者)
上世有修,正出世在潮州。
潮州腐乳餅,汕頭媽宮粽球。
愛穿待嫁,愛食待生。(婦女出嫁時穿新衣,生育時吃好東西,喻盼好事)
以宗教活動入諺,並不限於宗教本身,而是以之引申、借喻日常生活之事理、體現出多神崇拜的宗教活動在民間影響之廣:
太陽公生做戲——唱乞(給)天聽。
師公(道士)遇著鬼——無法。
食無三日菜脯,就想上西天。
食齋補唔到(不夠)積惡。
三山國王霖田宮——正宗。
3、世態人情
這方面的俗語、民謠,內容十分豐富。既勾畫出社會百態,也有生活經驗;既有願望追求,也有嘲諷調侃;既有贊美青春與愛情,也有各種人世憂傷、快樂;既有懲惡揚善,弘揚民族傳統美德,也有小農意識、市民意識或扭曲了的心態。但都是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和思想感情以及社會中復雜的人際關系的反映。
豬生豬惜(疼),狗生狗惜。(喻同類相親)
膠己(自己)拍(打)父,叫人行孝。
六月大菜——假有心。
十二碗丸食存一粒——假客氣。
一人主張,不如眾人參詳(商量)。
雙頭做齋賺無食。
貓書讀一肚,唔識貓娘(母貓)共貓牯(公貓)。(喻讀死書)
世態人情在民歌民謠中得到更為立體的表現。如這首《唪嗄》,表現了普通百姓的生活圖景:
唪嗄、唪嗄,阿兄去買茶。吩咐娘仔著經布,吩咐細妹著紡紗。狗囝著知飼。鹹菜哩著鹵(腌)到夠,唔到買魚囝蝦囝來相添。
4、人物掌故
人物掌故的出處,包括當地民間傳說、歷史掌故和傳統的小說戲曲,前者更具地方色彩,後者由於融入地方方言,押韻上口,使傳統文化更易為大眾所接受而起了傳播作用。
(1)地方掌故
老北(識)字掠無爬蜞(蟛蜞)。(清初禁海,不識字者不為布告所阻,敢下海營生。喻有知識不如文盲)
韓文公教示——知小理(羞恥)。(典出韓愈治潮,興文教化)
一板拍死江西王。(此為明代潮陽人肖端蒙除暴故事)
牛脾孬過丁盛發。(丁盛發為潮州名醫,脾氣大)
(2)小說戲曲
武松個阿兄——武大。(潮語「武大」有擴大事態或大講排場之意)
紅面關爺——激著住(就)行。(重義少思,易於動怒)
陳三五娘相娶走,放掉(丟棄)益春在半山。(喻過河拆橋)
火燒草料場——事出有煙(因)。
潮汕民歌中有首《百屏花燈歌》,是首敘說戲曲故事的歌謠,歌中四句一韻,一口氣說了100個故事。此外還有以十二月歌形式,巧妙地把戲曲故事同十二個月串起來,一嘆一詠。這些歌謠上口可記,流傳廣泛,使戲曲故事和戲曲人物膾炙人口。
5、性狀事理
有的俗語並不專指什麼事物,而是用以表達事物的形狀如速度、好壞、美醜之類。這些俗語在日常生活中也是慣用的,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社會發展的情況和觀念的變化。如形容速度之快,謂:「猛過紙影擔竹椅。」是因為潮汕民間劇種鐵筷木偶擺出小竹椅作為象徵城、橋、床的道具,不像潮劇換布景那樣又復雜又慢,故以之喻快。又有「雅過紗燈」,是因潮汕元宵燈會有人扮的「活燈」,也有將人物繪於紗罩上的紗燈,扮演者或畫上的人物很美,故用於喻事物之標致。以日常所見或民風民俗喻事理性狀,使語言變得風趣、活潑,這類俗語如:
力(套)唔著批擔(扁擔)鼻,去到下寺。(喻方法不對,適得其反)
有心打石石成磚,無心打石石膠郎(囫圇)。
一物甲(合)一葯,虼蚤(跳蚤)無涎掠唔著(抓不到)。 天使的誘惑 回答採納率:24.5% 2008-12-06 14:44 歇後語是漢語習語一種特殊的語言形式,其濃厚的民族色彩和獨特的結構形式,是其他語言中所沒有的。就其前後兩部分聯系方式而言,大致可分為兩類:雙關式歇後語與比喻式歇後語。本文在對不同類型歇後語的結構形式進行詳細剖析的基礎上,通過典型例句說明其翻譯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