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名言賞析 » 勞停驛詩歌翻譯及賞析

勞停驛詩歌翻譯及賞析

發布時間: 2022-12-25 06:04:33

㈠ 高考古詩鑒賞題

歷年高考古詩鑒賞試題解析1(1990年-2005年)

閱讀下面兩首唐詩,完成(1)--(2)題。 望洞庭 劉禹錫 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 遙望洞庭山水色,白銀盤里一青螺。
題君山[注] 雍陶 煙波不動影沉沉,碧色全無翠色深。 疑是水仙梳洗處,一螺青黛鏡中心。
[注]君山:在湖南省洞庭湖中。
(1)、對這兩首詩的字句的解說,不恰當的一項是 A、劉詩中「兩相和」的「和」用字工穩,形象地勾畫出秋夜中洞庭湖水和明月清光輝映成趣、水天一色的融和畫面。 B、劉詩中「潭面無風」句和雍詩中「煙波不動」句,都貼切地描繪了月光下湖面平風浪靜、山影凝重、朦朧而又靜謐的景象。 C、雍詩中「碧」是湖色,「翠」是山色,因為是凝視君山映在湖中的倒影,所以給人感覺湖水的顏色沒有君山倒影的顏色濃重。 D、雍詩中「水仙」指水中仙女,即娥皇和女英。她們是古代傳說中堯的女兒、舜的妃子,死後化作湘水神,遨遊於洞庭之上。
(2)、關於這兩首詩,分析不恰當的一項 A、劉詩選擇了月夜搖望的角度,通過極富想像力的描寫,將洞庭的湖光山色別出心裁地再現於紙上。 B、雍詩從君山的倒影起筆,點出了湖山的色彩,繼之又將神話傳說融於景物描寫之中,使山的秀美形神兩諧地呈現在我們眼前。 C、兩首詩都巧妙地以「螺」作比,但一首將皓月銀輝下的山比成銀盤中的青螺,一首將倒映湖中的山比成仙女青黛色的螺髻。 D、兩首詩都將洞庭的山水景物描寫得高曠超俗,使人讀後油然生出范仲淹《岳陽樓記》中那種"心曠神怡,寵辱偕忘"的感覺。
答案:(1)B (2)D

閱讀下面一首唐詩,完成8—9題。
漫成一首 杜甫 江月去人只數尺,風燈照夜欲三更。 沙頭宿鷺聯拳靜,船尾跳魚撥刺鳴。
8.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恰當的一項是( ) A.首句從水中月影寫起,描寫了江上月夜寧靜的美景,與「江清月近人」這句詩異曲同工。 B.第三句寫白鷺屈曲著身子,恬靜地夜宿在月照下的沙灘上,意境安謐、和平。 C.二、四兩句分寫了江風吹打桅燈、大魚躍出水面的「動」,與一、三兩句的「靜」對比鮮明。 D.全詩通過寫夜泊時的所見所聞,透露出詩人對平靜、安寧生活的嚮往。 9.這首詩的四句分別寫了月、燈、鷺、魚四景,四景又組成了一個統一的意境。下列四首詩中與這種寫法相同的一首是( )
A.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B.門徑俯清溪,茅檐古木齊。紅塵飄不到,時有水禽啼。 C.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 D.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答:8、C 9、C
2001 年高考語文詩歌鑒賞(全國卷)
閱讀下面一首唐詩,完成8-9題。
賦得暮雨送李胄 韋應物
楚江微雨里,建業幕鍾時。
漠漠帆來重,冥冥鳥去遲。
海門深不見,浦樹遠含滋。
相送情無限,沾襟比散絲*。
*古人有「密雨如散絲」的詩句
8.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恰當的一項是
A.首聯兩句寫黃昏時分,詩人仁立在細雨蒙蒙的江邊。這既點明了詩題中的「暮雨」,又照應了詩題中的「送」字。
B.二、三兩聯描寫船帆被細雨打濕而變重;馬翅因沾雨而無法輕巧地飛翔,天朦朦朧朧著不清通海處,遠處江邊的樹卻顯得十分滋潤。
C.尾聯中將沾襟的別淚與微絲般的密雨交融在一起,十分含蓄地表達了詩人的送別之情,情與景巧妙地結合了起來。
D.全詩第一句直接點明「微雨」,而後面主要是通過對船帆、鳥羽、天際、大樹的描繪來烘托蒙蒙細雨,這樣更增強了詩的形象性和表達力。
9.這是一首寫送別的詩,但主要篇幅卻是寫景,將離別之情寓於這些景中。下面幾首寫送別的唐詩中,與它寫法相同的一首是
A.此地別燕丹,壯士發沖冠。首時人已沒,今日水猶寒。
B.蒼蒼竹林寺,杳杳鍾聲晚。荷笠帶斜陽,青山獨歸遠。
C.聞道衡陽外,由來雁不飛。送君從此去,書信定應稀。
D.滿前勸憧仆,好隨郎馬蹄。春風慎行李,英上白銅鞮。
答:8.C9.B
2002年高考語文詩歌鑒賞(全國卷)
閱讀下面一首詩,然後回答問題。(6分)
春夜洛城聞笛 李白
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
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前人在評論這首詩時曾說,「折柳」二字是全詩的關鍵。詩中「折柳」的寓意是什麼?你是否同意「關鍵」之說?為什麼?
答:「折柳」這首曲子寓有惜別懷遠之意。本詩抒寫了思鄉之情,而這種思鄉之情是從聽到「折柳」曲的笛聲引起的,可見「折柳」是全詩的關鍵。理由能自圓其說就可以。

2003年高考語文詩歌鑒賞
閱讀下面一首唐詩,然後回答問題(6分)
過香積寺 王維
不知香積寺,數里入雲峰。
古木無人徑,深山何處鍾。
泉聲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禪制毒龍[注]。
安禪:佛家語,指閉目靜坐,不生雜念;毒龍:指世俗慾念
古人評詩時常用「詩眼」的說法,所謂「詩眼」往往是指一句詩中最精練傳神的一個字,你認為這首詩第三聯兩句詩的「詩眼」分別是哪一個字?為什麼?請結合全詩簡要賞析。
答:詩眼分別是「咽」、「冷」。山中的流泉由於岩石的阻攔,發出低吟,彷彿嗚咽之聲。照在青松上的日色,由於山森幽暗,似乎顯得陰冷。「咽」「冷」兩字繪聲繪色、精練傳神地顯示出山中孤靜幽寂的景象(意境)。

秋 思 張籍
洛陽城裡見秋風, 欲作家書意萬重。
復恐匆匆說不盡, 行人臨發又開封。
王安石評論張籍詩歌的風格是:「看似尋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卻艱辛。」試析張籍此詩寫了生活中哪個
「尋常」的細節?表達了他什麼樣的情感?
答:詩中作者寫了這樣一個細節:家書將要發出時,又覺得有話要說,故「又開封」。作者客居洛陽見秋風起,從而引起對家鄉親人無限的深切思念,所以又打開信封補寫。

2(全國卷二)閱讀下面一首宋詞,完成後面的題目。(6分)
木蘭花 宋祁
東城漸覺風光好,縠皺波紋迎客棹。綠楊煙外曉寒輕,紅杏枝頭春意鬧。 浮生長恨歡娛少,肯愛千金輕一笑?為君持酒勸斜陽,且向花間留晚照。
[注] 縠皺:皺紗。此處比喻水的波紋。
這首詞的上半闕是如何描寫春色的?試對此進行分析。對詞中「紅杏枝頭春意鬧」的「鬧」字,你認為寫得好不好?為什麼?
答:春天美景富有層次感:首先看到了東風乍起,春波綠水,波面生紋,如細皺紗縠;然後是楊柳初醒,嫩綠淺碧,遙望一片青煙薄霧;再望去杏花怒放,如噴火蒸霞。春的風光正是這樣一層一層展開,故用了「漸覺」一語。

3(廣西卷)閱讀下面這首宋詞,然後回答問題。6分
鷓鴣天 晏幾道
十里樓台倚翠微,百花深處杜鵑啼。殷勤自與行人語,不似流鶯取次飛。驚夢覺,弄晴時。聲聲只道不如歸。天涯豈是無歸意,爭奈歸期未可期。
在這首詞中,作者為什麼要描寫杜鵑的啼叫聲?最後兩句是什麼意思?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答:古人認為杜鵑叫聲好像在說:「不如歸去!不如歸去!」這首詞的主題是遊子思鄉,最適宜從描寫杜鵑的啼聲入手。
最後兩句是說:不是不想回家,只是自己不能決定回去的日期。表達了作者無法主宰自己的生活,浪跡天涯有家難歸的感慨。

4(湖南卷)閱讀下面一首唐詩,根據提示,賞析第四句。(6分)
聽鄰家吹笙 郎士元
鳳吹聲如隔彩霞,不知牆外是誰家。
重門深鎖無尋處,疑有碧桃千樹花。
答:寫詩人尋訪不得之後的想像;與首句呼應,仍然從奏樂環境著筆;通過花的繁盛爛漫,寫出樂聲的明麗、熱烈、歡快;一個「疑」字,寫出了似真似幻的感覺;以視覺意象寫聽覺感受(通感),別具一格。

5(上海卷)閱讀下面的詩和對聯,完成第16—18題。(8分)
赤壁 杜庠①
水軍東下本雄圖, 千里長江隘舳艫②。
諸葛心中空有漢, 曹瞞③眼裡已無吳,
兵銷炬影東風猛, 夢斷簫聲夜月孤。
過此不堪回首處, 荒礬鷗鳥滿煙蕪。
[注]①杜庠:明朝詩人,曾任知縣,不久罷歸;不得志,放情詩酒。 ②舳艫;船隻首尾相接非常多的樣子。 ③曹瞞:即曹操。
客到黃州,或從夏口西來,武昌東去
天生赤壁,不過周郎一炬,蘇子兩游
——郭朝祚題湖北黃岡東坡赤壁門樓
16.對聯在語言形式上的最大特點是□□,律詩中的頷聯和頸聯也具有這樣的特點。(1分)
17.對聯中的「周郎一炬」與上面詩歌中的「___________」一句同說一事;「蘇子兩游」與上面詩歌中的「____________」一句同說—事。(2分)
18.就詩歌中畫線的句子,結合全詩,從—個角度(如景和情的關系)寫一段鑒賞文字(80字左右)。(5分)
答:16.對仗(或:對偶)
17.兵銷炬影東風猛 夢斷簫聲夜月孤
18.從角度、內容、語言三方面綜合考慮

6(江蘇卷)閱讀下面一首唐代的邊塞詩,然後回答問題。(6分)
徵人怨 柳中庸
歲歲金河復玉關,朝朝馬策與刀環。
三春白雪歸青冢,萬里黃河繞黑山。
(1)為什麼說這是一首邊塞詩?結合詩句具體說明。
(2)詩題為「徵人怨」,通篇雖無「怨」字,但句句有「怨情」,請作簡要賞析。
答:①詩句中有金河、玉關、青冢、黃河、黑山等邊塞地名,寫了徵人的戍邊生活。②怨年年歲歲頻繁調動,怨時時刻刻練兵備戰,怨氣候酷寒,怨景色單調。

7(天津卷)閱讀下面一首唐詩,然後回答問題。(6分)
聽蜀僧浚彈琴 李白
蜀僧抱綠綺①,西下峨眉峰。為我一揮手,如聽萬壑松。
客心洗流水②,余響入霜鍾③。不覺碧山暮,秋雲暗幾重。
註:① 綠綺:古代名琴。 ② 流水:借用「高山流水」典故
③ 霜鍾:《山海經•中山經》載,豐山有九種,霜降而鳴。
(1)詩的第二聯中「一揮手」和「萬壑松」分別表現了什麼?
(2)結合全詩談談你對第四聯「不覺碧山暮,秋雲暗幾重」的理解。
答:(1)「一揮手」寫蜀僧彈琴的姿態(動作、技藝),「萬壑松」寫出了琴聲的音樂效果。
(2)① 寫出了曲終時的景色。② 寫出了作者沉醉於琴聲之中的狀態,側面描寫了琴聲的魅力。
8(浙江卷)閱讀下面一首宋詩,然後回答問題。(6分)
東溪 梅堯臣
行到東溪看水時,坐臨孤嶼發船遲。
野鳧眠岸有閑意,老樹著花無丑枝。
短短蒲茸齊似剪,守平沙石凈於篩。
情雖不厭住不得,薄暮歸來車馬疲。
自唐以來,古人作詩主張「外師造化,中得心源」,即是說詩人既要以自然為師,從自然景物中捕捉形象,又要在內心深處引發思想情感。請指出在這首詩中最能體現這一主張的一聯詩句,並說說它體現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情趣,又是如何體現的。
(1)最能體現這一主張的一聯詩句:
(2)體現的思想情趣:
(3)如何體現的:
答:(1)野鳧眠岸有閑意,老樹著花無丑枝。
(2)在大自然中感受到的閑情逸趣和對優美自然景色的贊美。
(3)能結合景(「野鳧眠岸」「老樹著花」)和情(「有閑意」「無丑枝」)加以分析即可。

9(福建)閱讀下面一首宋詩,然後回答問題。(6分)
秋 夜朱淑真
夜久無眠秋氣清,燭花頻剪欲三更。
鋪床涼滿梧桐月,月在梧桐缺處明。
此詩無一「情」字,而無處不含「情」。請從三、四句中找出最能體現詩人感情的一個字,並在對全詩整體感悟的基礎上,簡要分析詩人在這兩句詩中是如何營造意境的。
答:「涼」。「涼」字既寫天涼,又寫心境的孤寂(或心涼)。由床上之月寫到天上之月,過渡(頂針)巧妙;愁情、涼床、月影和梧桐,共同營造出孤寂(離愁別怨)的意境。(答「缺」字,言之成理亦可。)

10(遼寧卷)閱讀下面一首宋詞,然後回答問題。8分
蝶戀花 蘇拭
花褪殘紅青杏小。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 牆里鞦韆牆外道。牆外行人,牆里佳人笑。笑漸不聞聲漸悄,多情卻被無情惱。
(1)「綠水人家繞」中的「繞」字,有的版本寫作「曉」。你認為哪個字更恰當?為什麼?請簡要賞析。3分
(2)俞陛雲在《宋詞選釋》中對這首詞的上闋作過這樣的整體評價:「絮飛花落,每易傷春,此獨作曠達語。」你同意他的看法嗎?為什麼?請結合詞的內容簡要賞析。5分
答:(1)①「繞」字好,因為它切實具體地描繪出了綠水環抱人家的場景,生動形象,具有動態美。②「曉」字好,因為它既點明了時間,又渲染了早晨的清新氛圍,能夠使讀者有更自由、更廣闊的想像空間。
(2)①同意。起句「花褪殘紅青杏小」,雖寫了花之凋零,卻又寫了青杏新生,顯示出生機與活力;二、三句則又移向更廣闊的空間,燕子輕飛,給畫面帶來了盎然生氣,而綠水繞人家也饒有情趣,這樣一來,人的心情也自然隨之敞闊;末句雖言萋萋芳草,卻以「天涯」起筆,意境開闊。總之,詞的上片雖寫「絮飛花落」的暮春之景,卻處處可見曠達之語。

11(廣東卷)閱讀下面一首唐詩,然後回答問題。(6 分)
江漢 杜甫
江漢思歸客,乾沖一腐儒。片雲天共遠,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擾壯,秋風病欲蘇。古來存老馬,不必取長途。
(1)這是杜甫晚年客滯江漢時所寫的一首詩。詩中二三聯用了「片雲」、「孤月」、「落日」、「秋風」幾個意象,請分析其情景交融的意境。
(2)有人認為這首詩洋溢著詩人自強不息的精神,也有人認為這首詩表達了詩人的怨憤之情,你同意哪種看法?請說明理由。亦可另抒己見。
答:(1)「片雲」「孤月」意境凄涼,流露出作者孤獨、苦無知音的煩悶;「落日」「秋風」意境雄壯、開闊,又體現了作者「烈士暮年,壯心不已」的樂觀曠達。
(2)這首詩洋溢著詩人自強不息的精神,從「落日心猶壯」中可以看出作者雖然已屆暮年,仍然壯心不已,因為「落日」比喻「暮年」。也可以回答這首詩表達了詩人的怨憤之情,因為「不必取長途」句抒發了詩人懷才見棄的不平之氣和報國思用的慷慨之情。

05年高考語文詩歌鑒賞
1(全國卷一)閱讀下面一首唐詩,然後回答問題。(8分)
春行即興 李華
宜陽城下草萋萋,澗水東流復向西。
芳樹無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鳥空啼。
⑴這首詩的三、四兩句運用了哪種修辭方法?請具體說明。
⑵古人在談到詩歌創作時曾說:"作詩不過情、景二端。"請從"景"和"情"的角度來賞析這首詩。
答:(1)對偶。"芳草"對"春山","花"對"鳥""自落"對"空啼"
(2)這首詩寫了作者春行時的所見所聞,有草有水,有樹有山有花有鳥,可謂一句一景,且每個畫面都有特色。但詩又不是純粹寫景,而是景中含情,情景交融。詩中"花自落""鳥空啼"之景都顯出了山中的寧靜,從中更透出一絲傷春、凄涼之情。

2(全國卷二)閱讀下面一首唐詩,然後回答問題。(8分)
邯鄲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鄲驛里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還應說著遠行人。
[注]冬至:二十四節氣之一,唐朝時是一個重要節日。
(1)簡析"抱膝燈前影伴身"一句,並說出作者當時懷有一種什麼樣的心情。
答:
(2)作者是怎樣寫「思家」的?語言上又有什麼特點?
答:(1)「抱膝」二字生動地勾畫出作者默默呆坐的神態,用「燈前」自然引出「影」,而「伴」字又將「影」和「身」聯系起來,抱膝枯坐的「影」陪伴抱膝枯坐的「身」,顯得形影相弔。這充分反映出作者思家時的一種孤寂心情。
(2)①作者主要通過一幅想像的畫面,即冬至夜深時分,家人還圍坐在燈前,談論著自己這個遠行之人,以此來表現「思家」的。(想向1分,畫面描繪2分)
②詩的語言朴實無華。(平易通俗)(意思答對即可)

3(全國卷三)閱讀下面一首宋詩,然後回答問題。(8分)
雨後池上 劉攽
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鏡照檐楹。
東風忽起垂楊舞,更作荷心萬點聲。
(1)簡析這首詩是怎樣表現雨後池塘水面的平靜的。
(2)試從"靜"與"動"的角度對這首詩進行賞析。
答:(8分)(1)水面如同輕輕磨過的明鏡一樣,倒映出池塘邊的房檐和楹柱,以此表現雨後池塘水面的平靜。
(2)一、二兩句以"水面平"、"明鏡"、"照檐楹"等寫出了荷花池塘雨後幽美迷人的靜態。三、四兩句用"忽起"、"垂楊舞"及垂楊葉上的雨滴被風吹到荷葉上發出的"萬點"聲響等,表現了雨後池上的一種動態之美。詩既寫出了靜態,又寫出了動態,以靜顯動,又以動襯靜,動靜結合,組成了一幅雨後池塘春景圖。

4(北京卷)閱讀下面這首詞,完成①—③題(7分)
夜遊宮 記夢寄師伯渾① 陸游
雪曉清笳亂起,夢游處、不知何地。鐵騎無聲望似水。想關河:雁門西,青海際。
睡覺寒燈里,漏聲斷、月斜窗紙。自許封侯在萬里,有誰知?鬢雖殘,心未死。
注釋:①師伯渾,陸游的友人。
①下列對詞句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2分)
A.「雪曉清笳亂起」句突出了邊地風光特色,也渲染了戰爭氣氛。
B.「想關河」中的「想」是「推測」、「猜想」的意思。
C.「雁門西,青海際」兩句,代指宋金對峙的前線地區。
D.「漏聲斷」中「斷」,是斷斷續續的意思。
②下列對這首詞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2分)
A.「鐵騎無聲望似水」句,形象地描繪了軍隊陣容的整肅與聲勢的浩大。
B.詞的上片寫夢境,下片寫夢醒後的情境和感想,銜接自然,結構緊湊。
C.「清笳亂起」和「鐵騎無聲」一動一靜,以動襯靜,手法巧妙。
D.作者通過「雪曉」、「寒燈」「漏斷」、「月斜」等意象,寫出了清冷的意境。
③詞中「自許封侯在萬里,有誰知?鬢雖殘,心未死」與陸游《書憤》中「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相比較,兩處所表達的思想感情有何異同?(3分)
相同點:
不同點:
答:①D ②C
③相同點:詞句和詩句都表現了詩人抗金報國、建功立業的愛國之志和壯志未酬、理想落空的傷感之情。
不同點: a 詞句抒發了對自己不被理解的慨嘆,突出了烈士墓年壯心不已的心境。
b詩句著重表達了詩人壯志未酬卻已年老鬢衰的悲憤情懷。

5(天津卷)閱讀下面一首詩,然後回答問題。(6分)
湖州歌(其六) 汪元量
北望煙雲不盡頭, 大江東去水悠悠。
夕陽一片寒鴉外, 目斷東西四百州。
[注]此詩是元滅南宋時,作者被元軍押解北上途中所作。
(1)簡析「望」在詩中的作用。
(2)簡析「大江東去水悠悠」與蘇東坡「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表達的不同情感。
答:(1)「望」字起到全詩景物描寫的統領作用。
(2)「大江東去水悠悠」抒發了作者身處國家衰亡不可挽救之時的悲痛心情,側重現實。
蘇軾的詩句表達了對歷史流轉、英雄不在的感慨,側重懷古。
6(山東卷)閱讀下面這首詩,然後回答問題。(6分)
江陰浮遠堂 戴復古
橫岡下瞰大江流,浮遠堂前萬里愁。
最苦無山遮望眼,淮南極目盡神州。
〖注〗戴復古,字式之,號石屏,南宋後期詩人。
前人認為,「最苦無山遮望眼」在本詩中最具表現力,你對此有何看法?請作簡要分析。
答:這首詩寫作者登江陰浮遠堂遙望中原時,因國土淪陷而產生的憂愁和痛苦,「最苦無山遮望眼「一句對此表現的最為強烈和集中。該句一反常人登高時希望極目遠望地慣常心理,在寫法上別出蹊徑,通過詩人望之則不忍、不望又不能的矛盾心理,充分表達了國恥不報、國土不歸的極度悲憤心理。

7(廣東卷)閱讀下面的宋詩,然後回答問題。(8分)
春日登樓懷歸① 寇準
高樓聊引望,杳杳一川平。野水無人渡,孤舟盡日橫。
荒村生斷靄,古寺語流鶯。舊業遙清渭②,沉思忽自驚。
註:①此詩約作於980年,詩人時年十九,進士及第,初任巴東知縣。 ②舊業,這里指田園家業。清渭,指渭水。
(1) 請寫出這首詩頸聯中一組對仗的詞語
(2) 從首句的「聊」到末句的「驚」,反映了詩人怎樣的感情變化?請聯系全詩進行分析。
(3 )北宋翰林圖畫院曾用「野水無人渡,孤舟盡日橫」作為考題,奪魁者畫的是「—船夫睡舟尾,橫—孤笛」。你認為這幅畫能表現這兩句詩的內容嗎?請說明你的理由。
答:(1)荒村與古寺 斷藹與流螢 生與語
(2)詩人登樓遠望,本是閑情,卻觸景生情,聯想起家鄉,當他從鄉思中醒悟,發現自己身在異鄉,心中不由一驚。這前後的感情變化,突出了作者的思鄉之情。
(3)畫上只有小船和船夫,而沒有行人,表現了「野水無人渡」的情景;而船夫睡在船上,襯托出過客稀少,凸顯出小船「盡日」等待的漫長和寂寞。從畫面可以揣摩,船夫邊吹笛邊等渡客,久久無人過渡,睏倦不堪,只得放下笛子,自己睡去。這幅畫傳神地表現了詩句的內容。

8(浙江卷)閱讀下面兩首古詩,然後回答問題。(6分)
齊安郡中偶題 杜牧
兩竿落日溪橋上,半縷輕煙柳影中。多少綠荷相倚恨,一時回首背西風。
暮熱游荷池上 楊萬里
細草搖頭忽報儂,披襟攔得一西風。荷花入暮猶愁熱,低面深藏碧傘中。
(1)這兩首詩描寫的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時刻的景色,均以荷與______________為詩歌的主要意象。(2分)
(2)這兩首詩都運用了什麼表現手法來刻畫「荷」的形象?請指出兩首詩中「荷」所表現出來的不同情感特點,並作簡要分析。(4分)
答:(1)傍晚 西風
(2)擬人表現手法。前一首的「綠荷」有「恨」而「背西風」,含有詩人之恨,表露了傷感不平之情,基調凄怨低沉。後一首的「荷花」被西風吹動而躲藏於荷葉之中,似是「愁熱」,卻呈現嬌羞之態,表露了作者的憐愛喜悅之情,基調活潑有趣。

9(福建卷)閱讀下面一首唐詩,然後回答問題。(6分)
與夏十二登岳陽樓 李 白
樓觀岳陽盡,川迥洞庭開。
雁引愁心去,山銜好月來。
雲間連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後涼風起,吹人舞袖回。
[注]乾元二年,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遊岳陽而作此詩。
(1)詩中的「雁引愁心去」一句,有的版本寫作「雁別秋江去」。你認為哪一句更妙,
為什麼?(4分)
(2)對第三聯「雲間連下榻,天上接行杯」所運用的藝術表現手法做簡要分析。(2分)
答:(1)「雁引愁心去」運用了擬人手法,寫出了李白流放遇赦的高興心情。這一句寫大雁有意為詩人帶走愁心,下句寫君山有情為詩人銜來好月,愁去喜來,互相映襯。「引愁心」比「別秋江」更富有感情色彩,月更新穎。(意思對即可)
答「雁別秋江去」,言之成理亦可。
(2)第三聯運用誇張手法寫出了岳陽樓高聳入雲的情狀,同時這兩句詩想像神奇,在雲間連榻,在天上「行杯」,寫出了詩人恍若置身仙境的情景。(意思對即可)

10(重慶卷)閱讀下面這首唐詩,然後回答問題。(6分)
從軍行七首(其二) 王昌齡
琵琶起舞換新聲,總是關山舊別情。
撩亂邊愁聽不盡,高高秋月照長城。
(1)「琵琶起舞換新聲」與「邊愁」是否矛盾?為什麼?
(2)「高高秋月照長城」與前三句寫法上有何不同?這樣的寫法有什麼好處?
答:(1)不矛盾。這樣的對照寫法更能顯示出聽者深重的別情邊緒,這是任何歡樂的新曲都無法派遣的。
(2)前三句敘事抒情,後一句寫景。以景作結,寓情於景,創造意境,含蓄無限。

熱點內容
錢幣成語 發布:2024-11-23 20:16:19 瀏覽:48
憎的成語 發布:2024-11-23 20:09:35 瀏覽:48
富翁與乞丐的故事 發布:2024-11-23 20:07:41 瀏覽:647
感謝老師的故事 發布:2024-11-23 20:01:52 瀏覽:276
鮮字的故事 發布:2024-11-23 19:42:59 瀏覽:467
故事集錦 發布:2024-11-23 19:42:18 瀏覽:649
林的成語 發布:2024-11-23 19:35:24 瀏覽:874
地主與長工的故事 發布:2024-11-23 19:31:31 瀏覽:93
骨如成語 發布:2024-11-23 19:30:34 瀏覽:838
關於功成語 發布:2024-11-23 19:20:08 瀏覽: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