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寓意謎語 » 環型龍寓意

環型龍寓意

發布時間: 2022-11-08 08:36:11

A. 紋飾中龍紋有什麼寓意

大家仔細觀察紅木傢具表面的紋飾,你們會發現一些樣式豐富並蘊意吉祥之意的圖案花紋,如龍、鳳、花卉等,這是工匠用來表達某種寓意的一種方式。今天941紅木網就給大家分享關於龍的紋飾。

紅木傢具裝飾中的龍紋,可分為兩種。

作為鱗蟲之長,龍能興雲雨、利萬物,使風調雨順、豐衣足食,除此之外,龍還有美德、祥瑞之意,古時,龍代表尊貴,只有帝王才能使用這種紋飾。

正龍,威嚴、尊貴,龍頭呈正面形象,龍身盤曲繞成環形,這種圖案稱「正面團龍」;升龍,剛猛而充滿力量,龍頭側面向上,龍身及尾在下的稱「升龍」;降龍,溫文爾雅,龍頭在下,龍身及尾在上的稱「降龍」;行龍,驅災解厄,龍頭前飾火珠,身尾隨後,四爪作行走狀的稱「行龍』或「趕珠龍」,常見於邊緣紋飾;廣義,群賢共濟,圓滿如意、蒸蒸日上的盛世景象!

上面的龍紋在紅木傢具中不是很常見,常見的為螭龍、夔龍紋飾。

螭龍是傳說中的一種沒有角的龍,螭紋起源於春秋,盛行於戰漢,貫穿於以後其它各時代。這種紋飾在明式傢具中使用的比較多,龍尾常作卷草狀,又稱「草龍」,有「子孫延綿不斷」之意。

夔龍,山海經中有記載:「夔牛是古時代神話奇獸,古時生於東海流波山,「其狀如牛,蒼色無角,一足能走,出入水即風雨,目光如日月,其聲如雷,名曰夔。黃帝殺之,取皮以冒鼓,聲聞五百里。」

夔龍的特點是龍足、龍尾高度圖案化,轉角成方形,即所謂的「拐子」,它在填布方形空間或做成帶有直角的雕刻構件,都有便利之處。有頭稱夔龍,無頭稱「拐子紋」,有「富貴不到頭」之意。

B. 環形龍玉佩代表什麼意思

形如小璧,器表白復中帶淡黃、有赭紅制色瑕斑。中心孔對鑽,留有較明顯台痕,通體磨光。在邊緣的一側雕琢頭向相對嘴唇合一的龍首各一,雕琢長度約占整個外緣的二分之一;另一半則自然合為雙龍的龍身。龍首上的各個部位均採用減地浮雕法琢成。該雙龍牌飾是目前良渚文化中最早的龍形玉器。1993年江蘇常熟練塘鎮羅墩良渚文化遺址8號墓出土。

C. 關於龍的傳說故事

1、《畫龍點睛》

傳說中國古代有一個叫張僧繇的畫家,他在一個寺院的牆上畫了四條龍,這四條龍都沒畫上眼睛。有人問他,為什麼不給龍畫上眼睛呢,他說,畫上眼睛,龍就會飛去。

聽的人不相信,偏要讓他畫上。張僧繇沒有辦法,只好用毛筆在龍頭上點上了眼睛。誰知道,剛點完兩條龍的眼睛天上就電閃雷鳴,颳起了大風,下起了大雨,牆壁也震破了,那兩條龍騰空而起,飛到天上去了,牆上就只剩下沒點眼睛的兩條龍了。

2、葉公好龍

春秋時,有位叫葉公的人非常喜歡龍。他家的屋樑上、柱子上和門窗上都雕刻著龍的圖案,牆上也繪著龍。傳說天上的真龍知道此事後很受感動,專程到葉公家裡來,把頭從窗口伸進屋子裡,把尾巴橫在客堂上。葉公看到後,嚇得面無血色,魂不附體,抱頭就跑。原來他並不是真正喜歡龍。他愛的是假龍,怕的是真龍。

3、龍的誕生故事

據傳,古時候森林裡的動物很多,而且非常兇猛,常常成群結隊出來襲擊、吞食人類,致使人類無法安寧地生活。在忍無可忍的情況下,他們只好頻頻向天庭發出求救呼聲,祈求上天能懲治那些無比兇殘的動物。

天帝同情凡人的疾苦,立即委派六郎神到凡間查看,了解實情。 六郎神下到凡間目睹了動物撕咬凡人的場面,感覺到問題的嚴重,如果不及時拿出拯救辦法,人類將無法生存。他重重地劃出一條界線,暫時把人與動物隔離開,再遍訪百姓,搜羅各方面意見。

大家一致認為必須盡快在動物之中立一個「王」,以它來管制那些為所欲為的動物。六郎神採納了大家的意見,苦思冥想得出了一個妙計:以九種動物組合成一種新動物,取名為「龍」。說辦就辦,他即刻就在洞壁上漫漫地畫了起來。

先勾畫出蛇身,接著畫駝頭、鹿角、牛嘴、魚鱗、鳳尾、鷹爪,當畫完「獅須」的時候突然停了下來。他想這第九樣「虎眼」只能先畫在一旁放著,等到九九八十一天,念個咒,再把兩只「虎眼」安上去,以後這東西才會更聽話。快到八十天時候,有一個木匠帶著斧子、墨斗到深山老林里砍伐木頭,走入洞內歇息。

偶然之中看見洞壁上畫著一個動物圖案,覺得這是一個很奇怪東西,左看右看,就是缺少兩隻眼睛。他隨手拿起墨筆,模仿六郎神畫的「虎眼」,添在龍頭上。這下壞了,洞壁上的龍張牙舞爪扭動起來,嘴裡噴著濃霧,龍體火光四射,一時狂風大作,洞內飛沙走石,龍像一道閃電似的飛了出去。

木匠趴在地上,嚇得屁滾尿流。 一聽說「王」龍出洞,那些兇猛的動物早已聞風喪膽,再也不敢出來食人,從此,人們有了安全保障,可以隨隨便便在山野勞作。 但是,龍成了百獸之王後,日益狂妄,根本不聽六郎神的使喚,常常飛上天空興妖作怪,有時連續降雨不止,地上常鬧洪災,百姓叫苦連天。

後來,搖身一變,還多出了一條龍。六郎神一怒之下,一條鎮在雲層里,繼續看管動物;另一條則打入東海,令它不得隨意出入。 百姓以為龍雖然出了一點小差錯,但畢竟功大於過,依然把它視為吉祥物,因此,逢年過節都要紮上一條龍,走村串戶游耍一番,企盼來年風調雨順,太平安康。

4、擲杖成龍

傳說東漢費長房見一老翁掛著一把壺賣葯,然後就跳進壺里去。第二天,費去拜訪他,和他一起入壺,但見房屋華麗,酒菜也很好。費於是向老翁學道,後來騎著老翁所給的竹杖回家,投杖於葛陂,變成一條龍。

5、鯉魚躍龍門

鯉魚們都想跳過龍門。因為,只要跳過龍門,他們就會由普普通通的魚變成超凡脫俗的龍。可是,龍門太高,他們一個個累得筋疲力盡,摔得鼻青臉腫,卻沒有一個能夠跳過去。他們一起向龍王請求:「尊敬的殿下,請你把龍門降低一點吧!如果連一條鯉魚都跳不過去,這龍門不等於虛設了嗎?」

龍王不答應,鯉魚們就跪在龍王面前不起來。他們跪了九九八十一天,龍王終於被感動了,答應了他們的要求。

鯉魚們一個個輕輕鬆鬆第跳過了龍門,興高采烈的變成了龍。不久,成了龍的鯉魚們發現,大家都成了龍,跟大家都不是龍的時候並沒有兩樣。於是,他們又一起找龍王,說出自己心中的疑惑。龍王笑道:「真正的龍門是不能降低的。你要找到真正龍的感覺,還是去跳那座沒有降低高度的龍門吧。」

D. 玉豬龍有什麼意義

玉豬龍,因為其形象和胎兒的樣子十分接近,所以它象徵著對於後代的祝福。也就是說用來保佑生育後代順利,保佑後代能夠生活富足等。

我國古代對發現於紅山等地的一種玉器的稱呼,又名玉獸玦。被認為是龍的最早雛形。但由於外形特殊,考古界對於該玉器定義為豬還是龍爭議頗多,還有人認為這是熊。其用途尚不明確,多認為是宗教禮器。

大量紅山玉器的造型反映出很多很多動物如蟬,鳥。鴨嘴獸,魚,龜,及四肢動物均和玉豬龍共同出現,如此表達出玉豬龍是各種動物的最早期胚胎,包括人類,即人和動物最早期胚胎。也就是說玉豬龍是胚胎而且非某種特定動物。

(4)環型龍寓意擴展閱讀

形象

豬龍還是熊龍

「玉豬龍」又稱「玉獸形」。學術界為取名曾有爭論,有人認為是豬,有人認為是龍,在沒有結論的情況下才定名為玉獸形,「玉豬龍」是俗稱,還有叫豬母龍的,叫龍胎的,不一而足。有人說它不像豬不像龍卻像熊。理由如下。


一、紅山古玉中有「丫形器」,有人認為是玉獸形的一種變體,其模樣是兩耳聳立,看上去確實很像熊。豬的耳朵雖大卻耷拉下垂的。而熊則形神兼備,耳朵聳立有神韻,不僅會站立而且會行走。與器形相比較,熊直立時似「丫形器」,蹲下時似玉獸形

。二、紅山文化地域博大,除東北地區外,還包含內蒙古。特別是在東北地區,歷史上確有熊崇拜的風俗。鄂溫克族薩滿教是原始宗教的一種晚期形式,把圖騰上的熊尊為祖先熊,為該教的守護神。

此外,在祭禮儀式中,還有隆重的祭熊和風葬儀式。鄂倫春族也是一個熊崇拜的民族,他們稱公熊為「合克」(祖父),稱母熊為「惡我」(祖母),獵熊時假託別人所為,把殺死熊的刀說成沒有刃口的鈍刀。

把熊的死說成睡覺,吃熊肉時學烏鴉叫,送葬時還需哭泣致哀,並再三禱告熊的保佑。三、在東北地區民間傳說中,有許多與熊崇拜相關的故事。

如一母熊將幼熊一撕為二,一爿依然是熊,另一爿則成為鄂倫春人的祖先。又如,一獵人打殺了一隻熊,後來居然發現是失蹤多年的妻子,以證熊就是人的化身。

熱點內容
紅葉故事下載 發布:2024-12-28 12:02:02 瀏覽:943
結婚用成語 發布:2024-12-28 11:47:38 瀏覽:152
馬的成語大全成語大全 發布:2024-12-28 11:30:04 瀏覽:96
面什麼紅什麼成語 發布:2024-12-28 11:18:34 瀏覽:904
喜耕田的故事一 發布:2024-12-28 10:10:20 瀏覽:450
耒陽故事 發布:2024-12-28 10:07:14 瀏覽:381
一個老兵的故事 發布:2024-12-28 10:01:42 瀏覽:675
狼羊成語 發布:2024-12-28 09:53:02 瀏覽:438
關於形象的故事 發布:2024-12-28 09:53:00 瀏覽:601
勇有什麼成語 發布:2024-12-28 09:43:20 瀏覽: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