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蓮花寓意
① 蓮花顏色的象徵意義
蓮花出污泥而不染的聖潔性,象徵佛與菩薩超脫紅塵,四大皆空; 蓮花的花死根不死,來年又發生,象徵人死魂不滅,不斷輪回中。 佛教把蓮花看成聖潔之花,以蓮喻佛,象徵菩薩在生死煩惱中出生,而不為生死煩惱所干擾。 佛教有寶傘、雙魚、寶瓶、蓮花、白螺、如意、寶幢、金輪八種吉祥寶物, 釋迦牟尼把蓮花放在最崇高的位置。 由於蓮花在佛教上的神聖意義,佛經中把佛教聖花稱為「蓮花」,把佛國稱為「蓮界」,把袈裟稱為「蓮服」,把和尚行法手印稱為「蓮蕖華合掌」,甚至把佛祖釋迦牟尼稱為「蓮花王子」。 蓮是百花中唯一能花、果(藕)、種子(蓮子)並存的。 象徵我佛「法身、報身、應身」「三身」同駐。 其姿挺展,日艷且鮮;其貌熙怡,傲然獨立; 其根如玉,不著諸色;其莖虛空,不見五蘊; 其葉如碧,清自中生;其絲如縷,綿延不斷; 其花莊重,香馥長遠;不枝不蔓,無掛無礙; 更喜蓮子,苦心如佛;諄諄教人,往生凈土。 蓮花有五色:白、青、紅、紫、黃,稱為「五種天華」。 其中白、青兩色最受青睞。 白蓮花,梵文音譯為芬陀利。此花生長於佛國阿耨達池中,人世間難以見到, 故又稱「希有之華」。 青蓮花,梵文音譯為優缽羅。葉狹長,近下小圓,向上漸尖,青白分明,酷似佛眼,故在佛經中稱之為「蓮眼」,也即觀音菩薩的眼睛。 五種蓮花,為五大虛空藏菩薩所坐。 東方福智虛空藏,坐青蓮花,乘銀牛; 南方能滿虛空藏,坐赤蓮花,乘金象; 西方施顧虛空藏,坐白蓮花,乘琉璃馬; 北方無垢虛空藏,坐紫蓮花,乘獅子; 中央解脫虛空藏,坐黃金蓮花,乘水晶龜。 蓮華喻菩薩十種善法 一、離諸染污 菩薩修行,能以智慧觀諸境於一切法,不生貪愛,雖處五濁生死流中,而不為生死過失所染,比喻蓮花出於水而不為污泥所染也。(五濁者,即劫濁、眾生濁、煩惱濁、見濁、命濁) 二、不與惡俱 菩薩修行,唯欲滅一切惡,生一切善,於身口意,守護清凈,不與纖毫之惡共俱,比喻蓮華雖微滴之水,而不停留也。 三、戒香充滿 菩薩修行,放諸戒律堅持無犯,以戒能滅身口之惡,猶香能除糞穢之氣。故經雲:戒香芬馥,廣布充滿,比喻蓮華開敷,妙香廣布,遐邇皆聞也。 四、本體清凈 菩薩因持戒故,身心清凈雖處五濁之中,而能無染無著,比喻蓮華生時雖處污泥濁水,而自然潔凈無所染也。 五、面相熙怡 熙,和樂貌。怡,喜悅也,菩薩心常禪悅,則面無顰蹙,諸相圓滿,見者悉皆歡喜,比喻蓮華開時,令諸見才心意快然而生喜悅也。 六、柔軟不澀 柔軟則隨順,不澀則無滯,謂菩薩修慈善之行,復於閉法無所滯礙,充於內而形於外,故體常清凈,柔軟細紗而不粗澀,比喻蓮華,體性柔軟而復潤澤也。 七、見者皆吉 菩薩修行成就,形相美妙,凡所見者咸獲吉祥,比喻蓮華,芬馥美妙,人或眼見及夢見者皆吉祥也。 八、開敷具足 菩薩修行功成,智慧福德,庄嚴具足,比喻蓮華開敷而其華果具足也。 九、成熟清凈 菩薩修因既圓,妙果成熟,而慧光發現,能使一切有情見聞之者,鹹得六根清凈,比喻蓮華成熟,若眼睹其色,鼻聞其香,則諸根示得清凈也。 十、生已有想 菩薩初生之時,諸天人等咸樂護持,以其必能修習善行,證菩提果,比喻蓮華初生之時,雖未見花,凡諸人眾,咸生已有蓮華之想也。
② 蓮花的文化象徵
除實用價值外,蓮是最常見的用來作為宗教和哲學象徵的植物,曾代表過神聖、女性的美麗純潔、復活、高雅和太陽。蓮作為花中君子,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更用來象徵一種理想人格:「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周敦頤《愛蓮說》);「身處污泥未染泥,白莖埋地沒人知。生機紅綠清澄里,不待風來香滿池。」(陳志歲《詠荷》)荷,即蓮。在詩人筆下,荷花不僅象徵堅貞、純潔,還是謙遜、恬謐,自處晏清形象的化身。」清廉的象徵:蓋「青蓮」者,諧音「清廉」也。象徵愛情:蓋蓮花別名芙蓉花,或雲水芙蓉。「芙蓉」,「夫容」也。又白居易《長恨歌》雲:「芙蓉如面柳如眉。」因此蓮花常用來象徵愛情,而並蒂蓮尤其如此。二蓮生一藕的圖畫,叫「並蓮同心」。「水芙蓉」之「蓉」諧音「榮」。蓮花和牡丹花在一起,叫「榮華富貴」,蓮花和一鷺鷥,叫「一路榮華」。牡丹、蓮花和白頭翁,稱為「富貴榮華到白頭」。蓮花也能諧音「連」。蓮蓬加上蓮子,叫「連生貴子」。象徵純凈、純潔。在中國,蓮花被崇為君子,《群芳譜》中說 「凡物先華而後實,獨此華實齊生。百節疏通,萬竅玲瓏,亭亭物華,出淤泥而不染,花中之君子也。」後有周敦頤的《愛蓮說》,影響深遠。佛教中有蓮花座、蓮花台等。佛教中的不少菩薩,是從蓮花中生出來的。但有的國家、地區的民俗文化不同,也不可忽視,如日本民俗對蓮花並不認為「出淤泥而不染」那麼貞潔,而視蓮花為「不詳」之花。 武漢蓮花節持續時間三個月,從7月到10月,以「蓮花水鄉,醉美蔡甸」為主題,將蓮花節開幕、七夕、中秋、國慶等幾個大的節慶活動作為契機,以金蓮灣、郊野綠道公園、沉湖濕地等幾個重點旅遊景區作為主體,開展如下活動:盛大開幕:森林旅遊暨蓮花節開幕式,情醉七夕:荷花傳情——賞花大型單身派對,月滿中秋:荷塘月色——中秋賞月大會,繽紛國慶:長假休閑賞花游園會。武漢特意還推出了武漢賞花地圖方便遊客。
金蓮灣景區位於蔡甸區索河鎮長河水域,距離武漢市區40千米,交通便利,從武漢乘車僅1.5小時車程。景區佔地面積1600餘畝,其中水域面積1200畝。景區以「蓮花水鄉,田園風情」為主題,以「親水體驗、生態休閑」為特色,遊客可以在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的湖面上泛舟,近距離與花中仙子接觸採摘蓮蓬。
景區主要挖掘荷花文化,遊客乘坐的每艘小船都以荷花的別稱命名,每個景點都有著關於荷花的典故;景區導游在講解時還會告訴遊客荷花的起源、荷花的品種等多種知識,名貴荷花園里還有美洲黃蓮、帝王蓮等珍貴的品種可以觀賞。 出淤泥而不染的蓮花是表示純凈和斷滅的一個主要佛教象徵。它代表一切活動的鼎盛階段,而進行這些活動是為了完全避免墮入輪回之錯誤。佛菩薩端坐或站立的蓮花寶座象徵著他們的神聖本源。佛菩薩被想像成是潔白無瑕、極盡善美的,其身、語、意是絕對清凈的。佛菩薩顯現在輪回之中,但他們絕沒有受到不潔之物、意障和心障的污染。
從埃及到印度的眾多世界偉大文明都把蓮花視為神聖的象徵,並將其廣泛的融入它們自己的藝術和建築之中。蓮花隨太陽花開花落,在古埃及,人們認為黎明時太陽從東邊的蓮花中升起,日落時,它落入西邊的蓮花之中。同樣,吠陀教太陽神 的每隻手都持有一朵蓮花,象徵著太陽掠過天際的路徑。吠陀教的創生之神梵天誕生在一朵金色蓮花里,而這朵蓮花是從毗濕奴 肚臍里長出來的,宛如從臍狀莖長出的一朵蓮花。密教大師蓮花生 將佛教傳入西藏,他同樣被神化為生於一朵奇異的蓮花上,開放在印度的烏仗那 王國的丹納闊沙湖上。在印度教和佛教經文中,蓮花被性隱喻為神聖子宮或陰道。蓮花是梵文女性「陰道」的同義詞,女性陰道柔軟,呈粉紅色且有開口。同樣,金剛是男性「陰莖」的同義詞。金剛和蓮花的結合是色 與空 或方便與智慧結合的性象徵。在內在的層面上,這種結合象徵著氣滲入人體內主脈並升騰,它會穿透並開啟脈輪中的蓮花或輪 。
蓮花是西方紅色阿彌陀佛,即「蓮花部怙主」的象徵。阿彌陀佛的特質代表著火的紅色、生命體液、黃昏暮光、夏季及將慈愛化作覺識。阿彌陀佛之伴偶般吒羅 的手持器物是一朵紅色蓮花。阿彌陀佛麾下的菩薩是蓮花手觀音 (即大慈菩薩)。
印度教
佛教中的蓮花被描述為四瓣、八瓣、十六瓣、二十四瓣、三十二瓣、六十四瓣、百瓣、千瓣。這些數字既象徵性地符合令人費解的人體內的蓮花數量,也與壇城的各個組成部分相符。作為手持器物,蓮花通常呈粉色和淺紅色,共有八個或十六個蓮瓣。盛開的蓮花也可以是白色、黃色、金黃色、藍色和黑色。白色蓮花 是屍棄佛 的象徵,而白度母手持的是十六瓣白蓮花。黃色蓮花 和金黃色蓮花 一般被稱作「白瑪」(蓮花),而紅色或粉色蓮花更為常見。梵文詞彙「utpala」專指藍色或黑色的「夜蓮花」,但直譯的藏文同義詞「ut-pa-la」可以用於各種顏色的蓮花。
一位印度古代詩人用古梵文描寫他的愛人道:「卿眼如蓮苞,手如蓮花,譬如蓮藕。」在婆羅門教的神話中,創造之神據說是在毗濕奴入定時,從其肚臍中生出的蓮花中鑽出來的。居住在印度次大陸中部的比羅爾族在解釋世界起源時也有相似的說法:「最初,天下皆水,有蓮生出水面。是時巨神居於陰間,經蓮莖出至水上,以蓮花為座。」
佛教
已知的最早與蓮有關的藝術品,也是把蓮與神結合在一起的,是一尊頭上戴著蓮花的裸體女神像,在印度的恆河流域出土,是公元前3000年的遺物。文獻中有關印度蓮花女神的記載,最早見於印度的吠陀文獻,說蓮神生於蓮花,站在蓮花上,戴著蓮花的花環。
在佛教問世後,佛教徒也採取了以蓮花為佛教的主要象徵。據說後來成為佛祖的悉達多太子出世後,立刻下地走了七步,步步生蓮。所以蓮就成了他誕生的象徵。從公元一世紀左右開始,佛祖的塑像便已常常是在蓮台上的坐像了,他的坐姿,或為蓮花坐或為吉祥坐,成為佛教僧人打坐時的典型坐法。按照大日經的解釋,「左足先著右上,右足次著左上,名為蓮花坐;單足著右上,名為吉祥坐。」佛教徒相信蓮能反應修行程度,認為高僧誠心念佛,則西方七寶池中即生蓮花一朵,若能精進,則其花漸大,倘或退惰,則其花萎落。又相信:「諸天人民以至蜎飛蠕動之類,往生阿彌陀佛剎者,皆於七寶池蓮花中化生。」
蓮隨著佛教,流傳到亞洲的每個角落。在爪哇的婆羅浮圖佛壇上,在緬甸的蒲日古城,泰國的素可泰市和高棉的吳哥窟等地的大廟里,在斯里蘭卡的鍾形塔里,巴厘島的葬藍上和西藏的符籙上,都可以看到蓮的圖畫,西藏的喇嘛教佛教著名的六字真言:「唵嘛呢叭彌吽」中,其中的「叭彌」的意思便是蓮花。
蓮花在中國有深邃的文化淵藪。唐代將佛教立為國教後,蓮花備受人們敬愛。佛祖釋迦牟尼的家鄉盛產荷花,因此佛教常以蓮花自喻。《本草綱目》載:「釋氏用為引譬,妙理俱存」。佛國也指蓮花所居之處。也稱「蓮界」。佛經稱「蓮經」,佛座稱「蓮座」或「蓮台」,佛寺稱「蓮宇」,僧舍稱「蓮房」,架裟稱「蓮衣」等等。蓮花圖案也成為佛教的標志。佛教的建築、裝修、器物也都有蓮花圖案。
蓮花是佛教四大吉花之一,又是八寶之一,也是佛教九大象徵之一。
大雄寶殿中的佛祖釋迦牟尼,端坐在蓮花寶座之上,慈眉善目,蓮眼低垂;稱為「西方三聖」之首的阿彌陀佛和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也都是坐在蓮花之上。其餘的菩薩,有的手執蓮花,有的腳踏蓮花,或作蓮花手勢,或向人間拋灑蓮花(如天女)。寺院牆壁、藻井、欄桿、神賬、桌圍、香袋、拜墊之上,也到處雕刻、繪制或縫綉各種各色的蓮花圖案。可見蓮花與佛教的關系何等的密切。 蓮與文化關系最深的是中國,在中國,蓮花被崇為君子,自古以來,中國人便喜愛這種植物,認為它是潔身自好、不同流合污的高尚品德的象徵,因此詩人有「蓮生淤泥中,不與泥同調」之贊。在中國文學里,與蓮有關的詩詞歌賦不計其數。蓮花是友誼的象徵和使者。
周敦頤的《愛蓮說》,把蓮和各種類型的人物聯系起來,「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影響深遠。《群芳譜》中說,「凡物先華而後實,獨此華實齊生。百節疏通,萬竅玲瓏,亭亭物華,出於淤泥而不染,花中之君子也。」後有《本草綱目》說:「夫蓮生卑污,而潔白自若;南柔而實堅,居下而有節。孔竅玲瓏,紗綸內隱,生於嫩弱,而發為莖葉花實;又復生芽,以續生生之脈。四時可食,令人心歡,可謂靈根矣!」
北京故宮附近的北海公園本來是御花園,園中有人工湖,湖面大部分為蓮葉所覆,蓮葉有時候高出水面將近兩米,開著千萬朵清雅芳香的花。蓮葉下可以行駛小船。
在民俗中,中國有許多與蓮有關的話語,蓮有一蒂二花者稱並蒂蓮,以象男女好合,夫妻恩愛。喜聯常有「比翼鳥永棲常青樹,並蒂花久開勤儉家」等等。又如藕斷絲連,用於指男女雖然分手,但情意未絕。蓮諧音「廉」(潔)、「連」(生),民俗有「一品清廉」,「連生貴子」等諧音取意。
又如金蓮,據說在公元五世紀,南齊東昏候「鑿金為蓮花以帖地,令潘妃行其上,」曰:「此步步生蓮花也!」因而後人稱美人之步為蓮步,又稱女子之纖足為金蓮。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一直十分注重倡導和平、和諧。這方面最有代表性的是孔子的兩句話,一是說"和而不同";一是說"和為貴"。中華文化所說的"和",絕不是不講差異和矛盾的調和。而是指存在著差異性和多樣性後的貫通融合。這種貫通融合才是最為可貴的。我國有56個民族、34個行政區域,其中存在著差異和矛盾。面對這種差異和矛盾,始終堅持民族的團結和祖國的統一,堅持這種"和"的立場,是最為可貴的。而背棄了這種"和"的立場,是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背棄。
中國人一直認為"和"是解決國與國之間沖突的原則,主張"協和萬邦"。(《尚書·堯典》)"協和萬邦"表現了中華民族愛好和平的優良傳統,是中國傳統文化中"貴和"思想在民族、國家、文化層面上的重要體現。"協和萬邦",體現著古代先賢的政治理念、道德准則,是一種民族文化、民族精神,促進了中華民族的大融合和大一統國家的建立和繁榮。
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提出了最廣泛充分地調動一切積極因素,不斷提高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能力的任務。弘揚中華民族的"貴和"思想,對於我們整合社會力量,協調各方面的利益關系,減少社會矛盾,維護社會穩定,鞏固黨的執政地位,推動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論和實踐意義。一方面,"貴和"思想能生財,"和"能致祥,"和"能聚力。在觀念層面,"和"意味著對不同意見的承認和寬容;在社會結構層面,"和"則是指不同的個體、集團之間建立協調的社會交往關系。所以說,"貴和"就是在承認事物本來矛盾和必要斗爭的前提下,在諸多因素的對立統一、相互依存中,求同存異、化解矛盾,從而在"存異"的基礎上"求同"而不"苟同",達到總體上的平衡、和諧狀態,進而擇優汰劣,促進新事物的產生和發展。另一方面,"貴和"思想不排異,"和"不畏惡。強調"和",並不意味著怯懦和無原則的退讓、妥協。
由於"荷"與"和"、"合"諧音,"蓮"與"聯"、"連"諧音,中華傳統文化中,經常以荷花即蓮花作為和平、和諧、合作、合力、團結、聯合等的象徵;以荷花的高潔象徵和平事業、和諧世界的高潔。因此,某種意義上說,賞荷也是對中華"和"文化的一種弘揚。荷花品種豐富多彩,是"荷(和)而不同",但又共同組成了高潔的荷花世界,是"荷(和)為貴"。真心希望,荷花文化能在弘揚和平文化、和諧文化的進程中,也能被更多的人所了解和熟知。弘揚中華"和"文化,對於我們促進祖國統一、維護世界和平、構建和諧社會的事業有著特殊重要的意義
③ 蓮花代表什麼含義
1、高潔:蓮花枝幹筆直,它微微的花香和高高昂起的花朵都代表了它的驕傲,它從滿是淤泥的池塘里長出來,枝葉和花朵卻沒有一絲污垢,正是代表了像高潔這樣的品質,意喻我們不能選擇我們的出生,但是我們可以決定我們的命運,我們的將來!
2、清廉:官場烏煙瘴氣、魚龍混雜,貪官多如牛毛,清官鳳毛麟角,混跡官場的人,很少有人潔身自好,總會帶著幾分官場濁氣。清廉的官就像是蓮花"出污泥而不染,卓清漣而不妖",所以我們古時候在看望清官是會帶一株"青蓮",用來表達送花者對清官的尊敬。
3、神聖:蓮花是佛門眾菩薩的坐台,佛門是清修的地方,容不得有一絲多餘的想法,蓮花是佛門的聖花,所以,就有了神聖的含義。
(3)金色蓮花寓意擴展閱讀
出淤泥而不染的蓮花是表示純凈和斷滅的一個主要佛教象徵。它代表一切活動的鼎盛階段,而進行這些活動是為了完全避免墮入輪回之錯誤。佛菩薩端坐或站立的蓮花寶座象徵著他們的神聖本源。佛菩薩被想像成是潔白無瑕、極盡善美的,其身、語、意是絕對清凈的。佛菩薩顯現在輪回之中,但他們絕沒有受到不潔之物、意障和心障的污染。
從埃及到印度的眾多世界偉大文明都把蓮花視為神聖的象徵,並將其廣泛的融入它們自己的藝術和建築之中。蓮花隨太陽花開花落,在古埃及,人們認為黎明時太陽從東邊的蓮花中升起,日落時,它落入西邊的蓮花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