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寓意謎語 » 墨子寓言

墨子寓言

發布時間: 2022-11-14 06:01:42

1. 墨子的故事有哪些 ,。

1、墨子泣絲

墨子見人染絲,感嘆道:「用青色染絲就變成青色,用黃色染絲就變成黃色。染料變了,絲色也隨之而變;放入五種染料,絲就呈現五種顏色。所以對於染絲不可不慎重啊!」不僅染絲如此,治國處世也如同染絲一樣。人性如絲,必擇所染。

2、快馬寓人

墨子學生耕柱子,聰穎過人,但不知發奮努力,墨子總是責備他。耕柱子說:「先生,我真的沒有什麼比別人強的地方嗎?」墨子說:「我將要上太行山,乘坐快馬和牛,你打算鞭策哪一個呢?」耕柱子很自信地說:「我要鞭策快馬。」

墨子追問:「你為什麼要鞭策快馬?」耕柱子說:「快馬值得鞭策。因為它感覺靈敏,鞭打它可以使它跑得更快!」墨子的用意是啟發耕柱子,讓他努力求學,奮發上進,現已水到渠成,就對耕柱子說:「我也認為你是值得鞭策的!你應該象快馬一樣力求上進啊!」以後耕柱子發奮讀書,力求上進,再也不用老師整日督促了。

3、墨子收徒

魯國有個人,讓兒子跟墨子學本事,不承想兒子卻死在戰場上。做父親的自然要責怪墨子,墨子卻說,你讓自己的兒子來學本領,本領學會了,打仗打死了,父親卻怒氣沖沖,這就好比准備賣糧,糧食賣完了,你卻生氣了,豈不荒唐!

4、墨守成規

戰國時期,有一回,楚國要攻打宋國,魯班為楚國特地設計製造了一種雲梯,准備攻城之用。那時墨子正在齊國,得到這個消息,急忙趕到楚國去勸阻,一直走了十天十夜,到了楚國的郢都立刻找到魯班一同去見楚王。墨子竭力說服楚王和魯班別攻宋國。

楚王終於同意了,但是他們都捨不得放棄新造起來的攻城器械,想在實戰中試試它的威力。墨子解下衣帶,圍作城牆,用木片作為武器,讓魯班同他分別代表攻守兩方進行表演。魯班多次使用不同方法攻城,多次都被墨子擋住了。魯班攻城的器械已經使盡,而墨子守城計策還綽綽有餘。

魯班不肯認輸,說自己有辦法對付墨子,但是不說。墨子說知道魯班要怎樣對付自己,但是自己也不說。楚王聽不懂,問是什麼意思。墨子說公輸子是想殺害自己。以為殺了自己,就沒有人幫宋國守城了。魯班哪裡知道墨子的門徒約有三百人早已守在那裡等著楚國去進攻。楚王眼看沒有把握取勝,便決定不攻打宋國了。

5、墨子救宋

墨子日夜兼程,走了十天十夜到達了楚國的都城郢,會見了公輸般。公輸般說:「您見我有何吩咐?」墨子說:「北方有個人欺侮了我,想請您殺了他。」公輸般一聽,頓時不悅。墨子說:「我願出高價。」公輸般聽了更為惱火,憤然說:「我奉行義,決不殺人!」

墨子聽了公輸般的話,心中暗自高興,站起來再拜公輸般說:「咱們就討論一下你剛才說的義吧。我聽說你造了雲梯,將用它攻打宋國,宋國有什麼罪呢?楚國有的是土地,只是人口不足。現在要犧牲不足的人口去掠奪有餘的土地,這不能說是明智的。

宋國無罪而去攻打它,不能說是仁。知義知仁,而不去諫爭,不能算做忠。諫爭而無結果,不能算做強。不殺一人,卻去殺眾多的百姓,決不能說是聰明。」公輸般認為墨子說得有理。

墨子問:「既然你認為我說的有理,那麼為什麼不取消攻打宋國的主張呢?」公輸般說:「不能。我已經對楚王許願了。」墨子說:「為什麼不帶我去見楚王呢?」於是公輸般帶墨子去見楚王。

墨子見了楚王,對楚王說:「現在這里有一個人,舍棄他的彩車,鄰居有一輛破車,卻想去偷它;舍棄他漂亮的衣服,鄰居有一件粗布短衣,卻想去偷它;捨去美味佳餚,鄰居有糟糠,卻想去偷它。這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呢?」楚王說:「這個人一定是得了偷竊病了。」墨子又說:「楚國有地方圓五千里,宋國只有五百里,這相當於彩車與破車之別。

楚國有雲夢大澤,各種珍貴稀有動物充滿其中,有長江,漢水,各種魚類應有盡有,可謂富甲天下,宋國連野雞、兔子、狐狸都沒有,這簡直有佳餚和糟糠之別。楚國有松、梓、楠、樟等名貴木材,而宋國連棵像樣的大樹都沒有,這簡直是華麗的絲織品與粗布短衣之別。在這樣的情況下,還要攻打宋國,這與患偷竊病的人有何區別呢?大王如果真的去攻打宋國,一定會傷害仁義,卻不能占據宋國。」

楚王說:「你說的有理。但公輸般已為我造好了雲梯,我是非攻打宋不可了!」

墨子於是解下腰帶,圍成一座城的樣子,用小木片代表守城用的器械。公輸般多次設計攻城用的雲梯等器械,墨子多次抵住了他的進攻。公輸般攻城的計策用完了,而墨子守城的計策還綽綽有餘。

狡猾的公輸般又心生一計,說:「我知道用什麼辦法對付你了,但我不說。」楚王問什麼原因,墨子說:「他的意思,不過是想殺了我。殺了我,宋國就沒人能防守了,就可以進攻了,但我的學生禽滑厘等300 多人,已手持器械在宋國都城上等待著你們的入侵呢!即使你們殺了我,同樣也不能得逞。」楚王無奈,只好取消了攻打宋國的念頭。

墨子勝利地完成了止楚攻宋的使命。從楚國歸來時,恰巧天下大雨,他想前往宋國的閭門內避避雨,而宋國守門人卻不願接納他。這段止楚攻宋的故事,是墨子兼愛非攻和平思想的典型表現,歷史上已傳為美談。正如梁啟超先生所言,墨子出面援救宋國,純粹是由他的哲學思想使然,並非為了做官或發財。

方授楚先生也指出,墨子止楚攻宋,去的時候,從魯國出發,回來的時候經過宋國,且守關的大夫將他拒之門外,可見墨子不是宋國人,他去救宋國實則出於他的哲學大義,乃其救世精神之具體體現。

2. 求五個出自《墨子》的寓言故事或者成語典故,急!


(15)遂——就。

棘刺尖兒上雕猴子
燕王到處張貼榜文,徵求身懷絕技的能工巧匠。有個衛國人來應征,自稱能在荊棘的尖刺上雕刻出活靈活現的猴子。燕王聽說他有這樣超群的技藝,高興極了,立刻給他極其豐厚的待遇,供養在身邊。過了幾天,燕王想看看這位巧匠雕刻的藝術珍品。那個衛國人說:「國君要是想看的話,必須依我兩個條件:一,半年之內不入後宮與後妃歡聚;二,不喝酒,不吃肉。然後選一個雨睛日出的天氣,在半明半暗的光線中,才能看到我在棘刺尖兒上雕刻的猴子。」燕王一聽這些條件,沒法照辦,只能繼續用錦衣玉食把這個衛國人供養在內宮,卻始終沒有機會欣賞到他刻制的珍品。宮內有個鐵匠聽到了這件事,不禁暗暗發笑。他就對燕王說:「我是專門打制刀具的。誰都知道,再小的刻製品也要用刻刀才能雕削出來,所以,雕刻的東西一定要比刻刀的刀刃大。如果棘刺的尖兒細到容不下最小的刀刃,那就沒法在上面雕刻。請國王檢查一下那位工匠的刻刀,就可以知道他說的話是真是假了。」大王一聽,如夢方醒,立即把那個衛國人找來,問道:「你在棘刺尖兒上雕刻猴子,用的是什麼工具?」衛國人回答:「刻刀。」燕王說:「請把你的刻刀拿給我看看。」衛國人一聽就慌了神,借口說到住處去取刻刀,溜出宮門逃跑了。

[提示]

牛皮、謊言,編得再巧妙,也經不住認真的考察、仔細的分析。根據這則寓言故事,人們常常把謊言稱為「棘刺之說」。需要說明的是,應該把故事中衛國人吹的牛皮跟今天的微雕藝術區別開來。隨著時代的發展、工藝的進步,人們可以憑借極細的刻刀和放大鏡、顯微鏡在頭發絲上雕刻。但在一、二千年前,人們的技藝還達不到這樣高的水平。故事中那位鐵匠的分析判斷是根據當時的水平作出來的。

[原文]

燕王征巧術人①,衛人曰:「能以棘刺之端為母猴。」燕王說之②,養之以五乘之奉③。王曰:「吾試觀客為棘刺之母猴。」客曰:「人主欲觀之④,必半歲不入官⑤,不飲酒食肉,雨霧日出⑥,視之晏陰之間⑦,而棘刺之母猴乃可見也。」燕王因養衛人,不能觀其母猴。鄭有台下之冶者謂燕王曰⑧:「臣為削者也⑨,諸微物必以削削之⑩,而所削必大於削。今棘刺之端不容削鋒(11),難以治棘刺之端(12)。王試觀客之削,能與不能可知也。」王曰:「善!」謂衛人曰:「客為棘刺之母猴也,何以理之(13)?」曰:「以削。」王曰:「吾欲觀見之。」客曰:「臣請之舍取之(14)。」因逃。——《韓非子》

[注釋]

①征——徵求。

②說——同「悅」。

③五乘(shèng)之奉——外出時可以有五輛車的官員,他的俸(fèng)祿就叫「五乘之奉。」乘,馬車。奉,同「俸」。

④人主——舊指國君。

⑤宮——這里指後宮,後妃居住的地方。

⑥霽(jì)——雨止天晴。

⑦晏陰之間——半晴半陰。晏,天氣清朗。

⑧台下——為國君服雜役的奴僕。冶者——鐵匠。

⑨削——這里泛指刻刀。

⑩以削削之——用刻刀雕削。

(11)容——容納。削鋒——這里指刻刀的刀鋒

(12)治——這里是刻削的意思。

(13)何以理之——用什麼工具雕刻它。理,這里作雕刻講。

(14)之——第一個之是動詞,到,第二個之是代詞,指刻刀。舍—— 客舍。

紀昌學射
甘蠅是古代出名的神箭手。只要他一拉弓,射獸獸倒,射鳥鳥落。飛衛是甘蠅的學生,由於勤學苦練,他的箭術超過了老師。有個人名叫紀昌,慕名來拜飛衛為師。飛衛對他說:「你先要學會在任何情況下都不眨眼睛。有了這樣的本領,才能談得上學射箭。」紀昌回到家裡,就仰面躺在他妻子的織布機下,兩眼死死盯住一上一下快速移動的機件。兩年以後,即便拿著針朝他的眼睛刺去,他也能一眨不眨了。紀昌高興地向飛衛報告了這個成績。飛衛說:「光有這點本領還不行,還要練出一副好眼力。極小的東西你能看得很大,模糊的東西你能看得一清二楚。有了這樣的本領,才能學習射箭。」紀昌回到家裡,就捉了一隻虱子(虱,shī),用極細的牛尾巴毛拴住,掛在窗口。他天天朝著窗口目不轉睛地盯著它瞧。十多天過去了,那隻因干癟而顯得更加細小的虱子,在紀昌的眼睛裡卻慢慢地大了起來;練了三年以後,這只虱子在他眼睛裡竟有車輪那麼大。他再看看稍大一點的東西,簡直都象一座座小山似的,又大又清楚。紀昌就拉弓搭箭,朝著虱子射去。那支利箭竟直穿虱子的中心,而細如發絲的牛尾巴毛卻沒有碰斷。紀昌高興極了,向飛衛報告了這個新的成績。飛衛連連點頭,笑著說:「功夫不負苦心人,你學成功啦!」

[提示]

從紀昌學射的故事中,我們可以認識到學好基本功的極端重要性。學習任何知識和技藝,都必須有頑強的毅力,由淺入深,循序漸進,打下扎扎實實的基礎,然後才會得到真正的提高。不費力氣的「竅門」「捷徑」是沒有的。我們閱讀寓言故事,主要是從寓言說明的道理中接受啟發和教育。對故事中描述的具體做法,不要隨便模仿,比如象紀昌那樣去鍛煉眼力,弄得不好,可能會得到相反的效果。

[原文]

甘蠅,古之善射者,彀弓而獸伏鳥下①。弟子名飛衛,學射於甘蠅,而巧過其師。紀昌者,又學射於飛衛。飛衛曰:「爾先學不瞬②,而後可言射矣。」紀昌歸,偃卧其妻之機下③,以目承牽挺④。二年之後,雖錐末倒眥而不瞬也⑤。以告飛衛。飛衛曰:「未也,亞學視而後可⑥,視小如大,視微如著⑦,而後告我。」 昌以■懸虱於牖⑧,南面而望之。旬日之間⑨,浸大也⑩;三年之後,如車輪焉。以睹余物(11),皆丘山也。乃以燕角之弧(12),朔蓬之■射之(13),貫虱之心(14),而懸不絕(15)。以告飛衛,飛衛高蹈拊膺曰(16):「汝得之矣(17)。」——《列子》

[注釋]

①觳(gòu)——把弓拉滿。

②爾——人稱代詞,你。瞬(shùn)——眨眼。

③偃(yǎn)卧——仰面躺著。

④承——接。這里指用眼睛盯住。牽挺——舊式織布機下的腳踏板。用兩根繩子連著機上的部件,用腳上下蹬踏,牽動織布機上的部件。

⑤錐末——錐子尖。倒眥(zì)——刺到眼眶子眼前。

⑥亞——其次。視——眼力,視力。

⑦微——不明顯。著——顯著,明顯。

⑧■(máo)——氂(máo)牛尾,這里指氂牛尾巴毛。牖(yǒu)——窗戶。

⑨旬——十日為一旬。

⑩浸(jìn)——逐漸。

(11)睹——看。

(12)燕角之弧(hú)——用燕國出產的牛角做裝飾的弓。弧,弓。

(13)朔蓬之■(gǎn)——用北方出產的蓬草莖做的箭稈。朔,北方。■,小竹,可以做箭桿。這里指箭桿。

(14)貫——穿過。

(15)懸——這里指那根用來懸吊虱子的牛尾巴毛。絕——斷。

(16)高蹈——跳起來。蹈,頓足,踏地。拊膺(fǔyīng)——拍著胸脯。拊,拍。膺,胸。

(17)汝——人稱代詞,你。

狡猾的蝙蝠
鳳凰是百鳥之王。鳳凰過生日,百鳥都來祝賀,唯獨蝙蝠沒有露面。鳳凰把它召來訓斥道:「你在我的管轄之下,竟敢這樣傲慢!」蝙蝠蹬著雙腳說:「我長著獸腳,是走獸國的公民。你們飛禽國管得著我嗎?」過了幾天,麒麟做壽。麒麟是百獸之王。百獸都來拜壽,蝙蝠仍舊沒有露面。麒麟把它召來訓斥道:「你在我的管轄之下,竟敢如此放肆!」蝙蝠拍拍翅膀說:「我長著雙翅,是飛禽國的公民。你們走獸國管得太寬了吧!」有一天,鳳凰和麒麟相會了,說到蝙蝠的事,才知道它在兩邊扯謊。鳳凰和麒麟搖頭嘆息,不勝感慨:「現在的風氣也太壞了。偏偏生出這樣一些不禽不獸的傢伙,真是拿它們沒有辦法!」

[提示]

人們現在還常常把兩面派的人物作為蝙蝠。這些人見風使舵,左右逢源,不斷改變自己的原則和立場,來投機鑽營,謀取私利。但是,他們只能得逞於一時,總有一天會暴露出兩面派的丑惡嘴臉,受到人們的唾棄。

[原文]

鳳凰壽,百鳥朝賀,惟蝙蝠不至。鳳責之曰:「汝居吾下,何踞傲乎①?」蝠曰:「吾有足,屬於獸,賀汝何用?」一日,麒麟生誕②,蝠亦不至。麟亦責之。蝠曰:「吾有翼,屬於禽,何以賀與③?」麟鳳相會,語及蝙蝠之事,互相慨嘆曰:「如今世上惡薄④,偏生此等不禽不獸之徙,真個無奈他何!」——《笑府》

[注釋]

①踞(jù)傲——驕傲自大。

②生誕——這里指誕辰。

③與(yú)——句末語氣詞,表示疑問。

④惡薄——惡劣淺薄,指社會風氣。

截竿進城
魯國有個人扛著根又粗又長的毛竹進城。到了城門口,他把毛竹豎起來拿,被城門卡住了,他把毛竹橫著拿,又被兩邊的城牆卡住了。他折騰了半天,累得氣喘吁吁,還是進不了城。旁邊有個老頭兒邊看邊樂:「你可真是個大草包!腦袋瓜里就只有一根弦!我這一大把年紀,過的橋比你走的路還多,你怎麼不請教請教我呢?」賣毛竹的人連忙向他打躬作揖:「您老多指教吧!」老頭兒捋(lǚ)著白鬍子說:「這事兒簡單。你把毛竹鋸為兩段, 不就進去了嗎?」「毛竹鋸斷了就不頂用了。」「那總比你卡在城外強吧!」賣毛竹的人就借了把鋸子,把毛竹鋸斷,拿進城去了。

[提示]

如果說賣毛竹的人愚蠢可笑的話,那麼,那個喜歡擺

3. 我國古代最早載有完整寓言故事的書是什麼書

我國古代最早載有完整寓言故事的書是《墨子》。
寓言早在我國春秋戰國時代就已經盛行,是民間口頭創作。中國古代寓言大量見於諸子作品和史書,最早載有完整寓言故事的書是《墨子》。諸子散文中,《莊子》寓言最多,全書共三十三篇,寓言佔了很大部分。在史傳文學中,《戰國策》寓言最多,完整的寓言有三四十篇。除了這兩部書外,《韓非子》《孟子》和《呂氏春秋》等書,也有不少流傳久遠的著名寓言。
在先秦諸子百家的著作中,經常採用寓言闡明道理,保存了許多當時流行的優秀寓言,如:《亡鈇》、《攘雞》、《揠苗助長》、《自相矛盾》、《鄭人買履》、《守株待兔》、《刻舟求劍》、《畫蛇添足》等,其中《莊子》與《韓非子》收錄最多.

4. 求五個出自《墨子》的寓言故事或者成語典故,急!

http://qqchen2006.spaces.live.com/blog/cns!ec9a8be04ad3ea43!227.entry

http://gb.cri.cn/chinaabc/chapter16/chapter160507.htm
駁巫馬子
墨子多次與儒家弟子巫馬子辯論。一天,巫馬子對墨子說:「你行義,沒見有人幫助人,也沒見鬼神賜福給你。但你還在做,你有瘋病?」墨子回答:「假若你有兩個家臣,一個表裡不一,一個表裡如一,你看重哪個?」巫馬子說:「我看重後者。」墨子說:「既然這樣,你也看重瘋病的人。」
答公孟子
公孟子多次與墨子討論學術、人生等問題。一次,公孟子頭戴禮帽,腰間插笏,穿著儒者服飾來見墨子,問服飾與行為有何聯系。墨子說:「從前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越王勾踐四位國君,服飾好孬貴踐不同,但作為卻一樣。我認為有作為不在於服飾。」用事實折服了公孟子。
一分為二
墨子對程子說,儒家學說有四個方面足以喪亡天下。程子說墨子詆毀儒家。墨子說此為告聞絕非詆毀。數日後,墨子又與程子辯論,稱贊孔子。程子問:「您一向攻擊儒家,為什麼又稱贊孔子?」墨子答道:「孔子也有合理而不可改變的地方,應予區別對待」。墨子一生堅持對事不對人,真正做到了「不以言廢人」。
言行之論
魯國的南部有一個叫吳慮的人,冬天制陶,夏天耕作,自比堯舜。墨子聽說後就去見他。吳慮對墨子說:「義,貴在切實可行,何必到處宣傳!」墨子說:「你親自陶稼,分之於民,獲利太小,我宣傳義,可以救天下,獲利巨大,怎能不去宣傳呢?」
聚徒講學
墨子以「興天下之利,除萬民之害」為己任,到處奔走,宣傳行義。經過幾年的實踐,他深感靠一個人的力量不夠,必須組織更多的人為義獻身。約在三十歲之前,他創辦了人類歷史上第一個設有文、理、軍、工等科的綜合性平民學校,培養了大批人才。史稱「弟子彌豐,充滿天下,」其學說成為「言盈天下」的顯學。
墨子生活在公元前五世紀左右,中國還是一個由許多諸侯國組成的國家。其中楚國是一個大國,宋國是一個小國。

當時,一個著名的工匠公輸般,為楚國製造了一種稱為雲梯的新式兵器,這種武器又高又大,用於攻打敵國的牆門,在當時可以說是戰略性武器。雲梯造成 後,楚國就准備攻打宋國了,以便檢驗這種新式武器的效用。

墨子聽到這個消息後,走了十天十夜,趕到楚國國都,拜見了公輸般,希望能夠阻止這場戰爭。墨子見到公輸般後說:「北方有一個人欺侮我,我希望借你的力量殺死他」 。公輸般不知是計,聽了很不高興,也沒有任何錶示。墨子接著說:「我可以給 你很多錢,作為你殺人的報酬。」公輸般回答說:「我講道義,不會因為報酬去 殺人。」墨子說:「楚國是大國,人口不多而土地遼闊,可是它卻准備攻打弱小 的宋國,這是非正義戰爭,你口頭上說不殺人,可是一旦發生戰爭,有多少無辜 的平民會因為你的新式武器而死去,這跟你親手殺人有什麼區別呢?」

公輸般被問得啞口無言,推諉說攻打宋國的計劃是楚王的決定,於是墨子和公輸般去見楚國國王。 見了楚國國王,墨子並沒有先說戰爭。他對國王說:「我想請教大王一個問題。」楚王問他是什麼問題。墨子說:「現在有人放著自己漂亮的車子不要,卻想偷鄰居的破車,舍棄自己的漂亮華貴衣服不要,卻想偷鄰居的舊衣服,這是怎樣一種人啊?」楚王不知是計,馬上說:「這人有偷竊的毛病。」 墨子抓子時機,馬上說:「楚國有廣闊的土地,而宋國只是一個小小的國家 ,這就如同一輛漂亮的車與一輛破車的對比;楚國物產豐富,而宋國物產貧乏, 這如同漂亮衣服和舊衣服的對比,所以我認為楚國攻打宋國,跟那個犯了偷竊病 的人正是一類人。」

楚王一下子不知如何回答才好,蠻橫地說:「你說得好,但是公輸般已經為我造好了雲梯,我是一定要攻打宋國的。」 墨子不慌不忙地說:「雲梯並沒有想像的那樣厲害,不信我可以與公輸般模擬作戰。」楚王於是為他們准備了道具,包括城牆,守城的器械,雲梯及其它攻 城的兵器。公輸般模擬攻打宋國的城牆,結果任由他多次改變攻城的戰術,都被墨子抵擋住了,公輸般攻城的器械用完了,墨子守城的方法還有餘。

公輸般不甘心失敗,對墨子說:「我知道怎麼來對付你,我不說。」墨子也 說:「我也知道如何對付你,我也不說。」楚王問墨子其中的原因,墨子說:「公輸般的意圖,不過是殺了我。他以為殺了我,宋國就沒有人來防守楚國的攻打了。可是,我已經把我的方法教給了我 的徒弟,即使殺了我,也不能攻入宋國的城門。」

楚王見大勢已去,迫不得已地說:「我決定不攻打宋國了。」這樣,墨子憑自己的機智和勇敢解除了宋國的一場災難。

熱點內容
紅葉故事下載 發布:2024-12-28 12:02:02 瀏覽:943
結婚用成語 發布:2024-12-28 11:47:38 瀏覽:152
馬的成語大全成語大全 發布:2024-12-28 11:30:04 瀏覽:96
面什麼紅什麼成語 發布:2024-12-28 11:18:34 瀏覽:904
喜耕田的故事一 發布:2024-12-28 10:10:20 瀏覽:450
耒陽故事 發布:2024-12-28 10:07:14 瀏覽:381
一個老兵的故事 發布:2024-12-28 10:01:42 瀏覽:675
狼羊成語 發布:2024-12-28 09:53:02 瀏覽:438
關於形象的故事 發布:2024-12-28 09:53:00 瀏覽:601
勇有什麼成語 發布:2024-12-28 09:43:20 瀏覽: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