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名言賞析 » 玉想的賞析

玉想的賞析

發布時間: 2022-12-15 03:34:48

㈠ 初心 張曉風散文 句子賞析

一米陽光,一杯芳茗,一本小書,靜靜地品味。你是隔了塵世女子,躲在氤氳繚繞的水鄉,耳際泉水叮咚,如沐春風。

這樣的時候適合想:或季節的感思,或以前的故事,或佳人的傳奇。漸漸,思緒流淌,一程又一程。拿來一筆,把這些清麗的心情塗抹,就是一篇純美的散文。友人氣憤地說:「這樣的頂多是小女人的散文,沒有半點氣勢。」我竊笑,小女人的文字怎麼了,如果把它寫得雋永秀麗,也是一抹亮麗的風景。散文,有各式各樣的好,巴金的散文是哲思的,余秋雨的文化散文是知識的,小女人的散文就是用一份獨到的心情品出來的。

散文,有時真的只要有一份心情,一舒捲,就成文。但,現在文壇上的作家,大多數是在小說或詩歌上有了一定的成就之後,才去寫散文。讀散文,像是在跟著作者過日子,日子的色彩就是作者的悲喜。一個作家,一生幾乎就寫散文,那她肯定成「精」。我在此岸,泅渡散文的彼岸。途中,我不斷退縮,或藏在塵世的背面,或在別的文體里高歌。只是,在心平氣和,平淡的日子裡,還是選擇散文。她,在那座結滿鄉愁的島上,用文字,將「散文」打扮地漂漂亮亮。

張曉風,1941年生,江蘇銅山人,生於浙江金華,1949年抵台北,畢業於東吳大學中文系。現在台灣著名女作家,也是是台灣十大散文家之一。代表作:《紅地毯的那一端》,《從你那美麗的流域》,《玉想》,《鞦韆上的女子》等。有人評價她的散文說:「筆如太陽之熱,霜雪之貞,篇篇有寒梅之香,字字若瓔珞敲冰。」

她說:「散文是一種透明如水晶的文體,你自己無所遁形,至今仍不知如何面對把我讀得清清楚楚的讀者。」

我說:「我是你的讀者,一直。你的文章我一遍一遍的讀,每次都被裡面氤氳著的氛圍打動,或古典,或字眼,或筆法。只是,我還沒有把你讀得清清楚楚,因為,我還沒能達到你的彼岸。」

她的文章里,大都寫得是自己的經歷,自己的感想。裡面,總有許多相似的心緒,一一品,品出了各種女子獨特的氣質。如退稿,她說:「退稿的災難只是滴水一粒塵的災難,人生的災難才叫排山倒海呢!」我也坦然地面對的自己的文字,不管是是被刻成鉛字,還或被編輯退稿,憑著一份喜歡,孜孜不卷。如有人對我說,中文系出生的人是不可能在文字上有什麼成就。在彷徨的時候,她又告訴我說,如果我自己肯去了解,其間有難以言表的美麗,《論語》,可以讓我低徊之致;史書,行行間都有驚嘆號。世界上既無一本書能教人完全寫作,也無一本書完全於寫作無益。人生,都需要一些鼓舞,需要在自己遇到障礙的時候,學會用自己的方式讓自己長大。還有,她寫文字僅僅是因為她有「想試一下的沖動」,我因為也有那麼一些小小的沖動,就寫了那麼多關於自己心靈上的文字。

一直,就喜歡那些可以把古典信手拈來的作家。在他們的筆下,古典不在是在泛黃的紙堆里淹沒,而是活靈活現地走了出來。如果是女作家,我認為她一定是著一席古衫,身上泛著宋詞的馨香,款款而來。張曉風應該就是那樣的一位。也許因為她的知識,也許是她有著一份敏感的心靈,把古典的花朵一一摘來,成文中花小小的一瓣馨香。在《鞦韆上的女子》里,她引用了古詩里好多帶「鞦韆」的詩句:「鞦韆外,綠水橋平」,「那堪更被明月,隔牆送過鞦韆影」,「想得那人垂手立,嬌羞不敢上鞦韆」……僅僅是一句「鞦韆外,綠水橋平」,我也寫我的《鞦韆外》;僅僅是她說「我向來覺得少游的詞最適合年輕人讀,淡淡的哀傷,悵悵的感喟,不需要什麼理由就可以愁起來的愁或者未經規劃便深深墮落的情劫」,我就花了好多個的午後,靜靜地讀秦觀的詩詞。我又認識好多「愁」的字眼,寫了關於自己「愁」的文字。

還有,她的文字,還會用古代耳熟能詳的事跡闡發現實生活中需要解決的問題。就因為走了那一步,文章就可以更容易打動讀者。《不朽的失眠》中,她寫的是張繼落榜的事。作者根據自己獨有的體會,把當時張繼在小舟上未知前路的心情寫得活靈活現。當時的月亮,漁火,鍾聲一一從古書中復活,《楓橋夜泊》的詩句也鏗鏘響起。如果那時一個高考落榜生看到了這樣的文字,他的鬥志也許就會昂揚,會更好地去面對人生的各種各樣的事情。在《卓文君和她的一枚銅錢》,她把那首《白頭吟》,吟出了另一番味道。兩個的愛情,在人生即將遲暮的時候,又會是怎樣?像這樣的文章,就觸動的時間的弦,把一場愛情寫得更加富有生活意味。每個人的愛恨情愁,在生命的最後,剩下也許只是記憶而已,其它的一切早已淡去。

她的語言,是成熟的。她擁有的不僅是自己的風格,還有就是大膽奇特而又貼近的想像。她在《常常,我會想起那座山》,中,把紛至沓來的群山比作花瓣,水上的自己比作花蕊;在《也是水媚》,因為報紙分好的類,看起來像一垛垛的砌磚,她彷彿就成了俯首著古牆而望的人,看到了高棉,看到了越南,看到了孟加拉,也看到了自己的故鄉。如果一個作家連比喻也獨具特色,那樣的作家就真的成「家」了。我們在學一些作家文字的時候,不僅僅要看她們怎麼寫,還要看是他為什麼會寫這樣的事情,又通過怎樣的思緒轉化,寫出了獨具特色的文字。

餘光中說:「張曉風不愧是第三代散文家裡腕挾風雷的淋漓健筆,這支筆,能寫景也能敘事,能詠物也能傳人,揚之有豪氣,抑之有秀氣,而即使在柔婉的時候,也帶有一點剛勁。」張曉風,也只是塵世間一女子。只是,她通過自己獨到的筆墨,擁有了一片屬於自己的文字天地。閉上眼睛靜聽,那裡雜花生樹,群鶯亂飛。

靜聽海水的聲音,在無數的筆墨里,還有她對故鄉無比的思念……

詩余韻悠長,讓人回味無窮!

㈡ 張曉風散文賞析

《行道樹》

台灣著名散文家張曉風的散文《行道樹》和《敬畏生命》等文章是她關注自然、禮贊生命系列散文的代表性作品。作者在她的文章中賦予了平凡而普通的行道樹以人的思想、情感,並藉此表達了作者對人生價值的思索與探索。文中處處寫樹,但又筆筆寫人,字字關情。文中寫行道樹的生存環境,內心的痛苦、神聖的責任,實際上都是作者人生積淀與社會閱歷的濃縮。在張曉風的筆下,行道樹是一個無私奉獻、心胸豁達的形象,這些是作者贊揚的,也是作者所推崇的人生意義。
我們都是社會生活當中的一員,我們的生活能如此的美好而快樂,正因為有千千萬萬個象行道樹一樣默默奉獻的人的存在。他們承受著痛苦,努力追求,不斷改變著我們的生活;他們兢兢業業,默默無聞,不斷創造著世界的奇跡;他們犧牲自己,照亮別人,讓愛的陽光灑滿大地。有一首歌中唱到:「只要人人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是的,只要我們人人都奉獻自己,世界將永遠充滿陽光。

張曉風,1941年生,江蘇銅山人,生於浙江金華。八歲後赴台,畢業於台灣東吳大學,並曾執教於該校及他處,現任台灣陽明醫學院教授。
她篤信宗教,喜愛創作,小說、散文及戲劇著作有三、四十種,並曾一版再版,並譯成各種文字。六十年代中期即以散文成名,1977其作品被列入《台灣十大散文家選集》,編者管管稱「她的作品是中國的,懷鄉的,不忘情於古典而縱身現代的,她又是極人道的」。
餘光中也曾稱其文字「柔婉中帶剛勁」,將之列為「第三代散文家中的名家」。
又有人稱其文「筆如太陽之熱,霜雪之貞,篇篇有寒梅之香,字字若瓔珞敲冰。」皆評價甚高。
早在1977年,時年36歲的張曉風,就被台灣地區的批評界推為「中國當代十大散文家」之一,評論贊辭說她「筆如太陽之熱,霜雪之貞。篇篇有寒梅之香,字字若纓絡敲冰」,可以說是對她詩意散文的第一次感性素描。
1981年,當她的第四本散文集《你還沒有愛過》出版時,餘光中先生為該書作序,稱她為「亦秀亦豪」「腕挾風雷」的「淋漓健筆」。
張曉風的散文藝術創作歷程,又大體上可劃分為三個前後銜接的段落。
第一個段落以她於1966年出版的第一本散文集《地毯的那一端》為標志,她以一個聰穎純情少女的眼睛看世界,世界是一條清澈澄碧、纖塵不染的潺潺溪流。
第二個段落,猶如小溪奔向了風雲激盪、愛恨交織、濁浪排空的湖泊,以散文集《愁鄉石》(1977)、《步下紅毯之後》(1979)至《你還沒有愛過》(1981)為標志,可視為由第一個段落到第二個段落的過渡和完成。第二段落的時間幅度較長,《再生緣》(1982)也可視為是這一段落的延伸,至《我在》(1984)、《從你美麗的流域》(1988)、《玉想》(1990),廊廡漸趨廓大,猶如從湖泊遞變為壯闊浩渺的大海。我們姑且在這里作一個假定,如果張曉風的散文創作在第二個段落就打住了,她雖然仍是中國現代散文史上優秀的女作家之一,是一位從一般女作家狹隘局促的閨秀天地里突破出來的闖將,但終究還不是一位擁有很大原創性光榮席位的散文大家。
張曉風散文藝術的原創性在第二段落,更在自《我在》為起點迄今的第三段落。惟有這第三段落,才宣告了一位以生命和創意的生成,以生存本體論的詩性闡釋為其宗旨的散文大家的誕生和完成。
生命和生存本體論的詩性闡釋,是這位女作家奉獻給中國現代散文史的最大功績。她走上這一條生命和生存本體論的詩性闡釋道路,有一個從並不全然自覺到完全自覺,從不盡完善到圓融渾成的過程,但卻有其內在的邏輯必然性。
張曉風,1941年生,江蘇銅山人,生於浙江金華。八歲後赴台,畢業於台灣東吳大學,並曾執教於該校及他處,現任台灣陽明醫學院教授。
她篤信宗教,喜愛創作,小說、散文及戲劇著作有三、四十種,並曾一版再版,並譯成各種文字。六十年代中期即以散文成名,1977其作品被列入《台灣十大散文家選集》,編者管管稱「她的作品是中國的,懷鄉的,不忘情於古典而縱身現代的,她又是極人道的」。
餘光中也曾稱其文字「柔婉中帶剛勁」,將之列為「第三代散文家中的名家」。
又有人稱其文「筆如太陽之熱,霜雪之貞,篇篇有寒梅之香,字字若瓔珞敲冰。」皆評價甚高。
早在1977年,時年36歲的張曉風,就被台灣地區的批評界推為「中國當代十大散文家」之一,評論贊辭說她「筆如太陽之熱,霜雪之貞。篇篇有寒梅之香,字字若纓絡敲冰」,可以說是對她詩意散文的第一次感性素描。
1981年,當她的第四本散文集《你還沒有愛過》出版時,餘光中先生為該書作序,稱她為「亦秀亦豪」「腕挾風雷」的「淋漓健筆」。
張曉風的散文藝術創作歷程,又大體上可劃分為三個前後銜接的段落。
第一個段落以她於1966年出版的第一本散文集《地毯的那一端》為標志,她以一個聰穎純情少女的眼睛看世界,世界是一條清澈澄碧、纖塵不染的潺潺溪流。
第二個段落,猶如小溪奔向了風雲激盪、愛恨交織、濁浪排空的湖泊,以散文集《愁鄉石》(1977)、《步下紅毯之後》(1979)至《你還沒有愛過》(1981)為標志,可視為由第一個段落到第二個段落的過渡和完成。第二段落的時間幅度較長,《再生緣》(1982)也可視為是這一段落的延伸,至《我在》(1984)、《從你美麗的流域》(1988)、《玉想》(1990),廊廡漸趨廓大,猶如從湖泊遞變為壯闊浩渺的大海。我們姑且在這里作一個假定,如果張曉風的散文創作在第二個段落就打住了,她雖然仍是中國現代散文史上優秀的女作家之一,是一位從一般女作家狹隘局促的閨秀天地里突破出來的闖將,但終究還不是一位擁有很大原創性光榮席位的散文大家。
張曉風散文藝術的原創性在第二段落,更在自《我在》為起點迄今的第三段落。惟有這第三段落,才宣告了一位以生命和創意的生成,以生存本體論的詩性闡釋為其宗旨的散文大家的誕生和完成。
生命和生存本體論的詩性闡釋,是這位女作家奉獻給中國現代散文史的最大功績。她走上這一條生命和生存本體論的詩性闡釋道路,有一個從並不全然自覺到完全自覺,從不盡完

㈢ 母親的羽衣欣賞 張曉風 句子賞析

1記憶中母親曬箱子的時候就是我興奮欲狂的時候.
「興奮欲狂」一詞准確地描述了作者在母親曬箱子時的精神狀態。「欲狂」標明了「興奮」的程度。此句突出了孩子對於事物的好奇心與探求未知的渴望。同時此句單獨成段起到了強調的作用,自然引出下文與母親曬箱子相關的內容.
2而有一天,她的羽衣不見了,她換上了人間的粗布,她已經決定做一個母親。
身為人母,意味著燦爛美妙的年華將黯然無光,意味著要犧牲自己的青春去奉獻畢生的愛,需要飽嘗生活的艱辛而無怨無悔。所扮演的這個賢妻良母的角色,要付出沉重的代價!

㈣ 張曉風的我喜歡的賞析

張曉風的散文作品既有慨嘆人生的虛無飄渺,亦不沉溺於文字的晦澀,其字里版行間自有一股索權然不磨的英偉之氣、俠士之風,而又不乏女子雅緻、凄婉的纖細柔情。張曉風的文章里,有獨立山頂悲千古的英雄少年,也有站在氤氳梅香中的梅妃,還有在紅地待毯那端默默堅寧的少女……在她的作品中能讀到漢代的史傳、唐朝的詩歌、宋代的散文、元朝的戲曲。她的行文善用知性來提升感性,視野上亦將小我拓展至大我。她有一雙透視平常的慧眼,將瑣碎枰凡的生活,品出美麗、典雅、溫柔。 同時在戲劇領域也頗有貢獻。自1971年至1977年,張曉風創作了《畫愛》、《第五牆》、《武陵人》、《和氏璧》、《第三害》、《自烹》等八部戲劇,她不僅創作戲劇,還親自參加演出。她的戲劇具有濃郁的「現代」色彩。
著有小說:《白手帕》、《紅手帕》、《梅 蘭 竹 菊》;科幻小說:《潘渡娜》;散文:《初雪》、《孤意與深情》、《她曾教過我》、《常常,我想起那座山》、《那部車子》、《綠色的書筒》、《愛情篇》、《飲啄篇》、《衣履篇》、《春之懷古》、《步下紅毯之後》、《聖經之拓片》、《一個女人的愛情觀》、《只因為年輕啊》、《地毯的那一端》、《大型家家酒》、《花之筆記》等。

熱點內容
紅葉故事下載 發布:2024-12-28 12:02:02 瀏覽:943
結婚用成語 發布:2024-12-28 11:47:38 瀏覽:152
馬的成語大全成語大全 發布:2024-12-28 11:30:04 瀏覽:96
面什麼紅什麼成語 發布:2024-12-28 11:18:34 瀏覽:904
喜耕田的故事一 發布:2024-12-28 10:10:20 瀏覽:450
耒陽故事 發布:2024-12-28 10:07:14 瀏覽:381
一個老兵的故事 發布:2024-12-28 10:01:42 瀏覽:675
狼羊成語 發布:2024-12-28 09:53:02 瀏覽:438
關於形象的故事 發布:2024-12-28 09:53:00 瀏覽:601
勇有什麼成語 發布:2024-12-28 09:43:20 瀏覽: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