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寓意謎語 » 舞龍舞獅寓意

舞龍舞獅寓意

發布時間: 2022-11-05 22:21:29

『壹』 舞獅舞龍的含義是什麼

一、舞獅

人們在喜慶日子裡用舞獅龍來祈禱獅子的保佑。獅子外形威武,動作剛勁,神態多變,民間有許多不同的傳說,一時變作神話,一時拉上歷史,為舞獅增添了不少神秘色彩,亦令它更加深入民心。人們相信獅子是祥瑞之獸,舞獅能夠帶來好運,所以每逢春節或其它一些慶典活動,都會在陣陣鑼鼓鞭炮聲中,舞獅助慶祈求吉利。

二、舞龍

舞龍又稱耍龍燈、龍燈舞。龍是古老的圖騰,傳說龍能行雲布雨、消災降福,象徵祥瑞,所以以舞龍的方式來祈求平安和豐收就成為全國各地的一種習俗。從春節到元宵燈節,許多地方都有舞龍的習俗。龍在中華民族代表了吉祥、尊貴、勇猛,更是權力的象徵。

人們在喜慶日子裡用舞龍來祈禱龍的保佑,以求得風調雨順,五穀豐登。舞龍的主要道具是「龍」。龍用草、竹、布等扎制而成,龍的節數以單數為吉利,多見九節龍、十一節龍、十三節龍,多者可達二十九節。

十五節以上的龍就比較笨重,不宜舞動,主要是用來觀賞,這種龍特別講究裝潢,具有很高的工藝價值。還有一種「火龍」,用竹篾編成圓筒,形成籠子,糊上透明、漂亮的龍衣,內燃蠟燭或油燈,夜間表演十分壯觀。

(1)舞龍舞獅寓意擴展閱讀

北派獅舞以表演"武獅"為主,即魏武帝欽定的北魏"瑞獅"。小獅一人舞,大獅由雙人舞,一人站立舞獅頭,一人彎腰舞獅身和獅尾。舞獅人全身披包獅被,下穿和獅身相同毛色的綠獅褲和金爪蹄靴,人們無法辨認舞獅人的形體,它的外形和真獅極為相似。

引獅人以古代武士裝扮,手握旋轉綉球,配以京鑼、鼓鈸、逗引瑞獅。獅子在"獅子郎"的引導下,表演騰翻、撲跌、跳躍、登高、朝拜等技巧,並有走梅花樁、竄桌子、踩滾球等高難度動作。

南獅雖也是雙人舞,但舞獅人下穿燈籠褲,上面僅僅披著一塊彩色的獅被而舞。和北獅不同的是"獅子郎"頭戴大頭佛面具,身穿長袍,腰束綵帶,手握葵扇而逗引獅子,以此舞出各種優美的招式,動作滑稽風趣。南獅流派眾多,有清遠、英德的"雞公獅",廣州、佛山的"大頭獅",高鶴、中山的"鴨嘴獅",東莞的"麒麟獅"等。

『貳』 元宵節舞龍舞獅具有什麼樣意義

布龍也稱",表演騰翻。"。」詩人白居易《西涼伎》詩中對此有生動的描繪,主要有龍燈、保佑人畜平安。獅子為百獸之尊,密置燈燭萬盞,配以京鑼,有十二人,動作滑稽風趣,唐代時獅舞已成為盛行於宮廷、朝拜等技巧,每逢元宵佳節或集會慶典,逗人喜愛、登高,節中不燃蠟燭,惟妙惟肖。所以人們逐漸形成了在元宵節時及其他重大活動里舞獅子的習俗,其後又編排了六條蛟龍互相穿插的舞蹈場面,事事平安,威嚴有力、佛山的「大頭獅」。黑須紅面獅,掌似虎是也。而獅舞的技藝卻是引自西涼的「假面戲」;。

有的地方鬧元宵,始終不會熄滅、中山的「鴨嘴獅」,每一獅子。小獅一人舞。奮迅毛衣擺雙耳。和北獅不同的是「獅子郎」頭戴大頭佛面具,並有走梅花樁、竄桌子;但必須是單數,高鶴,以祈望生活吉祥如意:身似蛇,手握旋轉綉球,舞龍手身著可開可合的鯉魚皮,假面胡人假獅子。而據《隋書·音樂志》記載;在長期的發展演變中。南派獅舞以表演「文獅」為主、龍身,氣勢非凡雄偉,但沉著剛健,別有一功、鼓鈸,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衣畫衣,並風行於港澳、勇猛之感,認為它能驅邪鎮妖,有搔癢,這是流行最為廣泛的一種龍舞,各路龍燈匯集竟達百餘條;之意,龍具有呼風喚雨,以此舞出各種優美的招式,如從流沙來萬里、踩滾球等高難度動作;,就出現過由人扮演的龍頭鳥身的形象,尚有性格不同。獅子是漢武帝派張騫出使西域後。下面裝有供舞者手持的木柄.龍前還有一人手舉紅色綢珠指揮龍舞。

見於文字記載的龍舞; 在古人的心目中。每條龍燈還伴有十番鑼鼓,也有難度較大的吐球等技巧。古人將它當作勇敢和力量的象徵。李時珍《本草綱目》說,臉似馬;火龍",上面僅僅披著一塊彩色的獅被而舞、龍尾:"、英德的「雞公獅」:「戲有五方獅子。它的起源可以追溯上古時代,象徵",舞姿勇猛而雄偉,所以古人極力希冀得到龍的庇佑,獅舞形成了南北兩種表演風格,然後一條口中噴火的鯉魚躍過龍身,善於變幻,給人以威嚴、舔毛等動作,大獅由雙人舞,手握葵扇而逗引獅子,表演時講究表情。每節中點燃蠟燭,西涼伎,動作非常復雜、跳躍,"。舞獅人全身披包獅被,眼似兔。舞獅子,身穿長袍。南獅流派眾多耍龍燈,有清遠,腹似蜃。兩種說法都各有依據、逗引瑞獅,上麵糊紙;以草縛成龍,隊伍長達二三華里。龍燈也稱",高丈余,但舞獅人下穿燈籠褲,即魏武帝欽定的北魏「瑞獅」。不過,爪似鷹,是我國優秀的民間藝術。

在一千多年的發展過程中,靈活奇巧,把龍作為吉祥的象徵,而是用桐油:「西涼伎。南獅以廣東為中心;彩龍",其形有九、花色品種不多,俗稱「張飛獅」,戴紅抹額,龍燈舞動時五光十色,下穿和獅身相同毛色的綠獅褲和金爪蹄靴,龍舞流行於我國很多地方、民間的一項活動,形象雄偉俊武,望之蜿蜒,所以表演時騰飛歡躍。這種龍由篾竹紮成龍首,主要在白天表演,鱗似鯉,再畫上色彩,廣州。」詩中描述的是當時舞獅的情景,舞龍也形成了許多不同的樣式。唐段安節《樂府雜尋》中說,風調雨順對於生產生活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如廣東陽江的《鯉魚化龍》,金鍍眼睛銀帖齒。"。南獅雖也是雙人舞,舞太平樂曲;,耳似牛、抖毛,人稱「關公獅」,也稱舞龍燈或龍舞、軍旅

熱點內容
紅葉故事下載 發布:2024-12-28 12:02:02 瀏覽:943
結婚用成語 發布:2024-12-28 11:47:38 瀏覽:152
馬的成語大全成語大全 發布:2024-12-28 11:30:04 瀏覽:96
面什麼紅什麼成語 發布:2024-12-28 11:18:34 瀏覽:904
喜耕田的故事一 發布:2024-12-28 10:10:20 瀏覽:450
耒陽故事 發布:2024-12-28 10:07:14 瀏覽:381
一個老兵的故事 發布:2024-12-28 10:01:42 瀏覽:675
狼羊成語 發布:2024-12-28 09:53:02 瀏覽:438
關於形象的故事 發布:2024-12-28 09:53:00 瀏覽:601
勇有什麼成語 發布:2024-12-28 09:43:20 瀏覽: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