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寓意謎語 » 成語雙管齊下有一典故

成語雙管齊下有一典故

發布時間: 2021-03-20 21:07:57

① 雙管齊下 的本意是什麼 出自何處

雙管齊下」是一個典故成語。語出宋代郭若虛《圖畫見聞志·張璪》:「唐張璪員外畫山水松石,名重於世,尤於畫松,特出意象,能手握雙管,一時齊下,一為生枝,一為枯乾,勢凌風雨,氣傲煙霞。」(《辭源》修訂本3321頁)據《中國成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1996年5月第1版)解釋:「管:指筆。原指手握雙筆同時作畫。後比喻兩件事同時進行或同時採用兩種辦法。」這里既指出了本義,又指出了比喻義,只是對本義的解釋稍嫌模糊。而《新編漢語詞典》(李國炎等編著,湖南出版社1988年8月第1版)對「雙管齊下」的解釋是:「本指畫畫時兩手各握一管筆同時作畫,比喻兩方面同時進行。」這樣的釋義就准確了,便於讀者理解「雙管齊下」的語源了。

② 成語雙管齊下的意思和解釋,用雙管齊下造句及其故事典故

故事典故:宋·郭若虛《圖畫見聞志·故事拾遺》:「唐張璪員外畫山水松石名重於世.尤於畫松特出意象,能手握雙管一時齊下,一為生枝,一為枯乾,勢凌風雨,氣傲煙霞.」

③ 雙管齊下有典故嗎

雙管齊下有典故。

唐代著名畫家張璪以善畫山水松石聞名於世。與他同時代的另一位著名畫家畢宏,早就聽說張璪畫松別具一格,請張璪當場作畫,讓他一開眼界。張答應了他的要求,當眾揮毫。

只見他雙手各握一支筆,左右一起開動,同時落墨,一隻筆畫新枝,另外一隻筆則畫枯乾。新枝如含春露,含苞待放,枯乾似凝秋霜,遒勁蒼桑,各有各的妙趣。在場眾人無不拍手稱絕。更令人嘆服的是,張璪用的竟然是兩支禿筆,沒有筆毛。

靈感勃發時他還以手指代筆,蘸墨在紙上縱橫摩按,把松樹的蒼勁、山石的凝重、泉水的流動,都表現得活靈活現,栩栩如生。張璪畫完,投筆落座。

畢宏上前請教張璪師從何家,張璪謙遜地答道:「我是以大自然為師,長期觀察自然萬物,使萬事萬物都生長在自己心中,才得以達到如此得心應手的境界啊!」畢宏聽後,非常佩服,不禁感嘆道:「張先生畫松,無人能比,我從此可以擱筆了!

(3)成語雙管齊下有一典故擴展閱讀:

【解釋】:管:指筆。原指手握雙筆同時作畫。後比喻做一件事兩個方面同時進行或兩種方法同時使用。

【出自】:宋·郭若虛《圖畫見聞志·故事拾遺》:「唐張璪員外畫山水松石名重於世。尤於畫松特出意象,能手握雙管一時齊下,一為生枝,一為枯乾,勢凌風雨,氣傲煙霞。」

【翻譯】:唐代著名畫家張璪以善畫山水松石聞名於世,尤其是畫松樹有特別的意境,能夠雙手握筆一起作畫,一隻筆畫新枝,另外一隻筆則畫枯乾,新枝如含春露,含苞待放,枯乾似凝秋霜,遒勁蒼桑,各有各的妙趣。

【示例】:如此~,就有可能克服大地主大資產階級的投降危險並爭取時局的好轉前途。 ◎毛澤東《克服投降危險,力爭時局好轉》

【語法】:主謂式;作謂語、定語;表示兩件事同時進行

④ 雙管齊下的由來

雙管齊下
shuāng guǎn qí xià

管:指筆。原指手握雙筆同時作畫。後比喻做一件事兩個方面同時進行或兩種方法同時使用。

成語出處: 宋·郭若虛《圖畫見聞志·故事拾遺》:「唐張璪員外畫山水松石名重於世。尤於畫松特出意象,能手握雙管一時齊下,一為生枝,一為枯乾,勢凌風雨,氣傲煙霞。」

成語例句: 如此雙管齊下,就有可能克服大地主大資產階級的投降危險並爭取時局的好轉前途。(毛澤東《克服投降危險,力爭時局好轉》)

⑤ 雙管齊下成語故事

雙管齊下的故事

唐朝有一位著名的畫家名叫張燥,他擅長畫山水、松石,特別是畫松樹尤其叫人稱絕。 張燥作畫的時候,有與眾不同的地方,他能左右手各握一管筆,可以同時在紙上作畫。一管筆畫蒼翠的松枝,另一管筆畫枯乾虯枝,畫出的松樹惟妙惟肖,誰看了他的畫都感到驚奇,人們都說他是神筆。 張燥還有兩個畫畫的絕招:一是用無筆頭的禿筆繪畫;二是用手指畫畫,他拿一塊白絹,用手指蘸上顏料,左抹右塗,一會兒就作成一幅山水樹木的作品。

望採納

⑥ 雙管齊下,這個成語最初是指什麼

雙管齊下_成語解釋
【拼音】:shuāng guǎn qí xià
【釋義】:管:指筆。原指手握雙筆同時作畫。後比喻做一件事兩個方面同時進行或兩種方法同時使用。
【出處】:宋·郭若虛《圖畫見聞志·故事拾遺》:「唐張璪員外畫山水松石名重於世。尤於畫松特出意象,能手握雙管一時齊下,一為生枝,一為枯乾,勢凌風雨,氣傲煙霞。」

⑦ 「雙管齊下」這個成語最初是指什麼

最初指的是唐朝人張璪,他畫松樹時,總是雙手各握一支毛筆。他用一支筆畫新枝,另一支筆畫枯枝。

⑧ 雙管齊下成語典故

雙管齊下
shuāngguǎnqíxià
[釋義] 管:筆;齊:同時。雙手執筆同時作畫。比喻為達到某個目的同時採取兩種措施或同時做兩件事情。
[語出] 清·壯者《掃帚迷》:「小弟愚見;原思雙管齊下;一邊將迷信關頭;重重戡破;一邊大興學堂;歸重德育;使人格日益高貴。」
[近義] 齊頭並進 並駕齊驅
[反義] 另起爐灶
[成語故事]
唐朝人張?b(zao),官為員外郎。不久,他從員外郎的地位降為衡州司馬。後來,他又被調為忠州司馬,在官場上很不得志。但是,他喜歡繪畫。而且畫得很好。他尤其擅長畫松石山水。他畫松樹時,總是雙手各握一支毛筆。他用一支筆畫新枝,另一支筆畫枯枝。用兩支筆畫出來的松樹,不論是新枝還是枯枝,都生動逼真。

人們喜歡他的畫,紛紛上門求索。大家稱贊他的畫為「神品」。他繪畫的方式,則被人們稱為「雙管齊下」。

⑨ 雙管齊下的成語典故

出 處: 宋·郭若虛《圖畫見聞志·故事拾遺》:「唐張璪員外畫山水松石名重於世。尤於畫松特出意象,能手握雙管一時齊下,一為生枝,一為枯乾,勢凌風雨,氣傲煙霞。」
典 故
唐代著名畫家張璪,畫松樹的方法非常特別,他手擬兩支筆, 同時齊下,一支畫生枝,一支畫枯乾。凡是看過他作畫的人沒有一個不佩服他雙管齊下的本事。當時有人評論「張璪作畫,真是雙管齊下。」
示 例: 清·壯者《掃迷帚》:「小弟愚見,原思~,一邊將迷信關頭,重重戡破,一邊大興學堂,歸重德育,使人格日益高貴。」 如此~,就有可能克服大地主大資產階級的投降危險並爭取時局的好轉前途。 ★毛澤東《克服投降危險,力爭時局好轉》

熱點內容
紅葉故事下載 發布:2024-12-28 12:02:02 瀏覽:943
結婚用成語 發布:2024-12-28 11:47:38 瀏覽:152
馬的成語大全成語大全 發布:2024-12-28 11:30:04 瀏覽:96
面什麼紅什麼成語 發布:2024-12-28 11:18:34 瀏覽:904
喜耕田的故事一 發布:2024-12-28 10:10:20 瀏覽:450
耒陽故事 發布:2024-12-28 10:07:14 瀏覽:381
一個老兵的故事 發布:2024-12-28 10:01:42 瀏覽:675
狼羊成語 發布:2024-12-28 09:53:02 瀏覽:438
關於形象的故事 發布:2024-12-28 09:53:00 瀏覽:601
勇有什麼成語 發布:2024-12-28 09:43:20 瀏覽: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