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肅上孔明的船歇後語
魯肅上了孔明船---盡糊塗事魯肅服孔明---五體投地魯肅宴請關雲長--暗藏殺機魯肅討荊州--空手而去,空手而回
㈡ 魯肅上了孔明的船歇後語及其背後故事
《草船借箭》是三國赤壁之戰里的著名一個橋段,當時東吳都督周瑜 限孔明十天造十萬支箭,機智的孔明一眼識破是一條周瑜害人之計,於是十分淡定的接受了,並且告訴周瑜只要三天便可完成。
當時極力維持兩方關系的魯肅百般勸解孔明不要接下這一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然而孔明依然胸有成竹的讓魯肅等待結果。的確,諸葛亮想要在周瑜的地盤完成這一項任務是不可能的。於是孔明請魯肅幫忙給他幾條草船,並答應魯肅帶齊見證任務是如何完成的。
三天期限已經將至,然而孔明連一支箭也沒有做出來,這讓魯肅心急如焚。一直到了最後一天,孔明派人去請來魯肅,並且讓其上船喝酒。不明真相的魯肅只好糊里糊塗的上了船。
最終,孔明趁著大霧,將從魯肅借來的十幾條草船開到曹營中,當時因為大霧,曹操 只敢對其放箭,就這樣,孔明成功的向曹操「借」了十萬支箭,完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草船借箭》這樣故事充分的體現出了孔明的膽識才智,並且在這一鬥智斗勇中,也表現出了孔明的計謀遠在周瑜之上。後人通過這個故事引申創作了許多成語趣聞以及歇後語,其中就有魯肅上了孔明的船---糊里糊塗。
㈢ 關於魯肅上了孔明船的歇後語故事
關於魯肅上了孔明船的歇後語故事
魯肅上了孔明船——糊里糊塗。
《三國演義》中是這樣說的,曹操帶領大軍南下,要攻取東吳,這個時候諸葛亮剛剛被劉備收在身邊,諸葛亮於是隻身前往東吳,勸說東吳聯合劉備共抗曹操,但是東吳很多人都想讓孫權投降曹操,於是諸葛亮舌戰群儒,極力主戰,於是孫權同意孫劉聯盟共抗曹操,並且與周瑜不謀而合採用火攻曹營,周瑜想要借口殺死孔明,要孔明幾天之內製造十萬支羽箭,如果孔明造不出就要按照軍法處理。
孔明接下任務,但是魯肅一連幾天都看不到孔明造箭的行動,於是非常的好奇,孔明向魯肅借了許多的船隻,並且在船隻上面扎滿草人,預備給自己使用,具體怎麼用孔明並不向魯肅說,到了應該交羽箭的那一天江面上下了非常大的霧,孔明邀請魯肅去取箭,於是孔明與魯肅同乘一艘小船向著曹營出發了,魯肅非常好奇,但是孔明又不說明,於是魯肅糊里糊塗的就跟隨者乘船向著曹營去了。等到了距離曹營非常近的時候,孔明讓士兵們擊鼓吶喊,曹軍見到大霧,搞不清楚狀況不敢出來應戰,於是只是用羽箭射擊,於是草人上面扎滿了羽箭,等到天亮的時候霧氣將要散去的時候,孔明讓士兵們大喊「謝謝曹丞相的羽箭」,並且快速的離開了。回去清點羽箭的數量遠遠超過了需要製造的數量,這就是著名的草船借箭。
㈣ 補全與三國有關的歇後語。 魯肅上了孔明的船——-( )
故事源於《三國演義》中的草船借箭。魯肅跟著孔明上了船,完全不知道他版用什麼方法去弄十權萬根箭,只能糊里糊塗地跟著他飲酒,看著他把船駛向魏軍...所以就產生了這條歇後語啦。
魯肅上了孔明的船——-(糊里糊塗 )
㈤ 魯肅上了孔明的船的下一句的歇後語
魯肅上了孔明的船——糊里糊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