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小說二章
這是一個美國的寓言故事。 最近偶然讀到就說下大概。一隻狐狸做了一個柏油的娃娃,然後給她穿上衣服。 當一隻兔子看到了這個娃娃就跟她打了招呼,但是這個娃娃沒有理他。兔子覺得這個娃娃很失禮,冒犯了他,就用拳頭打她。但是當兔子拳腳相加時卻被粘的越來越緊。狐狸過來後想怎麼處置這個兔子。 兔子對狐狸說:「你可以弔死我,剝我的皮,淹死我,但是千萬不要把我扔到荊棘叢上。而這只想要虐待兔子的狐狸認為這樣做才可以真正讓兔子最痛苦。而當狐狸這么做時,兔子逃回了他在灌木叢里的窩。
原故事寓意,對於比你強大的壞人,你可以用計謀去獲得出路。
今多指進退兩難的境地。
下面附上英文原文:
In one tale, Br'er Fox constructs a doll out of a lump of tar and dresses it with some clothes. When Br'er Rabbit comes along, he addresses the tar "baby" amiably, but receives no response. Br'er Rabbit becomes offended by what he perceives as the Tar-Baby's lack of manners, punches it and, in doing so, becomes stuck. The more Br'er Rabbit punches and kicks the tar "baby" out of rage, the worse he gets stuck.
Now that Br'er Rabbit is stuck, Br'er Fox ponders how to dispose of him. The helpless but cunning Br'er Rabbit pleads, "Do anything you want with me --- roas' me, hang me, skin me, drown me --- but please, Br'er Fox, don't fling me in dat brier-patch," prompting the sadistic Br'er Fox to do exactly that because he gullibly believes it will inflict maximum pain on Br'er Rabbit. As rabbits are at home in thickets, however, the resourceful Br'er Rabbit escapes.
The story was originally published in Harper's Weekly by Robert Roosevelt; years later Joel Chandler Harris wrote of the Tar-Baby in his Uncle Remus stories.
② 寓言故事
1.被同伴驅逐的蝙蝠
很久以前,鳥類和走獸,因為發生一點爭執,就爆發了戰爭。並且,雙方僵持,各不相讓。
有一次,雙方交戰,鳥類戰勝了。蝙蝠突然出現在鳥類的堡壘。「各位,恭禧啊!能將那些粗暴的走獸打敗,真是英雄啊!我有翅膀又能飛,所以是鳥的夥伴!請大家多多指教!」
這時,鳥類非常需要新夥伴的加入,以增強實力。所以很歡迎蝙蝠的加入。
可使蝙蝠是個膽小鬼,等到戰爭開始,便秘不露面,躲在一旁觀戰。後來,當走獸戰勝鳥類時,走獸們高聲地唱著勝利的歌。蝙蝠卻又突然出現在走獸的營區。「各位恭禧!把鳥類打敗!實在太棒了!我是老鼠的同類,也是走獸!敬請大家多多指教!」
走獸們也很樂意的將蝙蝠納入自己的同伴群中。
於是,每當走獸們勝利,蝙蝠就加入走獸。每當鳥類們打贏,卻又成為鳥類們的夥伴。
最後戰爭結束了,走獸和鳥類言歸和好,雙方都知道了蝙蝠的行為。當蝙蝠再度出現在鳥類的世界時,鳥類很不客氣的對他說:「你不是鳥類!」
被鳥類趕出來的蝙蝠只好來到走獸的世界,走獸們則說:「你不是走獸!」
並趕走了蝙蝠。
最後,蝙蝠只能在黑夜,偷偷的飛著。
2.疑病亂投醫 ·手冊名稱:寓言故事大全
·所屬著作:中國寓言
·故事名稱:疑病亂投醫
·來源:網路
有個人偶感風寒,咳嗽不止,他覺得渾身都不舒服,就去請醫生看病。醫生看了看他那個無精打採的樣子,又摸了摸脈,說他是得了蠱(gu)病,如果不抓緊治療恐怕會丟命。這個人一聽嚇壞了,連忙拿出許多金子,求醫生一定要治好他的病。
這個醫生給他開了治蠱病的葯吃,說是這種葯可以攻擊他的腎臟和腸胃,又會炙燒他的身體和皮膚,因此,吃這種葯必須注意禁美味佳餚,否則葯物難以奏效。一個月過去了,這個人病情不見好轉,反而加重了,除了咳嗽,還有內熱外寒,百病發作。加上他一個月的禁食,營養不良,身體瘦弱疲憊,真的像一個患蠱病的人了。
無奈,他又請來另一個醫生為他治病。這個醫生檢查了他的各種症狀,診斷他患的是內熱病,於是又給他寒葯吃。這次,他又花去許多金子。
他吃過醫生給他開的寒葯,結果搞得他每天早晨嘔吐,晚上腹瀉,痛苦不堪。休談禁食美味佳餚,這次連飯都不能吃了。他心裡非常害怕,這樣下去恐怕真的保不住命了。於是,他又反過來改服熱葯,誰知這樣一來,他又出現全身浮腫,到處長癰長癤生瘡,搞得他頭暈目眩,真個渾身是病,一天到晚叫苦不迭。
他又拿出錢財,第三次請來一個醫生。這個醫生見他滿身是病,真不知從何醫起,結果是越醫病越重了。
後來,鄰居的長輩們見他形容憔悴,病症奇特雜亂,於是開導他說:「這都是庸醫害人、你胡亂吃葯的結果。其實你本沒什麼大不了的病。人的生命,本以元氣為主,再輔之以一日三餐正常的飲食。而你呢,天天吃這葯喝那葯,千百種葯毒攪亂了你的體內正常秩序,結果既損害了你的身體,又阻斷了飲食的營養供給,所以肯定會百病齊出。我看你現在的當務之急是要安定思想,首先休息好身體,再辭謝醫生,放棄葯物,恢復營養,多吃你喜愛的食物,這樣,你的元氣就會慢慢在體內恢復,身體一天天強壯起來,自然而然吃東西便覺有滋味了。一天三餐飯,便是最好的葯,你不妨照我說的去做,保證有效。」
這個人在萬般無奈的情況下,按照老人所說的去做了,僅僅只一個月,果然身上的各種病症就消除了,身體又恢復了原樣。
其實生活中往往就是這樣,越疑心自己有這病那病,就越覺得果真有病,結果亂投醫、瞎吃葯,把個沒病的身體搞得到處是病。處理問題也是一樣,如不從實際出發,僅憑想當然就去東一鎯頭西一棒子地瞎來一氣,結果問題必然會越來越嚴重,事情越辦越糟糕。
3.錢神自白 ·手冊名稱:寓言故事大全
·所屬著作:中國寓言
·故事名稱:錢神自白
·來源:網路
有一位尊神,臉色殷紅,眼睛方正,圓圓的臉上刺了一些符號,站在大道中間,熱氣沖天卻又夾著一些臭味。許多人圍在他四周叩拜,祈求得十分誠懇恭敬,也有些人站在一旁觀望嘆息,既不以為然又捨不得離開。
「這是什麼神呢?居然如此不可一世?你到底有哪些功績?」有人發出了疑問。
神聽到後,傲慢地擺開了:「說到我的功績嘛,可說是恩澤四海,無可限量。如果不是我,天下會有許多人窮苦困頓,難以生存。達官顯貴無不對我孜孜以求,得到以後目光灼灼。平民百姓個個對我恭順有加,希望我垂憐於他們。官吏沒有我就不會快樂,商人沒有我就活得沒意義,交遊沒有我就難以周旋,文章沒有我就難以顯達,氣質沒有我就難以高貴,親戚沒有我就難以親近,家庭沒有我就難以和睦,就連愛情和生命這些被人反復歌詠的主題如果失去了我,也難以持久。你說,普天之下,還有誰有我的功績大呢?」
這時,一位不服氣的年輕人站出來說話了:「可是,當初人類從洪荒中走出來時並沒有你,千百年的捕魚耕田也不見你的身影,歷史的發展也沒靠你。恰恰是你這個魔鬼出世以後,才攪得世道紛亂,人心不古,各種罪惡因你而加劇。庸人依你來判斷輕重,小人以你來決定取捨,官人因你而作姦犯科。損人利己,爾虞我詐,敲詐勒索,弄虛作假,走私販毒,巧取豪奪,行賄受賄,狂賭亂嫖,賣身求榮,草菅人命和醉生夢死等數不盡的社會弊端和人性丑惡,都離不開你的誘惑和推波助瀾。你製造爭斗,親近邪惡,敗壞人心,這些難道都是你所謂的功績嗎?你驅使天下數不盡的人,忙忙碌碌為你奔走,即使正直純朴之人也很容易受你的影響和制約,從而變得自私和可憎。你說,你功在哪裡?績在何方?」
氣度不凡的這尊神沉吟了一會說道:「血氣方剛和稚氣可愛的小子,你發表的這一通演說實在是正確極了,但這恰恰不僅是我的神通廣大之處,而且也是歷史發展的必要過程,同時也是人們自身所固有的一種本性。在今後相當長的一個歷史時期內,我仍然會大受歡迎,是不可缺少的偶像和原動力。不信,你走著瞧。」說完,這尊神仰天大笑,舉目顧盼,揮手告別。數不清的人們簇擁著這位天皇巨星般的神浩盪而去,這時,大家看到在這尊神的背後刻著一個「錢」字。
這則寓言深刻地說明了:錢的確很有神力,但弄不好也有其巨大的危害性。我們要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反對腐朽的「拜金主義」,讓錢回到「實現商品交換價值」的本位上去,發揮其應有的作用。
4.孔雀惜尾 ·手冊名稱:寓言故事大全
·所屬著作:中國寓言
·故事名稱:孔雀惜尾
·來源:網路
有一隻雄孔雀的長尾巴真是漂亮極了,金黃和翠綠的顏色互相交錯,在陽光下閃爍著艷麗的光澤,令人驚嘆大自然的造化竟有如此神奇美妙的傑作,這絕不是一般的畫家用七彩筆所能描繪得出來的。
豈止是人類羨慕雄孔雀美麗的尾羽,就連這雄孔雀自身也因這美麗而陶醉,以至進一步養成了嫉妒的惡習。它雖然已經被人類馴養很久了,但只要是見到了有少男少女們穿著顏色鮮艷的服裝在大街上行走,仍然禁不住妒火中燒,總要攆上去啄咬幾口,才肯罷休。
早先,這只雄孔雀每逢在山裡棲息的時候,總是要首先選擇好一個能掩藏尾羽的地方,然後再來安置身體的其他部位。可是有一天,天上突然下起了大雨,雄孔雀因躲避不及,而淋濕了漂亮的尾羽,這使它好痛心呀。恰在此時,手持羅網捕鳥的人又來到了面前,而這只孔雀還在珍惜顧盼自己漂亮的尾羽,不肯展翅高飛逃離現場,於是只好落入了捕鳥人撒下的羅網。
雄孔雀有著美麗的長尾羽,這本來是一件值得驕傲的事。但它卻對自己的這一優長之處珍愛得太過分了,其結果是反而招致了禍患。雄孔雀的下場警示人們:如果有誰對自己缺乏自知之明,將某個長處當包袱背起來,為其所累,這時好事就有可能變成壞事,引出本來不該發生的後果。
5.神童的不幸 ·手冊名稱:寓言故事大全
·所屬著作:中國寓言
·故事名稱:神童的不幸
·來源:網路
有個小孩叫方仲永,出生在一個農人家庭。他家裡祖祖輩輩都是種田人,沒有一個文化人。他長到5歲了,還從未見過紙墨筆硯是個什麼模樣。
可是有一天,方仲永突然哭著向家裡人要紙墨筆硯,說想寫詩。他父親感到十分驚訝,馬上從鄰居那裡借來筆墨紙硯,方仲永拿起筆便寫了4句詩,而且還給詩寫了個題目。同鄉的幾個讀書人知道了這件事,都跑到方仲永家來看,一致認為他寫得不錯。於是這件事很快傳開了,知道的人不免個個稱奇。
從此,方仲永家熱鬧起來,經常有人來家玩,有的當場出題要小仲永作詩。小仲永不論什麼題目,他都能立刻成詩,而且內容深刻雅緻,文采絢麗多姿,得到眾人贊賞。
不久,方仲永的天生奇才傳到了縣里,引起了很大震動,人們都認為他是個神童。縣里那些名流、富人,十分欣賞方仲永,連他父親的地位也隨著提高了不少。那些人對方仲永的父親另眼相看,還經常拿錢幫助他。這樣一來,方仲永的父親便認為這是件有利可圖的好事情,於是放棄了讓方仲永上學讀書的念頭,而是每天帶著方仲永輪流拜訪縣里的那些名流、富人,找機會表現方仲永的作詩天才,以博得那些人的誇贊和獎勵。
這樣一來,神童漸漸才思不濟,久而久之,由於只一味憑著一點「天才」而沒有後天的再學習,方仲永終至每況愈下。到十二三歲時,作的詩比以前大為遜色,前來與他談詩的人感到很是失望。到了二十歲時,他的才華已全部消失,跟一般人並無什麼不同,人們都遺憾地搖著頭,可惜一個天資聰穎的少年終於變成了一個平庸的人。
可見,一個人光有先天的智慧而不注重後天的學習是不行的,不注意接受新知識,到頭來只會落在別人後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