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3賞析
① 蘇軾的《縱筆三首》賞析
蘇軾《縱筆三首》(其一)賞析
原創文∕膠水船夫
寂寂東坡一病翁,白須蕭散滿霜風。
小兒誤喜朱顏在,一笑那知是酒紅。
自33歲「烏台詩案」入獄之後,蘇軾厄運不斷,屢貶黃州、惠州、儋州,仕途坎坷,心力交瘁。被貶廣東惠州時,住在一座寺院里,蘇軾曾寫過一首《縱筆》詩,「白頭蕭散滿霜風,小閣藤床寄病容。報道先生春睡美,道人輕打五更鍾。」據說這首詩被當時的權臣看到,笑著說:蘇軾還這么快活嗎?那就叫他去更偏遠的地方!宋哲宗元符二年(1099),蘇軾便由惠州再貶儋州(今海南儋縣)。其時蘇軾已經64歲,且病魔纏身,處於「食無肉,居無室,病無葯,出無友」的尷尬境地。《縱筆三首》即作於此時,這是其中第一首。寓悲憤和幽怨於詼諧、幽默之中,令人嘆絕。
蘇軾對來自各方面的迫害從來不是沒有原則的逆來順受,對苦難也不是麻木不仁,他是把儒家的堅毅、道家的超脫、佛家的達觀糅合在一起,以一種全新的人生態度來對待接踵而至的不幸。因而他始終能執著於人生而又超然物外,始終能保持著堅定、沉著、樂觀、曠達的精神,在逆境中照樣能保持濃郁的生活情趣和旺盛的創作活力。
劉禹錫因詩句「玄都觀里桃千樹,盡是劉郎去後栽」觸怒新貴被貶為連州刺史。二十四年之後,劉禹錫重返長安,再賦「種桃道士歸何處?前度劉郎今又來。」蔑視權貴的精神令後世敬仰!蘇軾又何嘗不是這樣!惠州的一首《縱筆》,被貶到了更偏遠的儋州,在儋州還要縱筆,而且是《縱筆三首》,這是何等的氣概!
② 蘇軾的詩詞和賞析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蘇子與客泛舟游於赤壁之下。清風徐來,水波不興。舉酒屬客,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於東山之上,徘徊於鬥牛之間。白露橫江,水光接天。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浩浩乎如馮虛御風,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馮 通:憑)
壬戌年秋天,七月十六日,我與友人在赤壁下泛舟遊玩。清風陣陣拂來,水面波瀾不起。舉起酒杯向同伴勸酒,吟誦《明月》中「窈窕」這一章。不一會兒,明月從東山後升起,在斗宿與牛宿之間來回移動。白茫茫的水汽橫貫江面,水光連著天際。放縱一片葦葉似的小船隨意漂浮,越過浩瀚無垠的茫茫江面。浩浩淼淼好像乘風凌空而行,並不知道到哪裡才會停棲,飄飄搖搖好像要離開塵世飄飛而起,羽化成仙進入仙境。
於是飲酒樂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蘭槳,擊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懷,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簫者,倚歌而和之。其聲嗚嗚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訴;餘音裊裊,不絕如縷。舞幽壑之潛蛟,泣孤舟之嫠婦。
在這時喝酒喝得非常高興,敲著船邊唱起歌來。歌中唱到:「桂木船棹啊香蘭船槳,擊打著月光下的清波,在泛著月光的水面逆流而上。我的情思啊悠遠茫茫,眺望美人啊,卻在天的另一方。」有會吹洞簫的客人,配著節奏為歌聲伴和,洞簫的聲音嗚嗚咽咽:有如哀怨有如思慕,既像啜泣也像傾訴,餘音在江上回盪,像細絲一樣連續不斷。能使深谷中的蛟龍為之起舞,能使孤舟上的寡婦為之飲泣。
蘇子愀然,正襟危坐,而問客曰:「何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烏鵲南飛。』此非曹孟德之詩乎?西望夏口,東望武昌,山川相繆,郁乎蒼蒼,此非孟德之困於周郎者乎?方其破荊州,下江陵,順流而東也,舳艫千里,旌旗蔽空,釃酒臨江,橫槊賦詩,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況吾與子漁樵於江渚之上,侶魚蝦而友麋鹿,駕一葉之扁舟,舉匏樽以相屬。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挾飛仙以遨遊,抱明月而長終。知不可乎驟得,托遺響於悲風。」
我的神色也愁慘起來,整好衣襟坐端正,向客人問道:「簫聲為什麼這樣哀怨呢?」客人回答:「『月明星稀,烏鵲南飛』,這不是曹公孟德的詩么?這里向西可以望到夏口,向東可以望到武昌,山河接壤連綿不絕,目力所及,一片鬱郁蒼蒼。這不正是曹孟德被周瑜所圍困的地方么?當初他攻陷荊州,奪得江陵,沿長江順流東下,麾下的戰船首尾相連延綿千里,旗子將天空全都蔽住,面對大江斟酒,橫執長矛
③ 蘇軾作品的賞析
1、豪放風格。這是蘇軾故意追求的理想風格,他以充沛激昂甚至悲涼的感情融入詞中,寫人狀物以慷慨豪邁的形象和闊大雄壯的場面取勝;
2、曠達風格。這是最能代表蘇軾思想和性格特點的詞風;
3、婉約風格。蘇軾婉約詞的數量在其詞的總數中佔有絕對多的比例,這些詞感情純正深婉,格調健康高遠,也是對傳統婉約詞的一種繼承和發展。
④ 蘇軾《西江月》全文、賞析、意思3個要求。
《西江月.平山堂》原文:
三過平山堂下,半生彈指聲中。十年不見老仙翁,壁上龍蛇飛動。
欲弔文章太守,仍歌楊柳春風。休言萬事轉頭空,未轉頭時皆夢。
譯文:
我第三次經過平山堂時,前半生已在彈指聲中過去。十來年沒見老仙翁了,只有牆上他的墨跡,仍是那樣氣勢雄渾,猶如龍飛蛇舞。
我在堂前「歐公柳」下寫下這首詞,悼念文壇英傑,故揚州太守歐陽修。別說人死後萬事皆空,縱然是活在世上,也不過是一場大夢呀!
賞析:
平山堂位於揚州西北的大明寺側,乃歐陽修於公元1048年(慶歷八年)知揚州時所建。公元1079年(宋神宗元豐二年)四月,蘇軾自徐州調知湖州,生平第三次經過平山堂。
這時距蘇軾和其恩師歐陽修最後一次見面已達九年,而歐陽修也已逝世八年。適逢自己政治處境艱難,蘇軾為重遊故地、緬懷恩師而作的這首詞,自然會有撫今追昔的萬千感慨。
詞的上片寫瞻仰歐詞手跡而生的感慨。作者對他的恩師歐陽修懷有深摯的情誼,此刻置身於歐公所建的平山堂,自然思緒萬千。詞的下片寫聽唱歐詞而生感慨,道出緬懷之情。
蘇軾受佛家思想影響頗深,習慣用佛家的色空觀念看待事物。白居易詩雲「百年隨手過,萬事轉頭空」,蘇軾則更進一步認識到「休言萬事轉頭空,未轉頭時是夢。」
這種對整體人生的空幻、悔悟、淡漠感,這種攜帶某種禪意玄思的人生偶然的感喟,其中深深地埋藏著某種要求徹底解脫的出世意念。蘇詞中傳達的這種獨特的人生態度,是解讀其作品的關鍵所在。
(4)蘇軾3賞析擴展閱讀:
歐陽修是蘇軾的恩師,是對蘇軾影響一生至巨的人。歐陽修於慶歷八年(1048)知揚州時建平山堂。蘇軾在作此詞之前,已經兩次到過揚州。第一次,是熙寧四年(1071)由京赴杭任通判,南下經揚州;第二次,是熙寧七年(1074)由杭州移知密州,北上途經揚州。
這是蘇軾第三次到揚州平山堂,恩師歐陽修早已仙逝,而堂上仍留有他遒勁的手跡,更讓人心生緬懷之念,因作此詞。
關於蘇軾第三次到平山堂的時間,亦即此詞的創作時間,學界尚有爭議。主要有兩種說法,一說是元豐二年(1079)四月,蘇軾從徐州移知湖州(今浙江吳興)經過揚州;另一說是元豐七年(1084)十月,蘇軾由黃州赴汝州時經過揚州。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西江月.平山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