賞析形容詞
A. 好詞的角度賞析
好詞的角度賞析
一、哪些詞語值得賞析?
動詞,形容詞,副詞,擬聲詞,疊詞等。這些詞語的准確運用,會讓平淡的句子增色添彩,韻味無窮。
二、這些詞語的特點是什麼?
動詞能形象而准確地抓住事物的動態。
形容詞則能生動傳神地刻畫所要描寫的對象的狀態。
副詞則強調了所要描寫的事物特點。
擬聲詞是摹仿自然聲音構成的詞。准確地使用擬聲詞,將會使我們說話、習文的生動性、形象性大大增強。
疊詞運用得恰到好處,可使所描繪的自然景色或人物特徵更加形象。
三、怎樣從詞語的角度賞析句子?
先看幾個例子:
例1:掃開一塊雪,露出地面,用一支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篩來,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條長繩,人遠遠地牽著,看鳥雀下來啄食,走到竹篩底下的時候,將繩子一拉,便罩住了。
這是魯迅先生《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精彩的片段——雪地捕鳥,怎樣來賞析這段文字呢?
首先,讓我們找出賞析點,圈畫出「掃開」「露出」「支起」「撒些」「系」「牽」「走」「拉」「罩」九個動詞,
其次,思考動詞的作用,「准確生動而又極有層次地」,然後寫出這句話的內容。
第三,最後在整體感知全文的基礎上,寫出表現了誰的什麼情感。
綜合起來:這個句子中「掃開」等九個動詞的運用,准確生動而又極有層次地寫了雪地捕鳥的全過程,表現了孩子們捕鳥時緊張等待、充滿希望及小心謹慎的情景。
例2.碧綠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欄,高大的皂莢樹,紫紅的桑葚,肥胖的黃蜂,輕捷的叫天子。
這同樣是魯迅先生《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裡面的片段——百草園景色的描繪。
首先,我們還是從賞析點入手,圈畫出「碧綠的」「光滑的」「高大的」「紫紅的」「 肥胖的」「輕捷的」這些形容詞。
其次,結合形容詞的作用「生動形象」,然後看這個句子寫了什麼內容。
最後,表達了誰的什麼感情。
綜合起來:這個句子中「碧綠」等形容詞的運用,生動形象的寫出了百草園的美麗,表達了「我」對百草園的喜愛,贊美之情。」
B. 怎樣賞析動詞和形容詞
第一步,在該詞後加賓語(名詞、名詞短語或代詞)成立為動詞;
第二步,在該詞前面版加「沒有」權成立為動詞.
以上兩種方法都不成立,一般可判斷不是動詞.
區分形容詞:一般可在該詞前面加程度副詞(如很、十分、非常等),成立的為形容詞,不同的不是形容詞.
這些方法基本上能把這兩種詞區分開,但不是絕對的.另外,有些詞有兼類現象(如工作,既可以是動詞,也可以是名詞),那得從該詞在劇中所擔當的句子成分判斷了.
C. 詩歌鑒賞氛圍心境意境的形容詞
①先答這個字 詞 在文中的意思(若答題的空很長還要描繪畫面)
②運用了什麼手法
③達到了什麼表達效果 (有什麼好處)
④表達了作者什麼樣的思想感情
高考詩歌鑒賞答題模式歸類
第一種模式 分析意境型
1提問方式:這首詩營造了一種怎樣的意境?
2提問變體:這首詩描繪了一幅怎樣的畫面?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3解答分析:這是一種最常見的題型。所謂意境,是指寄託詩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綜合起來構建的讓人產生想像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個方面。答題時三方面缺一不可。
4答題步驟:
①描繪詩中展現的圖景畫面。考生應抓住詩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語言再現畫面。描述時一要忠實於原詩,二要用自己的聯想和想像加以再創造,語言力求優美。
②概括景物所營造的氛圍特點。一般用兩個雙音節詞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靜優美、雄渾壯闊、蕭瑟凄涼等,注意要能准確地體現景物的特點和情調。
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體。比如光答「表達了作者感傷的情懷」是不行的,應答出為什麼而「感傷」。
5答題示例: 絕句二首(其一)
杜甫
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
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
注 此詩寫於詩人經過「一歲四行役」的奔波流離之後,暫時定居成都草堂時。
此詩描繪了怎樣的景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感情?請簡要分析。
答:此詩描繪了一派美麗的初春景象:春天陽光普照,四野青綠,江水映日,春風送來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濕,燕子正繁忙地銜泥築巢,日麗沙暖,鴛鴦在沙洲上靜睡不動(步驟一)。這是一幅明凈絢麗的春景圖(步驟二)。表現了詩人結束奔波流離生活安定後愉悅閑適的心境(步驟三)。
第二種模式 分析技巧型
1提問方式:這首詩用了怎樣的表現手法?
2提問變體:請分析這首詩的表現技巧(或藝術手法,或手法)。詩人是怎樣抒發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
3解答分析:表現手法是詩人用以抒發感情的手段方法,要准確答題,必須熟悉常用的一些表現手法。表現手法分抒情手法、描寫手法、修辭手法三大類。
抒情手法有直抒胸臆和間接抒情兩種。「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就是直抒胸臆。間接抒情又分借景抒情,如「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托物言志,如《墨梅》、《石灰吟》,一般是詠物詩;托物寓理,如「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雲影共徘徊。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一般是哲理詩。
描寫手法主要有:(1)襯托,分正襯和反襯。正襯如「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反襯又有動靜襯,如「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聲寂襯,如「日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以樂景襯哀情,如「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等。(2)聯想和想像,又叫虛實結合,如「野花留寶靨,碧草見羅裙」。(3)對比。(4)白描。如「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籽。田野無閑田,農夫皆餓死」。
修辭手法在古詩中經常出現的有:(1)比興。如「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先言它物引起所詠之物。(2)比喻。(3)擬人。(4)誇張。(5)雙關。如「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晴」暗指感情的「情」。(6)用典。如「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此外還有設問、反問、反語等。
4答題步驟:(1)准確指出用了何種手法。(2)結合詩句闡釋為什麼是用了這種手法。(3)此手法有效傳達出詩人怎樣的感情。
答題示例:
早行
陳與義
露侵駝褐曉寒輕,星斗闌干分外明。
寂寞小橋和夢過,稻田深處草蟲鳴。
此詩主要用了什麼表現手法?有何效果?
答:主要用了反襯手法(步驟一)。天未放亮,星斗縱橫,分外明亮,反襯夜色之暗;「草蟲鳴」反襯出環境的寂靜(步驟二)。兩處反襯都突出了詩人出行之早,心中由飄泊引起的孤獨寂寞(步驟三)。
第三種模式 分析語言特色
1提問方式:這首詩在語言上有何特色?
2提問變體:請分析這首詩的語言風格。談談此詩的語言藝術。
3解答分析:這種題型不是要求揣摩個別字詞運用的巧妙,而是要品味整首詩表現出來的語言風格。能用來答題的詞一般有:清新自然、朴實無華、華美絢麗、明白曉暢、多用口語、委婉含蓄、雄渾豪放、筆調婉約、簡練生動……
4答題步驟:(1)用一兩個詞准確點明語言特色。(2)用詩中有關語句具體分析這種特色。(3)指出表現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5答題示例:
春怨
打起黃鶯兒,莫教枝上啼。
啼時驚妾夢,不得到遼西。
請分析此詩的語言特色。
答:此詩語言特點是清新自然,口語化(步驟一),「黃鶯兒」是兒化音,顯出女子的純真嬌憨。「啼時驚妾夢,不得到遼西」用質朴的語言表明了打黃鶯是因為它驚擾了自己思念丈夫的美夢(步驟二)。這樣非常自然地表現了女子對丈夫的思念之情(步驟三)。
第四種模式 煉字型
1提問方式:這一聯中最生動傳神的是什麼字?為什麼?
2提問變體:某字歷來為人稱道,你認為它好在哪裡?
3解答分析:古人作詩講究煉字,這種題型是要求品味這些經錘煉的字的妙處。答題時不能把該字孤立起來談,得放在句中,並結合全詩的意境情感來分析。
4答題步驟:(1)解釋該字在句中的含義。(2)展開聯想把該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3)點出該字烘託了怎樣的意境,或表達了怎樣的感情。
5答題示例:
南浦別
白居易
南浦凄凄別,西風裊裊秋。
一看腸一斷,好去莫回頭。
前人認為,「看」字看似平常,實際上非常傳神,它能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你同意這種說法嗎?為什麼?
答:同意。看,在詩中指回望(步驟一)。離人孤獨地走了,還頻頻回望,每一次回望,都令自己肝腸寸斷。此字讓我們彷彿看到抒情主人公淚眼朦朧,想看又不敢看的形象(步驟二)。只一「看」字,就淋漓盡致地表現了離別的酸楚(步驟三)。
第五種模式 一詞領全詩型
1提問方式:某詞是全詩的關鍵,為什麼?
2解答分析:古詩非常講究構思,往往一個字或一個詞就構成全詩的線索,全詩的感情基調、全詩的思想,抓住這個詞命題往往可以以小見大,考出考生對全詩的把握程度。
3答題步驟:(1)該詞對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2)從該詞在詩中結構上所起的作用考慮。
4答題示例:
春夜洛城聞笛
李白
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
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折柳」二字是全詩的關鍵,「折柳」寓意是什麼?你是否同意「關鍵」之說,為什麼?(2002年高考題)
答:「折柳」的寓意是「惜別懷遠」,而詩歌的主旨正是思鄉之情(步驟一)。這種思鄉之情是從聽到「折柳」曲的笛聲引起的(步驟二)。可見「折柳」是全詩的關鍵。
八.古詩鑒賞歌訣
古詩鑒賞不畏難,考綱要求爛心間。表達技巧和形象,思想內容加語言。
素質修養固根本,神遊於古想聯翩。誦讀詠嘆興會至,語言突破發先端。
平仄對仗適格律,押韻也使語序纏。語言風格有特質,術語種類要記全。
質朴清新別綺麗, 簡練雋永意味先。
詩中意象無限廣,主客相融滋味長。離愁別緒托折柳,望月懷遠盡思鄉。
竹菊梅蘭君子范,春草無涯友情芳。燕飛世遷夫妻苦,杜鵑啼血寄凄涼。
蟬鳴高潔蟲悲誤,魚傳尺素鴻雁忙。凡此種種難盡舉,騷人寓意話衷腸。
分門別類條理化,意境初解識詩章。
抒情方式要記清,直抒胸臆顯愛憎。更兼觸景生情意,融情入景風雨驚。
托物言志詩魂寄,盡吐塊壘見真情。側陪正面靜襯動,樂景哀情反相成。
烘雲托月手法老,虛實結合更鮮明。雙關互文兼對仗,鋪陳排比並比興。
跨過表達技巧隘,評價順水有乘風。
思想內容怎評價?胸存類型不駁雜。寫景寄旨表不群,詠物抒懷寫高雅。
羈旅行役尋常見,思親懷鄉擬不差。故道長亭別情重,多言不忍少曠達。
懷才不遇思明主,舒嘯山水訪道家。詠史寫人堪自比,借古諷今漫嘆嗟。
邊塞風火燃詩意,或欲建功或撻伐。對號入座須謹慎,莫讓定式縛自家。
古詩浩淼如煙海,讀品思評四步法。如今識盡個中味, 居高臨下六分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