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名言賞析 » 魯迅希望賞析

魯迅希望賞析

發布時間: 2022-12-14 09:40:50

㈠ 魯迅的名言名句,加賞析和感悟

讀書要眼到、口到、心到、手到、腦到--魯迅名言

要竭力將可有可無的字、句、段刪去,毫不可惜。--魯迅名言

悲劇將人生的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喜劇將那無價值的撕破給人看。--魯迅名言

有地方特色,倒容易成為世界的。即為被別國所注意。--魯迅名言

寫小說,說到底,就是寫人物。小說藝術的精髓就是創造人物的藝術。--魯迅名言

勇者舉刀向強者--魯迅名言

寫不出的時候不硬寫--魯迅名言

希望本無所謂有,也無所謂無,這就像地上的路,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魯迅名言

不是很大的鞭子打在背上,中國自己是不肯動彈的。--魯迅名言

以無賴的手段對付無賴,以流氓的手段對付流氓。--魯迅名言

希望是附麗於存在的,有存在,便有希望,有希望,便有光明。--魯迅名言

青年們先可以將中國變成一個有聲的中國。大膽地說話,勇敢地進行,忘掉一切利害,推開了古人,將自己的真心的話發表出來--魯迅 魯迅名言警句精粹

社會上崇敬名人,於是以為名人的話就是名言,卻忘記了他之所以得名是那一種學問或事業--魯迅名言魯迅名言警句精粹

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魯迅名言

一滴水,用顯微鏡看,也是一個大世界。--魯迅名言
改造自己,總比禁止別人來得難。 —— 魯 迅

在行進時,也時時有人退伍,有人落荒,有人頹唐,有人叛變,然而只要無礙於進行,則越到後來,這隊伍也就越成為純粹、精銳的隊伍了。 —— 魯迅

單是說不行,要緊的是做。 —— 魯迅

巨大的建築,總是由一木一石疊起來的,我們何妨做做這一木一石呢?我時常做些零碎事,就是為此。 —— 魯迅

空談之類,是談不久,也談不出什麽來的,它始終被事實的鏡子照出原形,拖出尾巴而去。 —— 魯迅

殺了「現在」,也便殺了「將來」。----將來是子孫的時代。 —— 魯迅

孩子是要別人教的,毛病是要別人醫的,即使自己是教員或醫生。但做人處事的法子,卻恐怕要自己斟酌,許多人開來的良方,往往不過是廢紙。 —— 魯迅

不滿足是向上的車輪。 —— 魯迅

沒有沖破一切傳統思想和手法的闖將,中國不會有真的新文藝的。文藝是國民精神所發的火光,同時也是引導國民精神前途的燈光。(魯迅)
所寫的事跡,大抵有一點見過或者聽過的緣由,但決不會用這事實,只是採取一端,加以改造,或者生發開去,到足以幾乎完全發表我的意見為止。人物的模特兒也一樣,沒有專用一個人,往往嘴在浙江,臉在北京,衣服在山西,是一個拼湊起來的角色。(魯迅)

要竭力將可有可無的字、句、段刪去,毫不可惜。(魯迅)
從噴泉里出來的都是水,從血管里出來的都是血。(魯迅)
悲劇將人生的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喜劇將那無價值的撕破給人看。(魯迅)
有地方特色,倒容易成為世界的。即為被別國所注意。(魯迅)
寫小說,說到底,就是寫人物。小說藝術的精髓就是創造人物的藝術。(魯迅)
散文的體裁,其實是大可以隨便的。有破綻也不妨。做作的寫信和日記,恐怕也還不免有破綻,而一有破綻,便破滅到不可收拾了。與其防破綻,不如忘破綻。(魯迅)
節省時間,也就是使一個人的有限的生命更加有效,而也即等於延長了人的生命。(魯迅)

賞析:我們一定要抓緊一切時間,干出一番事業,才能有所收獲,有所成就!!!
(希望能夠幫上你啊!)
189

㈡ 魯迅的散文《希望》原文及賞析

原文:

希望(散文詩) 魯迅

我的心分外地寂寞。然而我的心很平安;沒有愛憎,沒有哀樂,也沒有顏色和聲音。我大概老了。我的頭發已經蒼白,不是很明白的事么?我的手顫抖著,不是很明白的事么?那麼我的靈魂的手一定也顫抖著,頭發也一定蒼白了。然而這是許多年前的事了。

這以前,我的心也曾充滿過血腥的歌聲:血和鐵,火焰和毒,恢復和報仇。而忽然這些都空虛了,但有時故意地填以沒奈何的自欺的希望。希望,希望,用這希望的盾,抗拒那空虛中的暗夜的襲來,雖然盾後面也依然是空虛中的暗夜。然而就是如此,陸續地耗盡了我的青春。

我早先豈不知我的青春已經逝去?但以為身外的青春固在:星,月光,僵墜的蝴蝶,暗中的花,貓頭鷹的不祥之言,杜鵑的啼血,笑的渺茫,愛的翔舞。……雖然是悲涼漂渺的青春罷,然而究竟是青春。然而現在何以如此寂寞?難道連身外的青春也都逝去,世上的青年也多衰老了么?

我只得由我來肉薄這空虛中的暗夜了。我放下了希望之盾,我聽到Petofi Sandor(1823-49)的「希望」之歌:希望是什麼?是娼妓:她對誰都蠱惑,將一切都獻給;待你犧牲了極多的寶貝——你的青春——她就拋棄你。

這偉大的抒情詩人,匈牙利的愛國者,為了祖國而死在可薩克兵的矛尖上,已經七十五年了。悲哉死也,然而更可悲的是他的詩至今沒有死。但是,可慘的人生!桀驁英勇如Petofi,也終於對了暗夜止步,回顧茫茫的東方了。

他說:絕望之為虛妄,正與希望相同。倘使我還得偷生在不明不暗的這「虛妄」中,我就還要尋求那逝去的悲涼漂渺的青春,但不妨在我的身外。因為身外的青春倘一消滅,我身中的遲暮也即凋零了。然而現在沒有星和月光,沒有僵墜的蝴蝶以至笑的渺茫,愛的翔舞。然而青年們很平安。

我只得由我來肉薄這空虛中的暗夜了,縱使尋不到身外的青春,也總得自己來一擲我身中的遲暮。但暗夜又在那裡呢?現在沒有星,沒有月光以至沒有笑的渺茫和愛的翔舞;青年們很平安,而我的面前又竟至於並且沒有真的暗夜。絕望之為虛妄,正與希望相同!

一九二五年一月一日

賞析:

作者首先因生命的疲憊和蒼老以及青春的流逝而感到空虛,然後用希望(身外的青春和青年)抗拒空虛和暗夜,但是感到希望也虛妄,故放下希望之盾,肉搏空虛和暗夜,用與解構希望相同的思維模式解構絕望,從而否定了徹底絕望,並給自己留了希望,再尋身外的青春。

尋而不得再次轉而依靠自身肉搏空虛中的暗夜並擺脫暮氣,發現並無暗夜,反復猶豫,確認絕望為虛妄,雖然不是非常樂觀的希望,雖然仍有懷疑,雖然仍有強烈的虛無和黑夜感,但至少沒有徹底絕望,仍為自己保留了一點希望,就是未必黑暗和虛無就是實有,未必希望就一定虛妄。

「然而」一詞的反復出現正表明了作者猶豫徘徊始終無法找到希望和依靠的心態。實際上作者是在青春流逝,經過太多的奔波戰斗吶喊及黑暗虛無之後在絕望和寂寞蒼老中試圖喚回青春和激情,擺脫遲暮之氣和虛無黑暗,尋找到生命的希望和幸福的努力和掙扎。

但幾經反復,始終無法尋找到外在的依靠希望和拯救,也始終無法面對空虛絕望和黑暗的處境,只得依靠內在的生命強力以一種「挺住就是一切」的姿態硬唱凱歌。

(2)魯迅希望賞析擴展閱讀:

其實關於這篇文字的解析最好的還是魯迅先生自己的話:這是要專門寫給「現在」的不爭氣,頹廢的青年人們看的。雖然說《希望》寫的是作者的失望乃至絕望,但同時也寫了希望:「絕望之為虛妄,正與希望相同」,這寫的就是希望。

希望固然不會給我們一切,但絕望卻一定會使我們失去一切。當我們想以絕望來結束一切的時候,是以失去一切為代價的;正如我們企盼希望能給我們一切而到頭來終於失望一樣,都是虛妄的。與其將自己置於虛妄的絕望之地,不如擁抱希望。

雖然希望不免會給我們帶來失望因而顯得同樣虛妄。但希望同時也會給我們帶來燦爛的前途,如果我們不放棄我們心中的希望的話。因此,為了我「身外的青春」,我不能放棄「虛妄」的「希望」。

魯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壽,1898年改為周樹人,筆名魯迅,字豫山、豫亭,後改名為豫才。20世紀中國重要作家,新文化運動的領導人、左翼文化運動的支持者,是現代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

魯迅先生的小說、散文、詩歌、雜文共數十篇被選入中、小學語文課本等。(其中《少年閏土》就是小學六年級上冊的第17課),小說《祝福》《阿Q正傳》等先後被改編成電影。

北京、上海、廣州、廈門等地先後建立了魯迅博物館、紀念館等,同時他的作品被譯成英、日、俄、西、法等50多種文字。魯迅以筆為武器,戰鬥了一生,被譽為「民族魂」。2009年9月14日,他被評為「100位為新中國成立做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範之一。」

㈢ 魯迅 希望 句子賞析

( 「多有『不恥最後』的人的民族,無論甚麼事,怕總不會一下子就『土崩瓦解』的,我每看運動會時,常常這樣想:優勝者固然可敬,但那雖然落後仍非跑至終點不止的競技者,和見了這樣競技者而肅然不笑的看客,乃正是中國將來的脊樑。」《這個與那個》一九二六年

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
不可救葯的民族中,一定有許多英雄,專向孩子們瞪眼。
我們目下的當務之急是:一要生存,二要溫飽,三要發展】《夢簫寒 》

「中國人自己誠然不善於戰爭,卻並沒有詛咒戰爭;自己誠然不願出戰,卻並未同情於不願出戰的他人;雖然想到自己,卻沒有想到他人的自己。」《一個青年的夢譯者序二》一九一九年

在中國,尤其是在都市裡,倘使路上有暴病倒地,或翻車捽摔傷的人,路人圍觀或甚至高興的人盡有,有肯伸手來扶助一下的人卻是極少的。」《經驗》一九三三年

群眾,尤其是中國的——永遠是戲劇的看客。犧牲上場,如果顯得慷慨,他們就看了悲壯劇;如果顯得觳觫(即恐懼顫抖),他們就看了滑稽劇。北京的羊肉鋪常有幾個人張嘴 看剝羊,彷彿頗為愉快,人的犧牲能給他們的益處,也不過如此。而況事後走不幾步,他們並這一點也就忘 了。」《娜拉走後怎樣》一九二六年

)「中國人不但「不以戎首」、「不為禍始」,甚至於「不為福先」。所以凡事都不容易有改革;前驅和闖將,大抵是誰也怕得做。然而人性豈真能如道家所說的那樣恬淡;欲得的卻多。既然不敢徑取,就只好用陰謀和手段。以此,人們也就日見其卑怯了,既是「不為最先」,自然也不敢「不恥最後」,所以雖以是一大堆群眾,略見危機,便「紛紛作鳥獸散」了。」《這個與那個》一九二六年

)「死者倘不埋在活人心中,那就真真死掉了。」《空談》一九二六年

㈣ 對魯迅散文<希望>的賞析

《野草》的生命哲學
復雜的人生哲學,是魯迅出於改造國民性思想而對於麻木國民一種憤激批判情緒的升華與概括。反抗絕望的哲學,是魯迅轉向自己內心世界進行激烈搏鬥的產生的精神產物。所謂「反抗絕望」並不是一個封閉世界的孤獨者自我精神的煎熬與咀嚼,而是堅持叛逆抗爭中感受寂寞孤獨時靈魂的自我抗戰與反思。它的產生與內涵,都與現實生存處境有深刻的聯系。
文學家對生命哲學的傾訴並不等於哲學家、政治家的哲學理論的闡發。它沒有理論哲學的系統性與嚴密性。
《野草》的象徵藝術
象徵主義是十九世紀末在法國首先興起的頹廢主義文藝思潮的一個主要流派,強調的是關於「真」「美」世界的虛幻的聯想,形成某些「意象」,把客觀世界看著主觀世界的「象徵」,充滿了神秘主義的色彩。但是,作為一種藝術表現手法,卻有許多可取之處。這樣的新穎獨特的表現手法,被擅於「拿來」的魯迅所吸收,形成了魯迅所特具的象徵主義。也就是說,魯迅在現實主義的基礎上,對西方出現的象徵主義進行解剖,在個別地方取其可用的某些手法。
魯迅很早就接觸過西方象徵主義文學思潮。20年代中期,在北京大學等院校講課,又講過並翻譯了日本廚川白村的《苦悶的象徵》,裡面就介紹和提倡廣義上的象徵主義。魯迅還接受了波特萊爾、屠格涅夫的一些象徵主義散文詩的影響。80年代初發現了他在1919年發表的一組小散文詩,可以說在五四新文學發生時期,魯迅創造新的現代散文詩的文體意識,是非常自覺的。魯迅自覺而不留痕跡地借鑒西方散文詩的藝術方法,吸收中國寓言或短小散文傳統的營養,不僅使他的這本薄薄的《野草》,成為中國現代散文詩的開山性的珍貴果實,成為世界文學寶庫中的一個藝術珍品,也是迄今為止中國現代象徵主義散文詩中一座難以超越的喜瑪拉雅山峰。
《野草》的審美性
《野草》是一本獨特的現代主義著作。它既有散文的形式,又有詩的靈魂,其中包含了諸如現實主義、表現主義、荒誕以及怪誕等多種藝術手法,而象徵手法的運用尤使《野草》大放異彩。象徵必須有「象」,《野草》正是以各種具有物質感的意象,賦予作品以鮮明的象徵主義色彩,從而獨特地表現出某種抽象的思想情感或寄寓某種哲理性的思考。象徵手法的成功運用,使《野草》中不少篇章能夠以短小的篇幅而取得含蓄凝煉、耐人尋味的藝術效果,給人以美的享受。

野草本是綠色的,可從魯迅的智慧里,你能看懂她血般的鮮艷。
野草原是柔弱的,可從魯迅的描摩中,你能感受他至剛的性情。

㈤ 魯迅名言+賞析

【時間就像海綿里的水,只要願擠總還是有的.】
【賞析】
魯迅一生只活到了55歲,但他卻給我們留下了650多萬字的作品,他往往善於在
繁忙的時候擠出時間,來看書,寫作.我們應該向他學習,要珍惜時間,多做一些有意義的事.
人生不能虛度光陰,生命的精彩與否,是由我們自己把握的時間就是生命,珍惜時間,就是珍惜生命.把握時間就是把握人生.要讓人生如花朵般發出誘人的清香就必須分秒必爭

熱點內容
烏江自刎的故事 發布:2024-11-16 05:29:01 瀏覽:644
形容舞姿的成語 發布:2024-11-16 05:20:09 瀏覽:737
返的成語 發布:2024-11-16 05:18:50 瀏覽:760
目子成語 發布:2024-11-16 04:57:22 瀏覽:483
和獸成語 發布:2024-11-16 04:53:14 瀏覽:16
敗的成語 發布:2024-11-16 04:30:56 瀏覽:267
喜房的成語 發布:2024-11-16 04:30:56 瀏覽:492
互相信任的故事 發布:2024-11-16 04:05:39 瀏覽:363
歪正成語 發布:2024-11-16 04:05:03 瀏覽:122
衣食成語 發布:2024-11-16 03:46:18 瀏覽:324