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的賞析
界是一片海洋,那我便是這片海洋中的一條小魚,任憑我在書海中自由自在地遨遊。有一天,我發現了一顆閃著璀璨琳琅般光澤的珍珠,這顆珍珠便是《伊索寓言》!
我上上下下「打量」完這顆「珍珠」時,又發現了這「珍珠的一大特點——講述著一個個動人的故事,故事中還包含著種種深刻的道理。我找到了一篇《說謊的猴子》,故事是這樣的:一個愛說謊的猴子上船去雅典,可船在路上遭到了暴風雨的襲擊,翻了船。有一條海豚十分喜歡與人類交談,從而獲取知識。海豚把猴子當作人類托上水面,並與猴子交談,交談中猴子又在說謊,被海豚揭穿後海豚憤憤不平,便把猴子弄下海,淹死了。這則寓言要告訴我們,做人,千萬不能說謊,說謊的人也會因此而受到報應!所以我們要做一個誠實的人,這樣,才能使其融入到大家、群眾的生活中去;這樣,才不會被世人鄙視!俗話說得好:「誠實是通往知識大門的金鑰匙。」所以,誠實待人,等於尊重別人!
《伊索寓言》是一本世人稱之為「書王」的一本名著,它以其中動人有趣的故事,述說了包含在文內的一些知識與道理,我親身品味了一回,啊哈!不是吹的,這本書與我國的四大名著勢均力敵,可真牛啊!我還記得本書的作者「伊索」說過這么一句話:「智慧的美勝過形體的美。」不錯啊,有些人專門以外表為數軸上的原點,美的是正的一列,丑的是負的一列,可他們萬萬不知道的是內心的美才是真正的美。我認為,像《伊索寓言》這種知識象徵性書,勝過於美學,您說哪?
如今,我早已把這顆「珍珠」珍藏在心,可它的印象,卻時時在我的腦中回盪!
⑵ 伊索寓言賞析
伊索寓言》是古希臘民間流傳的諷喻故事,伊索為主要作者,一小部分是後人創作的,也寄在伊索名下。《伊索寓言》文字凝練,故事生動,想像豐富,飽含哲理,融思想性和藝術性於一體。其中《狐狸和葡萄》、《狼和小羊》、《龜兔賽跑》、《牧童和狼》、《狐狸和烏鴉》等已成為全世界家喻戶曉的故事。《伊索寓言》中的許多小故事都閃耀著智慧的光芒,對我們很有啟發。但「盡信書不如無書」,讀書最重要的是要有自己的見解。我國著名學者錢鍾書讀《伊索寓言》時,就對一些故事作了新的詮釋。那麼,你在讀完《伊索寓言》後又會有些什麼新的想法呢?
【原文】
公雞和寶玉
一隻公雞在田野里為自己和母雞們尋找食物。他發現了一塊寶玉,便對寶玉說:「若不是我,而是你的主人找到了你,他會非常珍惜地把你撿起來;但我發現了你卻毫無用處。我與其得到世界上一切寶玉,倒不如得到一顆麥子好。」
這是說自己需要的東西才是真正珍貴的。
《伊索寓言》中輯錄的故事篇幅短小,情節極為簡單,或是兩三個動物,或是兩三個人,或是人與動物,或是動物與神靈,或是人與神靈..這些簡單情節構成了一個個寓意深刻的故事。
我們在讀《伊索寓言》時,會驚奇地發現,寓言里的各種動物原來就是社會中形形色色的人。狐狸是充滿智慧的先知先覺者。《狐狸和豹》中,他們在爭論誰美時,豹誇耀的是自身斑駁的花紋,而狐狸頗有哲理地說:「我所裝飾的不是身體,而是心靈。」狐狸平淡的話語表現的卻是超凡的智慧,猶如一位哲人在抨擊只重外表而忽視本質的浮誇世風。《狐狸和樵夫》中的狐狸責怪樵夫說:「如果你的手勢與你的語言一致的話,我就該好好地感謝你。」這是在告誡人們要言行一致。《農夫和狐狸》中的狐狸則是神靈的化身,壞心腸的農夫想毀掉鄰居的莊稼,狐狸按照神靈的指示,燒掉了壞心腸農夫的莊稼,以此告訴人們一個道理:害人必害己。當然,《伊索寓言》中的狐狸也並非都是好人的象徵,在《斷尾巴的狐狸》中,為謀一己私利的狐狸便成了一隻斷尾狐。
所有的故事,幾乎都體現了作者一種同情弱者的樸素思想。《獅子與公牛》中的公牛是弱者,卻以自己的智慧識破了獅子的陰謀詭計。《貓和老鼠》中貓是老鼠的天敵,但老鼠卻很聰明,善於識辨,沒有被偽裝所蒙蔽。《馬和鹿》中的鹿想從馬獨占的草原中分得一點,自私的馬就向人求教懲罰鹿的辦法。可沒想到的是,馬還沒懲罰到鹿,就成了人的奴隸。在這些故事中,看似弱小的牛、鼠、鹿,都戰勝了貌似強大的獅子、貓、馬,這種同情弱者的思想正是生活在社會最底層的奴隸的樸素願望。
在多數故事中,「人」並不是善良的,而是險惡的:《人和羊人》中的「人」反復無常;《好惡作劇的人》中的「人」從不做好事;《天文學家》中的天文學家不切實際,誇誇其談;《牧牛人》中的主人公遇到危難只會逃避;《農夫和狗》中的農夫甚至惡毒到連自家人都要陷害..
有的故事蘊涵深刻的哲理。《捕到石頭的漁夫》講的是漁夫們起網時,漁網很沉,但拉上岸一看,卻只是一塊大石頭。當他們內心懊惱時,一位老漁夫說:「痛苦本是歡樂的姐妹。」這個故事告訴人們禍福相依的辯證關系。有的故事極力宣揚人性之愛。《公雞和松雞》中的松雞經常被公雞欺負,但是當它看到公雞相互斗得頭破血流時,它寬容了公雞對它的蔑視。松雞的仁愛、寬容之心和當時殘酷的社會現實形成了鮮明的對照,是勞動人民樸素世界觀的反映。
這些寓言故事表現了人類社會的種種現實,生活中的善與惡、美與丑、是與非都蘊涵在短小精悍的故事之中,這樣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真實表現了奴隸樸素的生活願望及審美體驗,平淡的語言與簡潔的情節卻體現出深刻的道理,讀後餘味無窮,令人深思。
⑶ 求伊索寓言賞析
讀了《伊索寓言》這本書,使我愛不釋手,有了許多感想,心裡總是想著這本書的內容,裡面的人物時時浮現在我的眼前。 《伊索寓言》的作者是古希臘的伊索,他是傳說中的人物,他寫的都是對生活中某種現象的批判、啟示和教訓。 用大家最熟悉的幾個寓言來舉例吧。 《狼和小羊》這一則寓言中講的是:狼想把小羊吃掉,用各種方法來和小羊狡辯。揭穿了當時社會的黑暗。 《龜兔賽跑》這一則寓言,結果大家都知道,是烏龜贏了。因為他不懈的努力,換取了勝利。而兔子卻高傲、自大。低估了別人,總認為自己最厲害,其實有自信心是好的,但不能太過於自信,因為那就不叫自信了,而叫驕傲。 另我感觸最深的是《膽小鬼》這個故事,他講了一個人,膽子很小,生活條件不好,卻很貪財,總想得到不勞而獲的財物。 有一天,他上山砍柴。累極了,背著柴下山回家去了。在山腳下的一條小路上,看見了一頭金色的獅子,他不敢碰,心想:這到底是活的,還是雕像呢。那獅子一動不動,也不出聲音,一定是雕像,這是神恩賜給我的,看我這樣的窮,想讓我賣一個好價錢。 他向四周巡視了一遍,確定沒有人,就抓起「獅子」的前爪和後爪,可它太重了,拿不起來。他好像很聰明似的想:人多力量大嗎,我回去把家人找來一起搬。之後,他就跑回家去了。 等他把家裡的,男女老少都找來時,那個金獅子已經不見了。 他告訴人們,做事一定要果斷,不能拖拖拉拉的。否則,什麼事情都變的很糟糕的。有一句話說的好,「效率就是金錢」。做事要講究效率,如果做事慢了,就什麼事情也辦不好了。這就叫做「一事無成」。 《打破神像的人》是我覺的最有趣的故事,大家不妨來聽一聽吧。 有一人,他窮的落花流水,給一個大戶人家做馬夫,這個人家很富裕,他問自己的主人:怎樣才能富裕起來呢? 主人認為這個問題很復雜,像一道永遠也解不開的數學題,但他好像很明白的樣子說:「只要買一座神像放在家裡供著,就可以變得富裕起來了。」馬夫信了。 過了幾天,富人就開始吃喝嫖堵,把錢財都花掉了。不過他死前卻在神像里藏了很多金幣。 他要死了,把兒子叫到身邊,說:「你不要把神像賣掉,寧願摔了也不要賣。」 他的兒子以為父親在說胡話,就沒當回事。可他窮的不行了。家裡只有這個神像值錢,就把他賣給了馬夫。 這個馬夫把他放在家裡。一年過去了,他仍然沒有富裕起來。一氣之下,馬夫把神像摔了。這時,金幣都出來了。他生氣的說:「我尊敬你的時候,你卻裝模作樣,我把你打碎了,你這時才知道來幫助我。」 道理:想富裕,就要勤勞,用自己的雙手和大腦去掙錢,才能富裕起來,不能靠別人。 我還要給大家講一個故事——《驢和馬》,古時候,有一個國家總是發生戰爭,所以,人們家裡都要養一匹戰馬,准備在戰爭的時候騎。 一個年輕人,養了一匹非常好的戰馬和一頭很普通的驢,戰馬每天都吃的很好。而驢天天乾重活不說,吃的也不如戰馬。 驢不明白,就問馬:你為什麼吃的好,還不用幹活?而我一天天卻很累?」 「我也不知道主人為什麼要對我這么好,但我知道每一頭驢都是要乾重活的。」驢不說什麼了。 不幾天,又要發起戰爭了。戰場離這個年輕人家很近,年輕人騎著戰馬去打仗了。 驢跑去看,他看見所有人都在打仗。這時候,他的主人被別人砍死了,馬在他身邊很難過。敵人看不過去,把馬也砍死了。 驢回到家,傷心極了,知道主人為什麼對馬這么好了,它也不計較了。 安逸的生活的背後是時時刻刻都會發生危險的,代價實在是太高了,而忙碌的生活,看似艱苦但卻可以平安無事。 是不是這個故事太有趣了,還想再聽一個嗎?那我就再講一個《牧人和驢》的故事吧。 一個牧人在打獵的時候,發現了一隻小狼,他見它可憐,就把它抱回家,和狗一起養著,它們長大後,就看護羊。 有一天,一匹狼夜裡來叼走了一隻羊,狼就去追,可這羊已經被咬死了,它就和那一匹狼一起吃羊,它這時候才發現,羊肉是那麼好吃。 回家後,它什麼都不想吃了。又有一天,狼又來偷羊,家狼就假裝去追那隻狼,跑出去後,就和野狼又一起吃羊。 野狼好幾天都不來了,狼就把羊叼來和狗一起吃。這一切都被牧羊人盡收眼底,第二天,他就把狼給殺了。 人不能相信惡的東西,有句話說:江山易改,本性難移。的確是這樣
⑷ 求伊索寓言的賞析
《伊索寓言的賞析?
伊索寓言通過簡短的小寓言故事來體現日常生活中,那些不為我們察覺的真理,這些小故事各具魅力,言簡意賅,平易近人。不但讀者眾多,在文學史上也具有重大影響。作家,詩人、哲學家、平常百姓都從得到過啟發和樂趣。許多故事真可以說是家喻戶曉:龜兔賽跑,牧童惡作劇,狼來了,狐狸吃不著葡萄說葡萄酸。到幾千年後的今天,伊索寓言已成為西方寓言文學的範本。亦是世界上流傳最廣的經典作品之一。
伊索寓言是古希臘文學中的一塊瑰寶,數千年以來以其獨特的智慧和藝術魅力令人愛不釋手,歷傳不衰。的確,正是這樣,我才在眾多名著中選擇了這一本。 書中的每個故事都有深刻的含義――是的,這也正是寓言的特點,寓言――這種文學體裁也隨著伊索的筆觸達到了頂峰。 大多故事中體現了生活經驗和非凡智慧。有的故事教導人們考慮問題要全面――《兩只青蛙》;有的則說明了不可違背自然,勉強做事――《烏龜和老鷹》;還有的告訴我們不可犯經驗主義錯誤――《馱鹽的驢》等等。
《伊索寓言》的作者是古希臘的伊索,他是傳說中的人物,他寫的都是對生活中某種現象的批判、啟示和教訓。用大家最熟悉的幾個寓言來舉例吧。《狼和小羊》這一則寓言中講的是:狼想把小羊吃掉,用各種方法來和小羊狡辯。揭穿了當時社會的黑暗。《龜兔賽跑》這一則寓言,結果大家都知道,是烏龜贏了。因為他不懈的努力,換取了勝利。而兔子卻高傲、自大。低估了別人,總認為自己最厲害,其實有自信心是好的,但不能太過於自信,因為那就不叫自信了,而叫驕傲。
鑒於以上種種,我非常喜愛《伊索寓言》,同時我推薦給所有的孩子和家長去閱讀,可以讓孩子更好地了解身邊的人和事。
⑸ 中國古代寓言故事賞析怎麼寫
一、葉公好龍
1、原文
葉公子高好龍,鉤以寫龍,鑿以寫龍,屋室雕文以寫龍。於是天龍聞而下之,窺頭於牖,施尾於堂。 葉公見之,棄而還走,失其魂魄,五色無主。是葉公非好龍也,好夫似龍而非龍者也。(選自【漢】劉向《新序·雜事五》)
2、翻譯文字:
葉公子高喜歡龍,衣帶鉤、酒器上刻著龍,居室里雕鏤裝飾的也是龍。他這樣愛龍成癖,被天上的真龍知道後,便從天上下降到葉公家裡,龍頭搭在窗檯上探望,龍尾延伸到了廳堂里。葉公一看是真龍,嚇得轉身就跑,魂飛魄散,一臉驚惶 。由此看來,這個葉公並不是真的喜歡龍,他喜歡的只不過是那些像龍卻不是龍的東西罷了。
3、寓意:比喻口頭上說愛好某事物,實際上並不真愛好。
二、掩耳盜鈴
1、原文:
范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鍾者。欲負而走,則鍾大不可負;以椎毀之,鍾況然有音。恐人聞之而奪己也,遽掩其耳。惡人聞之,可也;惡己自聞之,悖矣。
2、譯文:
晉國的大夫范氏滅亡的時候,有個老百姓得到一隻鍾,想要把它背走。只是鍾太大,沒法背。於是就用錘去把它打碎,這樣鍾又轟轟地響起來,那個老百姓怕別人聽到響聲來搶這只鍾,趕忙把自己的耳朵堵起來,以為自己聽不見,別人也就聽不見了。
3、寓意:比喻自己欺騙自己,通常是比喻自欺欺人的意思。
三、刻舟求劍
1、【原文】 楚人有涉江者,其劍自舟中墜於水,遽(jù)契(qì)其舟,曰:「是吾劍之所從墜。」舟止,從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劍不行,求劍若此,不亦惑乎!
譯文
2、 【譯文】 有一個渡江的楚國人,他的劍從船上掉進了水裡。他急忙用刀在船沿上刻了一個記號,說:「這兒是我的劍掉下去的地方。」船停止以後,這個人從他所刻記號的地方下水去找劍。船已經向前行駛了很遠,而劍卻不會和船一起前進,像這樣去找劍,不是很糊塗嗎?
3、寓意: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