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名言賞析 » 費爾巴哈名言

費爾巴哈名言

發布時間: 2022-12-23 21:17:54

❶ 人是人的上帝是誰的名言

費爾巴哈的名言,詳見下文第五條——一分不給?確實小氣得很

一、生平
費爾巴哈,Feuerbach,Ludwig Andreas(1804-1872),德國古典哲學最後的一個偉大代表,唯物主義哲學家。
費爾巴哈1804年7月28日生於巴伐利亞的蘭茨胡特。父親是著名的刑法學家,曾用法律觀點批判過封建制度的專橫。費爾巴哈在上文科中學時,立志做神學家。但在1823年進海德堡大學神學系後,很快因為信仰和理性的沖突,對神學失望了。1824年,費爾巴哈轉入柏林大學哲學系,聽德國著名哲學家G.W.F.黑格爾講授邏輯學、形而上學和宗教哲學等,深受影響。不久,對黑格爾哲學的前提和抽象性質產生懷疑和不滿。1826年轉學到愛爾蘭根大學,學習植物學、解剖學和心理學。1828年撰寫博士論文《論唯一的、普遍的和無限的理性》,答辯獲得通過。隨後在該校任講師,講授近代哲學史、邏輯學和形而上學。1830年匿名發表《論死與不死》,揭露基督教教義的虛偽。這本書立即受到宗教人士的攻擊,並被當局沒收,費爾巴哈的作者身份也被查明。他從此離開大學講壇,但仍然堅持學術研究,加工整理大學的講稿,寫成三部哲學史著作;《從培根到斯賓諾莎的近代哲學史》(1833)、《對萊布尼茨哲學的敘述、分析和批判》(1837)和《比埃爾.培爾》(1838)。1837年,費爾巴哈遷居布魯克堡村,同年結婚。在這窮鄉僻壤,費爾巴哈依靠妻子的產業、自己著作的稿酬和政府的少量津貼,過著儉朴的生活。 1837─1843年間,費爾巴哈是A.盧格主編的《德意志藝術和科學哈雷年鑒》的積極撰稿人,這家刊物首次發表了他關於哲學和宗教問題的主要著作:《黑格爾哲學批判》(1839)、《基督教的本質》(1841)、《關於哲學改造的臨時綱要》(1842)和《未來哲學原理》(1843)等。這些著作批判了黑格爾的思辨唯物心主義和基督教的黑暗本質,提出了他的人本主義原理和無神論思想。這時費爾巴哈的哲學觀點已根本轉變到唯物主義方面。1843年,費爾巴哈曾同馬克思和盧格通信,表示支持籌辦《德法年鑒》,但他不完全贊同他們通過革命改造德國的綱領,拒絕參加編輯部的工作。不久,他同盧格的關系因意見分歧而破裂。費爾巴哈專注於宗教問題,把宗教研究的范圍擴大到基督教以前的自然宗教,寫出《宗教的本質》(1846)和《從人本學觀點論不死問題》(1846)等重要著作。1848年,德國爆發資產階級革命。費爾巴哈熱烈歡迎革命的到來,擁護資產階級民主制。但是,他並不懂得正在發生的革命的意義,認為民主制的建立是將來的事,不願投身到現實的斗爭之中。在革命高潮里,費爾巴哈被激進的大學生、市民和工人看作自由思想的象徵。1848年12月到1849年3月,他應邀到海德堡市政大廳發表演說,綜合地講述了他的哲學和宗教思想。這次講演稿於1851年以《宗教本質講演錄》書名出版。1849年5月,費爾巴哈出席法蘭克福的國民會議,但對會議持消極態度。1849年革命失敗,費爾巴哈回到布魯克堡,埋頭從事研究和著述。先後出版了他父親的傳記(1851)和《古典的猶太的和基督教的古代著作中的諸神系學》(1857)。1860年,費爾巴哈全家遷居紐倫堡,生活更艱難,但他仍然努力從事著述,寫出《從人本學觀點論上帝、自由和不死》(1866)和關於倫理學的著作手稿等。費爾巴哈還研究過一些社會主義文獻和馬克思的《資本論》。1870年參加德國社會民主黨。1872年4月13日日逝世,葬於紐倫堡的約翰公墓。

二、所屬流派
費爾巴哈是傑出的唯物主義哲學家和無神論者,是馬克思以前最傑出的唯物主義者,是資產階級民主主義的思想家。最初費爾巴哈是一個唯心主義的黑格爾主義者,但其哲學觀點是從唯心主義向唯物主義發展的,早年的費爾巴哈曾屬青年黑格爾派,而後隨著思想的發展,費爾巴哈和唯心主義徹底分裂並站到唯物主義立場上,其在自己的著作《黑格爾哲學批判》中激烈地抨擊了黑格爾的思維和存在同一的唯心主義哲學體系,提出了以人和自然為哲學唯一對象的人本學,樹立起其「人本學」唯物主義的思想,站到了無神論一邊。在批判黑格爾的唯心主義的同時,費爾巴哈拋棄了黑格爾的辯證法 。

三、主要思想簡介
費爾巴哈哲學的基本范疇是以自然為基礎的「人」。其用意自然為基礎的「人」否定黑格爾的絕對理念,堅持唯物主義;用以自然為基礎的「人」否定基督教的上帝,堅持無神論;從以自然為基礎的「人」出發,去闡發他的社會倫理思想,因此費爾巴哈的哲學體系叫做「人本學」。
人是思維和存在統一的基礎和主體:
這是費爾巴哈人本學唯物主義的基本命題,其所講的人是以自然界為基礎的人,菲爾巴哈哲學的核心是人,而基礎和出發點則是自然界。在他看來,自然界是不依賴於任何精神實體而獨立自存的客觀物質世界,是第一性的實體,是非發生的永恆的實體。要真正實現思維和存在的統一,就必須站在人本主義的立場上來,不是把絕對理念,而是把人作為思維和存在的統一的基礎和主體。費爾巴哈對人的理解是:人是自然的產物,人能夠認識自然;人是一個以肉體為基礎的肉體和精神統一的實體;人是以感性為基礎的感性和理性的統一體;人不是一個孤獨的「自我」或「主體」,任何一個人只有作為人類的一分子才能存在,只有依靠人類才能認識世界。
人是上帝的創造者:
費爾巴哈的無神論思想的一個顯著特色是,從唯物主義出發,運用黑格爾的異化學說去揭示宗教的本質,指出上帝乃是人的本質的異化。宗教把人的本質對象化,也就是把人同自己的本質分裂。宗教的認識論根源就在於「類」概念的客觀化,宗教的心理根源是依賴感,人的依賴感是宗教的基礎。簡言之,上帝是人的本質的異化;是「類」概念的客觀化;是依賴感的產物,而我們應該變對上帝的愛為對人的愛。
人是道德的主體:
費爾巴哈的倫理學說是他的人本主義哲學體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他的倫理學說中強調「愛」的宗教。其提出道德的主體是人;道德的基礎是利己主義和愛;道德神學便是「愛」的宗教。「愛」是拯救世界的萬能的上帝。
和十七、十八世紀英國和法國唯物主義相比較,費爾巴哈的唯物主義有自己的特點:第一,英法唯物主義慣於從機械論角度去理解人,把人看作一部自動機器,而費爾巴哈力圖從生物學的角度解釋人,把人歸結為一種高級生物,費爾巴哈對唯物主義根本原則的論證更深入。第二,和英法唯物主義不同,在費爾巴哈的形而上學的唯物主義體系中包含著一定的辯證法思想。第三,費爾巴哈提出的以人本主義為基礎的無神論思想,把十七、十八世紀唯物主義的無神論學說向前推進了一步。因此,費爾巴哈的人本學唯物主義是對十七、十八世紀英法唯物主義的發展,是西方舊唯物主義發展的高峰。

四、主要著作
費爾巴哈一生有許多著作,這些著作既涉及哲學史也涉及哲學思想、政治思想、倫理思想等。在他的著作中費爾巴哈尖銳地批判了黑格爾的唯心主義體系恢復了唯物主義的權威。他認為:物質是第一性的,思想是第二性的,自然界是客觀存在的,人的思維、意識是客觀物質的反映。人創造上帝,人是最根本的。在政治上,他反對君主政體,主張建立民主共和制。代表作有《費爾巴哈哲學著作選》、《基督教的本質》、《黑格爾哲學批判》、《未來哲學原理》等。
費爾巴哈的三部哲學史著作;《從培根到斯賓諾莎的近代哲學史》(1833)、《對萊布尼茨哲學的敘述、分析和批判》(1837)和《比埃爾.培爾》(1838)雖然沒有擺脫黑格爾唯心主義觀點的影響,但對近代唯物主義熱情地給予了肯定的評價,明確地把哲學同宗教對立起來,把哲學發展的歷史描述為人類理性從神學下解放出來的過程。
在代表作《基督教的本質》一書中他提出:理性、意志和良心是人的本質,而基督教的本質就是人的本質的異化。不是上帝創造人,而是人創造上帝。這些思想有力地打擊了宗教神學和哲學唯心主義,在人類思想史上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在《黑格爾哲學批判》一書中,他指出:一般唯心主義,特別是黑格爾的唯心主義,是宗教的理論基礎;黑格爾關於觀念的第一性以及觀念在發展過程中變為自然界的學說,不過是以唯理論形式表現出來的關於上帝創造世界的基督教的教義而已。
在瑞士出版的《關於哲學改造的臨時綱要》和《未來哲學原理》這兩部書中,費爾巴哈第一次對自己所創立的人本學唯物主義作了系統的闡述和論證。他認為,宗教是唯心主義的神學論證,唯心主義是宗教的哲學論證。他提出,自然先於精神,是一切存在的基礎。人是自然的一部分,是感性的存在。感性肉體是基礎,靈魂是屬性。

五、名言名句
哲學是關於真實的、整個的現實世界的科學;而現實的總和就是自然(普遍意義的自然)。
哲學上最高的東西是人的本質。
【人是人的上帝。】
【人怎樣思維、怎樣主張,他的上帝也就怎樣思維和主張;人有多大的價值,他的上帝也有多大的價值,決不會再多一點。】
人們要想獲得幸福,就必須彼此相愛。
對於幸福的追求就本身說來是不能得到滿足的,如果不同時的甚至非本意地滿足其他個人對於幸福的追求。
愛便是希望別人幸福,使別人幸福。
性愛是愛的最玄妙、最完善的形式;但是在這里,不同時使另一個人幸福,就決不能使自己幸福。

六、重要學術和社會影響
費爾巴哈是一位偉大的唯物主義者和無神論者,正是他沖破了黑格爾唯心主義體系,恢復了唯物主義的權威,並在此基礎上完成了德國資產階級批判宗教的歷史任務,為1848年的資產階級革命作了思想准備。在唯心主義統治德國哲學界達數十年之久後,其恢復了唯物主義的權威。他肯定自然是物質的客觀實在,空間、時間和機械運動是物質的存在形式,人是自然的產物,是靈魂和肉體的統一,唯物地闡述了思維和存在的關系。他認為人是認識的主體,主體和客體通過感覺直接聯系達到統一,自然是可以被認識的,主張直觀的反映論。他的人本學對人的理解是抽象的自然人。他論證了宗教和唯心主義在本質上的聯系,提出唯心主義只是用理性改造了的神學。在否定了過去的宗教之後,他試圖建立一種無神的宗教來宣揚超階級的愛。K.馬克思和F.恩格斯批判地吸取了費爾巴哈哲學的「基本內核」,建立了科學的、革命的辯證唯物主義,因此費爾巴哈哲學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來源之一 。馬克思、恩格思對費爾巴哈有很高的評價。馬克思說:「和黑格爾比起來,費爾巴哈是極其貧乏的。但是,他在黑格爾之後起了劃時代的作用,因為他強調了為基督教意識所厭惡而對於批判的發展卻很重要的某幾個論點,而這些論點是被黑格爾留置在神秘的朦朧狀態中的」。

熱點內容
搶劍成語 發布:2024-11-15 11:09:58 瀏覽:801
石字開頭成語 發布:2024-11-15 11:04:44 瀏覽:251
全組成成語 發布:2024-11-15 11:03:31 瀏覽:559
8字成語大全 發布:2024-11-15 11:03:28 瀏覽:478
我的四字成語 發布:2024-11-15 10:32:28 瀏覽:761
成語龍蛇 發布:2024-11-15 10:23:39 瀏覽:829
成語什麼擾 發布:2024-11-15 10:23:37 瀏覽:638
官什麼官成語 發布:2024-11-15 10:22:14 瀏覽:292
小紅帽的故事繪本圖片 發布:2024-11-15 10:07:52 瀏覽:599
成語桃子柳樹 發布:2024-11-15 10:05:29 瀏覽:4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