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的諺語
① 有關於戰爭的名言警句
1、將在謀而不在勇,兵在精而不在多。
2、戰爭在你願意時開始,卻並不你樂時結束。——馬基雅弗利
3、包括懦夫在內的任何人都可以發動戰爭,但要結束戰爭卻得到勝利者的同意。——薩盧斯特
4、我們應該贊美岩石的堅定。我們應該學習岩石的堅定。我們應該對革命有著堅強的信念。在民主革命的戰爭年代應該如此,要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年代更應如此。——陶鑄
5、三軍可奪帥,匹夫不可奪志也--孔子
6、由來征戰地,不見有人還(唐·李白)
7、戰爭似乎就意味著血和鐵。——昆體良
8、戰爭用伯也用黃金。——奧維德
9、如果在扎馬我沒有被你擊敗,那我將把自己列在亞歷山大之上。——漢尼拔
10、只要有一個外國人在義大利的土地上,羅馬就決不談和。」——羅馬國家座右銘
11、我不曾學會演奏美妙的音樂,但我知道如何讓一個默默無聞的小城變得光榮與偉大。——地米斯托克利
12、戰爭不僅是一種政治行為,而且是一種真正的政治工具,是政治交往的繼續,是政治交往通過另一種手段的實現。——克勞塞維茨
13、再沒有別的任何藝術或科學,比戰爭藝術或戰爭科學更困難的了。——勞埃德
14、我們必須成為民主制度的偉大兵工廠。對我們來講,這是同戰爭本身一樣嚴重的緊急狀況。我們必須以同樣的決心,同樣的緊迫感,同樣的愛國主義和犧牲精神來致力於我們的任務,就好象我們處在戰爭中表現的那樣。——羅斯福
15、小不勝大,少不勝多,弱不勝強。——孟子
16、直到炸彈真的掉下來,人們才相信有炸彈。——懷特
17、人類一切和平合作的基礎首先是相互信任,其次才是法庭和警察一類的機構。——愛因斯坦
18、實力與計謀是戰爭的基本力量。——霍布斯
19、在戰爭中,任何拖延都是危險的。——德萊頓
20、最勉強的和平也比最正義的戰爭受人歡迎。——西塞羅
21、懦夫的母親不會哭泣。——拉丁諺語
22、現在文明國家,如果得不到本國人民真心的支持,就發動不起戰爭,和平也是空洞而渺茫的。——費爾普斯
23、在每一場戰爭之中,都有那麼一刻,運用一點策略就是決定性的並帶來優勢,正像加一滴水就可以促成溢流一般。——拿破崙
24、四十三年,望中猶記,烽火揚州路---辛棄疾(宋代)
25、和戎詔下十五年,將軍不戰空臨邊。---陸游【宋代】
26、真正的和平並不意味著沒有戰爭。——布希
27、發明詛咒是把它作為逃跑和打架之間的一種折衷。——鄧恩
28、只要有人類,就會有戰爭。-阿爾伯托?愛因基坦
29、從來沒有什麼好的戰爭和壞的和平。-本傑明?富蘭克林
30、這個時代的重大的問題不是演說和決議所能解決的,這些問題只有鐵和血才能解決。---(俾斯麥)
② 有關戰爭的成語和諺語
有關戰爭的成語和諺語:
【兵戈搶攘】:兵戈:武器,指戰爭;搶攘:紛亂。形容戰爭時期社會動盪混亂。
【兵戈擾攘】:兵戈:武器,指戰爭;擾攘:紛亂。形容戰爭時期社會秩序的動盪混亂。
【兵革互興】:兵革:兵器衣甲,比喻戰爭;興:發起,發動。互相發動戰爭,戰亂相繼發生。形容時局不安定,戰亂經常。
【兵革之禍】:兵革:兵器戰甲,引申為戰爭。指發生戰爭。
【兵荒馬亂】:荒、亂:指社會秩序不安定。形容戰爭期間社會混亂不安的景象。
【兵慌馬亂】:形容戰爭期間社會混亂不安的景象。
【兵連禍結】:兵:戰爭;連:接連;結:相聯。戰爭接連不斷,帶來了無窮的災禍。
【兵連禍深】:兵:指戰爭。戰爭連年不斷,災禍持續相結。
【兵拏禍結】:戰爭、災禍連續不斷。同「兵連禍結」。
【兵戎相見】:兵戎:武器。以武力相見。指用戰爭解決問題。
【兵猶火也,不戢自焚】:戢:停止。戰爭就象玩火,不在適當情況下及時止息,就會把自己燒掉。
【赤地千里】:赤:空。形容天災或戰爭造成大量土地荒涼的景象。
【楚河漢界】:楚(項羽)、漢(劉邦)相爭時,雙方對峙的河界。後來中國象棋盤的雙方分界處寫有「楚河漢界」。也比喻一般戰爭的前線。也作「楚界漢河」。
【楚界漢河】:楚、漢相爭中雙方控制地區之間的地界與河流。後常比喻戰爭的前線。
【春秋無義戰】:春秋時代沒有正義的戰爭。也泛指非正義戰爭。
【大動干戈】:干戈:古代的兩種武器。大規模地進行戰爭。比喻大張聲勢地行事。
【刀痕箭瘢】:刀砍箭擊的傷口治癒後留下的疤痕。形容戰爭留下的創傷。
【刀槍入庫】:沒有戰爭,不用武備;和平麻痹,解除武裝,不作戒備。
【倒載干戈】:倒:把鋒刃向里倒插著;載:陳設,放置;干戈:古代的兩種兵器,泛指武器。把武器倒著放起來,比喻沒有戰爭,天下太平。
【倒戢干戈】:把武器倒著放起來,比喻沒有戰爭,天下太平。同「倒載干戈」。
【黷武窮兵】:黷:隨便,任意;窮:竭盡。隨意使用武力,不斷發動侵略戰爭。形容極其好戰。
【伐罪弔民】:伐:討伐。吊:慰問。討伐有罪,拯救百姓。常用以作為發動戰爭的口號。
【伐罪吊人】:討伐有罪,拯救百姓。常用以作為發動戰爭的口號。「人」當作「民」,因避太宗諱改。同「伐罪弔民」。
【放牛歸馬】:把作戰用的牛馬牧放。比喻戰爭結束,不再用兵。
【非戰之罪】:不是戰爭本身的罪過。一般用來作為戰爭失敗開脫罪責之辭。
【風塵之變】:風塵:比喻戰亂。指戰爭的災亂。
【風塵之警】:指戰爭或騷亂的警報。
【烽火連年】:烽火:古時邊防報警的煙火。比喻戰火或戰爭。指戰火連年不斷。
【烽火四起】:戰爭的火焰從四面八方燃燒起來。形容邊防不安寧,四處有敵人進犯。
【鋒鏑之苦】:鋒:刀或劍的尖端;鏑:箭頭。指刀砍箭射的痛苦。形容遭受戰爭的苦難。
【甘為戎首】:甘:情願,甘願;為:做;戎:軍事,征伐;戎首:挑起戰爭的人。甘願當戰爭的主謀。
【干戈滿地】:干戈:古兵器,比喻戰爭。形容到處受到戰爭的摧殘。
【干戈滿目】:干戈:古兵器,比喻戰爭。形容到處受到戰爭的摧殘。
【干戈滿眼】:干戈:古兵器,比喻戰爭。形容到處受到戰爭的摧殘。
【構怨連兵】:構怨:結怨;連兵:交戰。因結怨而發生戰爭。
【鼓衰力竭】:鼓:戰鼓聲;衰:微弱。戰鼓聲音微弱,力量已經用盡。形容戰爭接近失敗時的慘狀。也形容文章的末尾鬆懈無力。
【鼓衰力盡】:鼓:戰鼓聲;衰:微弱。戰鼓聲音微弱,力量已經用盡。形容戰爭接近失敗時的慘狀。也形容文章的末尾鬆懈無力。
【歸馬放牛】:把作戰用的牛馬牧放。比喻戰爭結束,不再用兵。
【汗馬之功】:指戰爭中立下的功績。
【化干戈為玉帛】:干戈:指打仗;玉帛:玉器和絲織品,指和好。比喻使戰爭轉變為和平。
【禍結兵連】:結:相聯;兵:戰爭;連:接連。戰爭接連不斷,帶來了無窮的災禍。
【犄角之勢】:比喻戰爭中互相配合、夾擊敵人的態勢,或分出兵力牽制敵人。
【甲胄生蟣虱】:甲、胄:古代士兵作戰時所穿戴的鎧甲和頭盔。鎧甲和頭盔上都長滿了蟣虱。形容戰爭持續時間很長。
【減灶之計】:在戰爭中隱瞞自己軍隊的實力來麻痹敵人。
【介胄之間】:介胄:古代作戰時將士們穿戴的鎧甲和頭盔。借指在戰爭中或戰場上。
【金戈鐵甲】:比喻戰爭。也形容戰士持槍馳馬的雄姿。同「金戈鐵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