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風光諺語
㈠ 關於自然風光的諺語
1、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
看過五嶽之後,看其他的山也就不需要看了。去過黃山之後,才發現連五嶽都不過如此。
黃山: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世界地質公園,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全國文明風景旅遊區示範點,中華十大名山,天下第一奇山。
中國五嶽,中國漢文化中五大名山的總稱,是古代民間山神崇敬拜、五行觀念和帝王巡獵封禪相結合的產物,後為道教所繼承,被視為道教名山。
五嶽分別是東岳泰山、西嶽華山,南嶽衡山、北嶽恆山、中嶽嵩山。五嶽曾是封建帝王仰天功之巍巍而封禪祭祀的地方,更是封建帝王受命於天、定鼎中原的象徵。
景觀上,五嶽又各具特色:泰山雄、衡山秀、華山險,恆山奇,嵩山奧。東岳泰山巍峨陡峻,氣勢磅礴。東周文人孔子曾有「登泰山而小天下」之嘆,而唐代詩人杜甫則寫下了「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豪言壯語。
南嶽衡山地臨湘水之濱,林木蒼郁,景色幽秀,享有「五嶽獨秀」的美名。西嶽華山,險居五嶽之首。「自古華山一條路」,登臨猶比上天難,不吃豹子膽,只能望峰嘆。北嶽恆山則山勢陡峭,溝谷深邃。交通不便,偏是深山藏寶,「懸空寺」便隱匿其中。
中嶽嵩山雄險有之,奇秀有之,似乎突出在一個「奧」字上:在中嶽嵩山留下了覆蓋經濟、文化、藝術、宗教、科技全方位博奧精深的「天地之中」世界歷史文化遺產,「佛、道、儒」三教薈萃,「天、地、人」競相生輝,「山、寺、貌」互補爭艷。「五嶽」被譽為中國的「五大奇觀」。
2、上有天堂,下有蘇杭。
天上有天堂,人間有蘇杭,形容蘇州、杭州的美麗繁榮與富庶。
杭州物產豐富,素有「魚米之鄉」、「絲綢之府」、「人間天堂」之美譽。農業生產條件得天獨厚,農作物、林木、畜禽種類繁多,種植林果、茶桑、花卉等品種260多個,杭州蠶桑、西湖龍井茶聞名全國。全市森林面積1635.27萬畝,森林覆蓋率達64.77%。
國家一級陸生野生動物有10種,二級64種;國家一級保護植物3種,二級18種。礦產資源有大中型的非金屬和金屬礦床。臨安、昌化出產的雞血石,為收藏石和印石中的珍品。
蘇州水網密布,土地肥沃,主要種植水稻、麥子、油菜,出產棉花、蠶桑、林果,特產有碧螺春茶葉、長江刀魚、太湖三白(白魚、銀魚和白蝦)、陽澄湖大閘蟹等。
蘇州地區河網密布,周圍是全國著名的水稻高產區,農業發達,有「水鄉澤國」、「天下糧倉」、「魚米之鄉」之稱。有宋以來有「蘇湖熟,天下足」的美譽。主要種植水稻、麥子、油菜,出產棉花、蠶桑、林果,特產有碧螺春茶葉、長江刀魚、太湖銀魚、陽澄湖大閘蟹等。
3、桂林山水甲天下。
甲等是最好的,因為桂林山水像人間仙鏡一樣美麗,當屬全天下第一。
桂林山水「山青、水秀、洞奇、石美",包括山、水、喀斯特岩洞、石刻等等,其境內的山水風光舉世聞名,千百年來享有「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美譽。
桂林市是世界著名的風景游覽城市和中國歷史文化名城,是「萬年智慧聖地」,是中國陶器起源地之一,是目前世界上唯一具有三處萬年古陶遺址(甑皮岩、大岩、廟岩)的城市,桂林甑皮岩發現的"陶雛器"填補世界陶器起源空白點。
4、九寨歸來不進溝,九寨歸來不看水。
看過九寨溝之後,其他的溝也就不需要看,看過九寨溝之後,其他的水也就不需要看。
九寨溝:世界自然遺產、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國家地質公園、世界生物圈保護區網路,是中國第一個以保護自然風景為主要目的的自然保護區。
九寨溝位於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溝縣境內,地處青藏高原、川西高原、山地向四川盆地過渡地帶,南距成都市300多公里,是一條縱深50餘千米的山溝谷地,總面積64297公頃,森林覆蓋率超過80%。
5、廬山最美在山南,山南最美數三疊。
釋義:廬山最美的地方在山南,山南最美的地方在三疊嶺瀑布。
廬山,又名匡山、匡廬,位於江西省九江市廬山市境內。介於東經115°52′—116°8′,北緯29°26′—29°41′之間。東偎婺源、鄱陽湖,南靠滕王閣,西鄰京九鐵路大通脈,北枕滔滔長江。長約25千米,寬約10千米,主峰漢陽峰,海拔1474米。山體呈橢圓形,典型的地壘式塊段山。
三疊泉又名三級泉、水簾泉,位於江西省著名風景區廬山風景區中。古人稱「匡廬瀑布,首推三疊」,譽為「廬山第一奇觀」。
㈡ 關於中國山水風景的諺語
1、上有天堂,下有蘇杭。
「上有天堂,下有蘇杭」是我國民間流傳的諺語,出自宋代范成大《吳郡志》,意在贊嘆江南美景,可與天堂相媲美。
2、峨嵋天下秀,三峽天下雄。
「峨眉天下秀,三峽天下雄」指的是:峨眉山秀氣天下第一,三峽雄奇天下第一。峨眉山之秀主要有兩重含義,一是宏觀遠望其形態,山體雖高大,但輪廓線流暢柔美。尤其是多霧的峨眉山下,被雲霧所迷漫。二是植被豐茂,色彩翠黛雅麗,終年不枯。這是其他名山中少有的。
3、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
這句話的意思是:去過五嶽之後,其他的山不過如此,無需再看;而看過黃山之後,發現五嶽也不過如此了。通過對比,表現出黃山的巍峨秀麗,集天下山水之大成。
這句話的典故出自於我國明代著名地理學家、旅行家和文學家徐霞客,他在登臨黃山時贊嘆:「薄海內外之名山,無如徽之黃山。登黃山,天下無山,觀止矣!」被後人引申為「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
4、桂林山水甲天下,陰朔山水甲桂林。
「桂林山水甲天下,陽朔山水甲桂林」的意思是:天下的山水屬桂林最美,桂林山水又以陽朔為最。
桂林是目前世界上唯一具有三處萬年古陶遺址(甑皮岩、大岩、廟岩)的城市,桂林甑皮岩發現的"陶雛器"填補世界陶器起源空白點。同時佣有世界自然遺產桂林山水、世界灌溉遺產靈渠兩大世界遺產。
5、九寨溝的水,張家界的山。
張家界以其得天獨厚的旅遊資源聞名於世:
以中國第一個國家級森林公園張家界和天子山、索溪峪兩個自然保護區組成的武陵源風景區面積達369平方公里,區內以世界罕見的石英砂岩峰林峽谷地貌為主體,集桂林之秀、黃山之奇、華山之險、泰山之雄於一體,藏賂、橋、洞、湖、瀑於一身,有「擴大的盆景、縮小的仙山」之美稱。
「九寨歸來不看水」,是對九寨溝景色真實的詮釋:
泉、瀑、河、灘108個海子,構成一個個五彩斑斕的瑤池玉盆。長海、劍岩、諾日朗、樹正、扎如、黑海六大景觀,呈「Y」字形分布。翠海、疊瀑、彩林、雪峰、藏情、藍冰,被稱為「六絕」。神奇的九寨,被世人譽為「童話世界」,號稱「水景之王」。
㈢ 有哪些自然風光的諺語
1、山不在高,有仙則靈;水不在深,有龍則靈
2、八公山上,草木皆兵——八公山:在安徽淮西市西。將八公山上的草木,都當作是士兵。形容極度驚恐,疑神疑鬼。
3、不識廬山真面目——比喻認不清事物的真相和本質
4、河海不擇細流——比喻不論大小,一律收容。
5、藏之名山,傳之其人——傳:傳布流傳;其人:同道。把著作藏在名山,傳給志趣相投的人。
6、出淤泥而不染——淤泥:水底的污泥;染:沾。生長在淤泥中,而不被污泥所污染,依然保持純潔的性格。
7、春蠶到死絲方盡——絲:雙關語,「思」的諧音。比喻情深誼長,至死不渝。
8、吹皺一池春水——原形容風兒吹指水面,波浪漣漪。後作為與你有何相干或多管閑事的歇後語。
9、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春天萌生,夏天滋長,秋天收獲,冬天儲藏。指農業生產的一般過程。亦比喻事物的發生、發展過程。
10、冬寒抱冰,夏熱握火——冬天寒冷要抱冰,夏天炎熱卻要握火。形容刻苦自勉。
11、獨木不成林——一棵樹成不了森林。比喻個人力量有限,辦不成大事。
12海水不可斗量——海水是不可以用斗去量的。比喻不可根據某人的現狀就低估他的未來。
13黑雲壓城城欲摧——摧:毀壞。黑雲密布在城的上空,好象要把城牆壓塌似的。比喻惡勢力一時囂張造成的緊張局面。
14後浪推前浪——江水奔流,前後相繼。比喻後面的事物推動前面的事物,象後浪推動前浪一樣,不斷前進。
15疾風掃秋葉——疾:猛烈。比喻力量強大、行動迅速,象暴風掃除落葉一樣。
如果有幫到您,請採納,點擊【採納為滿意答案】按鈕即可,如果還有問題 請發帖重新提問哦 謝謝拉#^_^#祝您學習愉快
㈣ 關於自然風光的俗語
一、自然風光
1、九寨歸來不進溝,九寨歸來不看水。
2、桂林山水專甲天下,陽朔山水甲桂林。
3、上有天堂,屬下有蘇杭。
4、七倍長江八倍巢,只抵洞庭半截腰。
5、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
二、地方特產
1、東北有三寶:人參,貂皮,烏拉草。
2、雁門關外有人家,早穿皮襖午穿紗,抱著火爐吃西瓜。
3、生在蘇州,穿在杭州,吃在廣州,死在柳州。
4、天上龍肉,地上驢肉。
5、寧夏紅黑白三寶:發菜,枸杞,二毛皮。
三、民風民俗
1、不到長城非好漢。
2、華山自古一條道。
3、十里溫塘河,九曲十八彎。
4、不到黃河心不死。
5、四川人不怕辣,貴州人怕不辣,湖南人辣不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