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名言賞析 » 張九齡賞析

張九齡賞析

發布時間: 2022-12-19 13:36:26

① 望月懷遠 賞析

《望月懷遠》是唐代詩人張九齡的作品。此詩是望月懷思的名篇。開頭緊扣題目,首句寫「望月」,次句寫「懷遠」;接著直抒對遠方親人的思念之情;五、六句承接三、四句,具體描繪了徹夜難眠的情境;結尾兩句進一步抒寫了對遠方親人的一片深情。

全詩語言自然渾成而不露痕跡,情意纏綿而不見感傷,意境幽靜秀麗,構思巧妙,情景交融,細膩入微,感人至深。

第二句「天涯共此時」,即由景入情,轉入「懷遠」。前乎此的有謝庄《月賦》中的「隔千里兮共明月」,後乎此的有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詞中的「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都是寫月的名句,其旨意也大抵相同,但由於各人以不同的表現方法,表現在不同的體裁中,謝庄是賦,蘇軾是詞。

從月出東斗直到月落鳥啼,是一段很長的時間,詩中說是「竟夕」,亦即通宵。這通宵的月色對一般人來說,可以說是漠不相關的,而遠隔天涯的一對情人,因為對月相思而久不能寐,只覺得長夜漫漫,故而落出一個「怨」字。

三四兩句,就以怨字為中心,以「情人」與「相思」呼應,以「遙夜」與「竟夕」呼應,上承起首兩句,一氣呵成。這兩句採用流水對,自然流暢,具有古詩氣韻。

夜已深了,氣候更涼一些了,露水也沾濕了身上的衣裳。這里的「滋」字不僅是潤濕,而且含滋生不已的意思。「露滋」二字寫盡了「遙夜」、「竟夕」的精神。「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兩句細巧地寫出了深夜對月不眠的實情實景。

相思不眠之際,沒有什麼可以相贈,只有滿手的月光。詩人說:「這月光飽含我滿腔的心意,可是又怎麼贈送給你呢?還是睡罷!睡了也許能在夢中與你歡聚。」「不堪」兩句,構思奇妙,意境幽清,沒有深摯情感和切身體會,恐怕是寫不出來的。

這里詩人暗用晉陸機「照之有餘輝,攬之不盈手」兩句詩意,翻古為新,悠悠托出不盡情思。詩至此戛然而止,只覺余韻裊裊,令人回味不已。

拓展資料

一、出自

《望月懷遠 / 望月懷古》

唐代:張九齡

二、全文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

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

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

三、譯文

茫茫的海上升起一輪明月,此時你我都在天涯共相望。

有情之人都怨恨月夜漫長,整夜裡不眠而把親人懷想。

熄滅蠟燭憐愛這滿屋月光,我披衣徘徊深感夜露寒涼。

不能把美好的月色捧給你,只望能夠與你相見在夢鄉。

四、作者簡介

張九齡(678年—740年)字子壽,一名博物,謚文獻。漢族,唐朝韶州曲江(今廣東省韶關市)人,世稱「張曲江」或「文獻公」。唐朝開元年間名相,詩人。

張九齡是一位有膽識、有遠見的著名政治家、文學家、詩人、名相。他忠耿盡職,秉公守則,直言敢諫,選賢任能,不徇私枉法,不趨炎附勢,敢與惡勢力作斗爭,為「開元之治」作出了積極貢獻。

他的五言古詩,詩風清淡,以素練質朴的語言,寄託深遠的人生慨望,對掃除唐初所沿習的六朝綺靡詩風,貢獻尤大。有《曲江集》。譽為「嶺南第一人」。

熱點內容
成語一無 發布:2024-11-15 22:48:53 瀏覽:173
若猜成語 發布:2024-11-15 22:45:07 瀏覽:872
尿褲子故事 發布:2024-11-15 22:18:01 瀏覽:883
有巢成語 發布:2024-11-15 22:15:38 瀏覽:303
門字的成語 發布:2024-11-15 22:14:26 瀏覽:16
自由自在成語 發布:2024-11-15 22:06:20 瀏覽:122
樹跟成語 發布:2024-11-15 22:03:38 瀏覽:798
故事大羽毛 發布:2024-11-15 21:49:58 瀏覽:664
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片尾曲 發布:2024-11-15 21:29:43 瀏覽:520
與定有關的成語 發布:2024-11-15 21:28:33 瀏覽: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