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植七步詩典故
A. 七步詩的故事
《七步詩》的故事:
黃初元年正月,六十六歲的曹操病死,曹丕由世子榮升魏王;同年專十月,漢獻屬帝被迫禪讓帝位,曹丕上位,稱帝為魏文帝。
由於爭封太子這段經歷讓曹丕無法釋懷,在他稱帝後,他仍對曹植耿耿於懷。他擔心這個有學識又有政治志向的弟弟會威脅自己的皇位。
就想著法子要除掉他,曹植知道哥哥存心陷害自己,可自己無法開脫,只好在極度悲憤中七步之內應聲成詩。
(1)曹植七步詩典故擴展閱讀:
歷史背景
《七步詩》的真偽存在很大爭議。余秋雨認為,以曹丕的智商,不大可能在宮殿上做這樣殘暴而又兒戲式的惡作劇。況且曹丕深知曹植才思敏捷,要刁難他也不會做得這么笨。
余秋雨認為這首詩比喻得體,有樂府風味,很可能確實是曹植的手筆,但創作時的戲劇場面,大約就是後人虛構的了。「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系羅貫中偽作,不是七步詩的原文。
B. 關於曹植《七步詩》的故事
《七步詩》的故事:
黃初元年正月,六十六歲的曹操病死,曹丕由世子榮升魏王;同年十月,漢回獻帝答被迫禪讓帝位,曹丕上位,稱帝為魏文帝。
由於爭封太子這段經歷讓曹丕無法釋懷,在他稱帝後,他仍對曹植耿耿於懷。他擔心這個有學識又有政治志向的弟弟會威脅自己的皇位。
就想著法子要除掉他,曹植知道哥哥存心陷害自己,可自己無法開脫,只好在極度悲憤中七步之內應聲成詩。
(2)曹植七步詩典故擴展閱讀:
曹植是三國時期著名文學家,作為建安文學的代表人物之一與集大成者,他在兩晉南北朝時期,被推尊到文章典範的地位。
其代表作有《洛神賦》《白馬篇》《七哀詩》等。後人因其文學上的造詣而將他與曹操、曹丕合稱為三曹。
其詩以筆力雄健和詞采華美見長,留有集三十卷,已佚,今存《曹子建集》為宋人所編。曹植的散文同樣亦具有情兼雅怨,體被文質的特色。
加上其品種的豐富多樣,使他在這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南朝宋文學家謝靈運有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獨佔八斗的評價。
C. 簡述曹植七步成詩的故事
七步詩的故事
曹丕和曹植也都是曹操的兒子。
曹植很聰明,很用功,歌文章寫得又多又好。當時,大家都很欽佩曹植,稱贊他
是個大文學家。曹操自然也很寵愛他。只有曹丕很嫉妒曹植。
曹操死後,曹丕做了皇帝。有一天曹植來拜見哥哥。曹丕一見他就沒好氣地說:「
我和你雖然是親兄弟,但是從禮義上來說,是君臣。以後可不許你仗著自己的才學,不
講君臣的禮節啊!」
曹植低著頭,小心地回答:「是!」
曹丕又說:「父親在世的時候,你常常拿詩歌文章,在別人面前誇耀。我問你,那
些詩歌文章是不是請別人代作的?」
曹植回答說:「我從來沒有請人代作過,都是我自己作的。」
曹丕板著面孔說:「好!現在我叫你作一首詩。你在殿上走七步,七步走完了,就
必須把詩作出來。如果走了七步,詩還沒有作成,要重重的治你的罪!」
曹植明知道曹丕想借故害他,可是憑著自己的才學,有把握走七步作成一首詩,就
不慌不忙地回答道:「請出個題目吧!」
曹丕想了想,就對曹植道:「我和你是兄弟,就用『兄弟』二字做題目。可是,詩
裡面不許帶有『兄弟』這兩個字兒!」
曹植略加思索,回了一聲:「是。」就在金鑾殿上走起步來,走一步,念一句,七
步還沒走完,詩就作出來了。詩是這樣的:
煮豆燃豆萁,
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煮豆持作羹,漉豉以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這首詩翻譯成現在的話,是這樣的:
煮豆子燒的是豆秸啊,
豆子在鍋里哀哀地哭:
咱們本是同一個根上長出來的啊,
你煎我熬我,為什麼這樣狠毒?
在這首詩里,曹植把曹丕比做豆秸,把自己比做豆子,等於在責備曹丕:咱們本來
是親兄弟啊,你為什麼要這樣迫害我呢?
曹丕聽曹植念完了詩,覺得臉上熱辣辣的,但是也沒法治曹植的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