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芬奇最後的晚餐作品賞析
⑴ 最後的晚餐的作品賞析
在這幅畫上,達·芬奇是這樣來構思這一題材的,他對稱地設計了兩邊六個門徒的形體動作:沿著餐桌坐著十二個門徒,形成四組,耶穌坐在餐桌的中央。他在一種悲傷的姿勢中攤開了雙手,示意門徒中有人出賣了他。
大多數門徒在激動中一躍而起,而耶穌的形象卻是那麼的平靜。我們可以看到他明晰的輪廓襯托在背景牆的窗子里,通過窗子,我們看見恬靜的景色,湛藍的天空猶如一隻光輪環繞在耶穌的頭上。圍著耶穌的這六個門徒,處於故事的發生的中心。
在《最後的晚餐》這幅畫中,桌子上有很多個小麵包,把它們按音樂的順序排列可以排列出一首將近一分鍾的歌曲,曲調很悲傷。在空間與背景的處理上,達·芬奇利用食堂壁面的有限空間,用透視法畫出畫面的深遠感,好像晚餐的場面就發生在這間食堂里。
(1)達芬奇最後的晚餐作品賞析擴展閱讀
最後的晚餐》(義大利語:Il Cenacolo or L'Ultima Cena)是一幅廣為人知的大型壁畫,文藝復興時期由列奧納多·達·芬奇於米蘭的天主教恩寵聖母(Santa Maria delle Grazie)的多明我會院食堂牆壁上繪成,是所有以這個題材創作的作品中最著名的一幅。
畫面中的人物,驚恐、憤怒、懷疑、剖白等神態,以及手勢、眼神和行為,都刻劃得精細入微,惟妙惟肖。該畫現藏於米蘭聖瑪利亞德爾格契修道院,1980年被列為世界遺產。
⑵ 《最後的晚餐》賞析
《最後的晚餐》賞析
《最後的晚餐》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三傑」之一達芬奇(1452--1519)的代表作品。
列奧納多·達·芬奇1452年4月15日生在離佛羅倫薩不遠的芬奇鎮。他是皮埃羅·達·芬奇的非婚生兒子。他的生母是普通的農民。恩格斯稱芬奇「不僅是大畫家,而且也是大數學家、力學家和工程師,他在物理學的各種不同部門中都有重要的發現」。這幅作品創作於1482--1497年第一米蘭時期,是為聖瑪麗亞德拉格拉齊耶修道院飯廳而畫的。要求既快又不加修改地畫壁畫的技術,芬奇很不適應。他試著把顏料和土混用,這就預先決定了作品的悲慘命運,(土粘不住色彩,色彩開始脫落),畫家自己已經發覺。後來修士從食堂敲廚房的門,正中畫的中央部分。這樣一來,畫的下部便遭到了破壞,牆也受到損壞,顏料層脫落得更厲害了,而廚房裡的蒸氣落到畫面上,更加速了它的破壞。後來進行的拙劣的修復工作,極大地歪曲了原作。1943年在轟炸米蘭的時候,由於落到修道院院子里的炸彈的震波,修道院的食堂被毀了。畫有《最後的晚餐》的那面牆得以保全下來。建築物於1946年修復。1954年,專家們使用最新方法,成功地復原了這幅畫。弄掉了後來畫上去的東西,顯示並加固了由列奧納多·達·芬奇的手畫上去的顏色。
文藝復興早期的畫家們在《最後的晚餐》的結構中,一般都是使一排人坐在桌子後面,互不相干,同一姿勢重復地出現。他們把叛徒猶大隔開,單獨安排到桌子的另一面。而達芬奇則把叛徒放到一群可愛的門徒之中,象是常常把自己隱藏到朋友圈子裡的叛變的化身。猶大陰暗的側面輪廓,在被和悅的日光照耀下的其餘人的面孔中明顯地突出出來。他緊握起裝著錢的錢包,窘怕地等等著叫他的名字。此外,這是一幅經過數學檢驗過的繪畫,以幾何學的精確性確定了構圖的中心--基督的像,該像被從窗外散射進來的光線突出出來。它的突出還由於所有配景的線條都歸向一點--他的頭部。門徒們對稱地坐在兩旁,每一邊六個人,這六個人照例都是三人一組。
畫《最後的晚餐》這幅畫的那個修道院的院長,曾因芬奇畫得太慢,來向莫羅發牢騷。修道院住持看著達芬奇一個鍾點一個鍾點地站在畫前冥思苦想覺得奇怪。他就希望畫家象園丁在花園里幹活兒似的那樣工作,從不放下畫筆。被叫到莫羅那裡進行解釋的達芬奇聰敏地回答說,由於缺少猶大頭像的模特才耽誤了它,不過他最後打算拿住持的頭來畫猶大的腦袋。這以後,住持不再打擾他了,他也很快地就完成了猶大的頭像,這個頭是「背信棄放和慘無人道的真正化身」。瓦薩里的這個故事微微揭開了偉大畫師創作方法的帷幔,令人看出一些真相。
1499年10月,法國國王路易的部隊進入米蘭。莫羅逃跑了。12月,列奧納多離開了被敵人佔領的城市。
漂泊的歲月過去了,1503--1506年芬奇又回到佛羅倫薩。在這里他創作了《蒙娜麗莎》--西歐藝術史上第一幅心理肖像畫。1516年,達芬奇離開了義大利的邊界,由自己心愛的學生麥爾奇和忠實的僕人巴蒂斯塔·維蘭尼斯陪同,跨上了迢迢征途。1517年5月,他們來到法國的皇帝官邸之一--阿姆布斯附近的克魯堡。法國的同人們隆重地迎接了這位傑出的美術家。他取得了國王首席畫師的稱號,人們效仿他的舉止穿戴、在社交場合的活動,期待著他的傑作。但是,他離開了故土,內心空虛,在自己身上再也找不到創作的力量了。
「鐵找不到用場就要生銹,水不流就會腐臭,遇到寒天還會結冰,而人的智慧若找不到用場就會凋萎。」「雖死也比疲倦強」--他曾這樣寫。死亡臨近了,1519年4月19日,他在重病中寫下遺囑,裡面規定了殉葬的宗教儀式的所有細節,並把自己的財產分給了親近的人。1519年5月2日芬奇在克魯堡死在麥爾奇的手臂上。
⑶ 最後的晚餐賞析
達·芬奇的《最後的晚餐》的最初創作構思起步於卡斯塔尼奧的作品。在達·芬奇的草圖中,一字形排開的構圖,猶大獨自坐在長桌的另一邊,耶穌正把面餅遞於猶大的面前,眾人的注意力都轉向了猶大。
為了形成眾人對猶大的壓倒一切的氣勢,達·芬奇在草圖中升高了視平線。達·芬奇在草圖中也學習了卡斯塔尼奧的做法,讓門徒約翰伏在桌上。
而以前傳統的畫法是根據聖經原典的描述,讓約翰投於耶穌的懷中。草圖上的每一個人,幾乎都照搬了來自生活的素材,人物都具有劇烈的情態,動作幅度較大,卻少有相互的聯系。達·芬奇繼承了卡氏對宗教題材的情節化的處理方式——在畫中講一個生動、真實的故事。
這種宗教題材的世俗化傾向在15世紀有了更進一步的發展。當時,許多畫家喜歡把聖經故事展現於此時此地的現實環境中,並常常在其中畫上自己和朋友的形象,以此為榮。
達·芬奇採用了平行透視法,運用了最為傳統的一字形排開的構圖慣例,讓中心焦點集中於耶穌的明亮的額頭。耶穌伸開雙手,低垂雙眼。他已經把話說完,沉默著。但是,他的手勢卻有著不可抗拒的精神的號召力,召示和啟迪人們去內省,去沉思。
作品運用了高超的明暗技法,「達·芬奇被認為是明暗對比法之父,尤其是他的《最後的晚餐》,在較後的藝術中第一次大規模地把明暗用作構圖因素。」所有人物都被統攝於神秘而寧靜的光影之中。
不同於卡斯塔尼奧等三位畫家,達·芬奇用陰影消除了背景中應該會有的所有的細節。沃爾夫林說,為了精神統一的需要,在達·芬奇的作品中,「僅僅能夠給觀者快感或分散注意力的因素都從場景中取消了。
只有能夠滿足這個主題迫切需要的東西⋯⋯才被提供給想像力。沒有一樣東西是為了它自己而存在的:畫里的一切都是為了整體。
(3)達芬奇最後的晚餐作品賞析擴展閱讀:
沃爾夫林認為達·芬奇在《最後的晚餐》這一作品中體現出來的種種「同一性」,預示了巴洛克風格的到來。他把聖經文本中存在的「聖餐設立」和「宣告背叛」這兩部分相矛盾的內容和諧地統一在了一起,這種創造能力同樣是史無前例的。
也許,正是因為達·芬奇在15年前嘗試這種獨創性的「啞劇」手法不甚成功,致使他的《三賢士來朝》永遠停留在了草圖階段。
而《最後的晚餐》這一傑作終於成功地使藝術新成就與歷代優秀的藝術傳統以及題材固有的文化內含如此完美和諧地統一在了一起。
當然,達·芬奇的創作不可能再回到普里西拉墓室的「分麵包」的多義性之中去,他也不可能採用中世紀時期冷冰冰的圖案符號式的人物造型和手法。
經過幾代人文主義者和藝術大師們的努力,悠久而豐富的古代文化,與現實生活的人性與情感在藝術的創作中是不應該再被分離的了。達·芬奇的《最後的晚餐》在文化傳統的繼承和創新發展的結合上是做得最好的典範之一。
⑷ 《最後的晚餐》的賞析(不少與200字)
世界名畫之<<最後的晚餐>>----賞析 <<最後的晚餐》達.芬奇 油畫 1495-1498 420X910厘米,現藏米蘭聖瑪利亞德爾格契修道院
達.芬奇畢生創作中最負盛名之作。在眾多同類題材的繪畫作品裡,此畫被公認為空前之作,尤其以構思巧妙,布局卓越,細部寫實和嚴格的體面關系而引人入勝。構圖時,他將畫面展現於飯廳一端的整塊牆面,廳堂的透視構圖與飯廳建築結構相聯結,使觀者有身臨其境之感。畫面中的人物,其驚恐,憤怒,懷疑,剖白等神態,以及手勢,眼神和行為,都刻劃得精細入微,唯妙唯肖。這些典型性格的描繪與畫題主旨密切配合,與構圖的多樣統一效果互為補充,使此畫無可爭議地成為世界美術寶庫中最完美的典範傑作.
在慶祝逾越節的前夜,耶穌和他的十二門徒坐在餐桌旁,共進慶祝逾越節的一頓晚餐。 餐桌旁共十三人,這是他們在一起吃的最後一頓晚餐。
在餐桌上,耶穌突然感到煩惱,他告訴他的門徒,他們其中的一個將出賣他;但耶穌並沒說他就是猶大,眾門徒也不知道誰將會出賣耶穌。
義大利偉大的藝術家列奧納多.達.芬奇的《最後的晚餐》,是所有以這個題材創作的作品中最著名的一幅。這幅畫,是他直接畫在米蘭一座修道院的餐廳牆上的。
沿著餐桌坐著十二個門徒,形成四組,耶穌坐在餐桌的****。他在一種悲傷的姿勢中攤開了雙手,示意門徒中有人出賣了他。
大多數門徒在激動中一躍而起,而耶穌的形象卻是那麼的平靜。我們可以看到他明晰的輪廓襯托在背景牆的窗子里,通過窗子,我們看見恬靜的景色,湛藍的天空猶如一隻光輪環繞在耶穌的頭上。
在耶穌右邊的一組中,我們看到一個黑暗的面容,他朝後倚著,彷彿從耶穌前往後退縮似的。他的肘部擱在餐桌上,手裡抓著一隻錢袋。我們知道他就是那個叛徒,猶大.伊斯卡里奧特。
猶大手中的錢袋是他的象徵,它使我們想起,他就是為耶穌和其他門徒保管錢財的人,錢袋裡裝著出賣耶穌得來的三十塊銀幣的賞錢。
即使他沒有拿著那隻錢袋,我們也能通過達.芬奇的繪畫方式,辨別出這個罪惡的敵人猶大。
猶大的側面陰影旁是聖.彼得,我們也可以看見他一頭銀絲與一副白晰的手,他向年輕的聖.約翰靠去。彼得垂在臀部的右手握著一把刀,彷彿在偶然中,刀尖對著猶大的背後。
聖.約翰的頭朝彼得垂著。在所有門徒中,他是耶穌最喜愛的一個。約翰象耶穌那樣平靜,他已經領悟了他主人的話。
耶穌左邊是小雅各,他力圖去理解他所聽到的可怕的話,他兩手攤得大大的驚叫了起來。
從小雅各的肩上望去,我們看到了聖托馬斯,疑惑不解的托馬斯,他懷疑的神色通過他豎起的手指表現出來。
小雅各的另一邊,聖.菲利普往耶穌靠去,雙手放在胸前似乎在說:"你知道我的心,你知道我是永遠不會出賣你的。"他的臉由於愛和忠誠而顯出苦惱的神情。
圍著耶穌的這六個門徒,處於故事的發生的中心。
巴塞洛繆與老雅各的身體向他們傾著,而他們身旁的老安德魯並沒有站起來,但他想聽聽,於是便舉起手似乎要求安靜。
右邊還剩下最後三個門徒,他們正在討論有關耶穌說的那句話,他們的手指也指向餐桌的****。 他們所看到的這一切,均發生在這幅偉大的作品之中,但每次當我們欣賞它時,都會從門徒的感情與性格中獲得新的含義。
《最後的晚餐》創作歷史:
1463年-由建築師索拉里兄弟修建聖瑪利亞感恩修道院Santa Maria delle Grazie。
1470年代-公爵盧多維科·斯福爾札,擴建修道院。公爵找來了當時28歲的畫家達芬奇與另一位米蘭建築師布拉曼特一同設計,建築師布拉曼特將修道院後部的半圓頂穹窿改為挑高的聖壇。此外也增建了方形迴廊、餐廳等。
1495年-1497年-在有公爵廬多維科王徽裝飾的主窗下。達芬奇選擇了大廳北牆繪制他打稿已久的油畫"最後的晚餐",就連顏料也是他自己的發明,是一種油彩與蛋彩的混合顏料。而非中****時期廣被運用的濕壁畫顏料。此顏料因混合了有機物,據知是雞蛋與牛奶,而且達芬奇塗的很薄,導致"最後的晚餐"在五十年後就因濕氣而開始嚴重剝落,修道院費盡心力修補此畫多次。
1652年-修道院在牆上開了一道小門,因此將畫中耶穌與三個門徒的腳給截去了。
1796年-拿破崙佔領米蘭,修道院被軍方佔用,據記載該大廳被用來當做馬房。
1943年-二次大戰期間,米蘭遭受劇烈的轟炸,所幸修道院並沒有被完全摧毀,為保護畫作,軍方與人民以沙包、鋼架、木板將整面牆做了嚴密的保護,戰後修復了頃倒的其他屋體之後,才重新公開此畫。今日去參觀此畫,仍可看到當時的照片紀錄。
1982年-義大利成立修復小組,並在奧利外提公司的資助下,開始用科學儀器輔助清洗並修補"最後的晚餐",主持修復計劃的是米蘭的一位藝術史女教授比寧·布拉姆比拉(Pinin Brambilla Barcilon)。此舉雖滿足世人長久以來的願望,但也引起藝術界的一些爭議,因此修復過程相當久,直到1999年3月才重新公開展示此畫。
2000年-"最後的晚餐"並沒有停止修補,而外界的爭議卻越來越大,有些評論家認為此畫被清洗的太過明亮,而藝術史家和宗教學家則在修復過的畫中發現了許多與眾不同的線索。
爭議:
2003年3月18日-美國作家丹·布朗(en:Dan Brown)出版小說:達芬奇密碼(en:The Da Vinci Code),書中指出此畫中耶穌右手邊的門徒約翰,其實是位女人,是抹大拉的瑪利亞,因此引起了相當大的爭議,至今仍無結論。注意畫中有一隻握著匕首的手,令人著迷的是這只手似乎不屬於畫中任何一人.
《最後的晚餐》畫作內容:
高4.6米,寬8.8米,畫面利用透視原理,使觀眾感覺房間隨畫面作了自然延伸。為了構圖使徒做得比正常就餐的距離更近,並且分成四組,在耶穌周圍形成波浪狀的層次。越靠近耶穌的門徒越顯得激動。耶穌坐在正中間,他攤開雙手鎮定自若,和周圍緊張的門徒形成鮮明的對比。耶穌背後的門外是祥和的外景,明亮的天空在他頭上彷彿一道光環。他的雙眼注視畫外,彷彿看穿了世間的一切炎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