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雁的寓意
⑴ 古詩中雁象徵意義
一、 點綴秋冬景象。
同樣是秋景,一則以雁陣驚寒之聲寫月白霜清之夜,一則以長空秋雁之形寫晴空萬里之日,前者凄清冷寂,後者逸興遄飛。「雁燕無心,太湖西畔隨雲去。」(姜夔《點絳唇》)時值冬日,北地的大雁隨了流雲,沿著太湖西畔悠悠飛去,雲本無心,雁亦天然,正像漂泊詩人任真自然的性情。
二、 寄託詩人對故鄉、親人的思念。
因為大雁是候鳥,秋季由北往南,「陽月南飛雁,傳聞至此回」(宋之問《題大庾嶺北驛》),據說飛到湖南衡陽的回雁峰就停下了,次年春季又飛回北方。這種有規律而自由的飛翔在宦遊、游學而有家不能歸或者遭遇戰亂無家可歸的人看來是值得羨慕的。
有趣的是,詩人在思鄉的時候寫的多是秋天的北雁南飛,很少寫春天的南雁北飛,彷彿春天專屬活潑可愛的小燕子;而且多虛寫雁之聲,少實寫雁之形。
三、雁」還有一重意思,就是信使。
所謂「鴻雁傳書」,與青鳥、鯉魚類似,可以傳遞愛情、親情、友情之書。關於雁足傳書的由來,相傳西漢武帝時,蘇武在匈奴北海牧羊十九年,漢朝使者對匈奴單於稱:大漢天子在上林苑獵到一隻大雁,雁足上有蘇武親手寫的書信,單於被迫放蘇武歸漢。
書信倒不一定真有,但據科學考察,大雁每年要飛行好幾萬英里,一天就可以飛越數百英里,所以從匈奴飛回漢朝完全有可能。與之相關的還有「雁丘」的故事。
據說元好問曾道逢一捕雁者,將捕獲的雙雁殺死其一,另一隻脫逃後在死雁的上空盤旋哀鳴,後來一頭撞在地上,殉情而死。元好問聽說後便買下這對大雁的屍體,在河邊築了一座墳塋,名之為「雁丘」,並賦下了傳頌千古的《摸魚兒•問世間》。
四、 大雁還是自然、人事的見證,這一點和舊時燕子的作用相似。
「不見只今汾水上,唯有年年秋雁飛。」(李嶠《汾陰行》)昔時金階白玉堂,即今唯見青松在,富貴榮華,桑田碧海,只有慣看秋月春風的大雁是人事變遷的見證人,是自然永恆的代表者,可是它面對這一切彷彿毫不關心,如此無情。
五、 比喻兄弟之情。
大雁飛行的時候,排列整齊而有次序,這樣的隊列能減少阻力,而且大雁之間能隨時不斷地互相鼓舞,從而保證雁群長時間遠距離的飛行,這樣的情況被稱為「雁行(háng)」。
「叔於田,乘乘黃。兩服上襄,兩驂雁行。」(《詩•鄭風•大叔於田》)鄭庄公的兄弟共叔段乘著四匹馬拉的車子去打獵,兩匹服馬在中央,兩邊驂馬像雁行。雁行的整齊有序和互相幫助很像兄弟之間的關系。《禮記•王制》:「父之齒隨行,兄之齒雁行,朋友不相逾。」
「雁行,並行而稍後也。」後因以比喻兄弟。
⑵ 古文中「雁」的象徵意義
原創
1表達亂離飄抄泊中失群人的痛苦心情襲 是遊子的心情
李白的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雲
長風萬里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是送別詩)
2還有就是閨怨詩中 寄託對家人的思念
李清照的一剪梅中就有 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
3壯志難酬的宦遊詩中也常會出現
杜甫的孤雁中就有雁的意向 孤雁不飲啄,飛鳴聲念群
不會可以追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