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命賞析
㈠ 請翻譯蘇軾絕命詩兩首,最好有賞析
蘇軾兩首絕命詩原文分別為:
其一
聖主如天萬物春,小臣愚暗自亡身。
百年未滿先償債,十口無歸更累人。
是處青山可藏骨,他年夜雨獨傷神。
與君今世為兄弟,更結來生未了因。
其二
柏台霜氣夜凄凄,風動琅璫月向低。
夢繞雲山心似鹿,魂飛湯火命如雞。
額中犀角真君子,身後牛衣愧老妻。
百歲神遊定何處?桐鄉應在浙江西。
額中犀角真君子,身後牛衣愧老妻
賞析:
一、第一首通篇都是寫給弟弟蘇轍的。
身逢盛世,身為微臣的自己卻愚蠢地自蹈死地,中年殞命,算是提前償還了前生的孽債,但是一家老少十多口人,從此就要拖累弟弟來撫養了。一死何足道哉,到處的青山都可以埋葬骨骸,只是當年與弟弟相約夜雨對床的盟誓再也無法實現。
此後夜雨瀟瀟的時刻,子由只能獨自傷心了,但願與子由世世代代都做兄弟,把未了的因緣付諸來生。
二、第二首是寫給妻兒的。
月光西沉,凜冽的霜氣使御史台牢獄更加陰風慘慘,檐角上的琅璫在風中叮當作響,夢中那顆嚮往自由的心依然像鹿一樣的奔向雲山,可是現實中的自己已命在旦夕,好像面臨著滾湯烈火的雞,眼前浮現出孩子們的身影,他們個個額角豐盈,面相非凡,真是自己的好兒子。
老妻與自己同甘共苦十多年,可惜平生沒有什麼積蓄,身後只能讓她獨受貧苦了,聽梁成他們說起杭州、湖州一帶的百姓自發地組織起來,一連數月為自己作解厄道場,祈求神靈保佑平安,這真讓人感動。
漢代的朱邑曾在桐鄉為吏,深得當地人民的熱愛,死前交代兒孫把他埋葬在桐鄉,東坡也希望死後埋葬在浙西一帶,來補償生前對杭、湖百姓的深深的眷戀。
三、「他年夜雨讀傷神」
這句其實是化用「風雨對床」.唐·韋應物《示全真元常》:「寧知風雨夜,復此對床眠.」後因以「風雨對床」指兄弟或親友久別重逢,共處一室傾心交談的歡樂之情.蘇軾和蘇轍兄弟二人感情深厚,蘇軾常吟此詩以示對子由的情誼.
四、「額中犀角真吾子」
成語「犀顱玉頰」:額角骨突出如犀,臉頰潔白如玉.借指相貌不凡的年輕人.這個成語正式源於蘇軾的詩句.蘇軾《仲天貺王元直既行作絕句五首送之》之四:「空使犀顱玉頰,長懷髯舅凄然.」
五、「身後牛衣愧老妻」
此句化用「牛衣對泣」的典故。牛衣:牛畜禦寒遮雨之覆蓋物。原指睡在牛衣中,相對涕泣;後喻夫妻共度貧困之生活常用此語。典自(漢班固《漢書卷七十六趙尹韓張兩王傳第四十六》):漢代王章,字仲卿,少時為諸生,求學於長安,與妻共居。
一日,王章得病,因貧無被,睡於麻編之牛衣中,自料必死,與妻訣別而泣,其妻斥之曰:「仲卿!京師朝中貴人無一超乎君?今貧病交迫,不自發憤圖強,反而啜泣,無志氣也!」
六、「百歲神遊定何處」
這句應該就沒有什麼典故了吧?「百年」「百歲」一般是死去的含蓄說法,比如:「等我百年後」,「神遊」「仙游」也類似。
(1)絕命賞析擴展閱讀:
歷史典故:
公元1079年,北宋元豐二年,神宗在位,蘇東坡被貶湖州。
原因是政見不同:他不贊成王安石的新法。接到調令後時,按照當時的朝廷慣例,無論是升職還是降職,接詔的人必須「上表」向皇帝致謝。本來很普通的一個例行慣事,由於他非常清楚這發生的一切,都是「新黨」御史們作的手腳!
話說蘇東坡也是才高八斗之人,文人嘛,總會有點愛較真的牛脾氣。更何況當時的額蘇東坡,還遠沒有達到「一蓑煙雨任平生」的境界。於是上表中就有了: 「知其生不逢時,難以追陪新進;查其老不生事,或可牧養小民」的句子。
百年未滿先償債,十口無歸更累人
這還得了,參知政事章惇,尚書右僕射蔡確正愁沒有借口,這還不是「想睡覺有人送枕頭」嗎?於是就用者兩句話來指責證明蘇東坡「以謝表為名,行譏諷之實」,奏奇怪皇帝,要求嚴懲蘇東坡。
御史李定,更是用蘇東坡的《杭州紀事詩》作為證據,如:「讀書萬卷不讀律,致君堯舜知無術」,「豈是聞韶忘解味,邇來三月食無鹽」。言而總之,就是說他譏諷皇上和宰相,罪大惡極,應該處以死刑。這個建議唄神宗採納,於是便下令將蘇東坡免職下獄,押送御史台進一步審訊。
是處青山可藏骨,他年夜雨獨傷神
這時候,還有一個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蘇東坡的「好友」沈括告密了!還是詩歌惹的禍,蘇東坡有詩《詠檜》:「凜然相對敢相欺?直干凌空未要奇。根到九泉無曲處,歲寒恐有蟄龍知.」說詩里的「蟄龍」是罵皇帝的,屬於「大逆不道」的死罪。
這就是震驚朝野的「烏台詩案」——案中牽連到了蘇東坡的親友達到三十九位之多,包括駙馬王詵、弟弟蘇澈在內都被遠貶異鄉。
與君今世為兄弟,更結來生未了因
蘇東坡下獄後,對前途深感迷茫,對日後的生死也無能為力,在裡面可謂是「驚弓之鳥」。兒子蘇邁每天都去監獄給他送飯。但是卻不能見面。入獄前父子間曾有過商量約好:飯菜里不能有魚,一旦見到飯菜里有魚的話,就是有「殺頭」的定信了。
結果有一天,蘇邁沒有錢了,得外去借錢,就請一個朋友替為送飯,卻把不能送魚的忌諱忘了說。巧就巧在那個朋友偏偏就送了一條臘魚。
蘇東坡看到飯菜,那叫一個傷心啊,認為自己這下大限來臨,跑也跑不掉了,絕望之餘,寫下訣別詩兩首、卻正是後來救了自己的命的兩首詩。
絕命詩也不是隨意可以送出來的,得先「審查」啊。獄吏依例把詩上交神宗。沒想到峰迴路轉,宋神宗讀了這兩首詩後,反而回想起蘇東坡一貫的才名,竟然打消了「殺頭」的決定。
同時也更欣賞其才華了,再加上宋太祖遺訓「非謀反不得殺大臣」,以及王安石也上書神宗說:聖朝不宜誅名士」,於是從輕發落,一道聖旨,將蘇東坡貶為黃州團練副使。
百歲神遊定何處?桐鄉應在浙江西
從此後,從黃州開始,再到寧遠(廣東惠州),更到「儋州(海南儋州)」,一路南遷,開始了其「明朝散發弄扁舟」的後半生,再也沒能回到京城了。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蘇軾「絕命詩」背後的法律玄機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蘇軾
㈡ 袁枚的絕命詞的賞析以及譯文,最好可以有感受之類的!
馬嵬
袁枚
莫唱當年長恨歌,人間亦自有銀河。
石壕村裡夫妻別,淚比長生殿上多。
唐玄宗李隆基與貴妃楊玉環之間悲歡離合的故事,不知引發了多少文人墨客的詩情文思。白居易著名的《長恨歌》,在揭示唐玄宗寵幸楊貴妃而造成政治悲劇的同時,也表達了對二人愛情悲劇的同情。袁枚此詩卻能不落俗套,另翻新意,將李、楊愛情悲劇放在民間百姓悲慘遭遇的背景下加以審視,強調廣大民眾的苦難遠非帝妃可比。《長恨歌》和《石壕吏》是為人所熟知的著名詩篇,其創作背景均為安史之亂。它們一以帝王生活為題材,一以百姓遭遇為主旨,恰好構成鮮明的對照。
纖鉤時得小溪魚,飽卧花陰興有餘。
自是鼠嫌貧不到,莫慚屍素在吾廬。
林和靖似乎以為老鼠不到他家裡,是因為他家裡窮,而不直接承認這是貓兒捕鼠的功勞,這也許是寫詩的時候故作波瀾之筆,並非真意。但是,他看到貓兒吃飽了就在花蔭中一躺,無所事事,卻並不責怪,這恰恰表明他確實懂得了養貓的作用。但也有人說他是借貓來嘲諷貪官污吏的。
林逋(968—1028),錢塘(今浙江杭州)人,字君復。少時多病,終身未娶未仕。早年曾漫遊於江淮一帶,大約四十歲後,隱居於杭州西湖孤山,據說二十多年足跡不至城市,種梅養鶴為伴,人稱「梅妻鶴子」。當時名聲很大,士大夫爭相結交拜訪。宋真宗聞其名,詔賜糧食帛匹,還命地方官優加勞問。死謚 「和靖」,世稱「和靖先生」,葬西湖孤山。南宋時在其居處建祠紀念,每逢清明節杭州人前往遊玩,形成風俗。如今和靖祠仍是西湖重要游覽景點。
在宋代,林逋的詩歌與他的隱居同樣有名。宋初詩壇承晚唐五代余緒,山林詩人仍有很大的陣容,其中一部分是僧侶詩人,即所謂「詩僧」;另一部分則是隱士,以林逋、魏野為代表。林逋的詩,除一些應酬贈答之作外,主要歌吟隱居生活,表現遠俗閑適的情趣。如他在《深居雜興六首》詩歌小序中所說,多「狀林麓之幽勝,攄幾格之閑曠」。藝術上則長於以小巧細碎的筆法描摹湖山景物,風格清淡,意趣蕭散高遠,頗得時人稱譽。范仲淹、梅堯臣、歐陽修、蘇軾等人或對他的隱士之風,或對其清淡詩格,表示過贊美之意。
㈢ 項羽的絕命詩《垓下歌》誰會高懸賞噢!
力拔山兮氣蓋世。 時不利兮騅不逝。 騅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 (註:英雄末路的輓歌)詩詞翻譯力量可以拔起大山,豪氣世上無人可比。 可是這時代對我不利,我的烏騅馬再也跑不起來了。 烏騅馬不前進我能怎麼辦? 虞姬啊虞姬,我可把你怎麼辦呢?賞析思想這是楚霸王項羽在進行必死戰斗的前夕所作的絕命詞。在這首詞中,既洋溢著無與倫比的豪氣,又蘊含著滿腔深情;既顯示出罕見的自信,卻又為人的渺小而沉重地嘆息。以短短的四句,表現出如此豐富的內容和復雜的感情,真可說是個奇跡。 項羽是在秦末與叔父項梁一起舉兵反秦的。由於其輝煌的戰功、無雙的勇力、傑出的才能,實際上成為反秦群雄的領袖,在推翻暴秦的統治中起了主要的作用。但在秦亡以後曾經是項羽盟軍的另一支反秦部隊的首領劉邦為了統治全國,與項羽之間又展開了殘酷的戰爭。他以項羽的失敗而告終。作這首詩時,項羽被包圍在垓下(在今安徽靈璧縣南沱河北岸),糧盡援絕,他自知敗局已定;作詩之後,他率部突圍,雖曾殺傷敵軍多人,終因兵力單薄,自刎於烏江(今安徽和縣東北)。詩歌的第一句,就使讀者看到了一個舉世無匹的英雄形象。在我國古代,「氣」即源於人的先天稟賦,又能賴於後天的培養;人的品德、能力、風度等等均取決於「氣」。所謂「氣蓋世」,是說他在這些方面超過了任何一個人。盡管這是一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