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名言賞析 » 辛棄疾賀新郎賞析

辛棄疾賀新郎賞析

發布時間: 2022-12-14 13:12:14

1. 如何賞析辛棄疾的《賀新郎》(「甚矣吾衰矣」)

賀新郎·甚矣吾衰矣

宋代:辛棄疾

邑中園亭,仆皆為賦此詞。一日,獨坐停雲,水聲山色,競來相娛。意溪山欲援例者,遂作數語,庶幾彷彿淵明思親友之意雲。

甚矣吾衰矣。悵平生、交遊零落,只今餘幾!白發空垂三千丈,一笑人間萬事。問何物、能令公喜?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情與貌,略相似。

一尊搔首東窗里。想淵明《停雲》詩就,此時風味。江左沉酣求名者,豈識濁醪妙理。回首叫、雲飛風起。不恨古人吾不見,恨古人不見吾狂耳。知我者,二三子。


2. 很喜歡辛棄疾的這首《賀新郎》(易水蕭蕭西風冷),誰能詳細點評點評全詞說的好了加分!

這也正是我最喜歡的辛詞之一。所以就過來碼字了,算是交流一下吧。

個人認為這首詞最值得注意的是通篇的結構把握。
「綠樹聽鵜鴂」一直到「杜鵑聲切」,引出凄涼的基調。「啼到春歸無尋處」到「人間離別」一句,承上啟下引出離別主題。然後從「馬上琵琶關塞黑」到「悲歌未徹」,連續引用了五個典故,由生離,寫到死別,氣勢由凄婉變成悲壯。「啼鳥還知如許恨,料不啼清淚長啼血。」一句重新回到首句的內容,深化離別主題。「誰共我,醉明月?」一句,則是真正的點名主旨,或者可以說深化主旨,前面都是側面描寫離別的痛苦,只有這句是真切的表達自己對弟弟的難舍難分,前面鋪墊到位,最後這句直抒胸臆的句子,簡單六字就震撼人心。
這首詞也有著稼軒詞的一個明顯特徵,就是行文壯,而止於悲。像「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可憐白發生。」前面一句豪氣沖天,卻又急轉直下令人哀嘆。就如別茂嘉十二弟中整個文章的章法一般。昭君出塞是個人離開故土的悲哀,而後長門別離則是被深愛的人拋棄,燕燕於飛一句,我暫時還沒有琢磨透,不好把握先不提了,而後是蘇武李陵訣別的典故,這幾句寫的極為悲壯,因為李陵蘇武均為忠臣良子且英雄相惜,李陵卻背負著叛國投敵的惡名不能重歸故土,蘇武雖然回到的故土,卻也凄涼而死,這個訣別里摻雜的感情更加復雜,有道義上的訣別、知己的訣別、還有被最愛的故國人民誤解的訣別,也許還有更多難以用語言描述的感覺,最後用易水送別的典故,更是壯士一去不復還的悲歌聲慨之情,這五個典故步步推進,內容情感不斷深化累積,氣勢扶搖而上,最後止於悲,「料不啼清淚長啼血。誰共我,醉明月?」最後六個字,氣勢一下子收斂回來,變成一種沉鬱的憂傷,可謂妙極。辛公另一首佳作《水龍吟 過南劍雙溪樓 》中有一句「峽束蒼江對起,過危樓,欲飛還斂。」這「欲飛還斂」四個字,像極了辛詞的風格,充滿張力和情感。
所以王國維對這首詞評價也甚高,說此詞「章法絕妙,且語語有境界,此能品而極於神者。然非,有意為之,故後人不能學也。」有見之語。
另外,很多人認為此詞仿照李白的《擬恨賦》的藝術手法。確實有些相似之處,不過私以為還是略有不同的,感興趣的話可以看看,那也是一篇極好的文章。本人大愛。

暫時就想到這么多了。

今天看了一本詩經的講解。終於對「看燕燕,送歸妾」的內容有了一個自己可以信服的理解。
先貼過來一段大體的意思:
序稱:「衛庄姜送歸妾也。」鄭箋詳之曰:「庄姜無子,陳女戴媯生子名完,庄姜以為己子。庄公薨,完立,而州吁殺之,戴媯於是大歸,庄姜遠送之於野,作詩見己志。」

在辛詞中可以理解為:雖然此詩送歸妾而作,但詩中除了承載著姐妹情深,更多的是寄託著亡夫喪子之痛,和對物是人非的感慨。
是以將其置於昭君出塞、長門離別之後,而放於蘇武李陵離別、燕太子丹易水送荊軻之後,正是合適。

3. 辛棄疾賀新郎賞析

賀新郎 別茂嘉十二弟
綠樹聽鵜鴂,更那堪、鷓鴣聲住,杜鵑聲切。啼到春歸無尋處,苦恨芳菲都歇。算未抵、人間離別。馬上琵琶關塞黑。更長門翠輦辭金闕。看燕燕,送歸妾。 將軍百戰身名裂。向河梁、回頭萬里,故人長絕。易水蕭蕭西風冷,滿座衣冠似雪。正壯士、悲歌未徹。啼鳥還知如許恨,料不啼清淚長啼血。誰共我,醉明月?

辛棄疾的這首詞大約作於他閑居鉛山期間。茂嘉是他的堂弟,其事跡未詳。這首詞的內容和作法與一般的詞不同,其內容方面幾乎完全與對茂嘉的送行無關,而專門羅列古代的「別恨」事例,形式方面,它又打破上下片分層的常規,事例連貫上下片,不在分片處分層。之所以如此,乃是因作者平時胸中郁積事多,有觸而發,非特定題目所能限制,故同類事件紛至涌集,而不為普通的詩文格式所束縛。 詞的開頭幾句:「綠樹聽鵜鴂,更那堪、鷓鴣聲住,杜鵑聲切。啼到春歸無尋處,苦恨芳菲都歇。」採用了興與賦相結合的創作手法。實中有虛,虛中有實。說它是「賦」,因為它寫送別茂嘉,是在春去夏來的時候,可以同時聽到三種鳥聲,是寫實。鵜鴂,一說是杜鵑,一說是伯勞,辛棄疾取伯勞之說;說它是「興」,因為它借聞鳥聲以興起良時喪失、美人遲暮之感。伯勞在夏至前後出鳴,故暗用《離騷》「恐鵜鴂之先鳴兮,使夫百草為之不芳」意,以興下文「苦恨」句。鷓鴣鳴聲像「行不得也哥哥」;杜鵑傳說為蜀王望帝失國後魂魄所化,常悲鳴出血,聲像「不如歸去」。詞同時用這三種悲鳴的鳥聲起興,形成強烈的悲感氣氛,並寄託了自己的悲痛心情。接著「算未抵、人間離別」一句,是上下文轉接的關鍵。 它把「離別」和啼鳥的悲鳴作一比較,以抑揚的手法承上啟下,為下文出的「別恨」作了鋪墊。「馬上琵琶關塞黑,更長門翠輦辭金闕」兩句,有人認為寫的是兩事:其一指漢元帝宮女王昭君出嫁匈奴呼韓邪單於離開漢宮的事;其二指漢武帝的陳皇後失寵時辭別「漢闕」,幽閉長門宮。也有認為只寫一事的,謂王昭君自冷宮出而辭別漢闕。今從多數注釋本作兩件事看,「看燕燕,送歸妾」,寫的是春秋時衛庄公之妻庄姜,「美而無子」,庄公妾戴媯生子完,庄公死後,完繼立為君。州吁作亂,完被殺,戴媯離開衛國。《詩經·邶風》的《燕燕》詩,相傳即為庄姜送別戴媯而作。「將軍百戰身名裂。向河梁、回頭萬里,故人長絕」,引用了漢代另一個典故。漢李陵抗擊匈奴,力戰援絕,勢窮投降,敗其家聲;他的友人蘇武出使匈奴,被留十九年,守節不屈。後來蘇武得到歸漢機會,李陵送他有「異域之人,一別長絕」之語;又世傳李陵《與蘇武詩》,有「攜手上河梁」、「長當從此別」等句。詞人又藉此暗諷當世降金之人。「易水蕭蕭西風冷,滿座衣冠似雪。正壯士、悲歌未徹」,寫戰國時燕太子丹在易水邊送荊軻入秦行刺秦王政故事。相傳送行者都穿戴白衣冠,荊軻臨行歌唱:「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以上這些事都和遠適異國、不得生還,以及身受幽禁或國破家亡之事有關,都是極悲痛的「別恨」。這些故事,寫在與堂弟的一首送別詞中,強烈地表達了作者當時沉重、悲壯之情。 「啼鳥還知如許恨,料不啼清淚長啼血。」這又是承上啟下的兩句。句中說啼鳥只解春歸之恨,如果也能了解人間的這些恨事,它的悲痛一定更深,隨啼聲眼中滴出的不是淚而是血了。為下句轉入送別正題作了省力的鋪墊。「誰共我,醉明月?」承上面兩句轉接機勢,迅速地歸結到送別茂嘉的事,點破題目,結束全詞,把上面大片凌空馳騁的想像和描寫,一下子收攏到題中來,有此兩句,詞便沒有脫離本題,只是顯得善於大處落墨、別開生面而已。由此可以看出,辛棄疾不愧為宋代一代文豪! 辛棄疾的這首詞,之所以感人,除了其感情、氣氛強烈外,還得力於它的音節。它押入聲的曷、黠、屑、葉等韻,在「切響」與「促節」中有很強的摩擦力量,聲如裂帛,聲情並至。陳廷焯《白雨齋詞話》卷一評此詞「沉鬱蒼涼,跳躍動盪,古今無此筆力」,反映了古人對此詞的推崇。 王國維說:稼軒《賀新郞》詞送茂嘉十二弟,章法絕妙。且語語有境界,此能品而幾於神者。然非有意為之,故後人不能學也
參考資料
1. 《唐宋詞鑒賞辭典》(南宋·遼·金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8年版,第1563頁

熱點內容
紅葉故事下載 發布:2024-12-28 12:02:02 瀏覽:943
結婚用成語 發布:2024-12-28 11:47:38 瀏覽:152
馬的成語大全成語大全 發布:2024-12-28 11:30:04 瀏覽:96
面什麼紅什麼成語 發布:2024-12-28 11:18:34 瀏覽:904
喜耕田的故事一 發布:2024-12-28 10:10:20 瀏覽:450
耒陽故事 發布:2024-12-28 10:07:14 瀏覽:381
一個老兵的故事 發布:2024-12-28 10:01:42 瀏覽:675
狼羊成語 發布:2024-12-28 09:53:02 瀏覽:438
關於形象的故事 發布:2024-12-28 09:53:00 瀏覽:601
勇有什麼成語 發布:2024-12-28 09:43:20 瀏覽: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