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寓意謎語 » 明朝軼事典故

明朝軼事典故

發布時間: 2022-11-04 06:07:22

1. 解縉的軼事典故

一門三進士:

洪武二十年(1387年),解縉第一次參加江西省鄉試,就一舉奪得第一名,人稱「解解元」。第二年赴京參加會試,列為第七名,經殿試,被錄為二甲進士。他的哥哥解綸和妹夫黃金華也同榜登進士。

從小出名的才子解元,會試怎麼被擠到第七名呢?原來,解縉所作文章氣勢磅礴、文筆犀利,本來主考官要點他為一甲,擬為「狀元」人選。但其他考官認為,解縉文章中的言論過於尖銳,怕招惹是非,便有意將解縉往後排,列為第七名。

解縉雖然與狀元擦肩而過,但解氏家族「兄弟同登第」、「一門三進士」的消息傳出,立即轟動了解縉的家鄉吉水,也轟動了南京,一時傳為盛事。而這次殿試錄取的第一名狀元的任亨泰,在後世卻遠不如解縉有建樹。

解縉敏對:

1.有一次解縉到一大商賈家收稅款。事前,商賈家調皮的女兒在宅前貼上對聯,心想,看你解稅官怎麼進屋。對聯雲:閑人免進,盜者休來。

解縉看罷一笑,叫人拿來筆往門聯左右各添三字便挺胸而入。商賈女兒出門一看,不得不佩服這位年輕稅官文思敏捷,巧補天成。原來解給將對聯補寫為:閑人免進賢人進,盜者休來道者來。

2.解縉幼時去河裡洗澡,把脫下的衣服掛在河邊的老樹上,這時縣令來了,對解縉說,我出個對子,若對得出來衣服便給你,對不出來我可就拿走了。然後指著老樹說:「千年老樹為衣架。」解縉昂首,脫口而出:「萬里長江作浴盆!」縣令大異,遂還衣於縉。

3.有一次解縉與永樂皇帝在花園遊玩,皇帝突然命解縉以雞冠花作詩,解縉略一思索,起句道:雞冠本是胭脂染,一語剛落,只見皇帝從身後取出所執白雞冠花,說:「不是胭脂紅,是白的。」解縉隨機應變,當即又吟:今日為何淡淡妝?只因五更貪報曉,至今戴卻滿頭霜。

解縉應對如流,用語不凡,聯想奇妙,皇帝聽了甚為高興。

4.解縉自幼聰明好學,7歲能詩善文,且生性剛直。一次,告老還鄉的李尚書不信解縉有此高才,他宴請幾個權臣顯貴作詩,派人叫解縉前來應對,想有意當眾奚落他一番。

解縉來到李府,只見大門緊閉。家人說主人吩咐要他從小門進入,他站在大門口硬是不走小門。李尚書聞情走來大聲說:「小子無才嫌地狹」;解縉即答:「大鵬展翅恨天低。」尚書聽了大吃一驚:呵,這小子口氣倒不小,忙命人打開中門相迎。剛入席,一權貴便想借題嘲笑他母親在家做豆腐,父親挑上街叫賣的貧寒身世,對他說:「聽說才子能出口成對,今日請你以你父母職業為題如何?」

解縉聽了,明知是奚落自己,不慌不忙地吟道:「戶挑日月上街賣;手把乾坤日夜磨。」眾人聽了,無不拍案叫絕。那權貴卻魚骨梗喉似的上下不安。

另一顯貴見解縉身穿綠襖,便也出一上聯譏諷他:「井裡蛤蟆穿綠襖」;解縉見那人身穿紅襖,靈機一動說出下聯:「鍋中螃蟹著紅袍」。那顯貴聽了暗想:這小子好厲害,我把他比作活蛤蟆,他卻把我比作死螃蟹。但又無理發泄,只好自認倒霉。

酒過三巡,尚書欲壓服解縉,用手往天上一指,自命得意地說:「天作棋盤星作子,誰人敢下?」解縉聽罷,用腳在地上一頓,說:「地作琵琶路作弦,哪個能彈!」口氣比他還高。尚書奈何不得,啼笑皆非。

這時,解縉舉杯祝酒說:「難得今日群才雅集,我願題贈一聯助興」。尚書聽罷,忙叫人拿來文房四寶,解縉揮毫舞墨,然後擲筆大笑而去。眾人走過來一看,瞠目結舌地半天說不出話來,原來這是一副借物寓諷聯:「牆上蘆葦,頭重腳輕根底淺;山間竹筍,嘴尖皮厚腹中空。」

(1)明朝軼事典故擴展閱讀:

主要成就:

詩詞:《赴廣西別甥彭雲路》、《游七星岩偶成》、《廬山歌》、《藤縣即事》、《竇家寨》、《桑》等。

著作:《白雲稿》、《東山集》、《太平奏疏》、《丁丑封事》、《文毅集》、《春雨雜述》、《天潢玉牒》,後人輯有《解文毅公集》。

總裁:《太祖實錄》、《古今列女傳》。

主持編纂:《永樂大典》。

解縉才氣橫溢,下筆不能自休,尤工五言詩,現存詩五百餘首。他的古體歌行氣勢奔放,想像豐富,逼似李白,而律詩絕句,亦近唐人。[14]解縉之文章雅勁奇古,極具個性特色,政論文直抒胸臆,氣勢充沛,人物傳記敘事簡潔,描摹生動。[15]鄒元標贊其曰:「義節千秋壯,文章百代尊。」解縉一生最大的功績是他親自主持編纂了《永樂大典》,《永樂大典》是中國最大的一部類書,被學術界稱為「輯佚古書的淵藪」,《不列顛網路全書》在「網路全書」條目中稱其為「世界有史以來最大的網路全書」。

參考資料:網路-解縉

2. 明朝歷史小故事

1、明朝統一戰爭

明朝統一戰爭是明洪武元年至二十二年(1368—1389年),明太祖朱元璋為統一全國,遣軍推翻元朝、消滅各地割據政權及元朝殘余勢力的一系列作戰。

元末,爆發了紅巾軍為主的農民起義。義軍首領朱元璋在江北紅巾軍掩護下,到元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相繼攻滅江南漢帝陳友諒、吳王張士誠政權後,統一江南後。朱元璋審時度勢,決定北定中原、南略沿海並舉,以奪取全國統治權。

朱元璋命徐達為征虜大將軍,常遇春為副將軍,北取中原,進克大都(今北京);湯和為征南將軍,消滅割據浙東的方國珍勢力;胡廷瑞為征南將軍,攻取福建;湖廣行省平章楊璟等攻廣西。

洪武元年(1368年)正月,在各路大軍接連獲勝之際,朱元璋於應天(今南京)即帝位,國號大明,是為明太祖,建元洪武。

2、洪武之治

洪武之治又稱洪武盛世是明太祖朱元璋在位期間所出現的治世,為明初三大盛世之一。

1368年,朱元璋於金陵應天府即皇帝位,明朝正式建立。朱元璋在位期間,下令農民歸耕,獎勵墾荒;大搞移民屯田和軍屯;組織各地農民興修水利。

大力提倡種植桑、麻、棉等經濟作物和果木作物、他還徒富民,抑豪強;下令解放奴婢;減免稅負,嚴懲貪官;派人到全國各地丈量土地,清查戶口等等。

在朱元璋時代,國家黃冊用來徵收田賦的土地,高達八百萬傾之多,比清朝康乾盛世的六百萬要高得多。整個洪武時期百姓充實,府庫衍溢。蓋是時,劭農務墾辟,土無萊蕪,人敦本業,又大興屯田,故上下交足,軍民胥裕。

同時還解除了元朝時期工商業對工匠的束縛制度,解除了唐宋元三朝佃農的卑下地位和生死懲罰由主人主宰的命運,中國的工商業工匠,佃農,第一次在法律上,被確認了平等的人權,再也不是任人宰割的奴隸。

3、建文改制

建文改制是明惠帝、方孝儒、齊泰、黃子澄等人推行的改革,以先秦儒家的理想政治理念作為指導,遵循先聖之教誨而實行「德治寬政」,解決「朱元璋後」的嚴刑峻法、苛捐雜稅、藩王擁兵等問題。

明惠帝在位四年,推出不少有利國計民生的政策,建文帝的悲劇除了來自於削藩的失敗,還來自其自身性格文弱,政治經驗不足有關。

4、永樂盛世

永樂盛世是明成祖朱棣統治時期所出現的盛世,為明初三大盛世之一。

明成祖雄才大略,即位後勵精圖治,發展經濟,提倡文教,採取了許多措施大力發展經濟,使得天下大治, 國家富強,疆域遼闊。明成祖年號為「永樂」,後世的史學家稱這一時期為永樂盛世。以至稱贊該時期「遠邁漢唐」。

政治上明成祖完善了文官制度。明太祖由於廢除了丞相制度,皇帝直接領導六部,事無巨細。明成祖時,在朝廷中逐漸形成了後來內閣制度的雛形,皇帝國事繁忙時,內閣作便依照皇帝的指示來替皇帝處理國政。這種制度影響了明清兩朝,乃至西方。

明成祖還在1421年,正式將明朝的首都遷到了北京。在地方設置管轄架構,比如東北、西北、西南設立行省或管理司。設哈密衛、貴州建制等。

5、靖難之役

靖難之役,又稱靖難之變,是建文元年(1399年)到建文四年(1402年)明朝統治階級內部爭奪帝位的戰爭。

明太祖朱元璋在位時把兒孫分封到各地做藩王,藩王勢力日益膨脹。因太子朱標早逝,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皇太孫朱允炆繼位,是為建文帝。

建文帝與親信大臣齊泰、黃子澄等採取一系列削藩措施。與此同時,也在北平周圍及城內部署兵力,又以防邊為名,把明太祖第四子燕王朱棣的護衛精兵調出塞外戍守,准備削除燕王。

朱棣於建文元年(1399年)起兵反抗,隨後揮師南下,史稱「靖難之役」。建文帝起用老將耿炳文統兵北伐,又派李景隆繼續討伐,而建文帝也缺乏謀略,致使主力不斷被殲。

朱棣適時出擊,靈活運用策略,經幾次大戰消滅南軍主力,最後乘勝進軍,於建文四年(1402年)攻下帝都應天(今江蘇南京)。

戰爭歷時四年(1399—1402年)。戰亂中建文帝下落不明,或說於宮中自焚死,或說由地道逃去,隱藏於雲、貴一帶為僧。同年,朱棣即位,是為明成祖。

3. 朱元璋的軼事典故

朱元璋在世時留下不少傳說和典故,例如: 政治火燒慶功樓、雲奇告變、太祖治驕、建都之議、剝皮揎草、朱元璋立碑廢封號、表箋之禍、憤題和尚詰問、鐵裙之刑、劉伯溫求雨、太醫監、悍婦之肉、聖諭六言、大明詔旨碑、洪武正韻、月餅起義(八月十五殺韃子)、五更吹號、畏法度者最快樂、治隆唐宋、御制大誥、教民榜文、新官墮落定律、逆臣錄、無為而治、白話聖旨、紅座船、藁城人、寶源局、宋濂誠實、洪武大移民、夷狄腥膻、裝傻計美食四菜一湯、糊羹、粉子饃、捆香蹄、垛子羊肉、瓤豆腐、仙客來靈芝、珍珠翡翠白玉湯、萬三蹄膀、吳城大板瓜子、油煎毛豆腐、老表土雞湯、臨水酒、周爛頭、桃香茶油、虎皮毛豆腐、五里界蒸肉、養生油、洪武宴、開花饃、何故四菜一湯、歲寒三友抹尖脆、常州牛塘谷、黃氏肚包雞、八寶稀飯、濮陽壯饃、得勝餅、鳳陽釀豆腐(洪武豆腐)、費縣山楂、南京鹽水鴨、文化怒打伽藍神、 淮右布衣、楚人養狙、閱江樓記、牲口節、大寫金額、陳辭濫調、朱陳之好、覃垕曬皮、智聰、率師征陳友諒至瀟湘所寫、鐵板一塊、河伯女、贈四仙、情侶椅、大明太祖高皇帝御注道德真經、絕海中津、跳竹馬、廬山詩、朱元璋夢游西嶽、清溪流泉、朱元璋畫像、鐵姓、狄姓、朱氏世德碑記、武當歸隱建築洞林寺、廬山竹林寺、余干康山忠臣廟、御碑亭、駙馬巷、龍首塔、柳葉街、北照寺、觀妙亭、閱江樓、古城塔、南京花牌樓、五土廟、梅大井、皇帝井、游武廟、六鎮七十二口井、斷頭馬、百貓坊、通天寨玉盂禪寺、常氏先祠、楚望台、抹山寺、勝棋樓、朱元璋品蟹亭、瑞安寺、陽山碑材、官店、復翁堂、明去封號碑、青龍洞古建築群、明功臣墓、南京老城南地點明功臣墓、天鍾聽泉、北台頭村、試劍石、義駕山、鑒玉村、聖水池、下鄒村、十里聖水、九峰摩崖、歙嶺青、青蒲、黃村、陳家溝村、蘇庄銀杏樹、瑞洪鎮、披雲山、天龍屯堡古鎮、平海衛、宜春八景之南池涌珠、朱家凹景區、白關鎮、光明頂、陽山、張三豐的神仙洞、賈島隱居處、龍女花

熱點內容
竹筍成語 發布:2024-12-27 11:23:37 瀏覽:62
公益小故事 發布:2024-12-27 11:10:45 瀏覽:368
聽故事感想 發布:2024-12-27 11:01:13 瀏覽:89
形容脆弱的成語 發布:2024-12-27 11:00:27 瀏覽:196
登鸛雀樓故事 發布:2024-12-27 11:00:27 瀏覽:36
什麼陰成語 發布:2024-12-27 10:55:36 瀏覽:791
薪字開頭成語 發布:2024-12-27 10:54:52 瀏覽:691
馬弓箭成語 發布:2024-12-27 10:52:22 瀏覽:271
帶用的成語 發布:2024-12-27 10:49:55 瀏覽:511
喜劇人故事 發布:2024-12-27 10:49:06 瀏覽: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