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寓意謎語 » 驢現代寓言

驢現代寓言

發布時間: 2022-11-13 14:59:31

⑴ 馬和驢的寓言故事

從前,有個商人喂養了一匹栗色馬和一頭老實的驢。馬長得膘肥體壯、充回滿活力,力氣十分大。驢卻長答得十分瘦弱。一天,商人又要出行了,便帶上了馬和驢。在旅途中,驢背上馱著許許多多沉重的商品,而那匹馬卻輕輕鬆鬆,什麼東西也不馱。一路上,驢拖著沉重的步子,而馬卻走得輕松自在。第三天,驢邊喘著粗氣邊對馬說:「馬大哥,我有點累了,求求你,如果你顧惜我的生命,那就分擔一點我背上的重負。」馬聽了,心想:為什麼?我憑什麼要幫你背東西?自己的東西自己馱!便不再去理睬驢,自顧自悠閑地走著。過了會兒,驢再次對馬哀求道:「求求您!馬大哥!求求您!幫我背一點身上的重負吧!我快累死了!!!」馬聽了,很不高興,板起臉,對驢大聲訓斥起來:「為什麼要我馱?討厭!你不能自己馱嗎?你明明可以馱呀?為什麼還叫我幫你馱?真是個懶鬼!」第四天,驢精疲力盡,終於倒斃在路上。於是,主人把驢背上的貨物,連同剝下來的驢皮,一股腦兒全放在馬的背上。馬立刻感到背負著沉重的份量,禁不住唉聲嘆氣:「哎,我真的太不走運了!真是活該!我自認倒霉!都怨我當時不肯多分擔一點兒,這下可好,我馱上了全部貨物,還得加上一張驢皮!」

⑵ 寓言故事驢與狼的故事

出自《伊索寓言》,借驢和狼的故事表達不安分守己,就會常遭不幸的寓意

內容:驢在牧場上吃草,看見狼向他沖來,便裝出瘸腿的樣子。狼來到跟前,問驢是怎麼瘸的。驢說:「過籬笆的時候,扎了腿。」勸狼先把刺拔出來,然後吃他,免得吃的時候卡住喉嚨。

狼信以為真,便舉起驢腿,聚精會神地察看。驢用蹄子對准狼的嘴一踹,把狼的牙齒踹掉了。狼吃了苦頭,說道:「我真是活該!父親教我當屠戶,我為什麼偏要行醫呢?」

(2)驢現代寓言擴展閱讀

這則故事首先歌頌了驢的機智聰明,其次諷刺了狼改變自己的本性去做「醫生」這就會害了自己。所以我們在生活中經常聽到這樣的話,「上天要你做屠夫,你卻去做醫生」。

野驢:象徵著智慧的人,沉著冷靜。
狼:寓意著貪圖的、愚昧的人

做了自己不該做的事,總會後悔的。

社會上,生活中,也有一些「狼」,眼睛發著綠光,臉上露出猙獰的笑容,垂涎欲滴,爪子上下舞動,不可一世,最後卻讓驢給「啃」了。


這驢終於在這里挽回了一次名聲,「蠢驢」可不敢再掛在嘴邊。大智若「驢」啊,那可是高境界。那些想「大開吃戒」的同志們,要小心的不但是那些對面的虎啊、獅啊,也要小心旁邊的那些驢啊、豬啊。


「父親教我當屠戶,我為什麼偏要行醫呢?」這句話,我有點費解。他是要叫人向善,不要欺凌弱小,還是要叫人行惡,切忌心慈手軟?
如果你是「狼」,我想你是選擇後者。如果你是「驢」,我想你也是選擇後者。

⑶ 誰知道《老虎和驢》這個寓言故事

老虎和驢的寓言故事出自唐·柳宗元的《三戒·黔之驢》。

原文

黔無驢,有好事者船載以入。至則無可用,放之山下。虎見之,龐然大物也,以為神,蔽林間窺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驢一鳴,虎大駭,遠遁;以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來視之,覺無異能者;益習其聲,又近出前後,終不敢搏。稍近,益狎,盪倚沖冒。驢不勝怒,蹄之。虎因喜,計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㘎,斷其喉,盡其肉,乃去。

噫!形之龐也類有德,聲之宏也類有能。向不出其技,虎雖猛,疑畏,卒不敢取。今若是焉,悲夫!

譯文

黔地(這里的黔不指貴州)這個地方本來沒有驢,有一個喜歡多事的人用船運來(一頭驢)進入這個地方。運到後卻沒有什麼用處,就把它放置在山腳下。老虎看到它是個龐然大物,把它作為神(來對待),躲藏在樹林里偷偷看它。(老虎)漸漸小心地出來接近它,不知道它是什麼東西。

有一天,驢叫了一聲,老虎十分害怕,遠遠地逃走,認為(驢)要咬自己,非常害怕。但是(老虎)來來回回地觀察它,覺得它並沒有什麼特殊的本領。(老虎)漸漸地熟悉了驢的叫聲,又前前後後地靠近它,但始終不與它搏鬥。

(老虎)漸漸地靠近驢子,態度更加親切而不莊重,碰倚靠撞冒犯它。驢非常生氣,用蹄子踢老虎。老虎於是很高興,盤算這件事說:「驢的技藝僅僅只是這樣罷了!」於是跳起來大吼了一聲,咬斷了驢的喉嚨,吃光了它的肉,才離開。

唉!外形龐大好像有德行,聲音洪亮好像有能耐,如果不使出它(僅有)的本領,老虎即使兇猛,(但)多疑、畏懼,終究不敢獵取驢子 。如今像這樣的下場,可悲啊!

(3)驢現代寓言擴展閱讀:

《黔之驢》是唐代文學家柳宗元創作的一篇寓言小品。這篇文章表明能力與形貌並不成正比,外強者往往中干;假如缺乏對付對手的本領,那就不要將自己的才技一覽無餘地展示出來,以免自取其辱。

虎是百獸之王,誰不畏懼?老虎常年盤踞此地,百獸賓服,不敢冒犯。今有一頭遠來的驢不識虎威,當虎近之,便亮蹄猛踢,老虎最初大駭,久視之,驢不過如此伎倆。於是一口吞噬之,遠來的驢畢竟是驢不是老虎,不是獅子,不是豹。

龐然大物貌似神降此地,大吼幾聲也好像很有本事。熟不知就這點看家的本領給自己招來了禍事,百獸之王豈能容你一頭只會踢幾下、吼幾聲的驢占據此地。驢的悲劇乃是咎由自取,而那個把這頭驢帶到黔地的「好事者」也白白葬送了一頭驢,還落下了千古笑柄。

柳宗元(公元773年—公元819年11月28日),字子厚,漢族,河東(現山西運城永濟一帶)人, 唐宋八大家之一,唐代文學家、哲學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世稱「柳河東」、 「河東先生」,因官終柳州刺史,又稱「柳柳州」。

柳宗元與韓愈並稱為「韓柳」,與劉禹錫並稱「劉柳」,與王維、孟浩然、韋應物並稱「王孟韋柳」。

《黔之驢》這篇寓言由於其深刻的寓意對後世產生了積極的思想啟示和諷世意義。有人以為《黔之驢》是譏諷當時統治集團中官高位顯,又無才無德、外強中乾的人物,也有人以為他是在比附、抨擊自己的政敵。

南開大學文學院教授孫昌武說:「這個無德無能卻又無自知之明的驢子被老虎吃掉的故事含著一定的諷世意義,如果從龐然大物的弱者終究要失敗的情節來分析,就該領悟到事物的大與小,強與弱互相轉化的道理。如果再從驢子因一踢而喪生的結局分析,又會得出無技不可逞能的教訓。

而從這個故事中概括出來的『黔驢技窮』一語,又是對敵人力盡而技窮,不堪一擊的狀態的生動形容。」這篇文章也被多個版本的中小學語文教科書所採用。「黔驢技窮」,已成成語,幾乎盡人皆知。後來人們都把驢作為愚蠢的代名詞,這也是在一定程度上受這篇寓言里驢的鮮明形象的影響。

⑷ 驢與人的原寓言故事的寓意是什麼

驢與人的原寓言故事的寓意是一意孤行的傢伙總是不撞南牆不回頭。
驢被趕著走在山路上,忽然間一下子竄到了陡峭的懸崖邊。就在驢快要摔下山的時候,趕驢人一把揪住了驢尾巴,想用力把他拉回來。但驢拚命掙扎,趕驢人只好放手,讓驢掉下山崖,他說道:「掙扎吧,但結果是送了你自己的命。

⑸ 伊索寓言故事(馱鹽的驢)具體講了什麼,想要告訴我們什麼道理

有一天,一頭驢子背著幾袋沉甸甸的鹽走在路上,驢子累得滿頭大汗。走著走著,突然一條小河出現在它的眼前。驢子感到很開心,快走幾步到河邊沖了沖臉,喝了兩口水,這才覺得有了些力氣,可以繼續上路了。

它准備過河了,河水清澈見底,河床上形狀各異的鵝卵石光光的,看得清清楚楚,驢子只顧欣賞眼前的美景。看的入迷,一不留神蹄子一滑,「撲通」一聲,摔倒在小河裡,不過,好在河水不深,它趕緊站了起來。

它走了幾步,覺得不太對勁!它覺得自己背上的分量輕了不少,走起來也感覺輕松多了。驢子很高興:「看來,這河水是魔水,我得記住:在河裡摔一跤,背上的東西便會輕了許多!」

過了不久,驢子又要運東西了,這次驢子馱的是棉花。裝棉花的口袋看起來很大很大,可一點也不重,驢子馱著幾大袋棉花,走起來顯得很輕松。

走著走著,它很快又來到那條小河邊,這次驢子想起了上次那件令它開心的事,心裡很是高興:「背上的幾袋雖說不重,可再輕一些不是更好嗎?」

於是,它喝了幾口水,向河裡走去。到了河心,它故意一滑,「撲通」一聲,又摔倒在小河裡。這次驢子可不著急,它故意慢騰騰地站了起來。

可沒想到,才起來一半又倒了下去。原因是:背上的棉花變得好沉呀!比那可怕的鹽袋還沉幾倍。驢子好不容易走上岸,卻不明白為什麼河水能讓重的變輕,也能讓輕的變重。

道理:

做事情不要投機取巧,一定要踏踏實實,否則便會得到驢子那樣的下場。要把握事物的規律,根據情況辦事,不能一味生搬硬套;不要老是想著偷懶。


(5)驢現代寓言擴展閱讀

《伊索寓言》映射當時的社會現實,揭露統治者的蠻橫,是《伊索寓言》的一個重要內容,如《欠債人》《狼和小羊》等。

《狼和小羊》講的是:狼來到小溪邊,看見正在那兒喝水的小羊。狼很想吃掉小羊,就故意找借口,一會兒說小羊把他的水弄臟了,一會兒說小羊去年說他的壞話。小羊老老實實地為自己辯解。

最後,狼無話可說,直接露出兇狠的嘴臉,將小羊吃掉了。在這個故事裡,狼代表著具有權威的統治者,他們用強權壓榨著一些像小羊那樣弱小的人,不給他們說話的機會,揭示出統治者的殘暴和虛偽。

⑹ 求 伊索寓言 驢和趕驢人 的故事與寓意!急

《伊索寓言 驢和趕驢人》的故事與寓意:

故事:驢被趕著走在山路上,忽然間一下子竄到了陡峭的懸崖邊。

就在驢快要摔下山的時候,趕驢人一把揪住了驢尾巴,想用力把他拉回來。但驢拚命掙扎,趕驢人只好放手,讓驢掉下山崖,他說道:「掙扎吧,但結果是送了你自己的命。」

寓意:一意孤行的傢伙總是不撞南牆不回頭。

出處:出自古希臘伊索的《伊索寓言》。

《伊索寓言》中收錄有三十多則寓言,內容大多與動物有關。書中講述的故事簡短精練,刻畫出來的形象鮮明生動,每則故事都蘊含哲理,或揭露和批判社會矛盾,或抒發對人生的領悟,或總結日常生活經驗。

該寓言集通過描寫動物之間的關系來表現當時的社會關系,主要是壓迫者和被壓迫者之間的不平等關系。寓言作者譴責當時社會上人壓迫人的現象,號召受欺凌的人團結起來與惡人進行斗爭。

(6)驢現代寓言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伊索寓言》原名為《埃索波斯故事集成》,其故事流傳於民間,到公元前3世紀成書。從作品來看,時間跨度大,各篇的傾向也不完全一樣,據推測,它不是一人一時之作,可以看作是古希臘人在相當長的歷史時期內的集體創作。伊索,可能是其中的一位重要作者。

《伊索寓言》相傳是古希臘寓言作家伊索所作。從成書的實際情況來看,這部作品的作者不應該只有一人,它應該是古代希臘人在相當長的歷史時期內的集體創作。

隨著時間的推移,書的內容更加豐富,這部作品中又加入印度、阿托伯及基督教故事,也就形成了現在的三百五十多篇。所以,嚴格地說,這部作品應該是古代寓言的匯編。

伊索寓言大多是動物故事,其中的一部分如《《驢和趕驢人》《牧人與野山羊》等,則總結了人們的生活經驗,教人處世和做人的道理。



⑺ 驢和人的新寓言文章

《驢和人的新寓言》的作者是王小波。
寓言的人還編出一個寓意,是專「走自己的路,屬讓別人去說」。考慮到驢的慘狀,真不知是何心肝。我的寓意卻是:「閉上你的臭嘴,讓別人走路。」當然,還有個寓意也說得通:別當驢受人捏咕,要當捏咕驢的人——就算損人不利己,起碼也賺了個開心。但這種寓意只適於狠毒的人。

⑻ 伊索寓言集中關於驢的有關故事。

驢被趕著走在山路上,忽然間一下子竄到了陡峭的懸崖邊。就在驢快要摔下山的時候,趕驢人一把揪住了驢尾巴,想用力把他拉回來。但驢拚命掙扎,趕驢人只好放手,讓驢掉下山崖,他說道:「掙扎吧,但結果是送了你自己的命。」

商隊里有一頭驢,它馱著貨從一個地方到另一個地方,天天如此,活得十分辛苦。

一天,驢馱著鹽,路過小河,因為勞累,加上下雨路滑,一不小心,跌入河中。鹽遇到水就慢慢化了,等驢被商隊里的人救上來的時候,鹽已經化了大半。但驢感覺背上的鹽輕多了,很是高興。

第二天,驢馱著鹽,它故意跌入河裡,被人救來的時候,鹽又化了大半,驢為自己的聰明感到高興。

第三天,驢故伎重演跌入河裡,這時商人們特別生氣,不敢再讓這頭驢子馱鹽了。於是,第四天,就讓它馱了一包棉花。

驢子馱著棉花,比鹽輕多了。到了小河邊,驢子想,如果我再次跌入河裡,一定會更輕的。於是就故意跌入河裡,棉花吸水後陡然漲大、變沉,就像巨大的鐵砣一樣墜下去,等商人們七手八腳把它救上來時,驢已斷了氣。

驢子看到主人精心照料馬,並給他豐富的飼料,想到自己連糠麩都不夠吃,還要做十分 繁重的工作,便悲傷地對馬說:「你真幸福!」當戰事爆發時,全副武裝的戰士騎著馬,奔 馳於戰場,不顧槍林彈雨,沖鋒陷陣。馬不幸受傷倒下,驢子見到後,不再覺得馬比自己幸 福,反而覺得馬比自己更可憐。
這故事說明,不要隨便羨慕別人,各人都有自己的生活,都有自己的幸福與不幸。

⑼ 誰可以講一下關於驢的故事及寓意

關於驢的故事有《驢子過河》,出自伊索寓言故事。

驢子背著幾袋沉甸甸的鹽,邁著艱難的腳步向前走,累得不停地喘氣。

突然眼前出現了一條小河。驢子走到河邊沖了沖臉,喝了兩口水,這才覺得有了力氣。

當它准備過河時,只見河水清澈見底,河床上形狀各異的鵝卵石光光的,看得清清楚楚,驢子只顧欣賞美景,一不留神蹄子一滑,「撲通」一聲,摔倒在小河裡。

幸好河水不深,驢子趕緊站了起來。這時候,它覺得背上的分量輕了不少,走起來再也不感到吃力了。

驢子很高興地想:「看來,這河水是魔水,我得記住:在河裡摔一跤,背上的東西便會輕了許多!」

不久,驢子又要運東西了。這次驢子馱的是棉花。裝棉花的口袋看起來很大很大,可分量並不重,驢子馱著幾大袋棉花,走起來顯得很輕松。

走著走著,眼前又出現那條小河了,驢子想起了上次那件開心的事,心裡真是高興:「背上的幾袋雖說不重,如果再輕一些不是更好嗎?」

於是,它喝了幾口水,向河裡走去。到了河心,它故意一滑,「撲通」一聲,又摔倒在小河裡。這次驢子可不著急,它故意慢騰騰地站了起來。

這時候它驚訝地發現背上的棉花變得非常沉,比那之前的鹽袋還沉幾倍。驢子好不容易走上岸,卻不明白為什麼河水能讓重的變輕,也能讓輕的變重。

《驢子過河》的寓意是指有不少人在長期的工作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這無疑是一筆寶貴的財富,但是,我們必須懂得「經驗」猶如一把雙刃劍,它可以使我們更加便捷地獲得成功,也可以因此而固步自封缺乏創新。

在許多事情上我們之所以失敗,是有兩種原因:一是「經驗」不足,另一種是「經驗」過多。為了使工作更有成效,我們對待經驗只能借鑒,不能完全照搬,否則經驗將阻礙我們獲得更大的成功。

(9)驢現代寓言擴展閱讀

《驢子過河》這本書是《寓言里的智慧》系列叢書之一,收錄了《老鼠開會》、《狼和孩子》、《驢子過河》、《男孩和核桃罐》等七篇故事。每個故事都是含有諷喻、嘲笑、啟迪、教育意義的較短小的每一則寓言故事,不僅有豐富合理的想像,而且有有趣的故事,同時含有一定的道理。

這本寓言故事集是為孩子們編寫的,較強的故事性將吸引他們讀下去或聽下去,會給他們帶來樂趣。書中插有精美的圖案,並標有拼音。

熱點內容
紅葉故事下載 發布:2024-12-28 12:02:02 瀏覽:943
結婚用成語 發布:2024-12-28 11:47:38 瀏覽:152
馬的成語大全成語大全 發布:2024-12-28 11:30:04 瀏覽:96
面什麼紅什麼成語 發布:2024-12-28 11:18:34 瀏覽:904
喜耕田的故事一 發布:2024-12-28 10:10:20 瀏覽:450
耒陽故事 發布:2024-12-28 10:07:14 瀏覽:381
一個老兵的故事 發布:2024-12-28 10:01:42 瀏覽:675
狼羊成語 發布:2024-12-28 09:53:02 瀏覽:438
關於形象的故事 發布:2024-12-28 09:53:00 瀏覽:601
勇有什麼成語 發布:2024-12-28 09:43:20 瀏覽: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