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古詩賞析
夜嘆》
唐代:杜甫
永日不可暮,炎蒸毒我腸。
安得萬里風,飄颻吹我裳。
昊天出華月,茂林延疏光。
仲夏苦夜短,開軒納微涼。
虛明見纖毫,羽蟲亦飛揚。
物情無巨細,自適固其常。
念彼荷戈士,窮年守邊疆。
何由一洗濯,執熱互相望。
竟夕擊刁斗,喧聲連萬方。
青紫雖被體,不如早還鄉。
北城悲笳發,鸛鶴號且翔。
況復煩促倦,激烈思時康。
【賞析】
《夏夜嘆》描寫的是窗下納涼的情景,開始兩句就是對酷暑的控訴:「永日不可暮,炎蒸毒我腸」,然後就是對清涼的期盼:「安得萬里風,飄颻吹我裳」。後面就是他納涼時的情形,接著是由此的所思:關中大旱,災民流離失所,局勢動盪,對唐肅宗和朝廷中把持大權的重臣們已失去了信心。
此章起結各四句,中二段各八句。
「永日不可暮,炎蒸毒我腸。安得萬里風,飄颻吹我裳。」這四句感嘆白日漫長,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到夜晚,酷暑難耐,使杜甫的心情煩躁。他希望能夠喚來萬里長風,疏解夏日的燥熱。這幾句日暮思風,引起下面八句的夜景。
「昊天出華月」以下八句,描寫的是夏日夜涼之景:天空升起皎潔的月亮,茂林上承映著稀疏的月光。杜甫感嘆仲夏之夜太過於短暫,白日漫長。他的詩真是道出了人民的心聲啊,夏日的夜晚哪裡是微涼啊,只能說不是很熱罷了,要是夜再長一些,也許會涼快點兒!他打開窗戶,能看到夜色下的細微之物、昆蟲振翅飛翔。於是,他便由此聯想到生命之體無論大小,當然都以自得其樂為常情。物情各適,起下文徵人。
「念彼荷戈士」以下八句,描寫的是夜熱之感。杜甫由景聯想到人,想到那些執戈的士兵,一年到頭守衛邊疆,想到他們的痛苦,炎炎夏日怎麼才能使他們能夠洗澡呢?他們苦於炎熱,卻只能無可奈何!他們整夜在敲擊刁斗忙於警戒,雖然身穿官服,卻還不如早日回到故鄉。
「北城悲笳發,鸛鶴號且翔。況復煩促倦,激烈思時康。」末四句乃夜觸所聞,而傷嘆世事也,他期盼著太平盛世。在此時,他似乎對唐肅宗和朝廷中把持大權的重臣們已失去了信心。
《夏日山中》
唐代:李白
懶搖白羽扇,裸袒青林中。
脫巾掛石壁,露頂灑松風。
【賞析】
《夏日山中》是唐代浪漫主義詩人唐代李白創作的一首五言絕句。詩中描寫的夏日中生活的場景,真實、貼切地展現了夏日山中和山中夏日的景象。
「懶搖白羽扇,裸袒青林中。」因為是夏天,所以有「白羽扇」;因為在山中,天氣更涼爽所以有扇而懶得搖。山林中過往的人煙稀少,詩人敢於脫去頭巾,表現出悠然自得,不拘禮法的形象。句中通過「懶」、「裸」,突出了詩人在山中夏日乘涼的悠鬧情趣描繪了一幅生動的夏日消閑圖畫。
「脫巾掛石壁,露頂灑松風。」詩人解下頭巾,掛在山中的石壁上,多麼涼爽宜人。袒胸露頂,棲身林下,大有解除塵累,反歸自然的情趣。通過「脫」、「露」,來表達詩人無拘無束,嚮往自然的心情。「任」體現了詩人豪放不羈,任憑山風從頭上吹過,表現出一種豁達、爽快的感覺。
全詩寫出了作者在山林無拘無束,曠達瀟灑,不為禮法所拘的形象,有魏晉風度。詩人忘情沉醉於「夏日山中」,悠悠然一種自樂自足的逍遙,特別是對個人情感的放縱與宣洩,可以說達到了極點。在《夏日山中》羽扇可以不搖,衣履可以不穿。「裸體青林中」,「露頂灑松風」更體現出詩人悠然自得,親近自然的心情詩通過對詩人自身狀態的描寫,來突出夏天的炎熱。同時借夏天炎熱的環境,表達詩人無拘無束,在山林間豪放自如的狀態。詩中在夏天炎熱的環境下,對詩人狀態的描寫生動,別有一番悠然自得的閑趣。
《山亭夏日》
唐代:高駢
綠樹陰濃夏日長,樓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簾動微風起,滿架薔薇一院香。(水晶簾一作水精簾)
【賞析】
這是一首描寫夏日風光的七言絕句。
「綠樹陰濃夏日長」起得似乎平平,但仔細玩味「陰濃」二字,不獨狀樹之繁茂,且又暗示此時正是夏日午時前後,烈日炎炎,日烈,「樹陰」才能「濃」。這「濃」除有樹陰特別之意外,尚有深淺之「深」意在內,即樹陰十分變態。《紅樓夢》里描寫大觀園夏日中午景象,謂「烈日當空,樹陰匝地」,即此意。夏日正午前後最能給人以夏日長的感覺。楊萬里《閑居初夏午睡起》說「日長睡起無情思」,就是寫的這種情趣。
「樓台倒影入池塘」這里詩人是從視覺寫夏日,寫看到的景觀。詩人看到平靜的池塘倒映著遠近不同的亭台樓閣的倒影,心情自然怡然舒一爽,於是才寫出如此富於美感的詩句來。「入池塘」的「入」字用得好,他不僅寫出了明凈與清新,也寫出了動感,寫出了池塘容山容水容亭台樓閣的胸懷,把池塘寫大了。
「水晶簾動微風起」是詩中最含蓄精巧的一句。此句可分兩層意思來說。其一,烈日照耀下的池水,晶瑩透澈;微風吹來,水光瀲灧,碧波粼粼。詩人用「水晶簾動」來比喻這一景象,美妙而逼真──整個水面猶如一掛水晶做成的簾子,被風吹得泛起微波,在盪漾著的水波下則是隨之晃動的樓台倒影,非常美妙。其二,觀賞景緻的詩人先看見的是池水波動,然後才感覺到起風了。夏日的微風是不會讓人一下子感覺出來的,此時看到水波才會覺著,所以說「水晶簾動微風起」。如果先寫「微風起」,而後再寫「水晶簾動」,那就味同嚼蠟了。
「滿架薔薇一院香」中詩人又從嗅覺角度來寫夏日。正當詩人陶醉於這夏日美景的時候,忽然飄來一陣花香,香氣沁人心脾,詩人精神為之一振。那薔薇不是詩人看到的,詩人也未必知道庭院里還有薔薇滿架,而是那醉人的芳一香提醒了詩人。在這盛夏驕陽下的山亭的幽靜清新的景緻之中,又加上「滿架薔薇」,增添了鮮艷的色*彩,充滿了醉人的芳一香,使作品洋溢出夏日特有的靈動與生機。另外,「一院香」,又與上句「微風起」不無關聯,若沒有微風,薔薇花香就不會飄過來,詩人自然就不知道還有「滿架薔薇」。
詩寫夏日風光,用近似繪畫的手法:綠樹陰濃,樓台倒影,池塘水波,滿架薔薇,構成了一幅色彩鮮麗、情調清和的圖畫。這一切都是由詩人站立在山亭上所描繪下來的。山亭和詩人雖然沒有在詩中出現,然而當人在欣賞這首詩時,卻彷彿看到了那個山亭和那位悠閑自在的詩人。
《閑居初夏午睡起·其一》
宋代:楊萬里
梅子留酸軟齒牙,芭蕉分綠與窗紗。
日長睡起無情思,閑看兒童捉柳花。
【賞析】
這首詩寫作者午睡初起,沒精打采,當看到追捉柳絮的兒童時,童心復萌,便不期然地沉浸其中了。
芭蕉分綠,柳花戲舞,詩人情懷也同有、景物一樣清新閑適,童趣橫生。兒童捉柳花,柳花似也有了無限童心,在風中與孩童們捉迷藏。不時有笑聲漾起,詩人該是從睡夢中被它叫醒的。首二句點明初夏季節,後二句表明夏日晝長,百無聊賴之意。
這首詩選用了梅子、芭蕉、柳花等物象來表現初夏這一時令特點。詩人閑居鄉村,初夏午睡後,悠閑地看著兒童撲捉戲玩空中飄飛的柳絮,心情舒暢。詩中用「軟」字,表現出他的閑散的意態;「分」字也很傳神,意蘊深厚而不粘滯;尤其是「閑」字,不僅淋漓盡致地把詩人心中那份恬靜閑適和對鄉村生活的喜愛之情表現出來,而且非常巧妙地呼應了詩題。
《夏夜追涼》
宋代:楊萬里
夜熱依然午熱同,開門小立月明中。
竹深樹密蟲鳴處,時有微涼不是風。
【賞析】
「追涼」,即覓涼、取涼。較之「覓」和「取」,「追」更能表現對「涼」的渴求,杜甫「憶昔好追涼,故繞池邊樹」(《羌村三首》其二)詩意可見。但這首詩在藝術處理上卻有其獨到之處:它撇開了暑熱難耐的感受,而僅就「追涼」著墨,以淡淡的幾筆,勾勒出一幅夏夜追涼圖,其中有皎潔的月光,有濃密的樹蔭,有婆娑的竹林,有悅耳的蟲吟,以及作者悄然佇立的身影。
首句貌似平直,其實也有一層曲折:中午時分,烈日暴曬,是一天中最為酷熱的時刻,而今,「夜熱」竟然與「午熱」相彷彿,則「夜熱」之甚,可想而知。唯其如此,才引出次句詩人月下獨立的形象。「開門」,點出作者原在室內。或許他本已就寢,而因夜裡天熱的緣故,輾轉反側難以入夢,迫於無奈才出門納涼。而「明月」,則點出正值「月華皎潔」的三五之夜。這樣,作者「獨立」的目的,應該說是「追涼」與「賞月」兼而有之,追涼可得體膚之適,賞月則可得精神之快,難怪他要獨立不移、執著若此了。
第三句是對周圍環境的點染:竹林深深,樹蔭密密,蟲鳴唧唧。「竹深樹密」,見其清幽;「蟲鳴」,則見其靜謐——唯其靜謐,「蟲鳴」之聲才能清晰入耳。詩人置身其間,涼意頓生,於是又引出結句「時有微涼不是風」,這一真切、細微的體驗。「不是風」,點明所謂涼意,不過是夜深氣清,靜中生涼而已,並非夜風送爽。范成大《六月七日夜起坐殿取涼》詩亦雲:「風從何處來?殿閣微涼生。桂旗儼不動,藻井森上征。」雖設問風從何來,但既然桂旗不動,可見非真有風,殿閣之「微涼」不過因靜而生。人們通常說「心靜自涼」,其理相若。因此,范詩實可與這首詩參讀。
顯然靜中生涼正是作者所要表現的意趣,但這一意趣並未直接點明。如果沒有「不是風」三字,讀者很可能將「涼」與「風」聯系在一起。陳衍《石遺室詩話》早就指出:「若將末三字掩了,必猜是說甚麼風矣,豈知其不是哉。」然而,這首詩的妙處恰恰也就在這里。作者故意直到最後,才將微露其本意的線索交給讀者——既然明言「不是風」,善於神會的讀者自當想到靜與涼之間的因果關系;隨即又當想到,前面出現的月光、竹林、樹蔭、蟲鳴,都只是為揭示靜中生涼之理所作的鋪墊。這樣,自然要比直截了當地道出本意更有詩味。大概這就是《石遺室詩話》所稱道的「淺意深一層說,直意曲一層說」的旨趣。
繼續閱讀
2020年全國詩書畫
⑵ 夏天的古詩賞析
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賞析:
這首詩作者運用豐富新穎的想像和擬人的手法,細膩地描寫了自然景物的特徵和變化,你看:一股泉水緩緩地、小心翼翼悄無聲息地流出泉眼,在斜陽的照射下,清晰可見。陽光透過池畔的綠樹,將樹陰投入水面,陰陽交錯明暗斑駁。好像是泉水很愛惜風和日麗的美好景色。泉水的細流匯成了小池,昨日還平靜的水面上,今天就長出了尖尖的、還包卷著的嫩荷葉,並吸引著可愛的蜻蜓飛來嬉戲。《小池》是一首描寫初夏池塘美麗景色的、清新的小品,朴實的語言展示了初夏的明媚風光,一切是那樣的細,那樣的柔,那樣的富有情意,行行是詩,句句如畫,自然朴實,真切感人。
一個「惜」和一個「愛」,給了泉水和綠樹以生命,擬人化的手法分別寫出了泉眼是因為珍惜涓涓細流,生怕動作大了把水滴濺出才輕輕地流淌;樹陰更是喜愛潑灑在水面上斑駁陸離的陽光。一個「露」和一個「立」生靈活現地刻畫了小池的勃勃生機,荷葉剛剛從水面露出一個尖尖角,一隻小小的蜻蜓就已經立在它的上頭了,生動地描繪出蜻蜓與荷葉相依相偎的交融情景。這首詩細膩地描繪了詩人對景物觀察的細致入微,表現出詩人對大自然景物的熱愛。初夏小池中生動的、富有生命感和動態感的清新景象
作者楊萬里(1127—1206),字廷秀,自號誠齋野客,吉水南溪(今吉水縣黃橋鄉湴塘村)人。南宋傑出的詩人,與陸游、范成大、尤袤齊名,被後人推為「南宋四大家」。
楊萬里是一位熱忱的愛國者、清醒的政治家,他曾直率批評朝廷的腐敗無有,提出了一整套振興國家的方針策略;他一生力主抗戰,始終反對屈膝議和。他立朝剛正,遇事敢言,指謫時弊,無所顧忌,因而始終不得大用。楊萬里晚年與宰相韓侘胄政見不同,隱居吉水十五年,最後憂憤而死,享年80歲,賜謚文節,追贈光祿大夫。
楊萬里的詩意境鮮明,通俗清新,流暢自然,富有生活氣息。他的詩歌創作按照廣學博取、面向現實、師法自然的道路而自成一家,形成了一個新、奇、活、快、風趣、幽默的「誠齋體」特色詩風,如「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溪迴路轉愁無路,忽有梅花一兩枝」(《晚歸遇雨》),「綠萍池沼垂楊里,初見芙蕖第一花」(《將至建昌》)等,都表現了「誠齋體」在創作方式上的特點,從而在中國詩歌史上獨樹一幟。他所寫的詩,多以山水風光自然景色為主,所以他的好朋友曾經幽默地跟他開玩笑說「處處山川怕見君」。
《閑居初夏午睡起二絕句》之一
梅子留酸軟齒牙,
芭蕉分綠與窗紗。
日長睡起無情思,
閑看兒童捉柳花。
夏日聯句
朝代:唐 作者:李昂
人皆苦炎熱,我愛夏日長。
熏風自南來,殿閣生微涼。
賞析:開成三年(838)夏日,唐文宗李昂與學士聯句。文宗作首二句,五個學士同時續。文宗獨取柳公權,評為「詞清意足」。前兩句說偏喜夏日,續句闡明喜愛的原因,故「意足」,詩句出落天然,故曰「詞清」。
江 村 唐·杜甫
清江一曲抱村流,長夏江村事事幽。自去自來堂上燕,相親相近水中鷗。
老妻畫紙為棋局,稚子敲針作釣鉤。但有故人供祿米,微軀此外更何求。
賞析:詩的前四句寫人與自然的和諧,小溪流水,飛鳥自去自來相親相近,一切是那麼的自由、融洽:
「清江一曲抱村流,長夏江村事事幽。」浣花溪清澈的溪水,蜿蜒曲折的圍繞著小村莊流淌,在長長的夏日中,江村一帶顯得格外恬靜清幽。
「自去自來堂上燕,相親相近水中鷗。」屋樑上的小燕子自由飛翔,自來自去的歡樂無比,那行影不離、互相依傍的是水中的群鷗。
後四句寫優游閑適的生活情景以及不求聞達的平淡心情:
「老妻畫紙為棋局,稚子敲針作釣鉤。」閑來無事,老妻展開畫紙,畫一副棋盤准備弈棋,無憂無慮的幼子敲針為鉤,想去溪邊垂釣。
「但有故人供祿米,微軀此外更何求?」只要有老朋友嚴武按慣例供應一些祿米,君子安貧,我這微賤之軀就別無所求。
本詩作者以清淳質朴的筆調,平實無華的語言,點染出夏日江村優美的自然風光和村居生活的閑適情趣,將自然景象和重新獲得安居之樂的欣喜心情,描繪得真切生動,自然可愛,頗具田園詩恬淡、渾朴的風韻。
夏夜嘆
杜甫
永日不可暮,炎蒸毒我腸。
安得萬里風,飄颻吹我裳。
昊天出華月,茂林延疏光。
仲夏苦夜短,開軒納微涼。
虛明見纖毫,羽蟲亦飛揚。
物情無巨細,自適固其常。
念彼荷戈士,窮年守邊疆。
何由一洗濯,執熱互相望。
竟夕擊刁斗,喧聲連萬方。
青紫雖被體,不如早還鄉。
北城悲笳發,鸛鶴號且翔。
況復煩促倦,激烈思時康。
[炎蒸毒中腸]:中一作「我」。
青紫:古時公卿服飾,借喻高官顯爵;被:同「披」。指身居高官。
⑶ 15首描寫夏天的古詩和賞析
朋友,你好。
01、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辛棄疾《西江月》
02、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楊萬里《小池》
03、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
——辛棄疾《西江月》
04、綠樹濃陰夏日長,樓台倒影入池塘。
——高駢《山亭夏日》
05、簌簌衣巾落棗花,村南村北響繅車。
——蘇軾《浣溪沙》
06、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
——李清照《如夢令》
07、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
——王昌齡《采蓮曲》
08、垂縷飲清露,流響出疏桐。
——虞世南《蟬》
09、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楊萬里《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10、晴日暖風生麥氣,綠陰幽草勝花時。
——王安石《初夏即事》
11、芳菲歇去何須恨,夏木陰陰正可人。
——秦觀《三月晦日偶題》
12、過雨荷花滿院香,沈李浮瓜冰雪涼。
——李重元《憶王孫·夏詞》
13、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
——趙師秀《約客》
14、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
——楊萬里《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15、六月荷花香滿湖,紅衣綠扇映清波。
——陳璨《麴院風荷》
16、夜熱依然午熱同,開門小立月明中。
——楊萬里《夏夜追涼》
17、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
——孟浩然《夏日南亭懷辛大》
18、別院深深夏席清,石榴開遍透簾明。
——蘇舜欽《夏意》
19、仲夏苦夜短,開軒納微涼。
——杜甫《夏夜嘆》
20、首夏猶清和,芳草亦未歇。
——謝靈運《游赤石進帆海》
⑷ 關於夏的古詩的賞析
這個非常的好...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楊萬里
畢竟西湖六月中,
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
映日荷花別樣紅。
[注釋]
1.曉:早晨。 凈慈寺:全名「凈慈報恩光孝禪寺」,與靈隱寺為西湖南北山兩大著名佛寺。 林子方:作者的朋友,官居直閣秘書。
2. 四時:春夏秋冬四季。在這里指六月以外的其他時節。
3.無窮碧:因蓮葉面積很廣,似與天相接,故呈現無窮的碧綠。
4.別樣:特別,不一樣。別樣紅:紅得特別出色。
[賞析]
西湖美景歷來是文人墨客描繪的對象,楊萬里的這首以其獨特的手法流傳千古,值得細細品味。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首句看似突兀,實際造句大氣,雖然讀者還不曾從詩中領略到西湖美景,但已能從詩人贊嘆的語氣中感受到了。這一句似脫口而出,是大驚大喜之餘最直觀的感受,因而更強化了西湖之美。果然,「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詩人用一「碧」一「紅」突出了蓮葉和荷花給人的視覺帶來的強烈的沖擊力,蓮葉無邊無際彷彿與天宇相接,氣象宏大,既寫出蓮葉之無際,又渲染了天地之壯闊,具有極其豐富的空間造型感。「映日」與「荷花」相襯,又使整幅畫面絢爛生動。全詩明白曉暢,過人之處就在於先寫感受,再敘實景,從而造成一種先虛後實的效果,讀過之後,確實能感受到六月西湖「不與四時同」的美麗風光。
[作者簡介]
楊萬里(1127—1206)吉州吉水(今江西吉水)人,字廷秀,號誠齋。紹興二十四年進士。孝宗時官至太子侍讀。光宗召為秘書監。工詩。為「南宋 四大家」之一。初學「江西詩派」,後學王安石及晚唐詩,終自成一家。一生作詩二萬余首。亦能文。有《誠齋集》。
⑸ 關於夏天的古詩和賞析
關於夏天的古詩整理如下
01《齊安郡後池絕句》
唐·杜牧
菱透浮萍綠錦池,夏鶯千囀弄薔薇。
盡日無人看微雨,鴛鴦相對浴紅衣。
02《客中初夏》
宋·司馬光
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當戶轉分明。
更無柳絮因風起,惟有葵花向日傾。
03《閑居初夏午睡起》
宋·楊萬里
梅子留酸軟齒牙,芭蕉分綠與窗紗。
日長睡起無情思,閑看兒童捉柳花。
04《夏日田園雜興·其七》
宋·范成大
晝出耘田夜績麻,村莊兒女各當家。
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
05《阮郎歸·初夏》
宋·蘇軾
綠槐高柳咽新蟬,薰風初入弦。
碧紗窗下水沈煙,棋聲驚晝眠。
微雨過,小荷翻,榴花開欲然。
玉盆纖手弄清泉,瓊珠碎卻圓。
06《江村》
唐·杜甫
清江一曲抱村流,長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來堂上燕,相親相近水中鷗。
老妻畫紙為棋局,稚子敲針作釣鉤。
但有故人供祿米,微軀此外更何求?
07《初夏》
宋·朱淑真
竹搖清影罩幽窗,兩兩時禽噪夕陽。
謝卻海棠飛盡絮,困人天氣日初長。
08《池上早夏》
唐·白居易
水積春塘晚,陰交夏木繁。
舟船如野渡,籬落似江村。
靜拂琴床席,香開酒庫門。
慵閑無一事,時弄小嬌孫。
09《初夏遊張園》
宋·戴復古
乳鴨池塘水淺深,熟梅天氣半晴陰。
東園載酒西園醉,摘盡枇杷一樹金。
10《初夏即事》
宋·王安石
石樑茅屋有彎碕,流水濺濺度兩陂。
晴日暖風生麥氣,綠陰幽草勝花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