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上有懷賞析
『壹』 詩歌抒情手法
一 、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二 、間接抒情:
1、借景 借景抒情 以景襯情 情景交融 寓情於景
2 , 借物:托物言志托物寓理 借物抒情
3,借事(典,史,):用典抒情 借古諷今借古抒懷懷古傷今,借事抒情
A.直接抒情:
作者或作品中的人物,不藉助於任何別的手段,直接地表白和傾吐自己的思想感情,以感染讀者,引起共鳴。
如「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表現了詩人的傲氣和不屈,其中當然也流露著對權貴的蔑視;陳子昂《登幽州台歌》。
B,間接抒情
1,借景
(1),借景抒情 ,指作者帶著強烈的主觀感情去描寫客觀景物,通過景物來抒情。
絕句 杜甫
江碧鳥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過,何日是歸年?(樂景哀情)
(2).寓情於景(情景交融)
在景物描寫中融人了作者的主觀感情,使詩歌達到「物我合一」,分不清哪是「景」,哪是「情」。
例如:《淮上有懷》姚鼐(2014皖北協作區)
吳鉤結客佩秋霜①,臨別燕②郊各盡觴。
草色獨隨孤棹遠,淮陰春盡水茫茫。
註:①秋霜,這里用來形容吳鉤的鋒利雪亮。②燕,通「宴」
pan > 後兩句用了「寓情於景」的手法,請結合詩作簡要分析
柳永《雨霖鈴》: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
注意:鑒賞詩歌的景和情,答題要點:
1、從「景」的角度:
①通過聯想、想像展現詩中所描繪的畫面。
②概括景物所營造的氛圍特點(一般兩個雙音節詞)
2、從「情」的角度:
①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②判斷「景」和「情」是否和諧一致。(一致: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不一致:反襯)
③引入術語,總結該詩的思想感情。 讀下面一首古詩,回答問題
謝亭送別 許渾
勞歌一曲解行舟,紅葉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遠,滿天風雨下西樓。
有人認為第二句「紅葉青山」的色調與全詩的感情基調不和諧,你如何看待這個問題?本詩的景物描寫與作者情感是否協調
2,借物抒情(托物言志)
畫眉鳥
歐陽修
百轉千聲隨意移,山花紅紫樹高低。
始知鎖向金籠聽, 不及林間自在啼。
答案:運用對比手法,將籠中畫眉和林間畫眉對比,表達了作者對自由的歌頌和追求。
3,借事(典,史)用典,使用典故,史實,藉以表達某種特定的含義,以抒發某種思想與情感 。(和學生一起回顧必修和選修課本中學過的詩句)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李白《行路難》(宗愨的典故)
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杜甫《蜀相》-(劉備三顧茅廬,諸葛亮輔佐劉備劉禪的典故)
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用典抒情
借史實抒情(借古諷今)
詠史詩中常見的表現手法,借歷史上的事件來諷喻當朝。
例如:杜甫《詠懷古跡》其三
群山萬壑赴荊門,生長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連朔漠,獨留青冢向黃昏。
畫圖省識春風面,環佩空歸月夜魂。
千載琵琶作胡語,分明怨恨曲中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