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名言賞析 » 月杜甫賞析

月杜甫賞析

發布時間: 2022-12-19 07:55:19

Ⅰ 求:杜甫《月圓》的全文賞析或意境

全詩一直在寫月,角度不斷變化,意境開闊,但清冷寂廖,抒發了作者面對明月時孤獨和對遠方親人真切的思念。

首聯從天上月、江上波到門上月光的閃動,視角不斷轉換,寫出了一個活脫脫的生動傳神的月亮。頷聯詩人從江樓上俯視長江上的月色,又從寫江上的月光轉到寫屋內的月光。頸聯詩人的視線從室內轉到了室外,接著詩人又仰望星空。

尾聯詩人由眼前的月亮想像到千里之外的家鄉和親人,聯想到與他們遠隔萬里共沐月光。這是詩人的美好的願望和真情的祝願,也是自己長期滯留異鄉,久久難歸的無可奈何的告慰。

全詩意境宏大、清冷寂靜,從天上寫到地上,從江上寫到屋裡,從眼前寫到山林,從身邊寫到萬里之外。

但無論怎麼寫月亮,寫月光,都始終擺脫不了一種孤獨與寂寞的感覺,作者遠在他鄉,根本無法與親人團聚,只能借月亮遙遙地寄託一種對親人的思念之情,既然無法團聚,才會有萬里共清輝的願望。

原文:

月圓

唐代:杜甫

孤月當樓滿,寒江動夜扉。

委波金不定,照席綺逾依。

未缺空山靜,高懸列宿稀。

故園松桂發,萬里共清輝。

(1)月杜甫賞析擴展閱讀:

原文翻譯:

獨懸天空的一輪圓月,正對屋舍,月光照射在秋夜滾滾的江面之上,又反射到屋門之上閃動。

綿延曲折起伏的水波在不停地跳動著金光,華麗的綺席被月光照射顯得更加老舊。

秋天的深夜裡高懸著的一輪明月,照耀著幽深人少的山林。夜空中月光皎潔,群星稀廖。

想到遙遠的家鄉的松樹當茂,桂花正香,在這明凈的夜晚,唯願同遠隔萬里天涯的親人們共同沐浴著這美好的月光之中。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漢族,河南府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為「詩聖」,其詩被稱為「詩史」。

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跟另外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開來,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他的約1400餘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備受推崇,影響深遠。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後世有杜甫草堂紀念。

Ⅱ 月夜 杜甫賞析

賞析:《月夜》這首詩借看月而抒離情,但抒發的不是一般情況下的夫婦離別之情。字里行間,表現出時代的特徵,離亂之痛和內心之憂熔於一爐,對月惆悵,憂嘆愁思,而希望則寄託於不知「何時」的未來。

此詩藉助想像,抒寫妻子對自己的思念,也寫出自己對妻子的思念。採用從對方設想的方式,妙在從對方那裡生發出自己的感情,這種方法尤被後人當作法度。全詞詞旨婉切,章法緊密,明白如話,感情真摯,沒有被律詩束縛的痕跡。

《月夜》是唐代詩人杜甫創作的一首五言律詩,是作者被禁於長安時望月思家之作。全詩原文如下:

今夜鄜州月,閨中只獨看。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

香霧雲鬟濕,清輝玉臂寒。何時倚虛幌,雙照淚痕干。

白話文釋義:今夜鄜州月亮,一定同樣清圓,遙想閨中妻子,只能獨自觀賞。可憐幼小的兒女,怎懂思念的心酸?蒙蒙霧氣,或許沾濕了妻子的鬢發;冷冷月光,該是映寒了妻子的玉臂。何時才能團圓相見,倚靠薄帷共賞明月。那時一定月色依舊,就讓月光默默照干我們的淚痕。

(2)月杜甫賞析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天寶十五載(756年)春,安祿山由洛陽攻潼關。六月,長安陷落,玄宗逃蜀,叛軍入白水,杜甫攜家逃往鄜州羌村。七月,肅宗在靈武(今寧夏靈武縣)即位,杜甫獲悉即從鄜州隻身奔向靈武,不料途中被安史叛軍所俘,押回長安。八月,作者被禁長安望月思家而作此詩。

在一二兩聯中,「憐」字,「憶」字,都不宜輕易滑過。而這又應該和「今夜」、「獨看」聯系起來加以吟味。明月當空,月月都能看到。特指「今夜」的「獨看」,則心目中自然有往日的「同看」和未來的「同看」。未來的「同看」,留待結句點明。往日的「同看」,則暗含於一二兩聯之中。

「今夜鄜州月,閨中只獨看。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 這透露出他和妻子有過「同看」鄜州月而共「憶長安」的往事。安史之亂以前,作者困處長安達十年之久,其中有一段時間,是與妻子在一起度過的。和妻子一同忍飢受寒,也一同觀賞長安的明月,這自然就留下了深刻的記憶。

當長安淪陷,一家人逃難到了羌村的時候,與妻子「同看」鄜州之月而共「憶長安」,已不勝其辛酸。如今自己身陷亂軍之中,妻子「獨看」鄜州之月而「憶長安」,那「憶」就不僅充滿了辛酸,而且交織著憂慮與驚恐。這個「憶」字,是含意深廣,耐人尋思的。

往日與妻子同看鄜州之月而「憶長安」,雖然百感交集,但尚有自己為妻子分憂;如今呢,妻子「獨看」鄜州之月而「憶長安」,「遙憐」小兒女們天真幼稚,只能增加她的負擔,不能為她分憂。這個「憐」字,也是飽含深情,感人肺腑的。孩子還小,並不懂得想念,但杜甫不能不念。從小孩的「不念」更能體現出大人的「念」之深切。

第三聯通過妻子獨自看月的形象描寫,進一步表現「憶長安」。霧濕雲鬟,月寒玉臂。望月愈久而憶念愈深,這完全是作者想像中的情景。當想到妻子憂心忡忡,夜深不寐的時候,自己也不免傷心落淚。兩地看月而各有淚痕,這就激起了作者結束這種痛苦生活的希望;於是以表現希望的詩句作結:「何時倚虛幌,雙照淚痕干?」「雙照」而淚痕始干,則「獨看」而淚痕不幹,也就意在言外了。

Ⅲ 杜甫的<月夜>賞析

月夜

杜甫

今夜鄜州月,閨中只獨看①。

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

香霧雲鬟濕,清輝玉臂寒②。

何時倚虛幌,雙照淚痕干③。

注釋
注釋
[注釋]

①鄜州:今陝西富縣。當時詩人的妻子在此州。

②雲鬟:指婦女烏黑的發髻。清輝:清冷的月光。

③虛幌:薄幔。雙照:同照二人。

賞析
賞析
[賞析]

這首詩作於安史之亂中。這年5月,杜甫攜家避難鄜州,8月隻身前去投奔剛在靈武即位的肅宗,途中被安史叛軍所俘,送於長安,杜甫望月思家,寫下了這首傳誦千古的名作。詩的表現手法獨具匠心:明明是杜甫思念流落鄜州的家人,不直接道出,而是用換位思考法來寫,即設想妻子兒女在鄜州對月思念杜甫。妻子正在鄜州對月思夫。孩子們不能理解母親對月懷人的心事。在月下佇望時間長了,露水沾濕了妻子的頭發,清輝使得妻子玉臂生寒。妻子在想:何時才能團聚呢?全詩寫亂離歲月,家人兩地相思之情,情真意切,真摯動人。

Ⅳ 杜甫《月》的寫作背景及詩詞賞析

以「月」為題,讓我們聯繫到「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等名句。月有一個特定的內涵:望月就易思鄉。

「萬里瞿唐月,春來六上弦」:「萬里」,作者先在讀者面前展現了一個大的背景,然後現一輪孤月。使人感到,天地之中,作為個體的詩人孤獨寂寞之情。「六上弦」從時間的角度寫時間之久,與「夜久」相呼應,表明長期在外漂泊的厭倦。

「時時開暗室,故故滿青天」:主體仍然是月,有情開室,但滿眼望去仍然是漫天的清輝。獨處陋室,浴漫天清輝,那是一種什麼樣的凄清孤獨啊!疊詞的運用還構成了節奏的美。

「爽合風襟靜,高當淚臉懸」:「爽」該是「清朗」之意,「合」當是「匹配」之意;清朗的月色加細風,可以很美妙,可以很凄涼;「高」句語序該是「(月)高懸對淚臉」化被動為主動,既是題目的需求,也是詩歌新奇的需要。也有人說「風襟」是「外衣」的意思,本人認為有點太實,好像詞典也沒有這一詞語(或許太過孤陋)。

「南飛有烏鵲,夜久落江邊」:這一句寫南飛的鳥急於回歸,疲倦的落在江邊棲息。可以看做詩人的自況。

杜甫一生顛沛流離,漂泊不定,經常遠離故鄉遠離親人。對於自己的家鄉、親人,他是思念情切,刻骨銘心。全詩以明月興思情,同一輪明月寄寓著兩地彼此的思念,思情的悠遠綿長與月夜的孤獨寂寞,相織相融,形成一種清麗深婉、寂寥苦思的凄清氛圍,使讀者不覺之間與之同悲共泣。一生顛沛流離,漂泊不定,經常遠離故鄉遠離親人。對於自己的家鄉、親人,他是思念情切,刻骨銘心。全詩以明月興思情,同一輪明月寄寓著兩地彼此的思念,思情的悠遠綿長與月夜的孤獨寂寞,相織相融,形成一種清麗深婉、寂寥苦思的凄清氛圍,使讀者不覺之間與之同悲共泣。

熱點內容
從善成語 發布:2024-11-15 21:19:59 瀏覽:806
漢字成語 發布:2024-11-15 20:03:32 瀏覽:259
關於人物的故事 發布:2024-11-15 20:02:33 瀏覽:752
串的故事 發布:2024-11-15 19:58:23 瀏覽:255
文明禮儀的歷史故事 發布:2024-11-15 19:40:38 瀏覽:484
爺的成語 發布:2024-11-15 19:39:18 瀏覽:720
菩提子故事 發布:2024-11-15 19:38:34 瀏覽:790
學畫的故事 發布:2024-11-15 19:36:07 瀏覽:981
男女啪啪啪故事 發布:2024-11-15 18:49:29 瀏覽:623
飛車的故事 發布:2024-11-15 18:44:19 瀏覽: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