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悅然舊時的離別賞析
1、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作者】李白【朝代】唐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白話翻譯:
老朋友向我頻頻揮手,告別了黃鶴樓,在這柳絮如煙、繁花似錦的陽春三月去揚州遠游。
友人的孤船帆影漸漸地遠去,消失在碧空的盡頭,只看見一線長江,向邈遠的天際奔流。
賞析:
這是一首送別詩,寓離情於寫景。首句點出送別的地點:一代名勝黃鶴樓;二句寫送別的時間與去向:「煙花三月」的春色和東南形勝的「揚州」;三、四句,寫送別的場景:目送孤帆遠去;只留一江春水。
詩作以絢麗斑駁的煙花春色和浩瀚無邊的長江為背景,極盡渲染之能事,繪出了一幅意境開闊、情絲不絕、色彩明快、風流倜儻的詩人送別畫。此詩雖為惜別之作,卻寫得飄逸靈動,情深而不滯,意永而不悲,辭美而不浮,韻遠而不虛。
2、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作者】楊萬里【朝代】宋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白話翻譯:
六月里西湖的風光景色到底和其他時節的不一樣:那密密層層的荷葉鋪展開去,與藍天相連接,一片無邊無際的青翠碧綠;那亭亭玉立的荷花綻蕾盛開,在陽光輝映下,顯得格外的鮮艷嬌紅。
賞析:
這兩首詩通過描寫六月西湖的美麗景色,曲折地表達對友人林子方的眷戀之情。其中第二首廣為傳誦。其首二句以「畢竟」二字領起,一氣而下,既協調了平仄,又強調了內心在瞬間掠過的獨特感受。
然後順理成章,具體描繪這使他為之傾倒與動情的特異風光,著力表現在一片無窮無盡的碧綠之中那紅得「別樣」、嬌艷迷人的荷花,將六月西湖那迥異於平時的綺麗景色,寫得十分傳神。詩的後兩句是互文,文義上交錯互見,使詩句既意韻生動,又凝練含蓄。
3、贈汪倫
【作者】李白【朝代】唐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白話翻譯:
我正乘上小船,剛要解纜出發,忽聽岸上傳來,悠揚踏歌之聲。
看那桃花潭水,縱然深有千尺,怎能及汪倫送我之情。
賞析:
此詩前兩句描繪李白乘舟欲行時,汪倫踏歌趕來送行的情景,樸素自然地表達出汪倫對李白那種朴實、真誠的情感。
後兩句先用「深千尺」贊美桃花潭水的深湛,緊接「不及」兩個字筆鋒一轉,用襯托的手法,把無形的情誼化為有形的千尺潭水,生動形象地表達了汪倫對李白那份真摯深厚的友情。全詩語言清新自然,想像豐富奇特,雖僅四句二十八字,卻是李白詩中流傳最廣的佳作之一。
4、客中行 / 客中作
【作者】李白【朝代】唐
蘭陵美酒鬱金香,玉碗盛來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處是他鄉。
白話翻譯:
蘭陵美酒甘醇,就像鬱金香芬芳四溢。興來盛滿玉碗,泛出琥珀光晶瑩迷人。
主人端出如此好酒,定能醉倒他鄉之客。最後哪能分清,何處才是家鄉?
賞析:
第一句從酒的質量來贊美酒,第二句進一步從酒器、酒的色彩烘托出酒的可愛。後兩句說因美酒而流連忘返,乃直抒胸臆之語,含義深長,耐人尋味。
全詩語意新奇,形象灑脫,一反遊子羈旅鄉愁的古詩文傳統,抒寫了身雖為客卻樂而不覺身在他鄉的樂觀情感,充分表現了李白豪邁不羈的個性和李詩豪放飄逸的特色,並從一個側面反映出盛唐時期的時代氣氛。
5、別雲間
【作者】夏完淳【朝代】明
三年羈旅客,今日又南冠。
無限山河淚,誰言天地寬。
已知泉路近,欲別故鄉難。
毅魄歸來日,靈旗空際看。
白話翻譯:
三年為抗清兵東走西飄盪,今天兵敗被俘作囚入牢房。
無限美好河山失陷傷痛淚,誰還敢說天庭寬闊地又廣。
已經知道黃泉之路相逼近,想到永別故鄉實在心犯難。
鬼雄魂魄等到歸來那一日,靈旗下面要將故鄉河山看。
賞析:
此詩起筆敘艱苦卓絕的飄零生涯,承筆發故土淪喪、山河破碎之悲憤慨嘆,轉筆抒眷念故土、懷戀親人之深情,結筆盟誓志恢復之決心。既表達了此去誓死不屈的決心,又對行將永別的故鄉流露出無限的依戀和深切的感嘆。 全詩思路流暢清晰,感情跌宕豪壯。格調慷慨豪壯,讀來令人盪氣回腸。
❷ 有關離別的詩句的賞析。
1、丈夫非無淚,不灑離別間。
出自唐代陸龜蒙的《別離》。
翻譯:大丈夫何嘗沒有滔滔眼淚,只是不願在離別時涕泗橫流。
賞析:「丈夫非無淚,不灑離別間」,下筆挺拔剛健,調子高昂,一掃送別詩的老套,生動地勾勒出主人公性格的堅強剛毅,給人以難忘的印象。
2、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
出自宋代柳永的《雨霖鈴·寒蟬凄切》。
翻譯:自古以來,多情的人總是為離別而傷感,更何況是在這冷清、凄涼的秋天!
賞析:此兩句先作泛論,從個別說到一般,得出一條人生哲理:「多情自古傷離別」。意謂傷離惜別,並不自我始,自古皆然。「自古」兩字,從個別特殊的現象出發,提升為普遍、廣泛的現象,擴大了詞的意義。但接著「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一句,則強調自己比常人、古人承受的痛苦更多、更甚。
3、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出自唐代高適的《別董大二首》。
翻譯:不要擔心前路茫茫沒有知己,天下還有誰不認識你呢?
賞析:這兩句,是對董大的勸慰。說「莫愁」,說前路有知己,說天下人人識君,以此贈別,足以鼓舞人心,激勵人之心志。據說,董大曾以高妙的琴藝受知於宰相房琯,崔珏曾寫詩詠嘆,不過他只是董大遇合一位知音,而且是官高位顯,詩境未免狹小。
高適這兩句,不僅緊扣董大為名琴師,天下傳揚的特定身份,而且把人生知己無貧賤,天涯處處有朋友的意思融注其中,詩境遠比崔珏那幾句闊遠得多,也深厚得多。崔詩只是琴師身世的材料,而高詩卻堪稱藝術珍品。
4、昔去雪如花,今來花似雪。
出自南北朝范雲的《別詩二首·其一》。
翻譯:上次離去時,雪像花一樣地飄落,如今再度前來,花開得像雪一般的白艷。
賞析:用分別時雪花飛舞的凄涼和重逢時百花盛開的溫暖做對照,抒發重逢的快樂。
5、晚日寒鴉一片愁。柳塘新綠卻溫柔。若教眼底無離恨,不信人間有白頭。
出自宋代辛棄疾的《鷓鴣天·代人賦》。
翻譯:落日里寒鴉歸巢,一片傷心景色。只有池塘柳樹發出嫩綠的新芽顯出溫柔情景。如果不是眼下親自感受這離愁別恨的苦楚,根本不會相信這世上真會有人傷心白頭。
賞析:開頭兩句展現的兩種景象、兩種感受、兩種感情所體現的復雜的心理活動,使抒情主人公神態畢現,因而以下文字,即從她的肺腑中流出。「柳塘新綠」,春光明麗,倘能與意中人象鴛鴦那樣雙雙戲水,永不分離,便青春永駐,不會白頭。
而事實上,意中人卻在「晚日」將沉、「寒鴉」歸巢之時走向天涯,「若教眼底無離恨,不信人間有白頭」表現心緒低回宛轉,筆致可謂搖曳生姿。「無離恨」是假設,不「白頭」是假設變成事實之後希望出現的結果。可如今假設未能成立,「白頭」已是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